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三下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在党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属于重要的革命文物,理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由于我国工业遗产长期在“保”与“拆”之间挣扎,再加上工业遗产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是年代价值或经济价值优先,兼顾审美价值、技术史价值、区位价值等多重复合价值标准,党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旁落。这导致本应受到重视的红色工业遗产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任何遗产都有价值,但不同的遗产价值各异。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判定。从价值维度上看,红色工业遗产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工业遗产的价值广受重视,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再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没有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除非有特别重要的年代价值,否则其命运多半是被拆除。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是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应侧重于社会效益,即并非只是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年代或经济价值,更涵盖了在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这一党史价值。这是任何工业遗产乃至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遗产都无法取代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具有重大党史价值的红色工业遗产,决不能从年代或经济价值优先的维度来评判。二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判定。价值目标指的是文化遗产的首选价值,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如社会和谐价值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就红色工业遗产而言,它作为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是革命文物的重要组成,在党史中有重要地位,传承党史中的红色精神是其价值目标。三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标准判定。价值标准主要是判定核心价值为何,一般以遗产本体的历史、文化与审美等多重标准来判定,但红色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见证,其首选价值须以党史价值为中心。当然,我们在进行遗产价值评估时,也会考虑到其他的价值标准,如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与区位价值等等,但这些都不可能凌驾于党史价值这一标准之上。(摘编自韩晗《红色工业遗产论纲》)材料二: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党史价值,也包括建筑审美价值、区位价值、年代价值与地域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遗存,其技术史价值不容忽视。在技术史价值之下,红色工业遗产应与其他工业遗产一致,采取保护和利用并举的策略,实现其活化更新。但红色工业遗产又有其特殊属性,具体来说,基于技术史价值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路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结合。这主要体现在强调红色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上,即对“四史”与技术史的关系值进行挖掘。红色工业遗产核心价值是“四史”价值特别是党史价值,从技术史角度来看,红色工业遗产又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工业化的重要文物,因此其所蕴含的技术史价值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史价值。目前,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路径仍以商业化开发为主,如改造为园区、步行街、酒店或商业综合体项目,但许多项目只是依赖于工业遗产本体的区位价值与建筑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其“四史”价值,特别是忽略了本应重视的技术史价值,未能充分地将相关文化资源活化更新,予以挖掘利用。但在目前的项目中,仍有结合较好的例证,如宜昌809小镇,原是“三线”军工企业华强机械厂,军工编号809,目前由宜昌市文旅公司改造为以提供游学、度假、餐饮与儿童乐园为主的“809小镇”。其在园区内设立了大量的宣传板,记录了“三线”工程的技术史意义及华强机械厂之前所承担的一些技术革新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教育意义。二是保护利用注重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红色文化符号是红色工业遗产的底色,也是红色工业遗产技术史价值的文化体现。目前红色工业遗产这一概念尚未被完全阐释,保护利用导向也多以市场开发为主,部分纳入到文物保护范畴内的也多以年代价值考量。就工业遗产而言,红色文化符号为红色工业遗产所独有,红色工业遗产见证了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零起步的艰辛开拓,从中央苏区兵工企业的“一把铁锤开张”,到今天我国全门类、多样化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其技术史发展脉络就是一部红色文化沿革变迁史。三是加强对技术档案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尽管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当中部分保存较好,但目前工业遗产技术档案总体保护水平仍较低。技术档案遗产,是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理应得到妥善保护。数字化保护是目前档案保护的主流方式,即通过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传到区块链上,对档案内容进行永久保存。技术档案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利用有如下两个路径。一是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特别是一些被遗忘的劳动模范、好人好事或反映国际援助合作的感人事迹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能够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IP赋能,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起到“四史”教育的积极作用;二是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为研究技术史、党史的学者提供重要的一手资料。(摘编自韩晗、李卓《论红色工业遗产的技术史价值及保护利用路径》)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色工业遗产是重要的革命文物,本应受到重视,如今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被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B.

任何遗产都有价值,红色工业遗产具有建筑审美、区位、年代、地域文化、技术史、党史等多重价值。C.

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是传承党史中的红色精神,透过其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到红色文化沿革的变迁史。D.

保护和利用红色工业遗产绝不能忽略其技术史价值,更不能因为以商业化开发为主而忽视其“四史”价值。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因此没有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大多难逃被拆除的命运。B.

相较于其他工业遗产,红色工业遗产有其特殊性,其所蕴含的技术史价值也与一般意义的技术史价值有别。C.

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见证,以年代或经济价值评定的标准并不适合红色工业遗产。D.

若对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力度不够,则我们对工业技术史就不会再有深刻全面的认识。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红色工业遗产”的一项是(

)A.

河北省保定市“刘伶醉古烧锅遗址”,有金元时期灶台、炭坑、墙基等遗迹。B.

江西省井冈山市“井冈山革命遗址”,有毛泽东旧居八角楼、工农兵政府旧址。C.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盐场”的带有“陕甘宁边区定边盐场”字样的盐罐。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日军档案中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

宁波“和丰纱厂旧址”是1926年和丰纱厂工人运动的发生地,是重要的红色工业遗产,请结合材料具体谈谈应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答案】1.D

2.B

3.C

4.

①首先指出“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地位,并亮明观点:其党史价值未受到应有重视,造成了严重后果。②接着从“价值维度”“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等并列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的具体方法。(意思对即可。)

5.

①深入挖掘“四史”与和丰纱厂技术史的关系,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凸显其社会教育价值。②提升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如将其改造为商业综合体,促进红色文化价值稳定传播。③深入挖掘“和丰纱厂”档案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使其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并将其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④将其技术档案遗产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更不能因为以商业化开发为主而忽视其‘四史’价值”错,原文是“但许多项目只是依赖于工业遗产本体的区位价值与建筑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其‘四史’价值”。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错,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能够带来社会效益。C.“以年代或经济价值评定的标准并不适合红色工业遗产”错,从原文看,真正不适合的应为“以年代或经济价值优先的评定标准”。D.“若对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力度不够,则我们对工业技术史就不会再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错,说法过于绝对,运用数字化保护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只是途径之一。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虽为工业遗产,但根据时间“金元”,可见不是在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故不属于红色工业遗产。B.“井冈山革命遗址”虽为红色遗产,但不属于工业遗产。C.“红色工业遗产”的主要判断依据为“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根据盐罐带有“陕甘宁边区定边盐场”的字样,可见它属于“红色工业遗产”。D.根据“日军档案中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可知,“东北烈士纪念馆”是红色文化遗产,但不属于“红色工业遗产”。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1)根据第一段中“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在党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党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旁落。这导致本应受到重视的红色工业遗产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可知,文章开头就指出指出“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地位,并亮明“其党史价值未受到应有重视,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观点。(2)第二段指出“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该段领起下面的第三至六段内容。根据第三段首句“一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判定”,第五段首句“二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判定”和第六段首句“三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标准判定”可知,第二至六段内容从“价值维度”“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等并列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的具体方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由“对‘四史’与技术史的关系值进行挖掘”“宜昌809小镇,原是‘三线’军工企业华强机械厂,军工编号809,目前由宜昌市文旅公司改造为以提供游学、度假、餐饮与儿童乐园为主的‘809小镇’。其在园区内设立了大量的宣传板,记录了‘三线’工程的技术史意义及华强机械厂之前所承担的一些技术革新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教育意义”分析,可依照宜昌809小镇发展的思路,深入挖掘“四史”与和丰纱厂技术史的关系,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凸显其社会教育价值。(2)由“保护利用注重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红色文化符号为红色工业遗产所独有,红色工业遗产见证了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零起步的艰辛开拓,从中央苏区兵工企业的‘一把铁锤开张’,到今天我国全门类、多样化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其技术史发展脉络就是一部红色文化沿革变迁史”概括:要努力提升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如将其改造为商业综合体,促进红色文化价值稳定传播。(3)由“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特别是一些被遗忘的劳动模范、好人好事或反映国际援助合作的感人事迹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能够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IP赋能,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概括:深入挖掘“和丰纱厂”档案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使其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并将其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4)由“数字化保护是目前档案保护的主流方式,即通过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传到区块链上,对档案内容进行永久保存”“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为研究技术史、党史的学者提供重要的一手资料”概括:将其技术档案遗产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突然的都让给了敌人!“大哥!”老三叫了声。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大哥!”“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噢!说吧!”“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走?上哪儿?”……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对!”瑞宣点了点头,“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撤了嘴?”“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没了华北,还有北平?”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那么合算。”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大哥,咱们一同走!”瑞宣的惨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的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剥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是怎样的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虽然他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他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傲能作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铁啦?”“铁啦!”“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兵!”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取材于老舍同名长篇小说第四章)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瑞宣得知北平陷落后,想起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这与他的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B.

老二在屋中收听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在院中扬言要“用石头砸碎了它”,可见二人虽是亲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C.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老三这句话说出了自己和大哥瑞宣共同的心声,因而赢得了大哥的全力支持。D.

李四爷敢跟白巡长说“我恨日本兵”,白巡长不肯亲自去传烧书的命令,让李四爷去代为转达,可见他们之间相互信任。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瑞宣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他的矛盾和苦恼。B.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修辞,效果非常显著,比如把九门紧闭的北平城比作古墓,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北平陷落后的死寂。C.

文中多次提到天气晴朗,阳光明亮,突出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以此反衬日寇的侵略暴行和人物内心的惨淡阴暗。D.

小说的语言体现出典型的地方特色,比如文中加点的“将将”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铁”则是“确定”的意思。8.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9.

这段选文塑造了瑞宣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答案】6.C

7.A

8.

①用排比和拟人手法列举了北平城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概括了北平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与生活特点。②强调北平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北平人淳朴温和,美好文明。③表达了瑞宣对北平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也传达出作者对北平、对中国的无限深情。

9.

①受过高等教育。他有知识也有些能力,能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②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北平陷落,瑞宣万分焦急;他痛恨侵略者,希望为国尽力,不作亡国奴。③对家庭富有责任感。他忧虑一家人乱世中的生计,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④有些懦弱,缺乏主见。忠孝无法两全,令他无奈、痛苦与忧愤,面对老三的选择感到无所适从。【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能力。C.“因而赢得了大哥的全力支持”错误。原文中虽然大哥回答了“对”,但又说“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可见大哥并没有全力支持。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A.“肖像描写”错误。从文中来看,如“北平亡了,该怎么办”用了心理描写,瑞宣和老三的对话等用了语言描写,又如“瑞宣的浅而惨的校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用了神态描写,但是没有对瑞宣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等的肖像描写。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文段中运用“带着它的……,带着它的……,带着它的……,”的句式,从手法上来说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并且主语是北平,所以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这一句式列举了北平最具代表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概括了北平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与生活特点。“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强调北平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写出了北平人淳朴温和,美好文明。通过写北平城最具代表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瑞宣对北平的无比热爱,但是这一切却突然地都让给了敌人,从而表达了瑞宣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通过爱与恨的对比,也传达出作者对北平、对中国的无限深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可知,瑞宣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有知识也有些能力,能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由原文“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可知,瑞宣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北平陷落,瑞宣万分焦急;他痛恨侵略者,希望为国尽力,不作亡国奴。由原文“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知,瑞宣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想要去为国家做些事,但是他又忧虑一家人乱世中的生计,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说明他对家庭富有责任感。面对老三一同走的提议,瑞宣只能叹气,让瑞全去对国家尽忠,而自己只能留在家里尽孝,忠孝无法两全,令他无奈、痛苦与忧愤。对于瑞全想走的想法,瑞宣让他在等等,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所以面对瑞全的选择,瑞宣又表现的游移不定,无所适从,所以瑞宣又是有些懦弱,缺乏主见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公中:即韩相公仲倗,“中”通“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B.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C.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B.

“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C.

“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D.

“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东割膏腴之地”相互印证。B.

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C.

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D.

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2)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14.

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答案】10.C

11.C

12.C

13.

(1)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2)甘茂回答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于是调动全部兵力,又让甘茂继续进攻。

14.

(1)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2)审时度势,制定盟约,防止秦武王反悔。(3)顶住压力,重赏士兵,振奋士气,攻取宜阳。【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句中“臣”作“信”的宾语,两者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D。“疑臣者”做句子的主语,与后文“不适三人”构成主谓关系,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穷”含义相同,指在困顿的处境中。“公必穷矣”句意:就会走投无路了。“人穷则反本”句意: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二段“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可知,宜阳久攻不下,而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对甘茂攻打宜阳,秦王想要听从他们的意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听”,同意;“然”,但;“以为”,把……作为。(2)“对”,回答;“悉”,全部,都;“复”,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可知,在秦王打算攻击韩国时,甘茂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从“于是与之盟于息壤”可知,甘茂怕秦王反悔,举出曾子例子,从而让秦王与自己盟誓,防止秦武王反悔。从“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可知,在最初遭到韩军的坚决抵抗后,甘茂没有退缩,而是顶住压力,将自己的私财加入公赏中,重赏士兵,振奋士气,攻取宜阳。参考译文: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来窥视周王朝的统治,我死后就可以永垂不朽了。”甘茂说:“我要求出使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便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暂时不要进攻韩国。’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在秦邑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为什么暂时不进攻韩国?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间的财富都聚积在这里,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穿越重重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了啊!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从前,曾子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仓皇逃跑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人,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怀疑他,就使曾参的母亲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武王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后来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议论进攻宜阳不恰当,武王打算听信他们的意见了,因而特别召回甘茂,把情况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于是调动全部兵力,支持甘茂继续进攻。宜阳没有攻下,秦兵已死伤甚众,甘茂准备停战。楚人左成对甘茂说:“您在国内受到樗里疾、公孙衍二人的攻击,在国外又与韩倗结怨,如果您不能建立战功,就会走投无路了。”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连续三次擂鼓进军,但士兵仍然不前进。秦国右将军向寿说:“您如果不研究军事和兵法,就会陷入绝大的困境。”甘茂说:“我是一个寄居在秦国而现在当上了秦国左丞相的人。现在宜阳攻不下,在国内又有公孙衍、樗里疾百般阻挠,国外有韩倗大力抵抗,陷我于困境。这是我的末日到了!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就把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甘茂拿出自己的钱来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便被攻下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浣花赏梅①陆游老子②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③。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石家楼上贪吹笛④,肯放朝朝玉树新⑤。【注】①此诗于淳熙四年12月作于成都。浣花:即浣花溪。②老子:犹老夫。③乌巾,古代指隐居不仕者的帽子。④石家楼上贪吹笛:用西晋石崇金谷园旧事;石崇,富可敌国。⑤玉树新,用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之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叙事抒情,叙写自己赋闲在家、不惜污损乌巾而插梅的自在生活。B.

颔联写梅花生存环境:春回大地,积雪冰冻,荒山野水,仍香气四溢。C.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写梅花,月光下梅花低头弄影,叶片随人。D.

尾联运用西晋石崇金谷园的旧事和《玉树后庭花》的典故来表情达意。16.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15.C

16.

①对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肯定;②对梅花独守清贫的品格的赞赏;③对富贵糜烂生活的鄙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C.“从侧面写梅花”说法有误。诗歌颈联直接描写梅花低头弄影、叶片随人的状态,是正面描写。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诗歌首联中,“自在身”一句指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此处诗人以“老子人间自在身”的豪放之语,表明了他对自由自在、不理世事的自由状态的喜爱快乐。而结合第二句中的“乌巾”,可知诗人此时出于隐逸状态,故首联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肯定。诗歌颔联中,诗人写了梅花“香动荒山野水滨”以突出梅花在荒山野岭仍相传千里,展现了梅花孤高自洁的状态。而颈联中,“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描绘了梅花在夜晚无人之时,一枝在月亮下都漂亮,当花落之时,万片飞舞,落英缤纷,生机盎然的状态。诗人描写梅花,单单立足于梅花在野外和夜晚无人时独自芬芳美丽的状态,可知他也在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独守清贫的品格的赞美。但陆游喜欢梅花,不是那种文人清赏的小感觉,他本身就是生活在北宋南宋交界时段的特殊乱世,使他萌发最深沉浩大的爱国心,那就是山河统一,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收复失地的统一大业。他对于梅花孤高自洁的赞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暗含了他自己的心志。因此,他在尾联中所用的“石家楼上贪吹笛”和“玉树新”的这两个典故,其实不仅仅是讲述这两个事件本身,而是为了借此讽刺那些夜夜笙歌,“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人,所以,这里诗人也借对梅花的正面赞扬和典故中奢靡生活的反讽,表达了对富贵糜烂生活的鄙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3)杜甫《蜀相》中,慨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汩余若将不及兮

②.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③.

连峰去天不盈尺

④.

枯松倒挂倚绝壁

⑤.

出师未捷身先死

⑥.

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汩,盈,倚,壁,捷,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星堆的首次开考,源自于1929年四川广汉县农民燕道诚的一次偶然发现。当时,他在淘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玉器坑,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先将玉器填埋,直至夜深人静方才悄悄带回,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广汉出了宝贝的消息还是

,此后,考古队曾

考古。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后续发掘开考最终长期

。20世纪80年代,专家组开始对三星堆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

),震惊海内外。“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2020年9月,三星堆遗址考古34年后重启,对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展开全面开考,据权威专家所述证实,遗址已出土的重要文物逾500件之多,给人以极高的视觉冲击力。截至今日,有关三星堆的发掘已达37次,发掘面积近2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目前发掘面积也只有总面积的千分之二,不过是庞大三星堆遗址的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翼而飞

持续

停止

九牛一毛

B.

不胫而走

陆续

停滞

冰山一角C.

不翼而飞

陆续

停止

冰山一角

D.

不胫而走

持续

停滞

九牛一毛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出土上万件标本,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清理,一时种种发现轰动考古界B.

上万件标本出土,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清理,种种发现一时轰动考古界C.

清理了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上万件标本,种种发现一时轰动考古界D.

清理了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上万件标本,一时种种发现轰动考古界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8.B

19.C

20.

据权威专家所述,遗址已出土的重要文物逾500件,给人以极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的能力。(1)“不翼而飞”,意思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语境中指消息应该用“不胫而走”。(2)“持续”,延续不断;“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