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_第1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_第2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_第3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_第4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1文体意识

“文体自选”不是“文体自创”。我们看到的不少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一些“散体文”、“杂交文”。

记叙文2文体意识

表达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手法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手法,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几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作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叙述为主形成了记叙文(消息),描写为主形成了小说,抒情为主形成了诗歌,议论为主形成了论文,说明为主形成了说明文。记叙文3记叙文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我们通常把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类三种。记叙文4记叙文的要求1、有一个好的主题。好的主题应该是正确、鲜明、集中的。①正确,指所确立的主题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符合正确、高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②鲜明,指文章的主题必须明确表示作者对所记写事物的理性判断和感情倾向。③集中,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部的记叙、议论,都必须围绕它展开。但有些材料的运用,看似旁逸斜出,其实它们一般都是为了深化或升华主题。记叙文52、材料选择精当、典型。①围绕和突出主题。所占有、积累的素材,以文章的立意为标准,只有能说明和突出中心的,才可选而用之。②真实而典型。真实指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而非虚构或杜撰(这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但真实的材料只有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才能恰当地表达主题。③新颖而别致。指选择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或者赋予别人已发现、已使用的材料以新意。记叙文63、表现方法选择恰当。记叙文的表现方法,就是行文的技巧。具体包括:①线索。安排一篇记叙文,哪怕只是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也应有一条把材料贯穿起来的线索,如果所使用的材料较多,线索的作用更显得重要。记叙文的线索在具体的文章中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有时间线索、感情线索、逻辑事理线索等。②详略剪裁。③结构和内容的调度。我们就可以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段,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记叙文7文体意识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小结:文体意识是高考作文最重要、最基本的写作意识记叙文8一、理论依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记叙文9

二、考试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是要求在写作中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记叙文10?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之情化为纸上文字呢?记叙文11

这也是一种爱昏暗的灯火下一对父子正在吃饭,安静的饭桌上父亲面无表情,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饭。儿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的父亲,不远处的书包里静静地躺着这次测验的卷子。79分的卷子既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但是对一向成绩优秀的儿子来说,就有点失水准了。“这次考得怎么样了?”良久,沉默是金的父亲终于发话了。“7……79分。”无法从父亲的语气中感受到任何感情的儿子小心回答了父亲的提问,并紧紧盯着父亲那张好像盤石般坚毅的脸。记叙文12没有表情!即使是听到儿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那张熟悉的脸庞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看到这里,儿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默默吃着碗里的饭。曾几何时,父亲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可惜,父子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可是现在的父亲……脸上麻木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感情,儿子的成败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多少次儿子拿着第一的成绩在父亲面前炫耀,父亲也仅仅只有一声简简单单的回应。同学们所说的进步的奖励、成功的庆祝,这一切儿子都不曾拥有。同时,同学们所说的父母对成绩下降的怒火、严厉的呵责,到了父亲这里连一个简单的表情也换不到。想到这里,儿子不禁有些神伤。记叙文13又是一阵无言的沉默,只有咀嚼下咽的声音。忽然父亲放下碗筷,儿子有些惊喜地抬头。“你想吃些什么?我明天去买。”父亲没头没尾的话语让儿子有些惊讶,木然的回答之后,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儿子低头细想父亲刚才的话:这是在关心我吗?如此简单的话语让儿子难以抓住其中的意义。望着父亲起身离去的背影,儿子有些茫然。看着洗碗池前父亲忙碌的背影,儿子忽然觉得有种想哭的冲动,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也许吧,这就是父亲关心人的方式!虽然很简单,也很容易伤人,但这也是一种爱吧!儿子忽然觉得父亲的表情不再木讷了,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儿子赶紧上前与父亲并肩站在一起,帮他洗碗。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灿烂。这也是一种爱,饭桌上无言的爱。

记叙文14一、化虚为实显真情

记叙文15化虚为实显真情记叙文不能只有空洞的口号,必须选取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展开描写,才能让文章血肉丰满。可以写一件事(但要注意写出事件的波澜),也可以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连缀成篇以体现文章的中心。记叙文16

例一:写母爱

1、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那天夜里,我睁开涩涩的眼睛,看着陌生而令人心悸的惨白的环境,心里满是慌张。我知道,这里是医院。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母亲侧趴在床边,脸上写满疲惫与沧桑,眉间隐约流露着内心的焦灼与担忧。凌乱的头发,苍灰中夹着根根白丝,随着母亲的呼吸微微抖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细白的手。心头一阵酸楚,我悄悄的转过头,眼泪不听使唤的哗哗而下,像一场春天下的甘霖,想滋润母亲沧桑的脸庞。

记叙文17

2、迷糊中,一双温暖的手抚过我的肩膀,似乎带有魔力一样驱走了我的困意。微微睁开沉重的双眼,我发现原本杂乱的书桌已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而桌角上正放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香茗,一缕清香沁入心脾,幽而不浮,漫而不浊。妈妈刚刚定是来过,因为怕打扰我学习,她总是轻手轻脚地为我做好一切,以至好几次我都没察觉。剔透的玻璃杯中渐渐浸润出雅致的琥珀色,叶片儿悠然地在水中摇曳打卷,我轻轻啜了一口,淡淡的清香在口中弥散开来,甘而不苦,醇而不浓。吴芬芬《茶韵》记叙文18茶不似醇厚香浓的咖啡,味道浓了可以加水冲淡,也不似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即使凉了也不影响口感。母爱也是如此,亲情是掺不得水的,爱若凉了就不再有当初的温存。甘而不苦,醇而不浓的茶让我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品到了平凡而不平淡的爱。它是盛开在梦想途中的一朵栀子花,淡淡的芬芳让我在跋涉时舒缓压力;它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信念;它是寒冬傲立的腊梅,给我足以泪流满面的感动。(吴芬芬《茶韵》)记叙文19

3、冬至,警醒人们寒冷的天气到了,薄薄的秋衣已不适合我们了,是时候该添些衣服了;冬至,暗示着一年疯狂的心该稍作歇息了;冬至勾起了游子们对家无限的思念。因为无论外边的世界多么繁华美丽,在寒冷的冬天里都是有所限制的——寒冷的天气里,光添衣服,开暖气是不够的,没有家人温馨的问候,没有喝到母亲迎门的热茶,心又如何暖和起来,又如何御寒呢?(廖兰兰《冬至里的温暖、喜悦》)记叙文20二、细节描写动人心

记叙文21

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它可以是一个细小动作,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痕迹,可以是一处细小的景物。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记叙文22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精炼词语,表现特征类比联想,添其内涵同类对比,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的方法:记叙文23例二:写父爱

体味下面三个例子,感受细节描写扣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记叙文24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记叙文25

2、高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那一刻,我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记叙文26

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记叙文27对症下药问题一: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只有冗长的平淡的叙述,缺少感人的力量。例:中考分数查询那夜,我告诉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说不要紧。他拨了号码,我心里非常害怕。记叙文28修改

记得那是一个静得令人可怕的夜晚,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因为今晚就能查询中考成绩。我低着头请求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却说不要紧。他开始拨号码了,平日优美的拨号声现在显得格外刺耳,每一声都敲击着我怦怦直跳的心。记叙文29问题二:素材中意蕴发掘不足。例:我开始怀疑,怀疑这个世界。修改多么令人震惊的一幕,小小年纪的他,已成为不劳而获、骗人钱财的社会渣滓;在我们愤慨万分的同时,我们的心灵是不是该进一步地扣问:这个少年是不是一个受害者?一个青春少年没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却坐在集市上行乞骗钱:试问,中年人有没有责任?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哪里?社会有没有责任?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底有多少漏洞和隐患?……记叙文30三、抒议结合点情理

记叙文31抒议结合点情理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它关键处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使记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记叙文32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评析:

作文以父亲一直穿布鞋这一不合时宜的举动为引子,用父亲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来表现“人不能光活自己”的道理。情与理有机结合,读后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记叙文33四、渲染氛围撼人心

记叙文34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从选材“新”这个角度来看,并无优势,但如果能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在叙事伊始,就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氛围,就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记叙文351、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畅。……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是爷爷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风,是爷爷的笑容!……天空那边,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向爷爷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轻松愉快的人物心情?记叙文36

2、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行走在风雨中》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主人公失落伤心的情怀?记叙文37诉说真情突出实感

一、化虚为实显真情二、细节描写动人心三、抒议结合点情理四、渲染氛围撼人心记叙文38

充分发挥想象写出真情实感课堂试笔:记叙文39

我心中的那座高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而我,没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我也没有那么宏伟的远大抱负,我更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气。但是,我的心中有那么一座高峰,就是我的父亲。他一米六二,她一米七,一定是月老牵错了红线,他们居然一起领了“小红本”。儿时,我常问母亲:“妈,你到底看上我爸什么了?”母亲笑而不答,摸摸我的小脑袋。渐渐的,我如雨后春笋般,身高不断往上窜。小学时,我便是全校最高的了。而,我的父亲,他当然还是只有一米六二。于是,不懂事的我开始疏远父亲,不愿跟他一起玩,不愿他送我上学,不愿跟小伙伴提起他……也许是这样,父亲在我眼里越来越矮小了,但不变的是他宽厚的笑容。记叙文40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姑姑带着我去奶奶家。路上发生了交通意外,对方不开转向灯,快速的转弯撞到了我们。他居然还蛮不讲理地大声训斥还瘫坐在地的我们。我怒发冲冠,却又不能宣泄,手臂淌着鲜血。姑姑急忙打电话通知了父亲。很快的,爸爸赶来了。他先是焦急地询问我的情况,一边帮我拍打身上的尘土。紧接着,他对那个野蛮人展开了攻势。对方虎背熊腰的,相比之下父亲显得如此势单力薄。我不免担心起来,只见父亲两眼直瞪着那个人说:“这明摆着是你不对,你说该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