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_第1页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_第2页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_第3页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_第4页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体结论、优劣势分析和对策性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一)国际城市间的比较:区间位次理想,结果有待修正在与香港、新加坡、新竹、釜山、大阪五城市的国际比较中,宁波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位次:在人均GDP大致相当的条件下,宁波的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当然,由于数据约束,这一结论的权威性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在更多元的指标数据支持下进行修正。(二)计划单列市间比较:整体实力不强,产出效能偏低与其他4个计划单列市的区间位置比较中,宁波教育的区间竞争力位居第4位,结果不容乐观。一级指标中软件、硬件投入方面均保障有力,但产出效能不高,特别在本体产出方面处于劣势。(三)浙江省城市间比较:位列全省次席,投入产出均衡在浙江省10城市的区间位置比较中,我们得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宁波教育的区间位次居第2位,仅次于杭州。从分项指标来看,宁波的四项一级指标均排在前三位之内,充分体现出教育投入与产出不仅优势明显,而且较为均衡。(四)长三角城市间比较:投入产出并进,综合实力突出在长三角16城市的区间位置比较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较公正的结果,宁波教育的区间位次排名第5位,居于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其中,各单项一级指标均处于较为理想的位次,结构较为均衡,没有短板,表明宁波无论在投入还是产出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五)副省级城市间比较:排名位次居中,投入产出局部失衡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间位置比较中,我们给出了一个较合理的结果,宁波教育的区间位置居于第7位,位次居中。从四个分项指标来看,硬件投入、软件投入、功能产出的排名均在前列,但本体产出不佳,导致投入产出局部失衡,影响了宁波综合竞争力的排名。综合来看,除在浙江省内、长三角地区以及国际区间位置的比较中占有优势外,宁波在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两类比较参照系下的结果均不甚乐观。这似乎与宁波作为沿海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地位不太相称,但如果看一下宁波2005年的人均GDP增长率,会发现宁波市的人均GDP虽然居于较前的位置,但其增长率则是倒数第2位(见表9-1);如果我们再看看近两年宁波城市竞争力的走势,也会发现,其城市竞争力有逐年下滑的趋势。这两方面令人担忧的情形,与同样不尽如人意的教育竞争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故而,宁波最有效之选择应为正视现实、奋起直追、迎头赶超先发城市。表9-1长三角16城市2005年GDP增长率比较城市GDP(亿元)GDP增长率人均GDP(元)嘉兴1159.6600886绍兴1440.480州1303.360州4026.520.16710766300.90069无锡2804.680.19348161935.3414宁波2446.4067397湖州644.250.170325011.64687台州1251.770.16283622438杭州2942.6502275温州1596.350通1472.080.23110419096.59342上海9143.950.22733167222.07519镇江871.670.11586632572.40013扬州9220.16985820205.56201南京2411.110.16637640468.44579舟山280.160.21139828963.09315|Excel下载表9-1长三角16城市2005年GDP增长率比较二宁波教育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首先,我们通过对衡量教育竞争力的各级指标优劣势的数量比较来考察和分析宁波教育竞争力的强弱分布态势。(1)衡量教育竞争力的四级指标(有些与三级指标相同)总计有51个,宁波具有强势指标11个,占指标总数的21.6%,优势和中势指标合计有31个,占指标总数的60.8%,劣势指标9个,占总数的17.6%。(2)从三级指标来看,总共有32项,宁波的强势指标仅有6个,分别是师生比、教育投入水平、市属高校排名、职业教育政策、政府重视程度、教育服务水平;优势指标共计10个,包括学历合格率、投入结构、民办教育政策、教育救济资助政策、重教意识、教育规划水平、教育督导水平、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3个),占三级指标总数的一半。(3)反映到二级指标上,强势指标1个(教师),优势指标6个(包括经费、软件投入里面的3个指标、功能产出里的2个指标),中势指标2个(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性),劣势指标2个(物力设施与教育成果)。虽然中劣势指标仅占二级指标总数的36.3%,但产出类指标权重系数较大,导致宁波市教育竞争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游位置,排名第7位。在教育竞争力的各级指标中,一、二级指标都属于合成指标,只有第三、四级指标是来自于客观数据的基础性指标,对一、二级指标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宁波市教育竞争力各级优劣势指标的现状(见表9-2、表9-3)。根据以上对各级指标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如何更好地提升宁波市的教育竞争力,课题组特提出如下发展思路。表9-2宁波教育竞争力优劣势综合比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强势指标优势指标中势指标劣势指标优劣势硬件投入教师师生比51031强势学历合格率3111优势经费投入水平22000强势投入结构31011优势经费增长3201劣势设施*高校数11劣势市属高校排名11强势小计186345优势软件投入教育政策民办教育政策33优势职业教育政策33强势成人教育政策33中势教育救济资助政策33优势教育观念重教意识11优势就业观念11中势对收入的认识11中势素质教育的认识11中势教育管理政府重视程度11强势教育规划水平11优势教育服务水平11强势教育督导水平11优势小计205960优势本体产出教育成果成人识字率11劣势平均受教育年限11劣势大专以上人口数11劣势每万人所拥有的大学生数11劣势教育机会初中升学率11中势普职比11中势高校毛入学率11中势公平男女教育公平性11中势小计80044劣势功能产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人均GDP110优势人均可支配收入11优势教育对经济科技的影响就业率11中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中势专利授权量101优势小计50320优势总计511115169中势该二级指标未包含3个未列入计算的三级指标|Excel下载表9-2宁波教育竞争力优劣势综合比较表9-3教育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比较指标优势指标中势指标劣势指标硬件投入小学师生比、初中和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生均教育总投入、生均教育财政拨款、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教育支出增长率、教育支出增长/GDP增长、市属高校排名幼儿园、普通中学、职业教育师生比、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之比高等教育师生比、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教育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之比、教育支出增长占地方财政支出之比、高等学校数软件投入民办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教育资助政策、市民重教意识、领导重视程度、教育规划水平、教育服务水平、教育督导水平成人教育政策、市民就业观念、市民对教育与收入的认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无本体产出无初中升学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比、高校毛入学率、男女受教育公平性成人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人口数、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功能产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专利授权量就业率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无|Excel下载表9-3教育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比较一是扶优。26个优势指标是支持宁波市教育竞争力上升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教育竞争力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部分指标以软件投入类居多,这既是其他城市在短期内无法效仿和产生效果的“软肋”,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观念、政策较易发生变化,因此,应切实提高把握变化和应对波动的能力,做好针对软件投入的改善和强化工作。同时,应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方式巩固优势地位,不断把优势转化为对其他城市的“胜势”。二是扩强。16个中势指标中有一部分指标可以作为发展性指标,要注意培植其形成持续上升的动力,如师生比、学历合格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比等,这些指标在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力资源开放效能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另一部分指标则可称之为维持性指标,工作的重心是避免出现指标下滑的情况,如高校毛入学率、男女受教育公平性、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三是减劣。9个劣势指标中以本体产出类指标占绝大比例。这是宁波教育竞争力提升的消极因素,不仅制约竞争优势的形成,而且还对其他上升指标的上升动力产生抵消作用,要高度重视做好对这些“短板”的补短工作,着力改善和提升这些劣势指标的地位,也就是说,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和部署,下大力气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促进宁波市教育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上升。三增强宁波市教育竞争力八大战略对策通过以上对宁波市教育竞争力的分析,可以明确宁波教育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提升教育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再结合宁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宁波调研和举行多次小型学术研讨会,综合各方智慧,提出以下增强宁波市教育竞争力的八项对策建议。(一)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宁波教育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考察看,总体趋势居于“中等偏上”,而不是“上等偏优”。这应该说与这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200个城市排名中“上等偏优”的格局是很不相称的。据此,宁波市应该尽快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便能使宁波教育竞争力在逐渐与宁波城市竞争力基本持平的同时,还能够最终走在经济社会发展前列,成为引领与促进城市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坚强动力,进而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宏观战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制定了“教育适当超前发展”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再一次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说到底就是教育竞争。70年代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富尔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先行”的思想,认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查尔斯·赫梅尔进一步强调,“教育不仅应该负有向青年一代传递价值准则和知识的使命,而且也应该能动地造就具有充分自觉意识的公民和未来的生产工人;它应该改变个人和集团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以便促进社会变革,为朝着进步、正义和自由的方向变化提供动力”。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走向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的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这些足以说明,教育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它能够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专门的科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的国民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劲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宁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以往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今后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宁波市是经济强市,也是教育大市。1999年实施了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宁波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整体水平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基础教育基本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体制单一的问题,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普及,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县”验收,标志着宁波在全省率先跨入“教育强市”行列。宁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指教育应该优于和先于社会其他行业部门的发展。所谓“优”,就是政策重点保证,社会鼎力扶持,资金给予倾斜,以保证教育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所谓“先”,就是确保教育真正走在现实生产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前面,做到先行发展,凸显教育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引领功能。在宁波全市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除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出台相关政府文件之外,还应该从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投入三方面重点突破。优先规划,就是指市本级与各县(市、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将教育摆在首位,结合城市化发展进程,认真考虑城市化发展中的区域性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和重点建设专项规划。优先建设,就是要根据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和重点建设专项规划的蓝图,优先安排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学校维修与危房改造工程,确保学校建设质量,营造一流的校舍、校园和校貌。优先投入,就是优先安排教育投资,加大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机制,广泛吸纳民间教育投资与厂商捐助。通过这“三优先”原则,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二)实施教育与宁波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战略宁波是全国第一个率先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城市。2005年8月,宁波市召开全市科教兴市工作会议,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贡献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几点意见》的文件,三年多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与自身特点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宁波市的一系列举措和行动,首开了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先河。宁波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工作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构建起与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然而,毋庸讳言,宁波市在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工作取得重大成绩和显著进步的同时,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相平衡,教育还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更加说明宁波很有必要实施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战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态势,从而实现双赢。宁波实施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战略,就教育方面而言,是进一步确立“服务发展”的教育观念,不断强化教育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发展的转型对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宁波教育要走出拘囿于“清风明月”象牙塔式的那种被动等待、被动适应的“等、靠、要”的发展模式,主动出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向社会、向企业“要饭碗”,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服务发展,是指教育在认真做好为学校教育对象——广大学生服务的同时,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要在从事教育服务中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贡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支持,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宁波确立服务发展的意识、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工作,首先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教育服务的重点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今后必须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相应调整高等学校与中职学校的专业布局与课程设置,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完善实习实训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要为本地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提升教育的学习服务能力。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性质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延伸,受教育群体从青少年向所有人群的延伸,学习时间从职前向职后的延伸,“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所以,我们要走出“就学校论教育”、“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范围,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推进各类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做实教育为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打破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的界线,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结构齐全、功能完整、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化教育体系,努力使城乡‘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为学习之地’”。确立服务发展的意识、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一定要加快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一是着力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基地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完善评估办法,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和职教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二是科学调整高校和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需求,加快区域主干专业的集聚和发展,强化特色专业簇群和特色专业学校建设,密切学校专业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探索建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簇群与行业协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建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平台。要启动建设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健全宁波高等教育产学研网站,丰富产学研网站的资源,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信息网络,畅通学校与企业的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四是强化教育和谐发展的观念。教育所需要的经济社会的支持度取决于教育自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顺应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要求,更多、更快、更广泛地融入经济社会,谋求与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互动提升。(三)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宁波市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中,宁波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一流的城市应当具有一流的教育,而一流的教育又必须具备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以“一流城市”和“一流教育”定位的宁波,首当其冲的就是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打造出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增强宁波教育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宁波城市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无不表明,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是宁波建设“教育强市”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第一,宁波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必须要制定一个远见卓识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以规划来引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用规划来改变当前处于“中等偏上”的状况。从眼前急需采取的办法看,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引进40岁上下的全国学科名师、各省特级教师与稀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尽快解决中小学师资队伍“高、精、尖”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要精心物色、缜密挑选和积极引进30岁上下、从事各学科专业研究的硕士和博士,尽快解决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失衡与青年人才后劲不足的问题。解决了这两大难题,等于突破了打造教师人才高地战略的“瓶颈”,宁波中小学教师的各项技术指标就会“直线攀升”,宁波教育竞争力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第二,宁波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又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对于师资队伍的质量评价,不能停留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的观点上,即只看“学历达标”与“第二学历比例”。“学历达标”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要求中师毕业教小学,大专毕业教初中,本科毕业教高中,这个“达标论”早已被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学历论”所取代。进入21世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师资队伍的质量评价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从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与教育成果的相互关系上看,新经济更注重于“人的智力与能力”。因此,我们对于师资队伍的质量评价,应该更加注重于教师实际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四力”)。因此,今后宁波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关键要落实在这个“四力”上,以“四力”做规划,靠“四力”作评判,用“四力”来检验。第三,宁波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还需明确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重心在哪里。以往的种种师资培训,仅仅是在“专业发展”上下工夫。今后,在关注智力因素进步的同时,还要关注于非智力因素的成长。教师的意志与毅力、情感与态度、责任心与使命感,不仅同自身专业发展休戚相关,同时与学生成长联系密切。对教师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很多事实无不雄辩地说明,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青少年一代茁壮成长的“榜样”与“引路人”,是雕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四,宁波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还要找到一些得力的“抓手”,解除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诸如,要深入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完善名师(名校长)评审考核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名师(名校长)结对带徒活动。要强化教师专业化建设,要努力增加幼儿园公办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准入门槛,着力培养兼有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职教专业教师,实施职教和高教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制度。要切实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多种形式的骨干教师支教制度。要在中小学同时推进“甬江学者计划”,培育创新团队,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制订完善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计划,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要继续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第五,宁波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一定要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既要改革教师准入制度,亦应出台教师“准出”制度,妥善解决教师队伍“只进不出”的老、大、难问题。对于那些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符合新形势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落伍”教师,要果断及早地将其调离教师队伍,并作妥善安置,做到“吐故纳新”。实行教师队伍“可进可出”制度,有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师能够不断进取与终生学习,永续充满创新活力。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全面实施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教师的考核管理也应予以加强,明确中高级教师聘后岗位职责,逐步完善聘后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省、市、县和学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逐步完善名师带徒等工作机制。开通职业教育高技能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深化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把高校教师参加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推广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工作业绩和职称、技术职务评聘的考核范围。(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2006年12月,随着最后两个县(市、区)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县”的评估验收,全市11个县(市、区)均成为浙江省“教育强县”,这标志着宁波市在浙江省率先跨入“教育强市”行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宁波教育在“整体走强”的发展趋势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譬如边远乡村、高山贫困地区、散落在东海之滨的海岛渔村,那里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比较传统和落后。因此,宁波完全有必要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攻难克坚,着力将那些人口虽然不多但教育仍然落后的学校办好。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增长的新形势下,实现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公平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都能获得全面与充分的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实现教育公平又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应该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意义;从实现教育公平进而维护社会公平的高度,认真贯彻与落实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方针。首先,宁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要致力于城乡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只有城乡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宁波教育的综合实力。长期以来,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二元化”状况。无论在校舍建设、设备配置方面,还是在师资配备、教育质量方面,农村学校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近年来,宁波一直在致力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在逐年递增城市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同时,将投资重心向农村教育倾斜,把农村基础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且建立了市本级对经济相对薄弱县(市、区)基础教育经费分项目、按比例补助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06~2007年,宁波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800万元,补助农村中小学的“四项工程”建设。2007~2008年,宁波市11个县(市、区)相继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重大进展。今后,宁波还应切实贯彻与落实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与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其次,宁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是要促进各级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呈现出一种“橄榄型”状态,即中间大,两头小,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较为薄弱。这说明各级教育之间并不十分均衡,还不那么公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以及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做实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花大力气做大做强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尽快解决“两头小”的问题。2008年宁波召开了“全市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优化结构、目标定位与提高质量的任务。根据区域性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重点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扶持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高校、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激励高等学校要上水平、上档次,出人才、出成果。近期,宁波又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力普及学前教育,规范各种形式的幼儿园办学行为,全面开发幼儿潜能,切实奠定人生幸福的根基。再次,宁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是要实现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类教育主要包括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未成年人教育与成人教育。以往比较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近几年,宁波的教育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突出做好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譬如,2006年12月,宁波颁发了《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2007年7月又发布了《宁波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若干办法》,为民办教育的公平竞争、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宁波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大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教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长期保持在1∶1左右。今后,应坚持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协调发展,加强市、县(市、区)职业教育的联动发展,尤其要围绕产业特点和生产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探索课程改革,突出技能教学。在成人教育方面,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终身教育体系网络,市本级支持办好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宁波电视大学、宁波教育学院、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各县(市、区)应设立相应的成人教育机构,社区、乡镇进一步办好社区学院或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注重培植宁波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后发优势”,努力开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局面。(五)实施职业教育振兴战略宁波的中等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相继在中南海接见宁波市教育界的代表,听取他们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汇报,这是宁波教育尤其是宁波职业教育的莫大荣耀。宁波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亮点,其一直占据着宁波高中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早在2003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就出台文件,重申严格按照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1∶1的比例,实施高中段招生计划,实现初中毕业生的合理分流。历年来,宁波市坚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数和在校生人数始终保持在高中段新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这应该说对人才培养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满足当地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等,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首先,宁波市实施职业教育振兴战略,要转变教育观念,尤其是要改变市民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在我们这次委托国内权威调查公司,对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17个“长三角”城市,进行“市民对于职业教育认识”的专项调查中,宁波市得分很低。市民表现出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追求,希望子女能够“读重点普高”、“考重点大学”,乃至“出国留学”;而不愿意让子女“读职高”、“当工人”。宁波市民对于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这个愿望是好的,说明宁波历来具有“尊教重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但是,这个调查结果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宁波比较缺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宁波为了达到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1∶1的比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花费了大量心血。其次,宁波市实施职业教育振兴战略,还应进一步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与专业设置结构。今后要继续保持普职教育的合理比例,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了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构建职业学校“立交桥”,要形成初、中、高体系完整、相互衔接,能与普通中等、高等教育相沟通、协调发展的职教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接受能力,以《劳动法》、《职业教育法》为基础,尽快出台《职业资格证书条例》,进一步把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升到专项立法的层面,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互通互认,构建“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两种证书培训内容衔接、融合。再次,宁波市实施职业教育振兴战略,还应注重于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各类人才的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与实际应用技能。要按照全市职业教育会议确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做专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精做优、社会培训做大做实”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为本位,谋求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自主发展。要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大职教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联动发展;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发展平台和互动机制,扩大高级技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要强化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优秀农民、优秀工人进职业院校进行专项培训的计划,加快培养新型劳动力;要统筹各类培训资源,逐步完善社会化培训体系;要逐步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学工结合”、“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多种培养方式。(六)实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战略近些年来,宁波市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高等院校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3所增加至目前的15所,在校大学生从以前不足5千人跃升到现在的15万人。宁波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目前有博士点3个、硕士点26个,正在向成为“211”工程大学的目标冲刺。公有资产、民营运行的浙江万里学院,发展迅猛,成绩喜人,十多年来为国家创造了数亿元的国有资产,在校学生达到2万余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模式”,起到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开路先锋作用。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举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成功地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观念,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在家门口留学”的便利条件,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获得一流的优质教育服务。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开创了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外合作大学。还有,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以及近些年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等升格为本科院校,还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数家高职院校,使宁波稳居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城市地位。客观地讲,将宁波一个经济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城市,与众多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的代表一个省发展水平的省会城市硬性相比,是有失公允的。即便如此,宁波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排序中,虽然处于“中等偏下”状况,但各种技术指标并未出现“垫底”现象,这也足以说明宁波市的高等教育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实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战略的发展潜力和发掘空间相当之大。宁波市实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坚持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方针。要科学编制高校发展规划,适度控制高教发展总体规模;要不断强化高教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确立全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上要逐步与地方专业“微距离”甚至“零距离”;要集聚整合高校资源,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多层次、多形式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进一步融合;要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壮大强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培育交叉学科,以此带动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大学建设;要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积极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博士点建设,要组织力量、凝聚人心、创造条件、形成合力,不断增加博士点、硕士点的数量。宁波市实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宁波诺丁汉大学“求精,不唯大”、“求优,不唯全”、“求新,不唯新”的办学经验,首先应逐步在宁波其他高等院校推广。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应该成为宁波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七)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在亲赴宁波调研时发现,在2006年8月举行的宁波市教育系统暑期学习会上,时任局长的华长慧同志就提出了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他强调,在解决了老百姓子女“有书读”的问题之后,怎样进一步解决他们子女的“读好书”问题?在中小学校的“硬件建设”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之后,如何提高中小学校的“软件建设”的水平?唯一的出路就在于着力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所谓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指教育的内在文化、内在涵养与内在品质的发展。它是教育魅力的集中体现,是教育这项活动之所以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与改造人的根本动因所在。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苦练“内功”、打造“内质”、提升“内力”,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诸多内在要素着手,用古今中外珍贵的教育理论精华和当今与时俱进的教育创新理念,“灌溉”教育这块沃土,活跃“教育人”的思维,达到培植教育文化、砥砺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铸造教育品牌的理想境地。以此从根本上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全面展现教育的精神风貌,切实提高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因此,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教育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的目的所在,又是教育服务发展的根本凭借。首先,宁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必须注重于培植教育文化。因为培植教育文化是引领教育内涵发展的思想灵魂。教育这项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本质特点,就在于它更加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叶澜教授认为,“生命历程‘每一步’的不可返回性及深刻的持久及滞后影响力,促使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审慎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伦理性”与“生命历程‘每一步’的不可返回性”,决定了人的教育的“不可返回性”和“无法重复性”,教育工作必须慎重从事,千万马虎不得,必须借助广大教师日复一日的艰苦劳动和与日俱增的创新活力。那么,怎样处理好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教育的创新要求相互之间的关系呢?这就要依靠“文化”,要培植一种引领教育内涵发展的“教育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财富总和”。教育文化是“教育领域中的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是“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时尚”的集中反映。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教育制度文化,要切实树立一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与科学发展观高度一致的教育观念文化,要积极培植一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教育时尚文化,来破解教育实践中的疑难困惑,引领教育的内涵发展。其次,宁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又必须注重于砥砺教育智慧。因为砥砺教育智慧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举措。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智慧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诸如:教师在备课中苦心搜寻、巧妙构思、静观默察、“灵感”突至,在讲课时启发激励、循循善诱、智如泉涌、妙语连珠,在化解师生冲突时富于理智、讲究艺术、把握分寸、处置得当等,这无一不是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教育智慧是使教育走向成功的切实保证。培养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中心任务,应当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一国之兴在教育,教育之兴在教师,教师之兴在智慧。教育智慧应该是教师诸项修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近期,我们启动了《宁波市“名教师”成功经验研究》课题,希望通过总结与提炼“名教师”的成功经验,砥砺教育智慧,丰富教师涵养,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再次,宁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又必须注重于提升教育质量。因为提升教育质量是凸显教育内涵发展的衡量尺度。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教育各项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卡连柯在谈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时曾经指出,“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但是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借用这段话的意思来衡量教育质量,假如我们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怎么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怎么对得起社会和百姓对教育的深切厚望?!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既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高度认识,又要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适当措施。诚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活动以人为直接对象,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她还强调:“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地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使学生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向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是一项复杂工程,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提升教育质量工作的高难度。近年来,宁波坚持面向实际、扎根课堂、解决问题的“减负增效”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要把“轻负担”、“高效率”、“优质化”作为宁波教育的目标追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体育、艺术教育,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塑造他们的健康体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最后,宁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又必须注重于铸造教育品牌。因为铸造教育品牌是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永恒追求。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演进过程。铸造教育品牌的工作,是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永恒追求。铸造教育品牌首先就要打造“学科名师”。“名师”不仅教学得法,对学生求知增智富有艺术魅力,而且育人有方,对学生立德砺行更富有人格魅力。与此同时,“名师”还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向导。我们准备通过《宁波市“名教师”成功经验研究》,打造一批宁波“学科名师”中的领军人物,激励他们走出浙江,走向全国。铸造教育品牌又必须注重打造“特色名校”。“名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地,是高质量教育的代名词。普通中小学的“名校”不仅是一方办学水准的示范学校,同时也是地方特色人才茁壮成长的培养基地。因此,中小学“名校”并不是“名”在校园、校舍、校貌,而是“名”在特色、特长、特点。前些年,宁波形成了一批体育、艺术、棋类等类型的“特色名校”,今后要注重引领到教学领域,形成一批智慧型、学科型、科技型、创新型的“特色名校”。铸造教育品牌还必须刻意打造“区域名牌”。“名牌”不应是企业产品的专利,也应当成为地方教育的亮丽“名片”。现在,只要人们谈论到宁波教育,就自然会联想到宁波的一些创新之举,诸如“高教园区建设”、“万里教育模式”、“服务型教育体系”、“浙江省第一个教育强市”等,这就是“品牌”效应。今后,我们要在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民办教育领域等,刻意打造更加亮丽的“区域名牌”,让宁波“教育名牌”同宁波“名牌产品”一样,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八)实施平安校园建设战略一个城市的教育竞争力,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扶持,需要教育行政的精心培植,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更需要平安校园建设的有力支撑。如果一个城市里校园安全隐患严重、校园不安全事件频发,甚至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与财产出现了危机、得不到保障,还有什么教育竞争力可言呢?从这个角度讲,“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实施平安校园建设战略势在必行。首先,宁波实施平安校园建设战略,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增强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感、紧迫感。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教育系统也在按照教育部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总体目标是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内部教学秩序稳定、人际关系良好、管理效能显著,学校教育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则是衡量校园和谐不和谐的分水岭,是区分校园平安不平安的试金石。所以说,建设平安校园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核心。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又是自己今后幸福人生与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