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依靠力量理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1.gif)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依靠力量理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2.gif)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依靠力量理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3.gif)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依靠力量理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4.gif)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依靠力量理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06e7b8cab940b34819d03be7d6544b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而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二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三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二、坚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是由人构成,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通过满足自身需要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史内在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一二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呈现的特点:(1)队伍迅速壮大(2)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岗位流动加快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3、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4.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
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农村是我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2.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换、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的社会阶层在我国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生力量。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三、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一二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才能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长期存在。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必须尊重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一二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一五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二、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西郊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保障。随着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的要求和呼声在上升,但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的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滋长,一些地方的冲突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深刻复杂调整,相关国家增加战略投入,美国强化亚太军事同盟,对我国安全问题和安全威胁错综复杂,迫切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第一,我军不仅仅保卫传统领海领空安全,而且要保护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等新领域安全。第二、我军不仅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也要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第三、我军不仅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也要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第一,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二,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邓小平检阅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
军队的现代化,是其战斗力水平的最直接的反映,是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军事人才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后勤保障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是维持和再生战斗力的物质因素。编制体制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与武器最佳结合的纽带。军事理论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先导。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三,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江泽民检阅由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地面方队
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就是要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增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走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关系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二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蚌埠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 美术课听评课记录教研组
- 教学月度精彩回顾
- 三年级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4篇
- 第 9课 正确认识广告:《无处不在的广告》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市政工程劳务用工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绿化护栏板采购与维护合同范本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复工复产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增韧剂(MBS高胶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暑期预习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 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及获取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