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_第1页
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_第2页
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_第3页
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_第4页
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力学ArchitecturalMechanics

主讲:杜留记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力学教研室

第11章梁和结构的位移

主要内容§11-1概述§11-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1-3叠加法§11-4单位荷载法§11-5图乘法§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11-7结构的刚度校核1.梁的挠曲线:梁轴线变形后所形成的光滑连续的曲线。B1Fxqqωyx2.梁位移的度量:②挠度:梁横截面形心的竖向位移ω,向下的挠度为正①转角:梁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的角度θ,顺时针转动为正§11-1

概述③挠曲线方程:挠度作为轴线坐标的函数—ω=f(x)④转角方程(小变形下):转角与挠度的关系—3.计算位移的目的:刚度校核、解超静定梁、适当施工措施§11-1

概述B1Fxqqωyx一、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力学关系:2.几何关系:3.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1-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yxyx二、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1.式中C1、C2为积分常数,由梁边界、连续条件确定。§11-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2.支承条件与连续条件:1)支承条件:2)连续条件:挠曲线是光滑连续唯一的lFAB§11-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qmaxfmax解:建立坐标系如图x处弯矩方程为:例一

图示B端作用集中力P的悬臂梁,求其挠曲线方程。

yxFxqmaxfmaxyxFx例一

图示B端作用集中力P的悬臂梁,求其挠曲线方程。

例二

求图示梁受集中力F作用时的挠曲线方程。FabClABFAFB解:1、求支反力FabClABFAFB例二

求图示梁受集中力F作用时的挠曲线方程。

几个荷载共同作用下梁任意横截面上的位移,等于每个荷载单独作用时该截面的位移的叠加。§11-3

叠加法例三如图所示悬臂梁,其抗弯刚度EI为常数,求B点转角和挠度。FqωBqωCqqBFωBPFq1.在F作用下:2.在q作用下:3.在F和q共同作用下:例三如图所示悬臂梁,其抗弯刚度EI为常数,求B点转角和挠度。a.荷载作用;b.温度改变和材料胀缩;c.支座沉降和制造误差。1)产生位移的主要原因:↓↓↓↓↓↓↓↓↓-t+t不产生内力,产生变形产生位移不产生内力和变形,产生刚体移动βΔl位移是几何量,截面的转动和移动统称为结构的位移。结构的位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a.材料符合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成线性关系,

σ=Eε;b.小变形。即:线弹性体系。荷载与位移成正比,计算位移可用叠加原理。

2)结构位移概念和分类:3)位移计算时的假定:a.验算结构的刚度;b.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基础;c.建筑起拱。求位移最好的方法是虚功法。其理论基础是虚功原理。力由于自身所引起的位移而作功。作的功与其作用点移动路线的形状、路程的长短有关。

当静力加载时,即:P由0增加至P

由0增加至实功的计算式为:F1若干外力作用下,梁发生变形的时外力的总功可写作

整个杆件的弯曲变形位能由微段变形位能的积分求得。

轴向拉压变形的位能表达式。

当轴力FN和拉压刚度沿杆件长度为常数时,变形的位能表达式。

组合变形杆件,按叠加原理,变形位能为各基本变形形式的变形位能的和。

KK变形位能在数值上等于外力在变形过程中所作的功。

FK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弯矩方程:

F轴力杆件

轴力和EA为常数

单位力偶

Pl/2l/2EIABx1x2解:1)虚拟单位荷载m=1MP(x1)=Px/20≤x1≤l/2MP(x2)=P(l-x)/2l/2≤x2≤l0≤x≤lEIdsMMlPB0=òj积分常可用图形相乘来代替2)MP须分段写例:求图示等截面梁B端转角。若EI是常数就可提到积分号的外面,上式就变为:

中有一个是直线图,

如图所示:代入上式有:

是常数,可提到积分号的外面

M图

BxxC

M

AByC

AdxC形心MP

dAMP图

xy0

图对Y轴的面积矩,可写成:

--是

图的形心到Y轴的距离

有:

其中:

--是图的面积

--是

图形心位置所对应的

图中的竖标

得:令:

并且略去下标c

上述积分式计算位移的方法称为图乘法。应用图乘法需注意以下几方面:1.满足前提三个条件;2.纵坐标y必须取自直线的弯矩图中;3.同侧为正,反之为负。4.y所在图形有若干直线段组成时,需分段求解;5.当弯矩图面积或形心不易确定时,可将图形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图形,然后分别图乘,最后求和。hlC2

l/4

3l/4

3l/8

5l/8

C1

ω1

ω2

顶点常见图形形心及面积lhC2l/3

l/3

hl/2C顶点abl+b/3

l+a/3

hClhll/5

4l/5

C2

2l/5

3l/5

C1

ω1

ω2

顶点常见复杂图形处理A2A1y2y1cdba若各段刚度不相同,则应分段图乘。

×=××+×=×+×复杂图形的处理:

例:求A点的转角和C点的

竖向位移。

解:(1)求A点的转角(2)求C点的竖向位移

图ABCDEIEI2EIPLLL/2解:1.作MP图、PPLMP图1L;2.图乘计算。△Ay=(↓)∑EIyC=EI1(2L‧L2PL(L‧4=16EIPL2)-2EI123L)PL求A点竖向位移§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

本节介绍线性变形体系的三个互等定理,其中最基本的是功的互等定理,其它两个定理均可由此推导出来。一、功的互等定理

设有两组外力FP1和FP2分别作用于同一线弹性结构上,如图所示,(a)、(b)分别称为结构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a)第一状态(b)第二状态FP11

2

Δ11Δ21FP21

2

Δ12Δ22

这两组力按不同次序先后作用于同一结构上时所作的总功分别为:(1)先加FP1后加FP2,外力的总功(2)先加FP2后加FP1,外力的总功(a)第一状态(b)第二状态1

2

Δ11Δ211

2

Δ12Δ22FP1FP2§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功的互等定理:

即第一状态的外力在第二状态的位移上所作的虚功,等于第二状态的外力在第一状态的位移上所作的虚功。∵外力所作总功与加载次序无关,即:W1=W2

∴由1、2可得:§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二、位移互等定理在功的互等定理中,令:FP1=FP2=1

由功的互等定理式(a)则有:即:(a)第一状态(b)第二状态FP1=1

1

2

δ21FP2=1

1

2

δ12§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

即第二个单位力所引起的第一个单位力作用点沿其方向上的位移,等于第一个单位力所引起的第二个单位力作用点沿其方向上的位移。在位移互等定理中:单位力——广义力(单位力偶、单位集中力);位移——广义位移(线位移、角位移)。§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a)第一状态1

2

r21Δ1=1

(b)第二状态1

2

r12Δ2=1

左图分别表示二种状态,即支座1发生单位位移Δ1=1时,使支座2产生的反力r21;另一种即为支座2发生单位位移Δ2=1时,使支座1产生的反力r12。三、反力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也是功的互等定理的一个特例。§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根据功的互等定理有:反力互等定理:

即支座1发生单位位移所引起支座2的反力,等于支座2发生单位位移所引起的支座1的反力。(a)第一状态1

2

r21Δ1=1

(b)第二状态1

2

r12Δ2=1§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

注意:该定理对结构上任何两支座都适用,但应注意反力与位移在作功的关系上应相对应,即力对应线位移;力偶对应角位移。由反力互等定理,则有:

r12=r21

(a)第一状态(b)第二状态

r211

2

φ1=11

2

r12Δ2=1即反力偶r12等于反力r21(数值上相等,量纲不同)§11-6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一、梁的刚度校核

除满足强度条件外,梁的位移也需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

在土建工程中,通常对梁的挠度加以控制,例如:梁的刚度条件为:§11-6结构的刚度校核通常情况下,强度条件满足,刚度条件一般也满足。

但是,当位移限制很严,或按强度条件所选截面过于单薄时,刚度条件也起控制作用。§11-6结构的刚度校核M例

一简支梁受载如图示,已知许用应力[σ]=160MPa,许用挠度[δ]=l/500,弹性模量E=200G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解:1、作出梁的弯矩图2、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要求F=35kN2mAB2ml=4m3、梁的刚度条件为:由此得

由型钢表中查得,NO.22a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Wz=3.09xl0-4m3,惯性矩Iz=3.40x10-5m4,可见.选择NO.22a工字钢作梁将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MF=35kN2mAB2ml=4m例

一简支梁受载如图示,已知许用应力[σ]=160MPa,许用挠度[δ]=l/500,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