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材料三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答案C解析A项,理解概念有误,文中“差等之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仁”。B项,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导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原文“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D项,曲解文意,“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对人类的界定错误。材料三最后一句话是:“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言下之意,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点是错误的。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D.材料一中多处运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答案B解析B项,分析不当,错在对二者观点异同的判断。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答案D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选项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这强调的是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二的观点不符。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解析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说明立足点是“科学事实”,并且包含着两个“所指”,是从正面论述的。而材料三第1段的最后:“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从反面来说的,正是由于人类肆意地破坏,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并指出根源就是没有摆正关系,自以为是主宰和统治者。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6分)参考答案①了解自然。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爱护尊重自然。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解析探究要立足文本,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要有针对性。题干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生。首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次,作为人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规律。再次,懂得自然规律后,要尊重自然,热爱和保护自然。最后,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变害为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的班上出现了迟到的学生。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天!/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天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两次写“我”流泪,一次是在自然课上为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的伤感的泪,一次是感动于学生收获做人道理言语的喜悦的泪。B.“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的事也有过埋怨,说明“我”也有施恩图报的心理需求。C.“我”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我”的“报复”。D.“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尝试通过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来让学生体会做人的道理。答案C解析C项,“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我’的‘报复’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那位学生迟到的真实原因是他家里贫穷而且离校距离远。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段简笔写出了景物“黄”“黑”两种颜色,烘托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我”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他不来上课—他住到学校—他又不来上课—最后他告知原因,引发读者阅读兴趣。C.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部分引用了两首新诗以及详细写出一串诗人及其诗集的名字,充满着浓郁的“诗情”。D.小说中“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的行为细节描写,表现了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和对老师的尊重。答案B解析B项,“他告知原因”错误,根据原文“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可知,应为他父母告知原因。8.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回应开头,将同学们生存环境的艰难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②表现了“我”是一个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人。③隐含了生命是美丽的,表现了主旨。解析从情节发展来看,自然课讲到鱼,学生们没有见过鱼,“我”提出买鱼,校领导面露难色,学生和校领导的表现,都表明这里的日常生活贫穷艰苦,回应了开头对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描写。从人物的角度来看,“我”为了让孩子们对鱼有所了解,自己掏钱买鱼,表明“我”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从表达主题来看,“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表明学生们喜欢这些鲜活的鱼,隐含了生命是美丽的这一主旨。9.“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意?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6分)参考答案含意:①老师的生命是美丽的。老师的所作所为让孩子看到了老师美丽的心灵,这是对老师的感激与赞美。②自己苦难的生命也是美丽的。优美的诗篇使孩子领悟到苦难的生命也可以靠奋斗绽放美丽,他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启示:①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要感谢并回报。②用心感受生命的美丽,通过奋斗,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③人生难免会处于困境、逆境,但是一定要记着生命是美丽的,给自己以希望,为未来努力。(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对这句话的含意理解,可结合着小说主题及小说具体内容来理解。小说中“我”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孩子们,孩子们感悟到了老师的心灵美;读名人的诗歌等作品领悟到了困难的生命经过奋斗也能绽放美丽,增添了孩子们的信心。第二问,在启发方面,可以结合着小说中老师和学生的形象特点,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从“感恩”的角度,从“生命是美丽的”启发人们应乐观面对困难挫折,奋斗拼搏的角度来分析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吏,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乾祐末,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簿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簿无差,周祖尤倚重焉。周祖大渐,谓世宗曰:“李洪义长与节镇,魏仁浦无遣违禁密。”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遇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仁浦性宽厚,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B.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C.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D.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答案D解析“仁浦”是人名,“年十三”是仁浦的年龄,故“仁浦年十三”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结合《陈情表》中“臣以供养无主”可知“供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枢密院,古代官署名,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等,宋朝时为最高军事机构。B.科第,科举考试。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现于汉武帝时期。C.太祖,古代帝王庙号,常见于开国皇帝,多为创基业者,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D.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大臣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答案B解析B项,“始现于汉武帝时期”错,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仁浦为人正直,不肯侍奉降将。他在晋末做小吏时正直谨慎无人能比,契丹进入中原时魏帅杜重威想留他任职,他因重威是降将而连夜逃走投奔汉祖。B.魏仁浦足智多谋,助周太祖成事。在汉隐帝欲杀害周太祖时,他建议周太祖修改诏书,以激起将士们的愤怒,免去灾祸,周太祖听从了建议,取得了成功。C.魏仁浦熟习政务,牢记将名兵数。周太祖曾问他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他提笔即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竟没有一点差别,周太祖特别倚重他。D.魏仁浦宽容仁厚,以德报怨被赞。汉隐帝宠臣贾延徽曾多次诬陷他,险些使他遭遇不测,然而当贾延徽被擒后他不仅不报私怨,还保全贾延徽,被赞为长者。答案A解析A项,“连夜逃走投奔汉祖”错,“连夜逃走”文中没有体现,文中说的是“不愿事之,遂遁去”,且“迎谒”汉祖是后来的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2)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参考答案(1)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2)世宗朝近侍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保全性命的人很多。14.周祖临终交代世宗:“魏仁浦无遣违禁密”,要求世宗不要对魏仁浦隐瞒皇家秘密,周祖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眼里魏仁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个字)(3分)参考答案①正直仁厚;②谨慎稳重;③熟悉政务;④善于筹谋。参考译文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借黄缣为他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晋末,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吏,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进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想留他补任低级职务。仁浦因为重威是降将,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汉祖在太原起兵,驻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乾祐末年,隐帝密诏命令澶州节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将士的愤怒之心,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也可以为杨、史洗雪冤屈。”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周太祖即位,任命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别,周太祖特别倚重他。周太祖临终,对世宗说:“李洪义永远给予节镇,魏仁浦不要对他隐瞒皇家秘密。”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坚决用他。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太祖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仁浦性情宽容仁厚,一味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想吞并仁浦的宅第,多次诬陷他,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延徽。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近侍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保全性命的人很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朱槔①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②万死台。注①朱槔: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②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塘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座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颔联中“鱼方乐”“雁未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着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致。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沉”“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答案C解析C项,曲解文意,错在“枝繁叶茂”和“热闹景象”。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话”中“疏翠”说明枝条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浅红”,说明景象并无“热闹”的氛围。16.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颔联也有暗示。“雁未来”,表明诗人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暗示诗人虽超然尘世却仍期盼国土收复的复杂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解析尾联用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张巡嚼齿穿龈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苟安于现状的愤慨。表面上颈联是写诗人在庭院的闲居生活,但其实是反衬了当朝统治者的昏聩无能,真正有志之士和力主抗金的官员,得不到重用,表达了他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所以用此典故并不是突兀,反而别有深意。同时,“莫上”二字,其实是反语,诗人内心还是渴望杀敌立功的,怎奈“雁未来”,即喻指朝廷出兵征讨金兵的音讯杳无,所以诗人借此典故委婉、巧妙地抒发了内心愤懑不平的情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2)《烛之武退秦师》中点明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理由的句子是:“,。”
(3)《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解析注意题干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如第(1)题中“宗庙祭祀之事”,第(2)题中“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第(3)题中“真实意图另有所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续在一起。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似悲歌却多悠扬,①……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根据地势,那是长城的外侧,也就是长城要守御的对象。长城一线,仅一墙之隔,即便同民族,甚至同家族也风俗迥异。其显著标志便是寒食节长城内侧家家户户送寒衣,而长城外侧则无此风俗。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②,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那么,对面平台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秦汉边卒的骨血还是匈奴的遗脉?仅一沟之隔,便有()之感。我只有倾听他那洞穿物障的声音。咧——咧——咧——,他究竟要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无词,无调,那单调而()无端的音符随着朔风洒向山川沟壑,沿着陡崖一路流淌而去,()风沙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浮起可望而不可即变幻汇入B.升起望尘莫及变幻飘进C.浮起望尘莫及变换飘进D.升起可望而不可即变换汇入答案A解析浮起:漂在上面。升起:向上升。结合“昏黄的夕阳”“在黄土上”分析,选用“浮起”。可望而不可即: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望尘莫及:指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辞。结合“仅一沟之隔”分析,难以实现,选用“可望而不可即”。变幻: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结合“无端”“音符”等分析,选用“变幻”。汇入:汇集起来一起流入的意思。飘进:力度轻,不知不觉中进入。结合“一路流淌而去”“风沙中”等分析,选用“汇入”。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们想探究他要咏叹、歌颂、怨懑、冀求什么,也想知道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还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①原文单独成小句,形成排比,有强调作用,增强了气势。②原文是强烈的疑问语气,抒情性强。③上文的描述做了充分的铺垫,用疑问语气水到渠成。解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主要从句式、修辞等角度分析。结合“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等分析,原句运用排比手法,有强烈的疑问语气,抒情性强。与后面“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形成衔接,用疑问语气水到渠成。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参考答案①似颂歌却兼哀怨②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解析第①处,结合“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似悲歌却多悠扬”分析,此处需要仿写前面语句。第②处,结合“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分析,需要用关联词“不是……更是……”,后面内容主要讲文化,应该是“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如果是在大海中也一样。②海水的含氧量是否持续减少,会限制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③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指出,④全球变暖是驱动海水氧气减少的主要原因。⑤同时,还包括沿海水域的过度施肥和海洋环流的变化。⑥报告清晰指出,尽管海洋中的某些区域氧含量几乎不变,⑦但沿海水域等其他区域的演变更为清晰。⑧含化肥的大量物质顺江河流入大海,有利于藻类生长,会消耗更多海水中的氧气。答案示例(1)语句①:“如果”改为“即便(即使)”。(2)语句②:删去“是否”。(3)语句⑤:“还包括”前面添加“海水氧气减少的原因”。(4)语句⑧:“含化肥的大量物质”改为“大量含化肥的物质”。解析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此处用“即便”加强语气,强调“在大海中”;②两面对一面,“是否”含有两面性,“会限制”表肯定的一面,应删去“是否”,改为“海水的含氧量持续减少,会限制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⑤缺少主语,联系上文可知,该句的主语是“海水氧气减少的原因”;⑧定语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定语“大量”应放在表示性质的定语“含化肥”的前面。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日前,国学英才系统化教育高层研讨会暨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院长蔡恒奇介绍,国学院将搭建平台,每年从全国遴选25名优秀学子组成国学“长城班”,以熟悉经典、能解经和力行为标准,实施国学英才系统化培养。国学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让经典活起来,让经典走进生活。与会学者建议,“长城班”的课程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参考答案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每年遴选优秀学子,进行系统化培训,达到知行合一,提升文化自信。解析所给新闻报道共包含四句话,第一句话的中心意思是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第二句话介绍了国学院的目的和做法,其中核心信息是“遴选优秀学子,进行系统化培训”;第三句话介绍了国学教育的根本,关键词语是“知行合一”;第四句话介绍了“长城班”的教学模式和目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文化自信”。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国家邮政局的调查显示,多数快递员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月薪超万元的情况并不普遍。尽管在“双11”期间快递员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过万元。据国家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演讲比赛的组织计划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计划
- 财务部月度预算规划计划
- 网络直播平台入驻协议三篇
- 证券公司客户交易合同三篇
- 护理课件老年人尿路感染护理
- 《证券行情指标分析》课件
- 《教材循环利用》课件
-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计划5篇
- 城市危房整治报告范文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综合测试卷)(有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23
-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考试试卷(附答案)
- 小学体育-短距离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2、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内控缺陷整改台账
-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检查表
-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 室内配套设备家具、家电及窗帘等项目供货服务方案技术投标方案
- 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 我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PT演讲模板
- 布雷顿森林体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