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名师获奖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名师获奖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名师获奖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名师获奖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三段四步”导学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采用自主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教材分析】《人口的空间变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在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之后,给同学们介绍了人口的迁移会导致人口的空间变化,让同学们了解人口的迁移出现的原因,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为什么刃口会迁移及迁移产生了哪些影响等内容。【导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2.通过方法指导,例题讲解理解、掌握并学会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通过方法指导,例题讲解理解并学会根据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重点难点】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人口迁移的影响。【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学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讲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并制作好导学案,提前一天发放到学生手里,根据教学设计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编写教案。学生准备:结合学习目标,研读课本,勾画做好问题的标注并独立完成学案,并记录好个人的疑难,准备课上的讨论,认真书写,小组长做好指导和督促。【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人口迁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准确,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和基本概念,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概念还容易混淆,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很少,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往往存在很多困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掌握了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关问题。而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除了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来实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板书课题: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目标导学]PPT展示导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板书:一、人口的迁移提出自学要求,要求通过自学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特点: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3)新中国成立以来:温馨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自主学习]自主学习2: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提出自学要求,要求通过自学理解、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土地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3)政治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政策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社会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温馨提示: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合作助学]考点全析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学习要求,通过合作助学学会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学生讨论分析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基本原则。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引导。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总结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板书:分析原则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结合典型例题讲解达到学会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目标。典例解析:1.2023年11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招待酒会,欢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各国记者欢聚一堂,通过交流了解到各自的家庭状况有很大不同。据此回答。在西亚国家的记者中,有许多是近年加入西亚国家国籍的,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西亚国家自然条件优越B.受婚姻家庭影响C.受政治因素影响D.西亚国家经济水平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解析:D西亚国家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较高,工作就业机会较多。2.(2023·北京高考)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3:板书:三、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要求通过自学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合作助学]考点全析2:人口迁移的影响学习要求,通过合作助学学会根据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学生讨论分析人口迁移影响的思路。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引导。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总结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板书: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结合典型例题讲解达到学会根据具体材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目标。典例解析:1.(2023·广东高考)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解析:选C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可以促进当地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但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测评提升]展示课堂习题,当堂练习。1.(2023·临沂模拟)读2023年2月12日铁道部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影响图示日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交通C.政治 D.社会(2)春运现象反映出()A.京、沪、粤等省区劳务输出量大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城市化进程过快D.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大2.(2023·烟台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问题。“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3.(2023·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3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23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年份比重/%地区2023年2023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4分)(3)从2023年到2023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10分)答案解析:1.(1)D(2)B第(1)题,我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回家探亲,属于社会因素。第(2)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存在,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2.A“移业就民”实际是指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向劳动力价格更低、资源更加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会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重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3.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23年到2023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