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杰的治与想时间/分钟1.[2018·安徽亳州模拟]阅读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曾言“家庶事草,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民。若后世又如朕所是袭亡秦之迹也——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司马迁评价汉武“四承平……疲耗中,事彼边兵日暇,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年后的班固称其“卓然罢黜百,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文、景之恭俭以济斯虽《诗》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知所统守指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理国,住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2.阅材,回答问题。材料包拯,字希仁庐合肥人考进,被授为大理评,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包拯改任监察御史。他提出建:“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和巩固边防请求朝廷重视门下省封驳制,以及废罢和禁锢贪赃枉法的官,选拔地方长,实行对补荫弟子进行考试的制度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摘取无关紧要的小事来上奏弹劾官,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包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官为之收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把看到包拯的笑比黄河水变清一样难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喊他“包待制称他说“关节不到有王爷包老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官和世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了惠民因而河道堵塞不通正逢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1

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拿着地虚报自己的田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选编自《宋史·拯传》译文(1)根据材料,概括包拯在监察御任内提出的建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包拯流芳千古的原因。3.阅材,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之性,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不得……则不能不争(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义生而法度…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隆也。——摘编自《荀子》材料二荀子的思想相当驳杂他的寿命长阅多涉猎广著述富,是使其驳杂的一些因素。书非成于一,文非作于一地适应环境与时代自然不免有所参差。但他并不纯其为,而是吸取了百家的精,确是无否认的事实。因此我觉得他倒很像是一位杂家。杂家代表《吕氏春秋》一,事实上是以荀子思想为其中心思,也就是我这一断案的旁证了。——郭沫若《十批判荀子的批判》(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荀子的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明被认为是“杂家”的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2

4.阅材,回答问题。材料韩愈为人所行之道,及其文所明之,可从他一生实践得到证明。为了行道,韩愈希望做个谏官。当他自己一旦做了御有了言责便立即上书言事史上论天旱人饥状一体现韩愈行道的重要章积极主张讨伐淮并且亲自参加了这次战役,淮蔡平定之后韩愈奉命写了《平淮碑,其文有:“海九罔有内外悉悉臣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镇州叛,王廷凑自立韩愈率命宣抚传:“韩)既行众危之元言‘韩愈可惜宗,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韩无所畏惧竟“疾驱入在论辩中正告王廷:凡割据作乱的藩镇从禄山到吴元,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在唐代反佛教虽不始于韩,但兼辟佛老则韩愈《论佛骨表》为最书传说“成后进往往知名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认为,为国家选拔人才,乃是一种“深长虑是“为国家树根本之道——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韩愈行道和明道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韩愈行道和明道的实践。5.阅材,回答问题。材料一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教育家。受加尔文派的影,他认为“人人都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所的人都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但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与此同还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据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材料二颜元(1635—1704年)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认“训诂、清谈、禅宗、乡,有一皆足以惑世诬民。宋人兼,乌得不晦圣,误苍生至此也”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能“安邦治国、济世救民,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躬行而实践之——据清颜元《习斋记余》3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夸美纽斯颜元的教育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夸美纽斯和颜元教育思想的异同。4

课时作业五十七1.(1)原:汉朝制度不完善成存在王国问题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需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建立“中外朝”制,推刺史制度和“推恩令创立察举制派军出击匈奴等(2)原因三位历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角度不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个立场也有所不同。[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时政治制度弊端角度分第二小问,从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人才选拔、民族问题等角度回答。问,从史料视角、时代环境、个人立场等方面回答。2.(1)建:练选将实和巩边防;视门下省封驳制度;整顿治;对补荫弟子实行考试制度废按察使之职。(2)原因忠诚爱;刚正不阿铁无,严格执不畏权,为民伸张正义。[解析第(1)问从军事国防、政府机构、吏治、科举等方面回答。(问结包拯性格和其处事风格、原则回答。3.(1)主张:人性本恶,可通过学而从;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隆礼贵义礼并,君主集权。(2)特征吸收融合各家思想。成因:战国末年的社会正在一步地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荀子阅历多、涉猎广取家思想之所长对家思想进行改,融会贯通。[解析第(1)问从理观治思想制等方面回答(2)问第一小问,立驳杂”回答;第二小问从政治、思想、人等方面回答。4.(1)表现:积极上书言事;主张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关心社会现,维护儒家正统思想重视培养、推荐和选拔人才。(答四点即)(2)评价行道和明道不遗余力,弘扬儒者积极进取的政治参与精神;兼济天下而不独善其身、尊儒却不墨,彰显了儒者道德自觉和勇于革新的政治态度(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由材料“当他自己一旦做了御,有了言,立即上书言事”可知韩愈积极上书言事;由料中韩愈主张讨伐淮蔡及宣抚镇州叛乱可知韩愈主张国家统一,反对镇割据;由材料“在唐,反对佛教不始于韩,但兼辟佛,则以韩愈《论佛骨表》为最知韩愈关心社会现实维儒家正统思;由材韩愈认,为国家选拔人才乃一深思长虑,是‘为国家树根本之道韩愈重视培养、推荐和选拔人才。问由料中韩愈的行为可知韩愈行道和明道不遗余力,弘扬儒者积极进取的政治参与精神;由材料中韩愈宣抚镇州叛乱无所畏惧、反佛但兼辟佛老可,愈兼济天下而不独善其身、尊儒却不墨守彰了儒者道德自觉和勇于革新的政治态度。5.(1)夸纽斯的教育思想:教具有平等,学习传授知识要广泛、全面及实用。颜元的教育思想:空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