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章艺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1.gif)
![篆刻印章艺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2.gif)
![篆刻印章艺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3.gif)
![篆刻印章艺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gif)
![篆刻印章艺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43def413304b84e981ece46fb4f0fd7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篆刻艺术基础六师一〇二团学校叶德强QQ:1582856368TEL一节
篆刻的起源与发展篆刻印章的概述
中国篆刻是以书法字体结合的一种艺术。它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因其字体多为篆书所以称篆刻。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利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的。
汉代玉印魏霸印章的艺术价值
刻印章,又名治印,因为自古治印多用篆字,故又称篆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和我国的书法、绘画,雕刻等一样,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印章的制作过程就是书法、绘画、雕刻三结合的艺术,而书法是根本的,起着主要作用的。刻印工具主要依靠一刀一石。尽管印面仅方寸左右,但要求很高,要表现出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势,又含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具备刀法生动的雕刻特征。它和我国其他民族传统艺术一样,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结晶。
现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异同从形式上看,印章艺术与篆刻艺术没什么不同,都是刻印,但本质却不同,前者是体现实用艺术,后者则是突出其欣赏艺术与艺术价值。篆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秦前(商代)
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反映了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的生动局面。战国古玺(印)秦印秦印以“小篆”入印。秦代对于印章的铸造和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印”。秦印印面文字的书写较为自然,较易辨识少数私印还遗留有战国玺印的风格,秦印是战国古玺到汉印的一个过渡。
昌武侯印,青铜,鼻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忠仁思士(箴言印)
秦印的最大特点:1.从印形上看,方印都有边栏,或加界隔线,或“田”字格;长方印(又称半通印)多用“日”字格,其余圆形印等也多用边栏或隔线。2.从文字上看,多半与秦始皇诏版、权量等文字风格相同。3.秦印形制渐趋方整。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明显的标志是白文印用边框,後来渐渐去掉边框。到了东汉,印章制作趋於精致。後来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基本上继承汉印传统。自南齐以後,因绢纸宽度大,官印也放大了。
汉代私印魏晋南北朝日利魏晋印刀法多变,此二印可为深峻之作。执关隋唐
在唐、宋时,印章的制作已渐趋寂寞,官方曾经禁铸私印,并规定私印只能用木雕刻,面积不过方寸,所以唐、宋时期私印流传很少。但另一方面,唐、宋的书画艺术却发展起来,不少名家把印章用於书画。
隋唐时期随着纸的普遍应用,以及用印方式由封泥转成濡朱,朱文也逐渐替代白文。在文字上,隋唐印多用小篆,并对小篆运用屈曲盘绕方式来填满印面,此即所谓的九叠文。宋元明官印亦多沿袭此种字体来入印。此时期官印的印背上开始出现有年号凿款。唐朝时也已出现闲章的形态。宋代印宋代(西元960-1280)官印承袭唐制而有稍异,印形约有五公分见方,较唐制略小;印文书体仍袭用九叠文,但笔画间略增曲意;印文普遍加有朱记字样。元代官印
元代(西元1280--1368)官印增加以「八思巴」文(蒙古文)入印,以武官用印居多,文官用印则汉文及八思巴文并行。此时期官印多为朱文,而边框较宽。此时期的私印已渐流传使用,并有施用于书画上的现象,如米芾的书法作品普遍押印有他的印章。
明代、清代印风明清(西元1368--1911)官印沿袭宋朝而来,书体仍用九叠文,印文的边框则加粗许多,较印文线条宽度往往多五至十倍以上。明清的私印已经普遍流传使用,且由玺印制作形式迅速发展成文人自书自刻的篆刻创作形式,是印章艺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真正的篆刻艺术从明代兴起,有功之臣便是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之长子文彭。王冕虽发现用花乳石刻印,但没能流传开来,文彭用石刻印,开创了篆刻艺术的先河。到了清代,篆刻印风又趋向一个高潮,篆刻大家辈出,篆刻艺术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明清名印欣赏“笑談间气吐霓虹”(明)何震寿山石章
何震与文彭并称“文何”。这方印章系寿山石印,印文布局匀整,字里行间一气相贯,运用冲刀刻印,刀迹显露,体现了何震猛利清健的作风。他的边款文字不同于文彭的双刀勒碑刻法,初创单刀为主的切刻法,有苍古生拙之趣。
“七十二峰深处”骨章
明
文彭,是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文彭工书法,尤精篆刻。其印法为後世所宗,被视为流派印章的开山鼻祖。他所创的印派,也称“吴门派”。这方“七十二峰深处”印为象牙质,印文以沉静清丽为基调,气韵流动,犹有宋元遗风。鐫刻秀润挺健,表现出很深厚的功力。名印欣赏名印欣赏“家在齐魯之间”石章
清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县人,是画史上“扬州八怪”之一。晚年右手病发,用左手书画刻印,他的篆刻拙中有势。“家在齐魯之间”作於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雄浑厚重,朴拙大气,应是他的自用印。高凤翰传世印章的实物仅有数件,故此印尤为世人所重。
名印欣赏赐兰堂石章
清
赵之谦,他开创以北魏书体刻阳文款识以及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给後人以很大的启示。他的艺术思想及作品,对近代的书画篆刻具有一定的影响。“赐兰堂”一印是他应大收藏家潘伯寅之请所刻,气势酣畅,刀法峻健,不失为一件成功之作第二节
篆刻基础技法篆刻工具介绍一、刻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式刀。口是平的、两面开刃,开刃的斜度为二十至三十度角,在刀杆上都需要缠棉绳或藤条,以便於把持。名印欣赏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在中国篆刻史有着杰出的贡献。篆刻工具与材料二、砂
纸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纸,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纸,磨时垫於小块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准备320号、800
号与1500号三种砂纸,粗磨用320号纸,磨细则用800,如果印身磨光,则用1500号纸。篆刻工具三、印床
篆刻家治石,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石转刀动、进退自如,多不用印床。印床的材质有木制及金属制两种,木质较轻便;用螺丝调整松紧较楔式牢固方便。篆刻工具四、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可以刷印面,以保恃印面明淨;另有棕刷(俗称棕老虎),乃以棕丝捆绑而成则可以用来拓边款。篆刻工具五、印泥
印泥不佳,则印章不能生色。以漳州的丽华丽、北平的荣宝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处最有名。好的印泥,色泽鲜明,永不晦变,且沈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结一层光泽,用手拂之亦不脱落”。最好有两种不同的印泥配合使用,质劣的用来初打修正,质优的用于制作印屏或书画作品。篆刻工具六、印筋
印泥需要时常翻搅,翻搅时应顺一定方向,使艾绒之丝不乱。就不会沾印文,翻搅印泥,需用印筋,牙质骨质均可,不可用铁制的。以前方较宽,後面呈柄形为宜,印筋大小视印泥多少而定。篆刻工具七、砥石
刻印用刀,久则刃必不利,所以需妥时常磨利,磨时先将石浸水中,使石含饱水分,然後磨之,先粗後细,至锋口犀利为止。篆刻工具八、印规或印矩
印刻好後,必须有可以使印章鈐印方正的工具,这种工具,方的叫印矩、圆的叫印规,它们都有一个直角做为方正的隼则。篆刻工具九、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边款,它的作法是将小团新棉花外裹上一层薄塑料膜,再包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再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即可。用墨拓边款是一种湿拓法,又称墨拓法,与拓碑帖一样。后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混煮。制成蜡墨,可以不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拓出来,这种拓法称为干拓法。篆刻执刀法掴刀式拽刀式推刀式篆刻石材青田石篆刻石材青田封门青青田灯光冻石篆刻石材寿山石田黄篆刻石材昌化石鸡血石篆刻刻制程序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息相关。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刻,而难於章法。篆刻刻制程序—磨制印面步骤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傾斜,或上蜡磨光时,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磨印分为干磨法和湿磨法两种。小经验:由于因是属于叶蜡石,用砂纸干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细小的粉尘,一旦吸入肺腔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在砂纸上滴上水再磨,就不会产生粉尘了。而且印面更容易磨得平整、光滑。篆刻刻制程序-印稿上石步骤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种方法:一为把印稿用毛笔直接反写在印面进行刻制;二为用耐水纸正写印稿,反拓上石。篆刻刻制程序——刊制步骤四刻制与修整:依据印文(分为白文印与朱文印)选用合适的刀法来刻制,刀法可分切刀与冲刀二种。刻印用到的刀法有很多种,有时要根据石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运刀方法。篆刻刻制程序步骤五
边栏的处理:印文工整,边栏要工整;如印文斑剥,边栏也要写意自然。作边之法有:刻、作、磨等法。篆刻刻制程序步骤六边款:刻印之後,在印章左边刻上作者字号、刻制年月等,谓之边款或具款。边款一般都是用刀的刀尖部分来完成的,因此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逐步掌握。篆刻刻制程序步骤七
边款的拓制:拓款的方法与古铜器的拓法相似。拓款的方法有湿拓、乾拓、油墨拓等。
拓边款所用的纸叫连史纸,产于福建,连史纸应选择纤薄而韧性好且表面光滑的为好。篆刻刻制程序步骤八
印泥的使用:鈐印时,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将印面轻轻击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印泥中挤压。钤印之前应在宣纸下垫一块较平的玻璃或纸,且纸张不宜太厚。篆刻刻制程序步骤九
鈐印:将蘸好印泥的印章,对隼应鈐盖部位轻轻落下,用力镇压,切不可晃动或移位。篆刻刻制程序步骤十
鈐毕:印章用过後,应用棉花擦拭乾淨,收存起来备用,并小心勿使磕碰,最好配一锦盒,妥善保存,以免损坏印面。第三节
篆刻作品欣赏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雷锋月主题班会》课件
- 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
-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策略对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影响
- 2025年莆田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专科教育解析模板
- 当代农民画元素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 元宵节新媒体传播策略模板
- 银行业商务礼仪培训模板
- 2025年水轮机及辅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幼儿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县乡卷、行测、事业单位招聘】3套 真题及答案
- 300亩文冠果树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服务协议范本3篇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司员工升职加薪制度模板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医疗质控部分课件
- 《招标投标法》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02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