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政府对银行的监管结构:一、银行监管的必要性二、政府对银行监管的一般做法三、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演进(预计学时:3学时)1银行监管的必要性1.银行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2.银行危机的传染性3.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2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的表现:银行挤兑。银行挤兑是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行为,这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从银行的基本特点看银行挤兑: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方面严重不对称。(oneimport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sidesisthatabank´sliabilitiestendtobeshortterm,whileitsassetstendtobelongterm.)导致银行在面对挤兑存款时易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设法满足纷至沓来的挤兑要求,则资产方面的损失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若置之不理,则会加剧恐慌,加剧挤兑危机,导致清偿能力危机。何以如此?
3上例说明当事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每个人都按照自身眼前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只要银行无法充分保证未来流动性需求总能顺利得到满足,就可能发生挤兑。因此只有加强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方可避免挤兑的发生。批评:囚犯困境的解释过于极端或悲观。现实是人们在别人的既定策略下可能有不同的最优策略。亦即,不会无论如何都把款提了再说。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52.道德风险危机模型解释银行危机性道德风险危机模型强调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关系。存款保险制度会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引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克鲁格曼(Krugman,1998)认为,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性或显性担保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政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有政府的隐性或显性担保,国内银行将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泡沫化。当资产泡沫破灭时,陷入困境。银行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存款者认为政府会对陷入困境的国内银行进行援助。因此,从本质上看,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与政府支出是等价的。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6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3.金融恐慌模型解释银行危机在戴梦德(Diamond)和戴博维格(Dybvig,1983)的银行挤兑模型中,银行将存款人的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正常情况下,银行得到投资收益,存款人得到存款利息,实现好的均衡。如果挤兑发生,银行被迫收回长期投资以应对存款人的提取之需,银行和存款人都面临损失,实现坏的均衡。
银行挤兑是理性的且存款者的预期具有自促成性质。即任何引起存款者预期挤兑会发生的事情都会导致挤兑现实地发生,而与银行本身的健全与否无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提取存款,那么,所有存款者的福利都增加。尽管如此,在预期给定的情况下,单个存款者提前提取存款能增加个体的福利。这意味着存款者试图离开即将倒闭银行的行为将使得所有人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而且每一个存款者都有提前提取存款的激励。因此,当所有的存款者选择逃离时,银行挤兑和金融危机很快就会发生。因此,银行必须对存款人的信心特别关注。7银行危机的传染性2.信贷传染由于同业风险分担或共同参与支付清算系统的存在,银行间存在的信贷关系使银行危机借助于信贷传染渠道蔓延下去银行系统的负债网络会使得流动性问题或银行倒闭在银行系统得以传染。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银行的不确定性并不来自于消费时间模式的不确定性,而是来自于消费位置的不确定性。旅行存款者可以在一个地方存款,而在另一个地方消费。如果目的地银行倒闭,那么旅行存款者就会在其开户的银行提前取款,当流动性需求超过这家银行的资产时,这家银行也将倒闭,从而银行挤兑从旅行目的地传染到了旅行出发地。由银行危机的传染性而引发的风险,经济学家称之为“银行业系统风险”。所谓银行业系统风险,是指系统性事件造成的连锁反应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而这种银行业系统风险的存在使银行危机的社会成本加大。因此,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十分必要。9近年来的银行危机的新特点违约导致危机不良资产导致危机流动性危机违规经营过分冒险导致危机基本结论:有监管必要10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1.公共利益理论理论假设:政府拥有完全信息;政府为社会福利服务;政府具有完全信用(守信用)依据:市场失灵,不完全竞争基本观点: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和市场缺陷的存在,有必要让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金融经济生活,通过管制来纠正或消除市场缺陷,以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基本做法:一方面积极鼓励政府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对金融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政府金融监管的权力,发挥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只要监管适度,就可以在增进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同时,将管制带来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114.管制供求论该理论将金融监管本身看成是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特殊商品从管制的需求看:金融监管是那些想从监管中获利的人所需要的。比如,现有的金融机构可能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来限制潜在的竞争者从管制的供给看:政府官员提供管制是为了得到对自身政绩更广泛的认可。因此,根据管制供求论,监管者具有通过过度监管来规避监管不力的动机。但这样却可能增加被监管者的成本,降低被管制行业的效率。5.公共选择论供给选择论与管制供求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同样运用供求分析法来研究各利益集团在监管制度提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强调“管制寻租”的思想,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寻求管制以牟取私利。监管者将管制当做一种“租”,主动地向被监管者提供以获益;被监管者则利用管制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13政府对银行监管的方法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安排金融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前两项称为“官方安全网”,后者为金融机构日常业务监管。14存款保险制度1.定义: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者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2.机构: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根据1933年美国紧急银行法,由联邦政府创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3.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的模式:①由官方建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运行机制最为完善的国家。它所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政府存款保险制度的典型模式。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面对经济危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确立了强制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34年建立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FSLIC),负责向储蓄信贷协会(S&Ls)提供存款保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是美国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直接向美国国会负责,并接受美国会计总署的审计。FDIC的首要职能是存款保险,它为全美9900多家独立注册的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种存款账户提供限额10万美元的保险,全美约有97%的银行存款人的存款接受FDIC的保险。
155.实例:俄罗斯私人银行遭挤兑,通过类似存款保险制度的紧急立法。(2004年5月以来,俄罗斯金融危机重重,引发了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挤兑风潮。7月,在俄罗斯央行的要求下,俄罗斯议会下院国家杜马以惊人的效率通过了建立类似储蓄保险制度的紧急立法,规定在银行破产的情况下,储户将获得不超过10万卢布的全额存款,超过部分由破产银行管理人依法清算。尽管此法案到8月中旬才正式生效,但对储户的信心是有力的支持。至此为时两个多月的金融危机暂时结束。)6.积极评价:更有效地防止银行挤兑更好地保护小额存款人更有力于中小银行业发展更便于处理危机和“善后”事宜存款保险制度17最后贷款人安排
1.定义:最后贷款人安排((LenderofLastResort,简称LOLR)是一国中央银行履行“银行的银行”职能时,向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一种制度。2.目的:化解系统危机3.原则:向谁提供最后贷款?何时提供?提供多少?(1)防止恐慌造成的货币储备减少;(2)稳定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单个金融机构。(3)缓解危机冲击的影响。(4)为一切有良好资产抵押的银行提供贷款,而不应拯救不好的银行;(5)紧急援助资金的数量不受限制,并执行惩罚性高利率4.评价:道德风险放大,扭曲资源配置效率错误地选择拯救对象,或采取行动时为时已晚。银行可能已经失去清偿能力,拯救只会加大社会损失。18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审慎性监管(prudentialregulation)涵义:即监管出于审慎之目的。意味着监管当局有权更早和更有力地干预陷入困境的银行。金融监管实际上暗含两个前提,一是金融机构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能保证能够永远做到足够的审慎;二是其审慎行为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利益,而且也会产生过高的社会成本。这两个前提的结合,才需政府的介入。从审慎出发,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准入监管设立“进入壁垒”:中央银行对新设机构进行的限制性管理2.业务范围监管金融机构一旦成立后,应按照许可的营业范围从事金融活动,不得越线。
19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4.市场退出机制监管
避免因单个金融机构经营不善而引起大的社会震动:设立“退出壁垒”。往往会实施toobigtofail政策FDIC通过三种方法处理濒临倒闭的银行:(1)清偿法(2)购买并承担法(3)直接协助法21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演进1.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1974年,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倒闭,最终使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从理论认识上升到了实践层面。1975年2月,来自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的代表聚会瑞士巴塞尔,商讨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1988.7资本金协议:《巴塞尔协议Ⅰ》:主要针对信用风险1996年,《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认识到市场风险的重要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2004年.6.26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针对操作风险提出资本充足性要求,2006年底在G10开始实施.22《巴塞尔协议Ⅰ》
的内容关于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的组成;标准化比率规定;风险系数的计算标准。资本的组成。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核心资本由银行股本和从税后留存利润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补偿性储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人从属债务组成。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的比例,即核心资本占银行全部资本的比例不低于50%。标准化比率规定。国际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目标应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核心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不低于50%。23《巴塞尔协议》的重要贡献:①巴塞尔协议第一次提出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并明确了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的标准目标比率。②它表明监管者真正认识到国际银行体系健全和稳定的重要,各国银行的监管标准必须统一。这种安排则考虑到了银行的国别差异,以防止国际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③意味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过渡,使之成为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监管准则。《巴塞尔协议Ⅰ》的不足①对风险的理解比较片面,忽略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②存在某些歧视性政策③对金融形势的适应性不足④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巴塞尔协议Ⅰ》
的贡献和不足25(1)目标比率规定:将其视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中心因素。要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为8%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2)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包括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及高级内部评级法。①所谓标准法,即根据借款人的外部评估结果确定其风险权重,权重层级分为0、20%、50%、100%、150%五级。针对不同的债务主体,新资本协议规定银行对国家及央行债权风险不再按是否属经合组织成员国划分,而按外部出口信用评级结果核定;对银行、金融机构债权风险,既可按实际外部评级结果而定,又可按国家信用风险权重下调一级的简便方法处理;对非金融企业债权风险权重,按外部评级结果确定。②当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披露达到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