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私法法条整理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方法——间接调整方法《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冲突规范作为一种间接性的规范不能直接拟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必须与它援引的某一特定国家的实体法结合起来,才干发挥调整当事人权利义务各国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基本内容——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国内专用实体法规范《协议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司法解释是否应作为国际司法渊源的问题——关于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监督法》第31条规定: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司法解释在不违反宪法与法律的前提下,对各级审判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作为国际司法国际渊源的国际惯例——国际惯例的法律地位《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低阶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合用国际惯例。对于国际商事惯例的合用,一般须由当事人选择合用。只有当事人选择合用的国际商事惯例,才对该当事人有约束力。在当事人未选择合用国际商事惯例时,合用国际商事惯例只发生于法律对有关事项未加规定的情况《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合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冲突规范的特点《民法通则》第148条规定:抚养合用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没有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只是指明涉及拟定涉外抚养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时应合用何国的实体法加以调整冲突规范的类型——单边冲突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第126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系属直接指出应合用内国法《民法通则》第143条规定: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合用定居国的法律。系属直接指出应合用外国法冲突规范的类型——双边冲突规范《民法通则》第144条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假如不动产所在地在中国,就合用中国法律;假如不动产所在地在某外国,则合用该外国的法律《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合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仅仅合用于主体一方是中国公民而另一方是外国人的结婚和离婚关系冲突规范的类型——重叠合用的冲突规范《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地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解决。要拟定发生在外国的侵权行为必须重叠合用侵权行为地(外国法)和法院地法(中国法)冲突范围的类型——选择合用的冲突规范《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合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国籍相同或者住所地国相同的当事人双发既可以选择侵权行为地的法律作为准据法,也可以选择其共同的属人法作为准据法准据法的拟定——准据法所属国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2条规定:依法应当合用的外国法律,假如该外国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外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拟定应合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合用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我国有关反致的理论和实践及其立法方案《关于合用<涉外经济协议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2条第5款规定: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或者人民法院依照最密切联系原则拟定的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是指现行的实体法,而不涉及冲突规范和程序法。我国在协议实践中排斥反致制度我国立法中的公共秩序保存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认可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认可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认可和执行。就运用公共秩序保存制度的标准而言,我国较为明显地采用结果标准。即只有当外国法的合用产生有损我国公共秩序的结果时,方排除外国法的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第11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合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第13条规定:外国法律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合用,不管该相应外国是否在其境内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外国法律的合用需以互惠为基础的情形除外。在外国法律合用以互惠为基础时,如无相反证明,推定存在互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15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应合用外国法律时,假如合用结果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秩序的,则不予合用,可以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的法律。排除外国法后,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合用与案件有更密切联系的法律我国查明外国法的制度——关于查明外国法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第12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合用的法律为某外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可以责成当事人提供该外国法律,也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自然人——我国有关自然人国籍的立法《国籍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认可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法》第8条规定: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存外国国籍。我国不认可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原则《国籍法》第4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国籍法》第6条规定: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国籍法》第7条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乐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的;三、有其他合法理由的。《国籍法》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国籍法》第9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国籍法》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一、外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外国的;三、有其他合法理由的。《民法通则意见》第181条规定: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合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合用其住所地国法律。《民法通则意见》第182条规定:有双重或者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地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自然人——我国拟定自然人住所的立法《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她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民法通则》第183条规定: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拟定,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最为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法人——中国在实践中拟定法人国籍的做法《民法通则意见》第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本国法。《民法通则》第41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和外资公司,具有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中国法人资格。法人——中国在实践中拟定法人住所的做法《民法通则》第39条规定:法人以它的重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法》第10条规定:公司以其重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民法通则(草案)》第九编第18条规定:法人有两个以上办事机构的,以其重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律为其住所地法律。法人——法人的营业所《民法通则意见》第185条规定:当事人有两个以上营业所,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准。法人——我国对外国法人认许的有关规定《公司法》第193条规定: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向中国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属国的公司登记证书等有关文献,经批准后,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公司法》第197条规定:经批准设立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公司法》第194条规定: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在中国境内指定负责该分支机构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并向该分支机构拨付与其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对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经营资金需要规定最低限额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公司法》第195条规定: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其名称中标明该外国公司的国籍及责任形式。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本机构中置备该外国公司章程。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设立分公司分支机构的两个条件:其一,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在中国境内指定负责该分支机构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并向该分支机构拨付与其从事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第二,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其名称中表白该外国公司的国籍及责任形式。《关于审批和管理外国公司常驻代表机构的实行细则》第5条规定:外国公司未经批准和等级不得再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不得开展本实行细则允许从事的各项业务活动。国家——中国对国家豁免的立场及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财产保全和执行的司法强制措施的豁免;但是,外国中央银行或者其所属国政府书面放弃豁免的或者指定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的财产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外国中央银行,是指外国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中央银行或者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金融管理机构。本法所称外国中央银行财产,是指外国中央银行的钞票、票据、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以及该银行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第3条规定:外国不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机构的财产以豁免,或者所给予的豁免低于本法的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对等原则办理。在实行对等原则的前提下,中国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财产保全和执行的司法强制措施的豁免,重要针对的是外国央行财产所采用的豁免,并且豁免范围仅限于司法强制措施外国人在我国的民商事法律地位《宪法》第1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公司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公司,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对外贸易法》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残疾阿德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与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对外贸易法》第7条规定: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歧视性的严禁、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用相应的措施。《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公司和组织在人们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公司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民事诉讼法》第237条规定: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在民商事领域,外国人在我国具有应有的民商事法律地位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合用《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合用经常居所地法律。《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合用自然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民法(草案)》第九编规定:人格权和身份权,合用当事人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草案)》第九编规定:隐私权,合用当事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民事诉讼法》规定:利害关系人申请下落不明人失踪或者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并依相关规定进行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8条规定:宣告失踪的案件,由被宣告失踪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由最后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合用《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合用经常居所地法律。《民法通则》第19条规定:依照本法合用国籍国法律,自然人具有两个以上国籍的,合用有经常居所的国籍国法律;在所有国籍国均无经常居所的,合用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国法律。自然人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的,合用其经常居所地法律。《票据法》第96条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合用其本国法律。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用行为地法律。《民法通则》第1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合用定居国法律。《民通意见》第179条规定: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合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合用其定居国法律。《民通意见》第180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民通意见》第181条规定: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合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合用其住所地国法律。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合用《民法通则》第14条规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合用登记地法律。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合用主营业地法律。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民通意见》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拟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国有关涉外代理法律合用的规定《协议法》第126条规定:代理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协议所合用的法律。假如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法院可以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来拟定应合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71条规定:在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合用双方明示选择的法律。没有选择法律的,合用代理关系成立时代理人的营业所所在地法;代理人没有营业所的,合用代理关系成立时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以及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合用代理人实行代理行为时的营业所所在地法;代理人无营业所或者在非营业所所在地进行代理活动的,合用其代理行为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72条规定: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合用代理行为地法或者代理人实行代理行为时的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民法(草案)》第九编第26条规定: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合用代理行为地法律或者代理人实行代理行为时住所地法律。委托代理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所合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代理成立时被代理人住所地法律。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与第三人或者代理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合用代理人行为地法律或者代理人实行代理行为时住所地法律。涉外物权的法律合用《民法通则》第144条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民法通则意见》第185条规定: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合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合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第3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合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民法通则》第40条规定:权利质权,合用质权设立地法律。《海商法》第270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合用船旗国法律。《海商法》第271条规定:船舶抵押权合用船旗国法律。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合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海商法》第272条规定:船舶优先权,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民用航空法》第185条规定: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合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民用航空法》第186条规定: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合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民用航空法》第187条规定: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中国关于国有化问题的立法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公司法》第5条规定:国家对外资公司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中国关于信托法律合用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信托合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信托财产所在地法律或者信托关系发生地法律。《民法(草案)》第九编第42条规定:信托,合用信托财产委托人在设定信托的书面文献中明示选择的法律;委托人在委托文献中没有选择法律的,或者被选择的法律没有规定信托制度的,合用与信托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在通常情况下为:信托财产所在地法律,信托管理地法律,受托人的经常居住地法律或者营业所所在地法律,信托目的实现地法律。跨国破产的法律合用《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因协议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假如协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协议签订地、协议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破产法》第3条规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破产法》第4条规定:破产案件审理程序,本法没有规定的,合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破产程序问题合用我国法律。《民法(草案)》第九编第24条第1款规定:破产,合用破产人重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律或者破产财产所在地法律。《民法(草案)》第九编第24条第3款规定:破产清算,合用作出破产宣告的法院所在地法律。《破产法》第30条规定: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所有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我国采用破产财产膨胀主义《民法(草案)》第九编第24条第2款规定:破产财产的评估,合用破产财产所在地法律。《破产法》第109条规定: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消:(1)无偿转让财产的;(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5)放弃债权的《破产法》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半年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子以撤消。但是,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除外。《破产法》第40条规定: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抵销:(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别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二)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承担债务的;但是,债权人由于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因素而承担债务的除外;(三)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但是,债务人的债务人由于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因素而取得债权的除外。《破产法》第110条规定: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抵销:(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别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二)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承担债务的;但是,债权人由于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因素而承担债务的除外;(三)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但是,债务人的债务人由于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因素而取得债权的除外。《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贴、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局限性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规定的,按照比例分派。破产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3条规定:破产公司在境外的财产,由清算组予以收回。《破产法》第5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法开始的破产程序,对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域外的财产发生效力。《破产法》第5条第2款规定:对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破产案件的判决、裁定,涉及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财产,申请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认可和执行的,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裁定认可和执行。我国关于跨国破产域外效力采用的是有限制的普遍主义原则《破产法》第95条规定: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债务人申请和解,应当提出和解协议草案。我国采用的是和解分离主义。和解不是破产清算的必经程序,债务人可以在和解与破产清算中作出选择。前提是债务人出现无力偿债的状况《破产法》第2条规定:公司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局限性以清偿所有债务或者明显缺少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破产法》第97条规定: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批准,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破产法》第10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解决自行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彰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允许当时不通过向法院申请而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在通过法院认可后即终结破产程序中国涉外票据法律关系的立法规定《票据法》第96条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合用其本国法律。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用行为地法律。我国采用的是以当事人本国法为主,以行为地法为补充的原则。我国事实上采用的是当事人国籍法为主,行为地法为补充的做法《票据法》第95条规定:涉外票据的法律合用,依照本章的规定拟定。前款所称涉外票据,是指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等行为中,既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又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票据。《票据法》第97条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合用其本国法律。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用行为地法律。《票据法》第98条规定: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合用出票地法律。支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合用出票地法律,经当事人协议,也可以合用付款地法律。《票据法》第99条规定:票据的背书、承兑、付款和保证行为,合用行为地法律。《票据法》第100条规定: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合用出票地法律。《票据法》第101条规定:票据的提醒期限、有关拒绝证明的方式、出具拒绝证明的期限,合用付款地法律。《票据法》第102条规定: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合用付款地法律。知识产权的法律合用《知识产权法》第48条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合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知识产权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合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本法对协议的有关规定。《知识产权法》第50条规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合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合用法院地法律。中国有关涉外专利权的法律规定《专利法》第19条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公司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发明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专利法》第20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毕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解决专利国际申请。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专利法》第18条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公司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专利法》第29条规定:外国申请人就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就同一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提出申请的,依照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相认可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专利法》规定:港澳地区的法人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时,应当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香港居民或澳门居民申请专利可以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也可以委托国内专利代理机构办理。香港居民或澳门居民与港澳地区的法人共同申请专利的,按照港、澳地区法人的委托规定办理委托手续;香港居民或澳门居民,或港、澳地区法人与内地个人或单位共同申请专利的,假如申请人的代表人(第一署名人)是香港居民或澳门居民或港、澳地区法人的,按照港、澳地区居民或法人的委托规定办理委托手续。《专利法》第20条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毕的发明发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中国有关涉外商标权的法律规定《商标法》第19条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中国有关涉外著作权的法律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可以通过与中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订立互相代表协议的境外同类组织,授权中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其依法在中国境内享有的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前款所称互相代表协议,是指中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境外的同类组织互相授权对方在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进行集体管理活动的协议。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境外同类组织订立的互相代表协议应当报国务院著作权管理部门备案,由国务院著作权管理部门予以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涉及实行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拟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著作权法》规定:我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无论其在境内或境外是否发表,均作为我国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外国人的作品,一方面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视为我国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假如外国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一方面发表的,30天内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视为在中国境内一方面发表,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对于涉外著作权的保护采用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著作权法》规定:外国人已在我国境外发表的作品,应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受中国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规定:我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要想在外国受到法律保护,可根据我国已参与的国际公约的规定,在公约某一成员国初次发表,在其他成员国也同时得到保护,或者初次在我国发表后30天内也在《伯尔尼公约》中的成员国发表,也被视为同时发表,受到所有成员国的法律保护。涉外协议之债法律合用的基本理论——协议自体法《协议法》第126条规定: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协议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涉外协议的准据法问题上都采纳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同时,又规定在当事人么有选择法律的情况下,应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来选择协议准据法我国有关涉外协议法律合用的基本原则《协议法》第145条规定: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协议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有关协议缔约能力的法律合用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一般对自然人采用行为地法原则,对法人采用本国法兼行为地法原则《协议法》第126条第1款规定: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协议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海商法》第269条规定:国际海上货品运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协议合用的法律。选择何种法律作为协议的准据法,可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民用航空法》第188条规定:民用航空运送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协议合用的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协议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有些涉外协议,我国法律可以直接规定它们应合用的准据法《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法实行条例》第15条规定:合营公司协议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当合用中国的法律。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的协议条款无效《中国银行对外商投资公司贷款办法》第25条规定:除中国银行批准者外,外伤投资公司与中国银行签订的借款协议所合用的法律为中国法律。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的协议条款无效《协议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的协议条款无效《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合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存的条款除外。《海商法》第26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合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存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合用国际惯例。《民用航空器》第18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合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存的条款除外。国际条约由于国内法合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公司法》第10条规定:中外合作者的一方转让其在合作公司协议中的所有或者部分权利、义务的,必须经他方批准,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公司法实行细则》第22条规定:外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增长、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公司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我国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法律合用《协议法》第126条第1款规定: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协议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民法通则》第145条第1款规定: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协议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协议法》第142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合用,依照本章的规定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合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存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合用国际惯例。国际投资协议的法律合用《协议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强制合用我国法律跨国证券交易的法律合用《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股票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合用证券行为地法我国对涉外侵权法律合用的一般规定《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侵权行为地的法律涉及侵权行为实行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法律,假如两者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合用。《民用航空器法》第189条规定: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补偿,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我国关于特殊侵权法律合用的规定《民法(草案)》第九编第86条规定:产品责任的损害补偿,当侵权结果发生地同时也是直接受害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同时也是被请求承担负责人的重要办事机构、营业所所在地,或者同时又是直接受害人取得产品的地方,合用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民法(草案)》第九编第83条规定:机动或者非机动车辆在公路、向公众开放的地面或者特定人有权出入的私有地面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其损害损害合用事故发生地法律。肇事车连在非事故发生地登记的,加害人对事故涉及下列人员的责任,可以合用车辆登记地法律:(一)司机、车主等控制车辆或者对车辆享有权利的其别人,不管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在何处;(二)受害者为乘客,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不在事故发生地国的;(三)受害者在发生事故的车辆外,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是在车辆登记地国内。《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涉及事实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拟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关于在网络环境下拟定侵权行为地的规定,也可以作为拟定跨国网络侵权案件准据法时认定侵权行为地的依据。虽然针对的是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对于其他网上侵权案件也可以参照合用《民法(草案)》第九编第91条规定:运用互联网进行诽谤侵权的,受害人可以选择合用:(一)受害人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二)加害人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三)传播行为发生地法律;(四)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我国不妥得利和无因管理法律合用的规定《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妥利益,导致别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妥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别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规定受益人偿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费用。《民法(草案)》第九编第55条规定:不妥得利,合用不妥得利发生地法。我国在不妥得利的法律合用问题上是合用不妥得利发生地法为原则的,不妥得利合用不妥得利发生地法是一条传统的冲突规范,兼顾了法律合用的拟定性和可预见性《民法(草案)》第九编第56条规定:无因管理,合用无因管理行为实行地法。重要考虑到无因管理的行为是管理人为了本人的利益实行的,以行为实行地法为准据法能使管理人对他的管理行为的法律后果有预见性,保护管理人的利益,保证法律合用的拟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鼓励无因管理行为船舶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2条规定:下列船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登记:(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重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的船舶。(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重要营业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司法的船舶。但是,在该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得低于50%。(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务船舶和事业法人的船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认为应当登记的其他船舶。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的登记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3条规定:船舶经依法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方可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未经登记的,不得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船舶抵押权《海商法》第12条规定: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所有授权的人可以设定船舶抵押权。船舶抵押权的设定,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海商法》第13条规定:设定船舶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海商法》第18条规定:抵押权人将被抵押船舶所担保的债权所有或者部分转让别人的,抵押权随之转移。《海商法》第19条规定:同一船舶可以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其顺序以登记的先后为准。同一船舶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的,抵押权人按照抵押权登记的先后顺序,从船舶拍卖所得价款中依次受偿。同日登记的抵押权,按照同一顺序受偿。《海商法》第20条规定:被低押船舶灭失,抵押权随之消灭。由于船舶灭失得到的保险补偿,抵押权人有权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船舶优先权《海商法》第22条规定:下列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一)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协议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二)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补偿请求;(三)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四)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五)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补偿请求。载运2023吨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持有有效的证书,证明已经进行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具有相应的财务保证的,对其导致的油污损害的补偿请求,不属于前款第(五)项规定的范围。根据我国的法律意识及船舶优先权的特点,船舶优先权应是船舶担保物权国际海上货品运送协议的法律合用《海商法》第56条规定:承运人对货品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补偿限额,按照货品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品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两者中补偿限额较高的为准。但是,托运人在货品装运前已经申报其性质和价值,并在提单中载明的,或者承运人与托运人已经另行约定高于本条规定的补偿限额的除外。货品用集装箱、货盘或者类似装运器具集装的,提单中载明装在此类装运器具中的货品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视为前款所指的货品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未载明的,每一装运器具视为一件或者一个单位。装运器具不属于承运人所有或者非由承运人提供的,装运器具自身应当视为一件或者一个单位。共同海损理算规则《中国国籍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海损理算暂行规则》第8条规定:共同海损的范围;理算范围;损失金额的计算;共同海损的分摊;利息和手续费;共同海损担保;共同海损时限和理算的简化。有关共同海损理算的规则都属于任意性的国际航运惯例。只有在当事人选择采用时,才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国际海事争议的管辖权《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81条规定:有义务接受法律文书的人拒绝签收,送达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经送达人、见证人署名或者盖章,将法律文书留在其住所或者办公处所的,视为送达。《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61条规定:海事强制令执行以后,有关海事纠纷为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就该海事请求,可以向作出海事强制令的海事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还是法院提起诉讼,但当事人之间订有诉讼管辖协议或者仲裁协议的除外。《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海事诉讼法律文书的送达,合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55条规定:海事法院受理海事强制令申请,可以责令海事请求人提供担保,海事请求人不提供的,驳回其申请。我国海事仲裁制度《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规则》第2条规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原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产生于远洋、沿海和与海相通的水域的运送、生产和航行过程中的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海事争议,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内外航运事业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海事争议案件:(一)关于船舶救助以及共同海损所产生的争议;(二)关于船舶碰撞或者船舶损坏海上、通海水域、港口建筑物和设施以及海底、水下设施所发生的争议;(三)关于海/水上船舶经营、作业、租用、抵押、代理、拖带、打捞、买卖、修理、建造、拆解业务以及根据运送协议、提单或者其他文献办理的海/水上运送业务和海/水上保险所发生的争议;(四)关于海洋资源开发运用及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五)关于货运代理协议、船舶物料供应协议、涉外船员劳务协议、渔业生产及捕捞协议所引起的争议。(六)双方当事人协议仲裁的其他海事争议。《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规则》第13条规定: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一)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写明:1.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如有邮政编码、电话、电传、传真和电报号码,也应写明);2.申请人所依据的仲裁协议;3.案情和争议要点;4.申请人的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仲裁申请书应由申请人及/或申请人授权的代理人署名及/或盖章。(二)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附具申请人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明文献。(三)按照仲裁委员会制定的仲裁费用表的规定预缴仲裁费。《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规则》第30条规定: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反请求书和有关证明材料以及其他文献时,应一式五份,假如当事人人数超过两人,则应增长相应份数,假如仲裁庭组成人数为一人,则可以减少两份。《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规则》第60条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天内就仲裁裁决书中的书写、打印、计算上的错误或其他类似性质的错误,书面申请仲裁庭作出更正;如确有错误,仲裁庭应在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30天内作出书面更正,仲裁庭也可以在发出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天内自行以书面形式作出更正。该书面更正构成裁决书的一部分。船舶碰撞损害补偿的准据法《海商法》第273条规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补偿,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管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补偿合用船旗国法律。《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还是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补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海商法》第274条规定:共同海损理算,合用理算地法律。《海商法》第275条规定:还是补偿责任限制,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涉外婚姻的法律合用《婚姻法》第5条规定:击昏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逼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第4条规定:下列中国公民不准同外国人结婚:(一)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人员;(二)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第3条规定:申请结婚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甲、中国公民:(一)本人的户籍证明;(二)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公司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下同)、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乙、外国人:(一)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二)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三)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丙、外国侨民:(一)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二)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三)本人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公司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婚姻状况、职业、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此外,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还须提交婚姻登记机关指定医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中国关于涉外离婚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合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合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19条规定:重大涉外离婚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1款规定: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三)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五)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范围由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拟定。《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的离婚,合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8条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合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合用婚姻缔结地法律。中国关于涉外亲权关系的法律制度《收养法》第20条规定:外国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中国有关涉外抚养关系的准据法制度《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9条规定:抚养人和被抚养人的国籍、住所以及供养被抚养人的财产所在地,均可视为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的联系。涉外监护关系准据法《民法通则意见》第190条规定: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合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合用我国的法律。我国在司法实践中是以被监护人的属人法作为涉外监护关系的准据法的,而在合用属人法时,以合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作为一般原则,但如被监护人在中国有住所时,以合用被监护人的住所地法即中国法作为特殊原则我国关于法定继承的法律规定《继承法》第27条规定:遗嘱已认可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或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或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法定继承办理。《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以及外国人继承在中国境内的遗产或者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合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3条规定: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指的是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议程,动产合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律,不动产合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我国关于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消、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消、变更公证遗嘱。我国关于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归属的法律合用问题《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1条规定: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假如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解决,两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当外国人在我国境内死亡时,不管其住所地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其遗留在我国境内的无人继承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均一律合用财产所在地的我国法律,由我国收归国有。只有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国际条约,在我国境内的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才也许归属于有关外国我国关于仲裁协议法律合用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对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审查,合用当事人约定的法律;当事人没有约定合用的法律但约定了仲裁地的,合用仲裁地法律;没有约定合用的法律也没有约定仲裁地或者仲裁地约定不明的,合用法院地法律。我国采用了当时自私自治为主,仲裁地法律为辅的法律合用原则我国关于仲裁程序法律合用的规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5条规定:凡当事人批准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均视为批准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当事人约定合用其他仲裁规则,或约定对本规则有关内容进行变更的,从其约定,但其约定无法实行或与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向抵触者除外。《仲裁法》第70条规定:我国法院对我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行使撤消审查程序的管辖权。我国关于仲裁实体争议法律合用的规定《仲裁法》第7条规定: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43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应当根据实行,依照法律和协议规定,参考国际惯例,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独立公正地作出裁决。中国法院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合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贵帝国的,合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因协议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假如协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协议签订地、协议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42条规定:涉外协议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认可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海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因海上运送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除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以外,可以由转运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海船租用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交船港、还船港、船籍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海上保赔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保赔标的物所在地、事故发生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海船的船员劳务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协议签订地、船员登船港或者离船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海事担保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担保物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因船舶抵押纠纷提起的诉讼,还可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公司和组织在人们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公司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别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递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14条规定:外交代表享有刑事管辖豁免。审理涉外案件的重要程序和期间《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六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七)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半年,即视为送达。《民事诉讼法》第246条规定: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哟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认可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终极人民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认可和执行。《民事诉讼法》第264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假如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和法院都可以提出请求。申请执行的条件是判决或裁定必须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我国境内,两国存在司法协助协定或共同参与了有关国际条约《民事诉讼法》第26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认可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认可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认可和执行。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仲裁法》第19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协议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协议的效力。我国立法已经认可了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原则《仲裁法》第258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算,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协议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二)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人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告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因素未能陈述意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四)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人民法院认仲裁程序自仲裁委员会或其分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开始执行该裁决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仲裁法》第9条规定:仲裁程序自仲裁委员会或其分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开始。《仲裁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依据本规则申请仲裁时应:(一)提交由申请人及或申请人授权的代理人署名或盖章的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写明:1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涉及邮政编码、电话、电传、传真、电报号码、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通讯方式;2申请仲裁所依据的仲裁协议;3案情和争议要点;4申请人的仲裁请求;5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仲裁法》第1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及其附件后,通过审查,认为申请仲裁的手续不完备的,可以规定申请人予以完备;认为申请仲裁的手续已完备的,应将仲裁告知连同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仲裁人名册和仲裁费用表各一份一并发送给双方当事人;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及其附件也应同时发送给被申请人。《仲裁法》第12条规定:仲裁地点,除当事人双方约定者外,应由仲裁法院拟定。《仲裁法》第13条规定:(一)仲裁审理的预备程序前,仲裁人应根据当事人提交的文献或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并根据他们最近的建议,拟定一项文献拟定仲裁人的审理范围。审理范围应涉及以下内容:1、当事人双方的全名和职业;2、仲裁过程中告知书和通告文献得以有效送达的当事人双方的地址;3、当事人各自的请求摘要;4、应予拟定的争议的界线;5、仲裁人的全名、职业和地址;6、仲裁地点;7、可合用的具体程序规则,以及为此而授予仲裁人进行友谊仲裁的职权范围;8、为使仲裁裁决具有法律上的执行力所必需的或者仲裁法院或仲裁人认为有用的其他情况。(二)本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文献,应由当事人双方和仲裁人签署。仲裁人应于案卷向他移送之日起两个月内将由他和当事人双方署名的上述文献移送仲裁法院。特殊情况下仲裁法院得应仲裁人的规定延长此期限。当事人一方拒绝参与拟订上述文献或拒绝署名,而仲裁法院确信此案件属于第八条第二款和第三款所述情况时,仲裁法院应采用批准此文献所必需的活动。仲裁法院应对迟误一方定其就陈述署名的期限,而在期满时仲裁应继续进行并作出裁决。(三)当事人双方得自由拟定仲裁人裁决争议所合用的法律。当事人双方未指明应合用的法律时,仲裁人应合用他认为合适的国际私法所拟定的准据法。(四)当事人双方商定授予仲裁人以友谊仲裁之职权时,仲裁人应承担之。(五)仲裁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考虑协议的规定和有关的贸易。《仲裁规则》第14条规定:(一)仲裁人应采用一切适当的方法尽快地拟定案件事实。在对当事人双方提交的书面请求和所依据的所有文献仔细研究后,仲裁人得应当事人一方申请,亲自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共同陈述;如无当事人申请时,仲裁人得自行决定听证。此外,仲裁人得决定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听取其他任何人的陈述,如经及时传唤而当事人不到场时,也可同样听证。(二)仲裁人得任命鉴定一名或几名,规定其职权范围,接受其报告和(或)亲自听取其陈述。(三)应当事人双方的请求或经其批准后,仲裁人得只根据有关文献解决案件。《仲裁规则》第15条规定:(一)仲裁人应当事人一方的请求或必要时自行动议,经及时告知当事人双方后得在他所规定的日期和地点召集当事人双方出庭,并应将此事告知仲裁法庭秘书处。(二)当事人一方虽经及时传唤而未出庭,仲裁人在确信当事人已及时收到传唤而又无合法理由缺席时,有权继续仲裁,而这种仲裁程序应视为在所有当事人在场时进行。(三)仲裁人在适当考虑所有有关情况,特别是协议使用的语言后,应拟定仲裁时使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四)仲裁人应对仲裁审理负所有责任,所有当事人均有权出席审理。与仲裁程序无关的人,除得到仲裁人和当事人双方批准者外,不得出席。(五)当事人双方得亲自或通过正式委任的代理人出席仲裁审理。他们也可获得法律顾问的协助。《仲裁规则》第1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审理时提出新的请求或反诉,但以其仍属第十三条规定的审理范围,或者在由当事人双方署名并告知仲裁法院的审理范围附件中指明者为限。《仲裁规则》第17条规定:如当事人双方在案卷按第十条规定移交仲裁人后达成和解者,该和解应以当事人双方批准的仲裁裁决形式记载之。《仲裁规则》第18条规定:(一)仲裁人应于第十三条规定的文献署名之日起半年内作出裁决。(二)特殊情况下,根据仲裁人的合理请求而仲裁法院认为确属必要时,得延长此期限,仲裁法院认为必要时得积极延长期限。(三)如制作裁决的期限不予延长,以及在某种情况下合用第二条第八款规定期,仲裁法院应拟定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规则》第4条规定:(一)被诉人应于收到第三条第三款所列文献后三十天内对仲裁人人数及人选的建议提出意见,如认为适当时,并应指定一名仲裁人。被诉人应在同时提出其答辩并提供有关文献。在特殊情况下,被诉人得向秘书处申请延长其提出答辩和文献的期限。但是,此申请必须涉及被诉人就建议的仲裁人人数和人选表达的意见,以及在认为适当时所指定的一名仲裁人。如被诉人未按上述规定办理时,秘书处应向仲裁法院报告,仲裁法院应依照本规则继续进行仲裁。(二)答辩书副本以及(如有附件时)附件的副本应送达申诉人。我国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法律体制《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涉外仲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算,裁定不予执行。《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互相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第1条规定:内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具有书面管辖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须支付款项的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第2条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识字3 拍手歌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丰富的图形世界专题练习
- 2025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花球啦啦操手位及组合创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01
- 2024砂石场地租赁合同:新能源产业应用3篇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职业装定制与售后服务合同协议6篇
- 2024年项目融资中介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北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债权转让与工期延误赔偿协议3篇
-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事业单位引进4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内江资中县融媒体中心招考聘用新媒体工作人员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装修材料合同范例
- 【7地RJ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 共用线路三方协议合同范例
- 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点
- 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创新人才选拔数学试题及答案
- 冬季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