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的(B)。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5、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D)重视(A)7、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8、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的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13.发现学习是属于(A)程,叫做(C)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16.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程,叫做(D)D.泛化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C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D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ABCD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D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体智慧的(A)。得注意的(C)。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4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4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45、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46、课程不是教学的(A)。ABCD47、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ABC、心D、眼48、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ABC赞赏D、引导49、教师是学习的(D)。50、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A、1/3B、2/3C、1/2D、1/45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C、加强德育工5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5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C家长的要求5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56、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A教学大纲B学生发展特点C国家课程标准5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D)AB省、县、乡三级5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A材6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CD新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A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6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D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63、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6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A该是课程的建设者B育教学的研D型的独6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B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C,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D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6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A)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D)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④考试要考虑学D④7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A、问题性B、开放性C、过程性D、综合性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发展为本的理念D.创新教育理念7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目标ABC.①③⑤D.①④⑤7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D)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A)内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D)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77.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③人类的生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改的启示78、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A)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系统性⑤实用性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8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A)。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的(A)ABCD知觉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意义的成语是(C)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8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A、以综合课程为主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8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B)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C发展性综合性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8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D)AB十三大C十四大D9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学习的(C)A小康社会B信息化社会C学习型社会9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A、课程性质B、基本素养C、教学原则ABCD理念是(B)AB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D养成9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爱护学生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D)。C育D切为了每一位学9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C)。99、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D)次。100、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C)放在中心位置。A.学生B.教材C.教师D.教师和学生A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C认识学生B关注每一位学生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D.人性养育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D.鼓励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C智力因素的发展107、(B)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B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C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BC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学会认知E.学会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B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罚D、警告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D___地位。ABC、法律D、社会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B)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AB者其他形式C、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C)。C历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B)考试。A、国家学历水平B、国家教师资格C、普通话水平D、119、中小学教师资格由(A)教育行政部门认定。ABCD、业务水平12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C)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BCD、同等于123.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C)。1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C)内,作出处理。AB5日C、30日D、12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D)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ABC西部地区D、少数民族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B)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B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C,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A),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国教.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B),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D)的使命。A、公民素质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A、定期B、不定期C、每两年D、每年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B)。A、责令其立即改正B期改正D员行政处分13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CD著是(C)135.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137.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13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140.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法法14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14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14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144.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14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147.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所持观点是:教育无目的148.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149.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15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D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15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15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ABCD评价1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B、形成概念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15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15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15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1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16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166.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167.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168.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169.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170.“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17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17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A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B)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176.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A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基础地位的是(A)AB.教育心理学C.教学论D.教育哲学180.记忆过程包括(D)A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81.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18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判断力184.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D)185.“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B)18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187.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A)18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A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89.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C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191.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D)19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直观的手段是(B)A观B.模象直观C.虚拟直观D.语言直观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D)A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94.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B)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19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C教师196.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97.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198.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A)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200.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如下方式(C)A.学习感知、生活感知B.课内感知和课外感知C、间接感知D.形象感知、抽象感知20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20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20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204.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D)206.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20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B)20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C)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209.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D)210.气质类型(C)211.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D)A.基于学校B.在学校中C.为了学校D.基于学校、在学校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213.智力的高级表现是(A)A力B.抽象概括能力C.观察力21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215.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A)21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218.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219.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C)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问题,22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22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B)22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223.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A)A.主体性教学B.尝试教学C.反思教学(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225.教师分析研究所教学科的教材及课标(大纲),变革与完善自己面的工作(C)A教育工作B.教学过程C.教育科研D.管理与组织课程倡导的哪一种学习方式(C)A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228.主体性教学与下列哪一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A)A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发现学习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230.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下列属于其特征的是(D)A.先提出教学目标B.提出问题、学生钻研C、教师指导D.先练后讲、先试后导3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B)A.针对学习自主性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C.个性张扬232.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C)A.教学的情感应力B.学习的心理动力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A教育能力B.教学能力C.教育科研能力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B)A甲生的挫折心理大于乙生B.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CD无法判定23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C)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236.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或行为体现了教育民主(B)A.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绝对权威B.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C学生按班主任意图主持班会D.学生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事237.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A)238.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问题链教学(C)A.学生领会课文意思B.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学习CD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23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240.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哪一个人一思想、学说相支持(B)A.实用主义教育B.人本主义教育C.建构主义教育D.信息思想一致(B)A.潜能外显化过程不需要教师的参与B.学业评价是为了促进C质优劣242.下列哪一项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用方式(A)A.素质成长记录袋B.学具展览C.计算机动画制作D.学科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机水平(B)A.70%B.50%C.30%为师的含义是(A)A.传道、授业、解惑B.培养优生,转化差生C识,培养能力D.努力工作,爱岗敬业的专著是(C)。教师资格考核。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BC88D.1993E,1997247.“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248.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 25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252.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25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A)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255.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25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2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现代学制被称为(B).26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C关系的特点之一D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261.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26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26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264.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265.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D267.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269.教材包括(D)27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271.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272.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273.“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B)274.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D)为特征的是古代(D)ABCD典278.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C)279.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D)280.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D)281.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D)(B)3.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CD284.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不发”的教育家是(A)CD286.下述属于墨家(道家)主张的是(C)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287.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D)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29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B)294.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C)295.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C)29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B)29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C)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302.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BCD30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B)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305.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D)30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B)A.谈话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讨论法307.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D)ABCD德育目标30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A)ABCD30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3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31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 (B)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31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B)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困材施教D.学习与3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316.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CD31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31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319.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320.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32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C度划分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32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32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则32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ABC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32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盾32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32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330.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教育家是(A)33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CDABCDB)33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D)33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ABCD3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B)ABCDABCD34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41.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C)理论创建于1960年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343.教育能推进科学的(C)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34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34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AB荀子C孟子D墨子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34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A阶段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35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即高中阶段D青年期35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B)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标准是(A)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惯上称为(D)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36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A实践的属性B社会的属性C自然的属性D现实的属性36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种特殊环境,其要求、这种环境的(D)A识B设计C设想D安排A隐私权B人身权C名誉权D荣誉权36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C)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36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D)这是由学生的(B)A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隐私权决定的D为,这是由学生的(C)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隐私权决定的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有(A)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37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A必然要求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D必要保证育成功的(A)AB任务C途径D结果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375.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37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A)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D)38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B)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38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D)技能性课程和(D)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A)38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C)38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C)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38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D)38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390.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392.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D)393.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B)394.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395.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397.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B)39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C)399.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D)40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D)40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C)40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B)40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40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A)40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40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D)40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动的结构,称为(C)4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411.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D)41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C)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称为(D)41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C)416.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C)的要素是(A)41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D)419.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B)则421.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D)42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法是(C)424.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C)425.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A)426.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B)427.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D)429.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C)方式称为(C)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43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43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C)CD行为潜能的相对(D)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了稳定的(D)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C)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44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44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44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A.外部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产转让的合同书
- 标牌导视合同范本
- 2025荆门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钢厂滤芯采购合同范本
- 输电线路验收规范培训
- 酒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企业入股参股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土方工程劳务承包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第七章租船货运合同的主要条款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幼儿园幼师劳动合同书
- 6层框架住宅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
- 《春秋三传导读》课件
- 教师情绪和压力疏导课件
- 麻醉科进修汇报课件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PPT教学课件
- ISO-IEC 27002-2022中文版完整详细
- 口腔正畸病例书写模板
- 呼叫中心产业研究报告
- 年产5万吨电石炉窑节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 国内外材料牌号对照
- 药物临床试验概述课件(PPT 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