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主讲:岳军课时:32电话论一、研究对象二、研究任务三、研究内容与结构体系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社会生产力为研究对象的生产力经济学——以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为对象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
1.淡化生产关系的超脱论
(生产力论与经济运行论)樊纲.经济科学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再思考.《中国书评》1995(5);《经济研究资料》1996(4)——“像任何其他可以称得上科学的领域一样,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本身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的、无阶段性的、无阶级性的”。——“经济学本身(特别是理论经济学家)应该更多地超脱利益的纷争,更多地追求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更好地执行利益纠纷仲裁人的智能”。2.经济运行与生产关系并列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运行深层次的规律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以价格研究为例:价值(本质的社会的属性)——价格西方经济学:供求——价格决定与变化撇开生产力的孤立论简单化:“一大二公三纯”超阶段论二、研究任务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历史规律(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实现形式(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三、研究内容及教材结构1、蒋学模,史正富:《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2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商品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再生产——对外关系2、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社会主义生产过程(9章)——流通过程(6章)——生产总过程(分配、宏观调控、对外开放;8章)研究内容与教材结构1、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有制与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2、柳欣,林木西:《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与管理教材结构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有制与收入分配二、微观经济运行及微观主体经济体制——微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主体三、宏观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总量平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宏观调控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基本依据与出发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经济制度(二)经典作家的论述(三)历史上的两种模式(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一)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经济制度表现为各类显性的或隐性的规则和契约,在本质上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某些特征。它是一个具有阶级性和层次性的概念,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里的经济制度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属于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体现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具体组织形式、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的制度性安排。——这类制度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此外,经济制度也指一定社会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的各种具体规章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当人们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对照比较时,更强调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性质。此时的经济制度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它构成为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的基础。经济体制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实现方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二)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英国等发达国家为背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剥夺者”将私有财产转变为全社会的公共财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其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这里,“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公有”。无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并不排除国有化生产资料“出租经营”,以及在小农占相当数量的国家把小农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生产和占有”等等,但这都不过是向完全的共产主义(在这里指的共产主义包括它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环节”。由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模式或理论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其特征:(1)以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结构;(2)商品经济将要消亡,劳动产品全社会统一分配;(3)由社会中心用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分配和消费;(4)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将实行不以货币为中介的按劳分配原则。实践中的困境无产阶级政权在国际上处于强大的资本帝国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在国内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国家不但不可能立即开始消亡,而且还必须得到巩固和加强。为了加速国家工业化,以便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生存下去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运用强制性手段实行高积累,并集中资源以用于最需要的发展部门,而执行这一强制性经济职能的只能是国家机器。为了保证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整个社会也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协调机构,并有足够的权威来有效地协调整体利益和各种局部利益以及个人利益间的复杂的关系。马克思的关于国有化是无产阶级国家采取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行动,国家将立即开始消亡,从而社会将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并在自由人联合体自治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一个社会的总计划从事生产和按共同协议进行产品分配的学说,在实践中由于国家的继续存在和国家执行强制性经济职能的必要性而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三)历史上的两种模式斯大林一方面摒弃了国有化后国家立即开始消亡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试图坚持由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的思想,由此形成了“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前苏联模式。无产阶级国家是社会利益的天然代表,国家所有制自然也就是全民所有制,这样,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就被长期固定化了。他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无条件地肯定了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必须尽快向国家所有制过渡。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前苏联迫不及待地愈益加快生产资料的国有化进程,从而迅速形成了以国家集中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整个社会成了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苏联模式(1)在所有制结构上,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不仅城市工业、交通运输、银行统统是国有经济,在农村中,国营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也起着很多作用。(2)在经济运行模式是,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3)在发展战略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滞后。(4)在生产增长模式上,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原料和人力,属于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时间年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1913—19281929—19371938—19401946—19501951—19601961—19701.216.110.014.610.2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8919905.74.33.22.7-4.0前南斯拉夫的自治计划模式在前南斯拉夫,由于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铁托和他的理论家们肯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自治和国家消亡的思想,严厉地批判了前苏联的国家所有制模式的弊端,认为它是国家官僚垄断经济生活,窒息劳动者及其集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经济根源。他们面对马克思的理论设想在实际运用方面所遇到的难题,采取了逐步削弱和取消国家经济职能,实行企业自治的解决方式,即建立自治的社会所有制模式,从而率先打破了把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视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唯一可能模式的神话,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动员资源支持重工业发展,建立了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宏观政策。农业和个体手工业主要采取的合作化方式,并逐步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为人民公社。到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了人民公社化的国度。从1954年起,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逐步纳入公私合营的范围,对中小私营企业也实行由个别企业到整个行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私营工业几乎全部消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具体的经济成分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组成。经过1953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全面改造,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从1952年的21.3%跃升到1956年的92.9%,公有制体系基本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则作为“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的经济成分而受到排斥。经济特征: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以国有工业企业和人民公社为核心的微观经济主题和经营机制,扭曲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的最大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基本依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历史前提、现实国情、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不再是国家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窒冦。发展生产力: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以及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有利因素,促进生产力既快又好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要求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保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而奋斗。基本路线领导和依靠力量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着眼点:自力更生、艰苦创新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集中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怎么样)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党。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体、政体、民主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所有制、所有权与产权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3.必然性1.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但实质上是以生产资料为媒介的人与人的关系。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社会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所有权、产权所有权是一个经济和法律范畴,作为经济范畴,它的外延比所有制关系更宽泛,不仅指生产资料的归属与权利,也可以指消费资料的归属与权利。对于私人物品而言,所有权具有完备性和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前者是指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资料,后者是指所有者对其所有物的占有具有垄断和排他的性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分工深化,在相对稳定的所有制关系基础上,所有权不仅实现了越来越充分的流动和转让,并且分化和派生出来了越来越复杂具体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比如相对独立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转让其和收益权等,这些经济权利和法权关系被称为财产权利或产权。因此,所谓产权,就是有关所有权及其派生权利的具体安排。(书162页)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所有制和产权从本质上讲都是借助于人与物的关系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制是通过对客观生产条件的所有权和产权所包含的具体经济利益关系来实现的。在政治经济学中,所有制特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客观条件归属于不同主体而产生的基本经济利益关系。因此,这里没有诸如“劳动力所有制”和“消费品所有制”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标志,任何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是由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劳动权在资产阶级的意义上说是一种胡说,是一种可怜的善良的愿望。劳动权实际上是表现为控制资本,而控制资本又表现为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从而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2.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私营经济”被第一次提出。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并依法加强管理。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范围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非公有制经济20年来的发展及其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2003—20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20122010200820062003工业企业343,769452,872426,113301,961196,222内资286,861378,827348,266241,089157,641国有6,7708,7269,68214,55523,228集体4,8149,16611,73714,20322,478股份合作2,3974,4815,6126,3139,283联营4817048331,0751,689有限责任公司66,95570,07862,83547,08126,606国有独资1,4441,4791,3981,3431,330股份有限公司9,0129,5629,4227,2106,313私营189,289273,259245,850149,73667,607港澳台25,93534,06935,57829,18121,152外资30,97339,97642,26931,69117,4292003-20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亿元)
20112010200820062003工业企业827,796.99684735.2494733.65310828.58139453.22内资613,080.12498313.64348561.47212572.6895906.84国有56460.1245122.7730484.8118330.6集体10180.368777.989013.099197.83股份合作65,802.253696.463212.472997.993166.24联营10,945.081219.6916491277.23937.19有限责任公司192,184.46153109.59106121.6469562.1526072.36国有独资29,825.1026977.0618120.0115437.27002.54股份有限公司81,786.8662628.0949403.6133130.5217638.08私营246,609.74208223.82132571.1565549.3820372.91港澳台75,516.8163795.4349803.2333032.5117038.21外资139,200.06122626.1396368.9565223.426508.16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组名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营活动利润全年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亿元)(%)(亿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9149.811.26283112.262201.34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58242.66.115194.16.412385.2-0.2
私营企业329694.315.420876.214.823388.13.8
集体企业11513.95.1825.42.1866.4-7.5
股份制企业610395.812.737285.31136880.1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1387.8914599.215.513930.71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8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6.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04元,利润率(按主营活动利润计算,下同)为4.8%;集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13.9亿元,增长5.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7元,利润率为7.52%;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395.8亿元,增长12.7%,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4元,利润率为6.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387.8亿元,增长9%,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元,利润率为5.77%;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9694.3亿元,增长15.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3元,利润率为7.09%。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它们可以而且应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什么)2.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2)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一,公有制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第三,这是保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实现改革目标的需要。第四,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服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一,公有制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1997——2002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由3
家上升到11
家,这些企业全部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7年,有22家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全都是国企(其中国资委监管的央企16家,比2002年增加10家)。新进入500强的央企大多处于竞争性领域,如宝钢、一汽集团、中远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海油等。2008年,有28家国企进入世界500强,与2007年相比有6家国企首次进入此行列,分别是中国华能、中钢集团、中航工业、中国联通、南方工业和河北钢铁,有16家企业排名上升。
国际市场上,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已经成长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力量。建筑行业中,中交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冶集团、中国中铁都是国内龙头企业,销售收入都在1000亿元以上。中交集团在2007年全球最大225家承包商中排名第14位,居中资企业第一。航运业,中远集团船队规模居世界第二,经济效益在全球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煤炭行业两家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2007年,神华集团煤炭产量超过2亿吨,销量超过2.6亿吨,均居世界第一;百万吨死亡率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设备制造业,东方电气集团发电设备产量连续三年排名为世界第一,2007年发电超过3000万千瓦。造船业,中船集团、中船重工2007年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均居世界前列。
200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68家,占总数的73.6%,资产、利润分别占总数的96.4%与85.4%。2007年,央企资产总额上千亿元的有43家,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26家,利润总额上百亿元的19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32家20家和13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大企业集团主要分布在国民经济基础性与支柱性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与中坚。2008年底资产总额排名前100位国有大企业集团主要分布在通信、能源、冶金、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国有资本逐渐集中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国防、通信、石油石化电力、运输等,提供了全部基础电信服务与大部分增值服务,承担我国几乎全部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89%,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82%,火电设备占全国75%,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7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5%,汽车产量占全国48%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的央企户数占全部央企25%,资产总额占75%,实现利润占80%。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2.怎样坚持(1)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强调和注重质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来衡量这种优势,而是应该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另外,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制为主体,应该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此,必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时,还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3)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4)在上述各类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努力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2)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向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实现了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化;消除了因生产资料私有特权而形成的不平等地位和权利,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完全平等。全民所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繁荣流通和对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引导作用上。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一)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加大国有经济的改革力度)
(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整产业或行业布局)
(三)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要相应调整。(将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十五大)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积极推进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依据我国国情和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的,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国务院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黄淑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我们准备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二是抓紧研究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三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五是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使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12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运行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月22日消息,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2013年各级国资委指导监督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
国资委在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完善国资委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同时,要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着力打造地方国有优势特色企业;深入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国资委还对各地国资委的指导监督工作提出了要求。
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在坚持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总量将会继续增加,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分布更加合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有所减少。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1998年——2003年,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此同时,国有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简称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一方面加大改革、改组和改制力度,一方面通过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等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总体上保持了稳步高速发展势头,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连年创历史新高。国有企业户数逐步减少,布局和结构调整成效初显。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关闭破产等多种形式致使总户数逐年减少。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总户数为15万户,1998-2003年国有企业总户数净减少8.8万户,年均递减7.2%。在国有企业总户数逐步减少的同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一是国有小型企业户数大幅减少。2003年底全国国有小型企业13.2万户,比1998年减少6.3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减少户数的71.6%;二是亏损企业大幅缩减。2003年底国有亏损企业7.4万户,比1998年减少8.6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减少户数的97.7%;三是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户数大量减少。2003年底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11.4万户,比1998年减少7.2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减少户数的81.8%。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资产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200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3万亿元,比1998年增加6.6万亿元,年均增长26.4%。在国有企业总体资产规模扩张中,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资产实力得到加强;200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分布在基础性行业的资产达到11.4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53.5%,该比重比1998年的33.6%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分布在煤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邮电通信等五大行业的资产为7.1万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3.3%,比1998年的27.3%提高了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国有资产总量稳步增加。自1999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止跌回升后,到2003年已经连续四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951.2亿元,1998-2003年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年均递增44.2%。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确保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的稳步增加。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共计70457.2亿元,1998-2003年年均递增8%。黄淑和:我们2007年实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来,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是逐步提高。现在我们正在配合财政部,还要商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14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再提高一定上缴比例的具体实施方案。今后我们将根据中央企业改革的进程和企业效益的状况,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最终到2020年要提高到30%。并且通过公共财政的统一安排,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将按照《决定》的要求,充分发挥国有资本预算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地用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并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这个上缴比例,大家都很关心,这个要根据改革的进程,根据企业效益的情况,还要国资委、财政部和其他部委一同研究,到底每一年上缴多少,都是每一年具体研究,具体才能确定。(2013年12月)国有企业改组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机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3)发展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年底实有内资(非私营)企业229.38万户,同比下降3.1%,但注册资本达到45.20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国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近一半(46.7%),内资(非私营)企业呈现出总量减少,规模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私营企业1253.86万户,资本39.31万亿元。无论数量还是注册资本,私营企业均呈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5.5%和26.4%,其数量占比由2012年底的79.4%增长到2013年底的82.1%。外商投资企业44.60万户,较2012年同期略有增长,增速为1.2%,注册资本12.36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户数量4436.29万户、资本总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3%和23.1%。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数量和资本总额达到98.24万户和1.8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2.6%和71.8%。2013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续数量达到98.24万户,是2010年的2.6倍。从同比增长情况来看,历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比增长率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13年增速达到42.6%。农林牧渔业实现快速增长,新登记企业数量达到12.60万户,同比增长48.7%。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之视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故“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这被解读为国企改革的新方向。(为什么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黄淑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国资国企改革)这方面重点落实好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现状)黄淑和: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2005年到2012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的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项,数额累计15146亿。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户,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2010年,新36条颁布以来,到2012年底,民间投资参与各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数量的总数是4473宗,占到交易总宗数的81%,数量金额总共是1749亿,占到交易总额的66%。这是国有企业改制中引入民间投资的基本情况。黄淑和:我们考虑基本思路是这样,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第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第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de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第三,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第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全部退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怎样发展)黄淑和:国资委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改革的重头戏来抓,我们有六点考虑:第一,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二,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将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第三,大力支持各种非公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中。第四,国有企业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的运行机制。我们不仅仅是要吸引社会资本来发展,更要把着力点放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的运行机制上。第五,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第六,改革要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稳妥操作、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2013年12月)(4)努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A.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一种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具体经营管理方式、企业和资本的具体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总称,其主要是指人们所有、占有、支配、处置和使用生产资料的具体方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人们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具体制度安排。B.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由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第一,它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二,它有利于明晰产权,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运营机制的规范化、高效化,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它有利于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带动效应。第四,它有利于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C.现阶段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1997.9)股份合作制吸取了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经济形式的特点,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就其性质而言,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它起源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3.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呢?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建立公有制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已占中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产值占GDP的60%以上,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从业人员和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0%和90%以上,流动人口大多数在非公企业就业。中国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众多领域;经营资金数额从1981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177.57亿元。早在1987年中国政府就颁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2005年又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老36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要求,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一些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2010年,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对拓展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为推进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既竞争又分工合作)(4)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微观主体、市场运行、体制改革)2.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简称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从法律角度讲,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它具有规模小、分散经营、经营灵活、工具简单、技术简单、劳动密集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与我国生产力的较低层次、以手工劳动和小型机械操作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1981年,中国个体工商户为183万户,到2000年发展到2571万户,增加了l3倍,平均年增长14.9%。到2013年末,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个体工商户数量4436.29万户、资本总额2.43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9.3%和23.1%。2013年,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当年新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占到了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96%。个体从业人数1978年的14万人增加到2OOO年的5070万人,增加了361.1倍,平均年增长30.7%。从存量上看,截至2013年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城镇从业人员14384.59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近四成。从增量上看,2013年当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184.48万,占全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的九成。20世纪90年代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7%以上,远高于同期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长率(1.1%),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流向了个体经济部门。这期间,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是个体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包括:(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就业问题(结构转型);(2)新增人口的就业问题(人口自然增长);(3)体制转轨产生的再就业问题。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实有93.36万户,占比为2.11%。第二产业实有324.36万户,占比为7.31%。第三产业实有4018.57万户,占比为90.58%。从行业流向上看,2013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超过六成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2013年新登记批发和零售业个体工商户达到559.11万户,占该类主体新登记总量的65.5%,同比增长率18.3%。从事农林牧渔业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新登记数量同比增速达65.8%。数量占比同比增长率批发和零售业65.5%18.3%住宿和餐饮业8.8%30.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8.6%21.7%制造业6.0%14.4%农、林、牧、渔业3.9%6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3%-2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3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0.5%-62.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4%0.9%建筑业0.3%24.9%个体经济的发展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而截至2006年6月,这个数字变成了2505.7万。与此同时,1999——2004年,个体经济就业人口占非农产业的比重也出现了相应减少和下滑的趋势(直到2005年这一趋势才被遏制,重新回到1995年的水平)。分地区来看,1999年之前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个体从业人员占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省市,1999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而之前发展较慢的地区则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个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制度性障碍:(1)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交易成本过大。擦皮鞋、卖冰棍、修理自行车,这些普通的经营在许多国家并不需要登记注册,而在国内,不注册就是非法。有些城市甚至提出,连收废品都要统一注册、统一着装。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的学者曾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做过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步骤数,中国内地为7道,需经的工作日天数达到111天,而环境较好的某些国家只需要两天。根据官方公布的各种注册、执照申请与审批费用来判断,完成审批所需的显性费用,占据了中国人均年薪的11%,远高出许多国家平均1%这一数额。(2)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福建省古田县国税局调查过该县集贸市场的个体鱼摊。这些个人摊位,不到2米长,每月负担各种税费730~780元不等,其中税收只有260元,而摊位费、工商管理费、卫生费、检疫费、治安费、教育费等费用,是税收的两倍以上。专家称,由于我国经济法规不健全,个体户在成长过程中由没有人管,到谁都想管,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全国工商联相关调查显示,繁重的政府收费使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成本不断提高。调查罗列了某些地方个体和私营企业需缴纳的费用,包括卫生费、劳动用工年检费、土地发放费、耕地占补开发费、出外经营手续费、工商年鉴公告费、造地专项基金、发票结报费、市政押金、电脑票据工本费、土地设施管理费、房产抵押管理费等各项政府征收税费和基金多达375种。而这还不包括各种摊派、赞助、协会收费、有偿宣传费、部门下达的报纸杂志费和非生产性招待费用。(3)制度的缺陷与漏洞,使个体创业遭遇“制度性冷漠”。与政府管理功能“过度”同时存在的,则是政府对创业服务相当程度上的缺位。这被认为是妨碍个体户生存的制度性因素。据透露,北京市每年有大量创业基金和项目基金,但由于基层执行力度不够,往往到不了真正的创业者手中。而由国家提供的创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在北京市一个区,5年以来只发放了不到10笔。据2005年的一份国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个体户,超过半数为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而另一份清华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生存型创业在我国目前创业总量中的比例,占据了九成。这些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没有更好的工作选择,只是为了“活下去”。其创业范围,多局限于商业贸易,如零售、个人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等行业。与拥有技术和资金准备的创业者相比,生存型创业者往往个人能力较低,自身缺乏竞争力。这种前提下,如果国家政策在财政、金融、行政管理、信息等各方面,都没能给他们提供有力和有效的支持,同时又缺乏中间机构和组织,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辅导,那么,其失败便很难避免。(2)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劳动和剥削关系的私有制经济成分。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明确的差别。其一,私营经济受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政策的制约,国家可以通过各种会计、审计、税收、监督等,保证其正确的经营方向;其二,私营企业中的劳动者,不是完全丧失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他们主要是为了得到就业机会或较多的收人而受雇于私营企业的。他们与雇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对雇主的经营活动具有监督的权利;其三,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受制于公有制经济和国家经济政策。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私营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体私营经济是市场开拓者,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3)私营经济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062.3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253.86万户,资本39.31万亿元。其企业户数占比达20.68%。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影响,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2013年新登记私营企业232.73万户,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93.0%。无论数量还是注册资本,私营企业均呈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5.5%和26.4%。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13年新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占到了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96%。截至2013年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城镇从业人员14384.59万人,同比增长9.09%,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近四成。2013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184.48万,占全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的九成。其中,私营企业持续带动社会就业,雇工人数达到1220.63万人,同比增长6.5%。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12.4%。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关系上,具有两重性,它们既统一又矛盾。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哪种经济成分应该占主体地位的问题上。近年来由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资本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这种斗争越来越明显和激烈了。这一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看得非常清楚。他说:“在经济方面,中国朝自由市场制度前进的过程已经走了一半。现在,它的两种经济——一种私有,一种公有——正在进行殊死的竞争,而且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只要美国“继续介入中国的经济,就能在帮助私营经济逐步消蚀国营经济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2000年,克林顿也讲,美国要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在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行政单位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合同
- 2024年耗材长期租赁与购买合同3篇
- 2024年限小学设施升级装修服务协议版B版
- 氨制冷知识培训
- 经典特许经营合同04年
- 动物园兽医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西洋参电商销售渠道合作协议3篇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英语公共演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信贷与结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医学院《自动化学科前沿讲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案例】串口调试助手与S7-200SMARTPLC从站通信
-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记录
-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 蔬菜籽种采购清单
- 工期定额-民用建筑
- 低压电能表安装作业指导书
- 技术服务及售后服务的承诺及保证措施
- (完整版)PCR试题答案版
-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须知
- 软胶囊的制备
- 回风立井临时改绞施工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