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_第1页
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_第2页
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_第3页
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_第4页
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第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重点掌握

1.固体催化剂主要结构参数的定义,区分固体颗粒的三种密度。2.等温条件下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和颗粒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3.多孔催化剂中扩散和反应过程的数学描述,西尔模数的定义和内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一级不可逆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计算。4.内扩散对复合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第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深入理解

1.外扩散对不同级数催化反应的影响。2.扩散对表观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的影响,以及与本征值之间的关系。3.气固催化反应内外扩散影响的判定和排除。广泛了解1.流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间的传质与传热对多相催化反应速率与选择性的影响2.非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估算方法。第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实际生产中,多数化学反应系在多相系统中进行、如合成氨、乙烯氧化为环氧乙烷、乙炔与氯化氢合成氯乙烯、苯氯化、苯氧化为顺丁烯二酸酐等均属此类。

多相系统的特征是系统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态,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也发生着相间和相内的传递现象,主要是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如果这些传递现象不存在,那么就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第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多相系统中的反应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1)在两相界面处进行反应,所有气固反应或气固相催化反应都属于这一类型;

(2)在一个相内进行反应,大多数气液反应均属于这种情况,进行反应的相叫做反应相;

(3)在两个相内同时发生反应,某些液液反应属于这种情况。本章中着重讲述气固相催化反应,并讨论定量处理的方法。第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上进行的,因此,流体相主体中的反应物必须传递到催化剂表面上,然后进行反应,反应产物也不断地从催化剂表面传递到流体相主体。5.1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步骤第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一、固体催化剂的宏观结构及性质绝大多数固体催化剂颗粒为多孔结构,使得催化剂颗粒内部存在着巨大的表面,化学反应便是在这些表面上发生的。比表面由实验测定得到,以m2/g为单位,常用的测定方法是BET法或色谱法。第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1.孔容、平均孔半径<ra>多孔催化剂的比表面与孔道的大小有关,孔道越细,则比表面越大。通常用孔径分布来描述催化剂颗粒内的孔道粗细情况,孔径分布是通过由实验测定的孔容分布计算得到。

孔容是指单位质量催化剂颗粒所具有的孔体积,常以cm3/g为单位。第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为了定量比较和计算上的方便,常用平均孔半径<ra>来表示催化剂孔的大小。若不同孔径ra的孔容分布已知,平均孔径<ra>可由下式算出:

(5.1-1)式中:V为半径为ra的孔的体积,按单位质量催化剂计算,Vg为催化剂的总孔容。

第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缺乏孔容分布数据时,可按下列办法估算平均孔径:两式相除得

(5.1-2)式中:n是单位质量催化剂中含有的圆柱形孔道数。第1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2.孔隙率、催化剂密度催化剂颗粒的孔体积还可用孔隙率εp来表示。孔隙率等于孔隙体积与催化剂颗粒体积(固体体积与孔隙体积之和)之比,显然εp<1。孔隙率与孔容两者的关系为:

(5.1-3)式中:ρp为颗粒密度,或称表观密度。第1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催化剂密度表征密度的是颗粒密度ρP,它是指包括粒内微孔在内的全颗粒的密度。如除去微孔容积,则为固体的真密度ρS。如以单位床层体积中颗粒的质量来定义,则称为床层密度或堆积密度,以ρB表示之。

颗粒密度ρp=固体的质量/颗粒的体积骨架密度ρt=固体的质量/固体的体积堆积密度ρb=固体的质量/床层的面积第1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3.粒径、形状系数形状系数对于非球形粒子,其外表面积aP必大于同体积球形粒子的外表面积aS故可定义颗粒的形状系数(或称球形系数)为:

(5.1-4)除球体的=1外,其它形状颗粒的均小于1。第1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粒径:表征颗粒特征的一个基本参数是粒径,常笼统地以dP表示。除圆球形颗粒外,dP可有各种不同的定义。设粒子的体积为VP,外表面积为ap

①体积相当直径dV(以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直径表示)

(5.1-5)②面积相当直径da(以与颗粒外表面积相等的球体直径表示)

(5.1-6)第1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③比外表面相当直径dS(以与颗粒的比外表面积相等的球体直径表示)

(5.1-7)④各不同表示的当量粒径之间的关系如下,

(5.1-8)第1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⑤.对于大小不等的混合颗粒,其平均直径可用筛分数据按下式求出:

(5.1-9)式中xi为直径等于di的颗粒所占的质量分率。这三种表示方法文献上都有采用,因此实际应用时必须特别小心,要弄清是用哪一种表示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含有颗粒直径的关联式更应注意,以免引起错误。第1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二、过程步骤以在多孔催化剂颗粒上进行不可逆反应

A(g)→B(g)为例,阐明反应过程进行的步骤。图6.1为描述各过程步骤的示意图。颗粒内部为纵横交错的孔道,其外表面则为一气体层流边界层所包围,是气相主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间的传递作用的阻力所在。由于化学反应系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因此反应物A必须从气相主体向催化剂表面传递,反之在催化剂表面上生成的产物B又必须从表面向气相主体扩散.第1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图6.1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步骤第1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具体步骤为:(1)反应物A由气相主体扩散到颗粒外表面;

(2)反应物A由外表面向孔内扩散,到达可进行吸附/反应的活性中心;(3)(4)(5)依次进行A的吸附,A在表面上反应生成B,产物B自表面解吸;

(6)产物B由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

(7)B由颗粒外表面扩散到气相主体。第1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步骤(1)、(7)属外扩散。步骤(2)、(6)属内扩散(孔扩散),步骤(3)~(5)属表面反应过程。在这些步骤中,内扩散和表面反应发生于催化剂颗粒内部,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属于并联过程,而组成表面反应过程的(3)~(5)三步则是串联的。外扩散发生于主流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之间,属于相间传递过程。外扩散与催化剂颗粒内的扩散和反应也是串联进行的。

第2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由于扩散的影响,流体主体、催化剂外表面上及催化剂颗粒中心反应物的浓度CAG、CAS和CAC将是不一样的,且CAG>CAS>CAC>CAe

,CAe为反应物A的平衡浓度。对于反应产物,其浓度高低顺序相反。第2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5.2流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间的传质与传热一、相间传递的基本方程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第一步,反应物向催化剂颗粒外表面传递的速率可用下式来表示:

NA=kGam(CAG-CAS)(5.2-1)式中:am为单位质量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积;

kG为传质系数对于定态过程

NA=rA

(5.2-2)第2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由于化学反应进行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因此在质量传递的同时,必然产生热量传递,传热速率可用下式表示:

q=hsam(TS—TG)(5.2-3)式中:hs传热系数;TS及TG分别表示颗粒外表面和流体主体的温度对于定态过程

q=(rA)(-△Hr)(5.2-4)式(5.2-1)~式(5.2-4)为相间传递的基本方程。第2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二、传递系数

流体与固体颗粒间的传质、传热系数与颗粒的几何形状及尺寸、流体力学条件以及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在处理实际传递问题时,通常假设颗粒外表面上温度均一,浓度也均一。对于流体主体,其温度和浓度也做均一的假定。一般用j因子的办法来关联气固体传质和传热实验数据。第2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质j因子jD和传热j因子jH的定义为:

(5.2-5)及(5.2-6)式中:SC、Pr分别为斯密特数和普兰德数:

SC=μ/ρD

Pr=CPμ/λf根据传热与传质的类比原理有

jD=jH

(5.2-7)第2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三、流体与颗粒外表面间的浓度差和温度差当外扩散过程达到定态时,(5.2-1)~式(5.2-4)合并:

kGam(CAG-CAS)(-△Hr)=hsam(TS—TG)将式(5.2-5)、式(5.2-6)代入上式,整理后则有

(5.2-8)就多数气体而言,Pr/Sc=1,对于固定床,jD与jH近似相等,于是上式可简化为:

(5.2-9)第2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对于热效应不很大的反应,只有浓度差比较大时,温度差才较显著。而热效应大的反应,即使浓度差不很大,温度差依然可能相当大。在绝热条件下反应,流体相的浓度从CAG降至CAS时,由热量衡算知流体的温度变化为:

(5.2-10)对比式(5.2-9)与式(5.2-10),知△T=(△T)ad,前提是主流体和催化剂外表面间的浓度差,与绝热条件下反应时流体相的浓度变化相等。第2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四、外扩散对多相催化反应的影响1.单一反应为了说明外扩散对多相催化反应的影响,引入外扩散有效因子ηx:

(5.2-11)显然,CAS总是小于CAG,因此,只要反应级数为正,则ηx≤1;反应级数为负时,ηx≥1。下面讨论颗粒外表面与气相主体间不存在温度差且粒内也不存在内扩散阻力时的情况,第2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无外扩散影响的本征反应速率为kwCAG,有影响反应速率为kwCAS,故

(5.2-12)对于定态过程

kGam(CAG-CAS)=kWCAS

(5.2-13)解上式得

CAS=CAG/(1+Da)(5.2-14)第2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Da=kw/kGam

(5.2-13)∴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外扩散有效因子

ηx=1/(1+Da)(5.2-16)

Da称丹克莱尔数,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外扩散速率之比,当kw一定时,此值越小,即外扩散影响越小。除反应级数为负外,外扩散有效因子总是随丹克莱尔数的增加而降低;且α越大,ηx随Da增加而下降得越明显;无论α为何值:Da趋于零时,ηx总是趋于1。第3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2.复合反应①.平行反应

B为目的产物,瞬时选择性:

(5.2-17)如无外扩散影响,则CAS=CAG,此时的瞬时选择性为

(5.2-18)第3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比较以上二式,外扩散对于平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如下:若α>β,则S<S',即外扩散影响的存在,使生成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降低。若α<β,则S>S',即外扩散影响的存在,使生成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上升。第3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②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B为目的产物,假设A、B和D的传质系数均相等,当过程为定态时可写出

kGam(CAG-CAS)=k1CAS(5.2-19)kGam(CBS-CBG)=k1CAS-k2CBS(5.2-20)kGam(CDS-CDG)=k2CBS(5.2-21)令Da1=k1/kGam,Da2=k2/kGam

由(5.2-19)式得

CAS=CAG/(1+Da1)(5.2-22)第3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由(5.2-20)式得

(5.2-23)瞬时选择性

(5.2-24)第3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而Da2=k2Da1/k1∴(5.2-25)当Dal=Da2=0,即外扩散对过程没有影响时

(5.2-26)

比较式(5.2-25)、式(5.2-26)可知,外扩散阻力的存在,使连串反应的选择性降低,因此,对于连串反应,需设法降低外扩散阻力,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第3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5.3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

一、孔扩散孔扩散分为以下两种形式:当λ/2ra≤10-2时,孔内扩散属正常分子扩散,这时的孔内扩散与通常的气体扩散完全相同。扩散速率主要受分子间相互碰撞的影响,与孔半径尺寸无关。当λ/2ra≥10时,孔内扩散为努森扩散,这时主要是气体分子与孔壁的碰撞、故分子在孔内的努森扩散系数DK只与孔半径ra有关,与系统中共存的其他气体无关。第3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当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颗粒孔半径的关系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则两种扩散均起作用,这时应使用综合扩散系数D。第3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二、多孔颗粒中的扩散在多孔催化剂或多孔固体颗粒中,组分i在催化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为:

(5.3-1)式中:τm为曲率因子气体在催化剂颗粒中的扩散,除努森扩散之外,还可能有表面扩散,即被吸附在孔壁上的气体分子沿着孔壁的移动,其移动方向也是顺着其表面吸附层的浓度梯度的方向。第3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5.4多孔催化剂中的扩散与反应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从气相主体穿过颗粒外表面的层流边界层,到达催化剂外表面后,一部分反应物即开始反应。由于由颗粒内部孔道壁面所构成的内表面要比颗粒外表面大得多。所以,绝大多数反应物分子要沿着孔道向颗粒内部扩散,即所谓内扩散。它与外扩散不同的是,外扩散时反应物要先扩散到颗粒外表面才可发生反应,而内扩散是与反应并行进行的,随着扩散和反应的同时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下降,反应速率也相应地降低,到颗粒中心时反应物浓度最低(或等于零),反应速率也最小。第3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一、多孔催化剂内反应组分的浓度分布

考察如图5.4-1所示的薄片催化剂,其厚度为2L,在其上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设该催化剂颗粒是等温的,且其孔隙结构均匀,各向同性。在颗粒内取厚度为dZ的微元,对此微元作反应物A的物料衡算即可。图5.4-1薄片催化剂

第4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假设该薄片催化剂的厚度远较其长度和宽度为小,则反应物A从颗粒外表面积颗粒内部的扩散可按一维扩散问题处理,即只考虑与长方体两个大的侧面相垂直的方向(图6.3所示的Z方向)上的扩散,而忽略其他四个侧面方向上的扩散。对于定态过程,由质量守恒定律得:设有效扩散系数De为常数,扩散面积为a,则上式可写成:

(5.4-1)式中:kP系以催化剂颗粒体积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常数。第4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化简后可得

(5.4-2)式(5.4-2)就是薄片催化剂上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的反应扩散方程,其边界条件为

Z=L,CA=CASZ=0,dCA/dZ=0(5.4-3)解此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通解为

(5.4-4)代入边界条件:

(5.4-5)第4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5.4-6)可得:(5.4-7)令:(梯尔模数或称西勒模数Thiele)(5.4-8)则薄片催化剂内反应物的浓度分布方程为:

(5.4-9)

第4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5.4-10)梯尔模数φ是处理扩散与反应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参数,从φ值可以判断内扩散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程度。由定义并作适当的改写可得

(5.4-11)

物理意义:梯尔模数表示表面反应速率与内扩散速率的相对大小。第4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二、内扩散有效因子η定义:

(5.4-12)内扩散有影响时催化剂颗粒内的浓度是不均匀的,需要求出此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5.4-13)第4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内扩散有效因子计算式的推导步骤为:(1)建立颗粒内反应物浓度分布的微分方程,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解此微分方程;(2)根据浓度分布而求得颗粒内的平均反应速率;(3)由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定义导出其计算式。第4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1.薄片催化剂

将式(5.4-9)代入上式可得内扩散有影响时的反应速率:内扩散没有影响时,颗粒内部的浓度均与外表面上的浓度CAS相等,反应速率为

kPCAS。将两个反应速率代入式(5.4-12),可得:

(5.4-14)

第4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2.球形催化剂对于半径为R,的球形催化剂粒子,在粒内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取任一半径r处厚度为dr的壳层,对组分A作物料衡算。其示意图见图5.4-2。图5.4-2球形催化剂

第4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扩散入:扩散出:反应量:边界条件:扩散入-扩散出=反应量代入后略去无穷小量,其扩散方程为:

(5.4-15)第4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结合边界条件,得:

(5.4-16)由于整个粒子内的反应速率等于从外表面定常扩散进去的速率∴(5.4-17)而第5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故没有内扩散影响时颗粒反应速率为4/3πR3kpCAS∴(5.4-18)第5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3.圆柱形催化剂对于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或两端面无孔的有限长圆柱,其扩散反应方程为:

(5.4-19)边界条件解此微分方程得:

(5.4-20)第5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故(5.4-21)式中

I0为零阶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I1为一阶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φ为适用于不同几何形状的催化剂的梯尔模数

(5.4-22)

VP和ap分别为颗粒的体积与外表面积比较不同几何形状催化剂颗粒的内扩散有效因子,分别按式(5.4-14)及式(5.4-18),以η对φ作图如图5.4-3所示。第5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图5.4-3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

第5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图上三条曲线几乎重合为一,只有当0.4<φ<3时,三者才有较明显的差别。纵使在这一区域内,它们之间相差只不过10%~20%。当φ<0.4时,η≈1,当φ>3.0时,η=1/φ(5.4-23)

η是φ的函数,总是随φ值的增大而单调地下降,提高η办法有:①减小催化剂颗粒的尺寸,φ值减小,η值可增大。②增大催化剂的孔容和孔半径,可提高有效扩散系数De的值,使φ值减小,η值增大。以上的讨论只适用于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的情况。第55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三、非一级反应的内扩散有效因子

处理非一级反应的扩散反应问题,原则上与上一节所采用的方法与步骤完全适用,只是在数学处理上比较繁琐。设在等温薄片催化剂上进行某一化学反应,其速率方程为并设有效扩散系数认为常数,则可仿照式(5.4-2)的建立方法,得扩散反应方程为

(5.4-24)第56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因并设,则上式变为:

(5.4-25)

z=L,CA=CAS,P=PS=(dCA/dZ)Sz=0,CA=

CAC,P=dCA/dZ=0其中CAC为颗粒中心处组分A的浓度;(dCA/dZ)S为颗粒外表面处的浓度梯度。积分得

(5.4-26)第57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对于定态过程,在颗粒内起反应的组分A量等于扩散进入催化剂颗粒的组分A量:

(5.4-27)如果内扩散没有影响,催化剂颗粒内组分A的浓度与外表面处的浓度CAS相等,相应起反应的组分A量应为

LaPkPf(CAS)

L=VP/aP故:(5.4-28)此式可用于其他几何形状的催化剂颗粒。第58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四、内外扩散都有影响时的有效因子

若反应过程中内、外扩散都有影响、则定义总有效因子η0为:根据前边已讨论过的内容,对一级反应可以写出

反应过程达到定态时这三个等式是等效的,由此可导出:

(5.4-29)第59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5.4-30)∴(5.4-31)若只有外扩散影响,内扩散阻力可不计,即η=1,则上式简化为:

(5.4-32)当只有内扩散影响,外扩散阻力可不计,Da=0,则式(5.4-31)简化为:

η0=η

(5.4-33)第60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将薄片催化剂上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计算式及丹克莱尔数Da的定义式代入式(5.4-31),并注意kW=amLkP,整理得:

(5.4-34)式中Bim=kGL/De,称为传质的拜俄特数,它表示内外扩散阻力的相对大小。当Bim→∞

时,外扩散阻力可不计,η0=tanh(φ)/φ=η当Bim→0

时,内扩散阻力可忽略,tanh(φ)/φ=1,

η0=1/(1+Da)=ηx第61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前面有关内扩散与反应问题的讨论只限于等温情况,即假定催化剂颗粒温度均一。如果颗粒温度不均匀,则除了要建立颗粒内浓度分布方程以外,还要建立温度分布微分方程,两者同时求解才能求得内扩散有效因子。第62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4:125.5内扩散对复合反应选择性的影响1.平行反应:

B为目的产物。若内扩散对反应过程无影响,则催化剂颗粒内反应物浓度与外表面处的浓度CAS相等,由瞬时选择性定义得:

(5.5-1)如内扩散有影响时,催化剂颗粒内反应物A的平均浓度为〈CA〉,则相应的瞬时选择性为

(5.5-2)第63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比较以上二式,外扩散对于平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如下:①α=β,则S=S',即内扩散对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无影响;②α>β,则S<S',即内扩散的影响使生成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降低;③α<β,则S>S',即内扩散影响使生成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上升。第64页,共7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B为目的产物。定态下,组分A的转化速率应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