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4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意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意境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考察方式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命题模式:(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如何阅读写景诗?1、抓住表明时间季节天气的词。2、抓住意象及其描写意象特征的词。3、单个景物注意景物的象征和烘托(衬托)作用。4、多个景物注意展开联想,把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5、注意景情关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问:《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藤、树、鸦”三个词分别用枯、老、昏三个字修饰。写尽了秋之萧瑟,荒凉(特征)。(哀景)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②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特征)。(乐景)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的悲苦(情感)(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课堂示例1】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试分析“孤蓬”“浮云”“落日”“班马”四个景物的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示例2】①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特征),比喻友人行踪不定,再着一“孤”字,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情感)。②落日: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特征)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情感)。③班马:离群的马(特征),喻指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马儿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情感)!(景物形象的作用:比喻)找出形象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色调分析特征体味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强化训练1】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读懂诗歌】第一联: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第二联: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第三联: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第四联: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第三步:将意象组合成一幅画面,置身其中,感受氛围特点。满路莓苔,履痕依稀可见(山径清幽);白云缭绕,小渚静立,蓬门长闭,碧草环绕(居所的静穆淡逸);山道纡绕,峰回路转,林壑深秀,水声潺潺(幽深静谧)。第一步:找出诗中的景物(意象)莓苔白云静渚春草闲门松色山路溪花第二步:找出描写这些意象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初步感知意境的特点。白依静闭(静)①幽静。②沿途莓苔遍布,履痕依稀;远望白云缭绕,渚洲静立;近看蓬门紧闭,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气氛。难点突破:准确概括意境特点【强化训练2】(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读懂诗歌】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像这样颠簸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第一步:找出诗中的景物(意象)

雨叶天雁声鸟鱼舟月第二步:找出描写这些意象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初步感知意境的特点。

萧萧飘寒急避、却惊、跳孤霜(凄冷、孤寂)第三步:将意象组合成一幅画面,置身其中,感受氛围特点。

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木叶飘舞;深秋天寒,空中大雁,鸣声惶急;船儿摇摇晃晃,水鸟“啾啾”紧随其后,船身倒退,鸟儿急急避开;双桨摇动,鱼儿惊散。霜月冷照,枫桥已到,船系桥下,一抒幽思。(凄冷、漂泊、孤寂)①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②由远及近,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①“孤舟”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②作者融情于景,借“孤舟”这一意象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第一组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柳”与“留”谐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4)酒。酒除排解愁绪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古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第二组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2)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3)双鲤。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4)捣衣。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第三组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6)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第四组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4)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5)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6)冰雪、草木。

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第四组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第五组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3)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第七组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3)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概括意境特征的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

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

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

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空灵、苍凉、雄浑、旷远……景物形象鉴赏如何规范作答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试分析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4分)【答1】诗人站在村边,看到碧绿的春草,嫩黄的柳条随风飘拂,粉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李花竞相开放。东风不能吹散愁情,春天却能生恨,这首诗细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风景图,而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答3】该诗描绘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东风不去吹散人们心中的愁情,这美好的春天不能使人高兴,反而惹人生恨,乐景衬哀情。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能准确描绘一、二两句所写之景,但形式近于扩写,且未能揭示景与情感的关系,1分。【答2】本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直抒东风不能解愁,春日却无端生恨,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景物形象把握准确,但明显未能正确揭示景和情感的关系。2分。能准确概括第一句景物形象,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但未能剖析蕴含的情感!3分。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规范作答强化训练①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