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3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4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一中2023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含解析)1.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2023年徐兜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正亦“邪”,“匪”气十足。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B.对外开放的实施C.现代主义的流行D.“左”倾错误的纠正2.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B.教育大革命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3.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B.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D.“八亿人口,八个戏”4.实施的“211工程”计划主要是针对()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民办教育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主要说明了()项目年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年34万所2400万5219所127万205所万1965年39万所5400万20993所1432万434所万2023年万所亿万所万1911所万A.中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B.新中国三级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C.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尤为迅速D.国家重视初等教育和基础教育6.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②“向科学进军”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7.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百家争鸣C、百花齐放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9.2023年10月在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文章中的“二为”方针是指()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10.新中国确立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学校向人民大众敞开B.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D.教育要为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1.新中国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开始于:()A.1977年国家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B.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中国全面推进“211工程”12.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13.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批示说:“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这说明()A.毛泽东大力贯彻“双百”方针B.“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遇到挫折C.毛泽东提倡社会主义艺术D.揭示了当时文艺界的突出问题14.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15.“‘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16.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7.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l”号卫星B.中国自行设计导弹C.“神舟”五号载入飞船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18.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万人1947年的倍中等学校1432万人1946年的倍小学万人1946年的倍材料2:材料3: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分析材料1,指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3)概括材料3的主要观点。20.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673857%2943%公元150l-1840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材料三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材料四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材料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材料三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材料四“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这两种卫星有哪些大的区别?23.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24.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依据材料说明黄宗羲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这一认识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二: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2)从材料二看,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三: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材料四:在美国独立之前,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在南北战争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这些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数以万计的技术人才。(3)从政治因素上分析美、德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外国的教育发展给予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了解。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英雄形象受到文革“左”倾思想的影响,电影也以样板戏拍摄成的戏曲艺术片为内容。2023年徐兜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形象的改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电影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情景。因此选择A。BC与题意无关,D不是主要的,排除。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智取威虎山》2.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不难选出是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3.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B.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以上都是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D.“八亿人口,八个戏”说的是文革时期。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双百方针点评:双百方针现实意义: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科学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③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C【解析】根据课本所学,“211工程”计划主要是针对高等大学教育设置的,属于基础知识。5.B【解析】略6.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①是“文革”时期;②是20世纪50年代;③是1977年恢复高考;④是20世纪80年代。因此B项符合题意。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中国社会的划分,不同的意见的存在,不同意见的保留,表明的是对于历史问题采取的态度是百家争鸣。8.B【解析】试题分析: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文革结束后,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因此ACD均不正确。B项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注重培养人才,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故选B。考点:新中国的教育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9.B【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点评: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艺术方针:“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就。依据材料“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可知,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旨在提高民众素质,为国家建设服务,所以应选C,A、B、D三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方针11.B【解析】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D【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朱光潜先生在“双百”方针前没有像样的学术活动,而“双百”方针出台后学术大有长进,所以一切是“双百”方针在学术界的作用,所以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意义。1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可知毛泽东揭示了当时的文艺界的突出问题,即党员喜欢搞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针对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关于文艺问题的第二个批示”;故可以看出是“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挫折,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贯彻过程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甚至出现了“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这些都是由于我国文化科技领域实行的百花齐百家争鸣的政策,有着宽松的政治环境。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所以B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1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国防力量,A表述明显错误。BCD表述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1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表述的科技成果,均与中国无关,排除ACD。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相关工作,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参与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相关工作1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关键词“太空”即指航天技术。“红色巨龙”即中国。“太空轨道”即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能载人航天的国家。以上信息可知是C项。A、D项发射卫星,英、法等发达国家国也能,B项不属于太空技术。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载人航天的发展18.B【解析】理解“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含义分别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19.(1)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不论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小学教育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分)(2)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4分)(3)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优先发展教育。(3分)【解析】略20.参考答案要点: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我国航天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背景:首先需要题目看清要求回答“国际”、“政治”背景。所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20世纪50、60年代,再结合所学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航天成就: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和审题能力;首先明确是“航天成就”,再注意限定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与美苏争霸;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航天科技成就21.(1)印刷术、郭守敬的《授时历》、算盘等(4分)。(2)时间:1964年(1分)原因: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与中国逐渐恶化,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6分)。(3)特点: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活跃的因素(6分)。战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相关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至15世纪中后期起,开始落后于西方。但仔细审题后,可知,本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宋元明时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科技,不能够笼统的认为,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中,只有印刷术,属于公元1001-1500年期间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组织答案,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有印刷术、郭守敬的《授时历》、算盘等。(2)根据材料三信息,本问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两弹一星”相关成就及其发展的原因。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以这样来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关系紧张;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即赫鲁晓夫时代),中国与苏联关系逐渐恶化;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对核的垄断,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层次)等。(3)根据材料四关键信息“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发展及其迅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活跃的因素。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推动的日益重要性,党和政府把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落到实处,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于1995年推出了“科教兴国”,以及后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等。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原子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22.(1)李白:浪漫主义;苏轼:豪放派。(4分)(2)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6分)(3)“东方红一号”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或“东方红一号”是围绕人类自身所处天体运行,“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2分)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的唐诗与宋词。通过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有辛弃疾苏轼等。(2)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于酒泉发射的。通过时间可以得出此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国内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国际上仍然是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同时可以知道此次的卫星发射对于中国来讲是进入了航天时代。故答出上述采分点即可。(3)只要答出这两个卫星的关键对比点即可,东方红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答出这两点即可,不必赘述。通过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可知最早是天圆地方的想象,故答出经历的变化即可,从想象到对外太空的探索。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灿烂的文学•唐诗与宋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23.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4分)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等(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背景”时,首先需要题目看清要求回答“国际”、“政治”背景。所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20世纪50、60年代,再结合所学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回答成就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考点:19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发展·航空科技的发展;现代中国的教育与科技文化·科技的发展·成就24.(1)发展:认为学校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培养官员,还应该培养社会需要的相关人才;学校还应该成为评定国家大事是非(或评定天下是非,监督政府、评议政事)的机构。(2分)意义:批判君主专制(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