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_第1页
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_第2页
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_第3页
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_第4页
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期”资本主义“极境”还是“晚近”

詹明信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以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将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相联系,并将时空意识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当今世界已经从时间化走向空间化,空间从时间中解放出来。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第四部分中,詹明信认为,时空意识的转变不仅造成了客观外部空间的改变,也改变了人的主观心理世界,并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即“歇斯底里式崇高”。这是一种高科技的狂欢,是当代超空间带给人们的由欣狂喜悦感及其他强烈情绪组成的精神分裂式的欣快感觉。《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共有两个英文版本,分别为1984年英国《新左派评论》的期刊版(以下简称“新左版”——编者注)和1991年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的专著版(以下简称“杜克版”——编者注)。比较观之,我们发现在文本的第四部分中,两个版本的内容有明显的增加与删节。通过对不同版本间增删差异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詹明信的思想变化,更可以窥探到整个社会历史境况的变迁。一在新左版中,文本第四部分有一个小标题“TheApotheosisofCapitalism”,中文版将其译为“资本主义的极境”,极境应指发展顶峰之义,杜克版则将这个标题删去。虽然这个标题的删除并非出自詹明信对它的否定,但这个标题中提供的思想,却能成为我们破解詹明信思想变迁的一把钥匙。第四部分沿用了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的理论,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极境”应指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即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在杜克版出版的前一年,詹明信还出版了《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与辩证法的持久性》一书。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产生和发展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与第三世界革命的失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最黑暗的低潮。而资本主义社会在经过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冲击后,却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并开始了全球化的扩张。这迫使许多西方左翼人士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理论姿态,重新评估当代资本主义。此时詹明信也介入了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中,并使以悲观主义著称的阿多诺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与辩证法的持久性》中,詹明信修正了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中对阿多诺的指责,认为阿多诺的老式辩证话语虽在70年代是不合时宜的,但他却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分析家,阿多诺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晚期资本主义有独特的适用性。阿多诺在《否定辩证法》中将同一性视为交换关系,詹明信认为这正有力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即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晚期资本主义的一切文化现象根本上都是由商品经济机制决定的,阿多诺的同一性逻辑判断或许正是适用于今天这个时代的。詹明信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根据它的社会经济语境而变化。被第三世界国家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将于那个证明以及正在倒退的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重点,更不用说跨国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相应地调整理论姿态以应对新资本主义,然而只要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正是为了应对新的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概念是从德语中引入而来,在德语中指持久存在的,即资本主义社会并不会马上灭亡,而是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存在,但正如詹明信所说,“这个词语并不意味着富有更多戏剧性,仍然是晚期胜于无期”[1],所以詹明信在90年代初提出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正是适用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解放议程。在杜克版中被删去的标题“资本主义的极境”指的是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而詹明信在90年代初提出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正是适用于“资本主义极境”的解放议程,此时看来这里的“极境”或“巅峰”之义则有些不合时宜了。“晚期资本主义”最早由厄尔奈斯特·曼德尔提出,他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由竞争的英国式资本主义、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的那种帝国主义的古典时期以及目前晚期资本主义”。他认为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绝不是指资本主义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是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不同于此前两个阶段的社会结构调整。列宁曾指出,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是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并将垄断资本主义划分为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而晚期资本主义实质上正是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即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向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但是关于“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术语的命名,詹明信和曼德尔却并不满意,曼德尔曾说,“我们必须表示十分遗憾,因为我们未能对这一历史时期提出一个比‘晚期资本主义’更恰当的术语——我们对这一术语之所以感到不满意,是因为它是按年份而言的,不是综合而成的”,“但真正重要的不是个命名问题,而是对我们时代所发生的历史发展做出解释”[2],这个术语只是为了阐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运动规律的论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历史中仍然是起作用的。由此可知,“晚期资本主义”并不是指资本主义即将灭亡或是发展到了最高阶段,“晚期”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正如詹明信所说,“它不过是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而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构,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进入可与以前的历史相比拟的一个新的发展循环”[3],这一最近阶段与此前两个发展阶段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构,它们是一种并列的历史地位。“晚期资本主义”英文为latecapitalism,late则类似于lately之义,指最近的最新的;“资本主义的极境”英文则为theapotheosisofcapitalism,apotheosis指神化或发展的巅峰,这暗指了发展的最高阶段甚至垂死之义。可见apotheosis这个词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概念是不相吻合的,也许是为了表述更清晰,杜克版删去了该标题。虽然这个标题的删去并非出自詹明信对它的否定,但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从80年代到90年代,詹明信作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者力图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重构,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极境资本主义到晚期资本主义的修正。二从80年代到90年代,除了上文所述的詹明信的思想变化之外,通过版本的比较,我们还可以清晰地发现詹明信在时代语境下的另一种思想变化。在杜克版中,文本第四部分文末处还增加了一段:Suchnarratives,whichfirsttriedtofindexpressionthroughthegenericstructureofthespynovel,haveonlyrecentlycrystallizedinanewtypeofsciencefiction,calledcyberpunk,whichisfullyasmuchasexpressionoftransnationalcorporaterealitiesasitisofglobalparanoiaitself:WilliamGibson’srepresentationalinnovations,indeed,markhisworkasanexceptionalliteraryrealizationwithinapredominantlyvisualorauralpostmodernproduction.[4]译为中文大意为:“最初间谍类型小说记叙了此类故事,近来,在一种新型的科幻小说——赛博朋克——里,此类故事又得到了新的表现。赛博朋克小说既充分表现了资本跨国合作的事实,又充分表现出资本自身对全球化的执著信念:威廉姆·吉布斯靠构想他那些代表性的发明创造,比如某种先进的能上天入地的后现代产品,令自己的文学作品成为杰出的真实世界的写照。”这里所提到的“赛博朋克”,实际是詹明信在第四部分中提到的新式流行小说的一种范例。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科技已作为一种速写的再现手段,使人们深陷于一种全新的世界网络中,我们必须透过这层阴谋的世界网络,才能把握当今世界系统的整体性,赛博朋克正是这种文化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cyberpunk一词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指人可以自由航行在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不受高科技智能的控制。赛博朋克小说于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盛,小说多侧重于对高科技智能进行奇迹般的描绘,并揭露数字化时代人类困窘的生存状态。詹明信在《全球化与赛博朋克》一文中指出,赛博朋克是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控制论和电脑的无处不在。他认为,赛博朋克“既是一张地图,同时又是一个症候:它不仅仅投射出全球未来的图景,这个图景往往只是现在各种倾向的扩大。它还通过自身的形式表达了那个现在的结构;因此,我将这样一种丰富的文学证据作为全球化和后现代双重语境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客体”。[5]作为一种新兴科学技术在文学范围内的回应,赛博朋克还衍生出了电影、电视、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杜克版中,詹明信加入了赛博朋克这个概念,一方面与全球化趋势下美国的社会发展境况息息相关。从80年代到90年代,人类在短短十年间经历了从信息技术到信息传播技术的转变,实现了从现代控制到互动式的后现代控制的跨越式转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是全球化浪潮和文化传媒化趋势,超文本小说、电子小说等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类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化时代,合并了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媒介开始承担认识论的功能。而赛博朋克实际上正是数字化时代的文学表达,它所构想的是人的数字化生存状态,“赛博朋克”概念的加入不仅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的症候,也预示了未来的社会甚至经济倾向。另一方面,詹明信对“赛博朋克”文化现象的关注,也是他90年代理论转向的鲜明体现。1991年《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出版之时,詹明信还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出版了《可见的签名》与《地缘政治美学》,这两本书都考察了电影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批判的作用。此后他还于1998年出版了《文化转向》,这本书收录了詹明信从1983年到1998年所写的八篇论文,时间跨度长达15年,书的内容也从文学到绘画再到影视,甚至广告视频都有所涉及。由此可见,90年代以来詹明信的文学视角已经开始扩大到了电影、广告等新型文化媒介上,这也标志着詹明信理论历程的新转向,即进入了媒介文化或图像文化的研究阶段。詹明信曾在《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中指出,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形象社会时期,形象本身就是商品具体化的形式,“传统形式让位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像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同时,这种文化生产“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褶和角落里被消费,通过这些途径,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联”[6]。可见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超越文字的全新境界,这种革命性的转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赛博朋克”的引入,正是他在90年代将目光转向数字媒介文化的体现,是他在时代语境下做出的理论调整。总而言之,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两个不同英文版本的研读,并分析把握其中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从80年代到90年代,詹明信作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者对晚期资本主义概念的修正,并完成了数字化时代的理论转向。个人写作心得体会很感谢老师们组织了这次对《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英文版本对照的研读,让我受益颇丰。在这次研读中,我与其他同学对文本进行了分工阅读,我主要负责文本第四部分即“歇斯底里式崇高”的研读。在对两个英文版本的对照阅读中,我发现第四部分文本内容有明显的增加与删减,我试图找出不同版本增删背后的原因。最终我发现,从期刊版到专著版文本内容的增删,不仅是詹明信的理论在时代语境下的相应调整,也是解读詹明信思想变迁的一把钥匙。首先,我将目光集中在杜克版删去的标题“资本主义的极境”上,虽然标题的删去并非出自詹明信对其的否定,但“资本主义的极境”这个标题消失的背后又意味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极境资本主义是否就真的等同于晚期资本主义?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詹明信的其他相关著作。我发现在90年代初詹明信还提出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此即是应对于极境资本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