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练习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互相转变【基础梳理】1.以下物质在氧化复原反响中,硫元素只表现复原性的是()A.HSB.SOC.HSOD.HSO2223242.以下转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H2S―→SO2B.H2SO4―→SO2C.S―→SO22-―→SO2D.SO33.硫黄在空气中焚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退色,乙转变为丙。在丙溶液中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溶液中获得积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分别是()A.SO3、H2SO4、H2SO3、H2S、SB.SO2、H2SO3、H2SO4、SO2、SO3C.SO3、H2SO4、H2SO3、SO2、Na2S2O3D.SO2、H2SO3、H2SO4、H2S、S4.硫的氧化性不如氧强,在以下叙述中不可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点燃A.S+O2=====SO2,O2是氧化剂,硫是复原剂B.硫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C.氢硫酸搁置在空气中易变污浊(2H2S+O2===2S↓+2HO)D.S与Cu反响只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响生成CuO5.以下反响中硫元素只表现了氧化性的是()催化剂A.SO2+2HS===3S↓+2H2OB.2SO+O2=====2SO3△△↑+2HOD.Zn+HSO===ZnSO+H↑C.C+2H2SO(浓)=====CO↑+42224426.有甲、乙、丙3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将甲用水稀释,在乙中加少许BaCl2溶液,丙保持原状,而后分别与同一种NaOH溶液反响至完整后,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A.甲=乙=丙B.丙>甲>乙C.甲=丙>乙D.没法比较7.已知BaSO3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稀酸,三氯化铁与二氧化硫能发生以下反响:2FeCl3+SO2+2H2O===FeCl+FeSO+4HCl。在含有FeCl和BaCl的酸性溶液中通入必定量的SO,有白色积淀生成,24322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1A.白色积淀是BaSO3B.白色积淀是BaSO4C.白色积淀是BaSO和BaSO的混淆物D.FeCl被SO复原为FeCl234328.在如下图的转变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A与D反响生成离子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2)C的俗名为________。写出B→C,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亚硫酸钠中+4价的硫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现有试剂: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要证明亚硫酸溶液拥有复原性,应采用的试剂有________;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证明亚硫酸钠溶液拥有氧化性,应采用的试剂有________;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提高】10.以下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响中不可以被完整耗费的是()①将含有少许H2O(g)的H2经过盛有足量Na2O2的容器中其实不停用电火花点燃②将1molCu置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③在必定条件下2体积SO2和1体积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响④在强光连续照耀下,向过度的Ca(ClO)2溶液中通入少许CO2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1.已知SO2可与Na2SO3溶液发生以下反响:Na2SO3+SO2+H2O===2NaHSO3。欲除掉SO2中混有的少许的SO3气体,可使气体经过()A.澄清石灰水B.饱和NaHSO3溶液C.水D.饱和NaHCO3溶液12.在氧气中灼烧FeS、FeS2的混淆物0.44g,使此中的硫所有变为SO2,SO2所有转变为H2SO4,这些硫酸能够用2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完整中和,则原混淆物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A.18%B.46%C.53%D.36%213.实验室分别可用KMnO4、KClO3、H2O2分解来制取O2,若制取相同多的O2,所需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3∶4∶6C.3∶1∶3D.1∶3∶114.右图表示淡黄色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响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响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混淆,写出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做题】15.依据如图装置回答以下问题:(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此实考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③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④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16.无水亚硫酸钠隔断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此外一种固体。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慢慢地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3(1)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察看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积淀,试剖析其余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试样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这类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红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类现象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显然的现象发生,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专题4硫氮和可连续发展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互相转变【基础梳理】1.A分析:H2S、SO2、H2SO3、H2SO4中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4、+6,因为-2价S化合价只好高升,只有复原性,+6价S化合价只好降低,只有氧化性,+4价S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2.AC分析:加入氧化剂后,被氧化的硫元素的化合价高升,HS―→SO,S―→SO切合题意。2223.D分析:题目中所述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空气水溴水NaS乙2硫黄――→甲――→乙――→丙――→丁――→戊焚烧由题意可推出:甲是223242SO,乙是HSO,丙是HSO,丁是HS,戊是S。4.B分析:S与O2化合时,O2作氧化剂,硫作复原剂,说明氧的氧化性比硫强。不一样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存在状态无必定联系。氢硫酸搁置在空气中易变污浊,是氧将硫置换出来。不一样的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响,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氧化剂的氧化性比将金属氧化成廉价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5.C分析:硫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在化学反响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表现为氧化性,在化学反响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高升时表现为复原性。A选项SO2和H2S中均含硫,可是H2S中硫元素表现的是复原性,因此A错误;B选项中表现的是复原性;D选项中硫酸表现氧化性,但不是硫元素,而是氢元素。6.A分析:甲、乙两种溶液不论是加水稀释,2++仍是加Ba,都与丙(保持原状)中H的物质的量相同。2+2-===BaSO↓,可见反响中并没242444+,因此3种溶液所耗费的+-有耗费H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H+OH===H2O,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也相同。7.BD分析:由题意知BaSO不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存在,而3+能够将SO氧化为2-FeSO,自己被复原为324Fe2+。8.(1)NaSO3Na2SO4(2)苛性钠、火碱或烧碱(3)2Na2O2+2H2O===4NaOH+O2↑,2SO+O22SO3分析:解答本题的重点是“B、D都是淡黄色固体”,在中学阶段,常有的淡黄色固体有S、NaO、22OHO22222AgBr,而由图中“A――→B――→O”,则可推测A为Na,B为NaO,由A和D反响生成离子化合物,D应为S,二者反响生成Na2S。9.(1)溴水溴水退色2-+2Br-+23224(2)硫化钠溶液、稀硫酸有淡黄色积淀生成6H+2-2-===3S↓+3H2O+SO3+2S分析:依据氧化复原反响的特色,要证明Na2SO3有氧化性,则应加入复原性试剂,反之,要加入氧化性试剂。Na2SO3与Na2S在酸性条件下反响生成单质S,碱性条件下不反响。【运用提高】510.B分析:①中由2Na2O2+2H2O===4NaOH+O2↑,2H2+O2===2HO得Na2O2+H2===2NaOH,即能完整反应。②中浓H2SO4随反响进行浓度减少至必定程度时不再发生反响,故Cu不可以反响完。③中反响为可逆反响。④Ca(ClO)2溶液会汲取空气中CO2而变质。应选B。11.B分析:A项:SO2、SO3都能与石灰水反响,故A项错。B项:SO3+2NaHSO3===Na2SO4+H2O+2SO↑,而SO2不与NaHSO3反响,故B项正确。C项:SO在水中溶解性为1∶40,故C项错误。2D项:SO+NaHCO===NaHSO+CO,耗费了SO,生成CO为新的气体杂质,故D项错误。23322212.D分析:S~H2SO4~2NaOH,m(S)=0.02L×0.5mol/L×1/2×32g·mol-1=0.16g,w(S)=0.16g÷0.44g×100%≈36%。△MnOMnO2213.C分析:由反响: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和2H2O2=====2H2O+O2↑,△得6KMnO4~2KClO3~6H2O2~3O2,应选C。△14.(1)H2+S=====H2S(2)H2SO3+2HS===3S↓+3H2O△(3)C+2HSO4(浓)=====CO2↑+2SO↑+2H2O△或Cu+2HSO4(浓)=====CuSO4+SO2↑+2H2O-2-+2HO233分析:淡黄色固体A可能为S,则B为SO2,E为H2SO3,依据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可知C为SO3,则D为H2SO4。【选做题】(1)Na2SO3+H2SO4===Na2SO4+SO2↑+H2O变红色酸性(3)退色漂白(4)有淡黄色积淀生成氧化(5)KMnO4溶液退色复原分析:本题是经过实验先制取SO2,而后考证SO2的一系列化学性质,制取反响中利用了硫酸的强酸性,经过试剂瓶①时变红,说明SO2溶于水显酸性,使品红退色说明有漂白性,与H2S反响生成淡黄色积淀,说明SO2有氧化性,使KMnO4溶液退色,说明SO2有复原性,最后利用NaOH溶液汲取SO2,以防备污染空气。16.(1)4Na2SO3=====Na2S+3Na2SO4;汲取H2S或SO2气体(2)有淡黄色积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SO2-+2S2-+6H+==3S+3H2-+2H+==HS↑322有气泡生成但不退色;6加热后固体中所含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在酸性溶液中反响产生的气体只含H2S,而不含SO2。(3)加热后固体中所含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恰巧生成S,不产生和SO。2分析:(1)依据“Na2SO3分解生成Na2S+另一种固体”,可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剖析,另一种固体中硫元素的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