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_第1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_第2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_第3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_第4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下古诗词赏析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振奋,一方面讥讽了那些擅长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浮现一派活力景象。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用典故,抒发对老友的追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扬,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自然规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开篇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后两句是诗人的讨论,也是一种假设,假如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戎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由于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便利,结局生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3、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讨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假如不刮东风,周瑜就有可能战败。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4、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宁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便利,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回想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楚心情。尾联:说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冷静就义。

1.文天祥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诗人,请结合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的分析,来体会他的爱国情感

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凑相连,个人沉浮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

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呢,我要让自己的一片忠心永留史册。直抒胸臆,说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

4、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把酒问天〞设问开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净。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下片写实,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借见月而表达对亲人的追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潇洒、旷达的襟怀,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发愤的意蕴。

1.此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千古名句。请对此句进行简要的评析。

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美好的月色。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进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发愤的意蕴。也表达了词人心胸开阔的乐观胸怀。

3、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旷达的胸怀,乐观的生活态度。

5、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悲伤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悲伤〞吗?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悲伤。隐含对百姓的可怜,对封建统治者的讥讽。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形象生动,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悲伤〞吗?

诗人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悲伤〞。隐含对百姓的可怜,对封建统治者的讥讽。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的“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苦〞呢?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此句讨论精辟地透露了封建统治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6、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表现了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念、漠视名利、自满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诗人居住在人多的地方,却不感到喧哗嘈杂,原因是“心远〞,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看飞鸟,望南山,清闲逍遥,与世无争。“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1.表达这首词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

2.这首词将记叙、描写、讨论两年、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分析。

1—2两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其次句透露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做坚决的转折。3—4两句讨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透露出心志淡远在“心境〞中独立安闲的缘由。5—6句细致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间有“悠闲〞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爱好。

3.“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表现诗人悠闲淡泊。的心情。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闲见南山〞好,有人认为“悠闲望南山〞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好。“见〞字更能显示出诗人悠闲、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诚恳。“望〞字好。“望〞字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瞭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爱好,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表达着艺术形式听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7、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担心这。5—6“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周围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颓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楚而消沉。不过,诗人最终并没丧失信心。10—11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1.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过黄河却看见冰雪堵塞了大河,准备登上太行又见莽莽的风雪迷漫高山。用比喻的手法,将“冰塞川〞“雪满山〞喻为自己遇到的重重阻力。照应题目“行路难〞,抒写了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楚心情。

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姜太公碧溪垂钓,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宏伟的功业。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对岸。此句把实现政治理想比喻为“长风波浪〞,表现了诗人坚强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

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楚的社会现实。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千古名句,表达了怎样的理想和情怀?

身陷窘境仍关心天下,宁可独守茅屋亦希望天下百姓生活稳定温暖,这是的理想。表达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前十句写“宏大的雪景〞,后八句写“送行〞。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所在。

2、“海阑干白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勾画了怎样的雪景,起了怎样的作用?

勾画出瑰奇宏大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行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依稀对离别分手作了示意。

3、是送行,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雪天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2.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进行简要评析。

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喻自己即使落魄不被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边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送行诗大都情调消极、忧伤。该诗却一反凄怆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边也宛如近邻。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1.此诗是送行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忧伤。

2.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边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一洗古诗中悲凉凄怆之感,把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代以乐观豪迈之情。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单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离愁〞的愁不是一般的愁,而是再也见不着故国的亡国之苦,是由皇帝变囚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