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心物论的良愿前置教育初探基于心物论的良愿前置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22〕25-0001-03
一引言
“心〞、“物〞通常是古人用来反映主体与客体的两个概念。象山书院创始人陆九渊明确提出心物论的理论纲领,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认为“心〞乃充塞仁义礼智的“本心〞,此本心与天理无二,故人心即是天理,理为万物之源,“心〞也就是万物之本。现代新心学那么认为:“心〞在前人的根底上还须参加人的有意识性、认知过程等意义。意识是认知的动力,认知是意识的运用和结果;“物〞包括事和物,事是人类的行事,“物〞是天地万物,引申开来是所谓“境〞。人心中有很多意愿,这个意愿可以视为“心中之物〞。“心中之物〞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因而意愿在人心中会有多少、大小、次序之别。影响“心中之物〞多少、大小、次序的是教育命题之所在。因此,了解学生心中的意愿,特别是诸多意愿的排列先后次序,是我们教育的着眼点。要通过良好意愿前置教育,把学生的良愿引导到其意愿的最前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开展。
二心物论以及我国心物论的特点
1.关于心物论
心物论,是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理论问题之一,是波及人心理本质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广义上讲,心物论是关于心理与客观现实、心理与人的身体之间关系的理论。从狭义上讲,心物论专指心理与客观世界关系的理论,是研究心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问题,它答复了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到底是客观事物决定心理还是心理决定客观事物,以及现实生活中心与物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研究心物关系,可以解决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问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类的实践活动那么是心理产生的根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体现了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从心理学上看,通过研究与探索心物的关系问题,解决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问题,可以为建立唯物主义观点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底。
2.我国心物理论的特点
第一,古代心物理论。象山书院创始人陆九渊提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万物都存在于方寸〔心〕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察看和认识宇宙,万物一理;以此反观自身,万物之理都依赖于吾心而存在。人要获得知识,不必向外探求,只要反观自省,自存本心,就一切皆得,万里自明。因此,人们如能“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立住此本心,那么“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象山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因物欲迷迁而不知返。
心物问题是宋明心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明代驰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在总结心学心物论的根底上,提出了自己的心物论理论纲领:“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在王守仁看来,心物是相即不离的。他提出“心即理即万物,心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本源。〞他进一步指出,心物合一的根底是心〔良知〕。王守仁认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是非善恶之心人人皆有,圣愚皆同,本来圆满,原无欠缺,不须假借。圣人不会多一些,常人不会少一些,因此,人人都可成为圣人。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用自己的良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唯一规范,故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那么,便是你的明师〞。从王守仁的“良知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良知,此乃本心之所在。意愿经良知检测出良愿,让良愿这个“心中之物〞前置放大,成为行为的原动力。
第二,现代心物理论。在现代心物理论里,心物相即是以心为体、以物为用紧密相联系的。所谓体与用,体谓本体,即万物存在的依据和终极原因;用谓功用,是本体的表现。体不能不表现于用,故心不能不表现为物,无离用之体,也就无离物之心;用不能不复归于体,故物不能不复归于心,无离体之用,也就无离心之物。严格来讲,心与物是不可分的整体。分开来说,灵明能思者为心,延扩有形者为物。据此界说,那么心物永远平行而为实体之两面。心是主宰局部,物是工具局部。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心为物的本质,物为心的表现。心体物用,故心物相即。
现代心物理论认为心物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物之间相合乎,二是指心物之间相融合。相合乎侧重于认识的目标而言;相融合那么侧重于认识的过程而言。以认识外部事物而言,只要你对外部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必须要使认识的对象与你心的内容相合一,也就是说,要不断排除心与物之间的矛盾,找到心与物共同贯穿之理。比方以认识事物为例,当你远远地看见后方一个物影时,你一定是假想它是什么,这就是用心中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解释。在认识这一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排除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以到达假想和客观事物的一致。一致了,你就认识了这一事物,而如果未能一致,你还没能真正认识这一事物。心物相融合,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内心所固有的经验和感知而来的经验相综合的。
三“心中之物大小次序〞与“良愿前置教育〞
象山提出:“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其所以不善,是因为其心未能立住,随物而动了。然而,只要对此心加以存养,通过瞑目静坐、读书、写画等途径,那么可以保持本心。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本源。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他说,一切是非善恶,良知自会知道。它就在你的心中,如果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如果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守仁所谓良知,实际上是主观的道德意识,它既是是非规范,又是善恶规范,即真理和道德规范。他依此思路探寻教化普通臣民、稳定社会秩序的救世之方。王守仁的“良知说〞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心物合一是新心物论的认识论命题,他们认为人类就是在心物合一中发现和认识真理的。“儒家三圣〞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之一马一浮〔1883~1967〕以“义理精纯〞为世所称,他接受心学“心外无物〞的观点。马一浮认为:“虚静无欲方是心之本然。〞这种本然的状态是先天就具有的,至于散漫、怠惰、贪欲等都是后天习染得,使人的本性受到歪曲和异化。马一浮在传统理论的根底上进一步指出“与天地万物一体,乃心之本然。〞他针对学生提出“与天地万物一体〞,即是主观意识对宇宙万物的直观把握和情感的延伸,通过个体人的无限扩大,于未发中包蕴生命的跃动与冲创,展示了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天人共生的意义传达。
通过历代哲学家、思想家们所阐述的心物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而存在。我国古人所说的“心物合一〞,同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心物同型〞理论十分接近和相仿。都对心灵〔意识〕的整体性进行了阐述,心的最基本处就是整体性。心就是整体性,整体性即是心,物即人的意愿。从广义角度讲就是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色〞是眼睛能够见到的有形状颜色的相,“声〞是耳朵能够听到的震动相,“香〞是鼻子能够闻到的香臭相,“味〞是舌头能够尝到的酸甜苦辣相,“触〞是身体皮肤所能感觉到的冷热湿滑软硬等相,“法〞是意识所知的词句义理等相。此种种相总称为境,它们通过六根被心识所了知。观待于心识,我们的身体也是境。以上所说通称为境,或物。
人的“心中之物〞体现在人心中有许多意愿,大略可分为良愿、恶愿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愿。这些意愿在人的心中也是一个整体。但它们在整体中的排序是不同的,体现在个体差别性上,不同的人排序不同,如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等;同时还受到环境、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诸如处于不同的社会开展阶段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意愿排序也不相同。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客观环境的各种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保存在心理结构中,意愿排序会随着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的开展而改变。
因此,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心中之物〞有哪些以及大致的排列次序,对于已经把良好的意愿放在前面的学生,我们要继续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其“内心之物〞能长期坚持并固定下来,这样良好的意愿就可能成为其人生的追求目标;而对于良愿被排在后面的学生,想方法通过教育,实施有效的外部影响,让他有意识地把良愿放置到前面,并能持之以恒,成为终极目标追求,这样很有可能有成就。如追求书法艺术,这个意愿在心中排序一定靠前。如果这个意愿在心中始终是放在第一位,他就会矢志不渝地追求。如果这个意愿非常大,几乎占据心中所有的空间,他就会到达忘我的境地,甚至会到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层次。
良愿排在最前会有良好的行为,正如马斯洛所言:“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也就必须成为什么,从而进行发明性行为。〞正如今天一些教育专家所叙述的观点:电脑硬件软件说和电视频道转换说。电脑硬件视为心,软件视为物,硬件是天赋,软件是教育。硬件先进,装的软件也是先进,电脑运行就好,这叫最好匹配;硬件先进而软件不先进,就会影响硬件功能的发挥,浪费资源;硬件不先进而软件先进,两者不匹配却装不进去,所以电脑只有装与硬件相匹配的软件才能很好地运行。有天赋的人同时进行良好教育极易成才,有天赋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也不易成才。天赋缺乏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能成才,也可能不成才,因为人不能等同于电脑,是有潜能的。心的容量是可大可小的,那意愿之物就可装多装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电视视为心,内存频道视为物。频道多少可视为意愿的多少,虽排列有序,但人随意愿有选择性。想看的内容通过遥控的外部干扰,可以重新排定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次序,人心中之物的次序当然可以通过外界影响进行重新排序。意愿就是人的主人,什么样的意愿放在最前并充沛放大就会有相应的行为。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21世纪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学生心中的意愿及意愿排序对学生的开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开展起主导的作用,学校教育是附属于学生开展、为学生开展效劳的,教育是实现学生开展的特殊伎俩,而教育活动的目的设置、办法和内容的选择不仅是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开展的科学性认识的根底上,还要考虑到学生心中的诸多意愿。譬如,学生理想层面的意愿、学习层面的意愿、生活层面的意愿、人际交往层面的意愿等等。在不同的层面意愿里又有良愿、恶愿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愿。如在理想层面里有升学意愿、有就业意愿,还有“零意愿〞等等。良愿在最前会有良好的行为,反之亦然,恶愿在前就会有不好的行为。
四结束语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世界对存在者本身的这种特殊的关涉情况,是由人的生存的一种自由选定的态度来承当和进行的。〞意愿是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校园导向牌施工方案
- 进口装饰装潢防水施工方案
- 双头金刚石平面磨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调理修复霜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中国变频调速电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飞行训练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智能交通居间合同范本
- 保险公司装修工程协议
- 学校修缮工程安全免责合同
- 稀土槽罐车运输协议模板
-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 退学费和解协议书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对氯甲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智能教育辅助系统运营服务合同
- 心功能分级及护理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重庆育才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