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无关D.由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N成正比参考答案:C2.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参考答案:B3.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mA=mB<mC,轨道半径的关系为rA<rB=rC,则三颗卫星()A.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B.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D.周期关系为TA>TB=TC参考答案: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答】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F=F向解得:,,,.根据题意有:rA<rB=rC因此:A、由可知,vA>vB=vC,故A错误.B、由可知,aA>aB=aC,故B正确.C、根据和已知条件mA=mB<mC,可以判断:FA>FB,FB<FC,故C错误.D、由可知,TA<TB=TC,故D错误.故选:B.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参考答案:A5.某人以平均速度V1从山脚爬上山顶,又以平均速率V2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起点,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B.,C.0,

D.0,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

(选填“成正比”或“成反比”);如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弹簧的下端拴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m。参考答案:7.地球的半径为6.37×106m,地球质量为5.98×1024kg,地球表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是_________N.若g=9.8m/s2,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比较它们的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和重力大小的比较.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F=G,地球表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是F=6.67×10-11×N=9.829N;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g=1.0×9.8N=9.8N.由以上两个数据可以知道,在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8.某一物体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t1~t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用图中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在t2~t3内与在t3~t4内物体的运动方向

改变(填“有”或“没有”),加速度

(填“相同”或“不相同”)。参考答案:v/t1

v(t2-t1)

相同9.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个点的坐标如图所示,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m/s,(g=10m/s2).物体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和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

。参考答案:10.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00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0m/s2,小球质量m=0.200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时刻速度(m/s)4.994.48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__________m/s;(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_________J,动能减少量=________J;(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与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造成与不严格相等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500,由C点垂直指向AB连线参考答案:3.48

1.24(或1.25)

1.28

存在空气阻力11.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从左向右水平滑上长木板。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m/s2,方向为__

__。(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参考答案:12.一横波某瞬时波形如图所示,质点M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且经过0.2s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此横波的波长为______cm,传播方向是向_______,波速为_______cm/s,从图示时刻起,经过1.2s,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_____cm。参考答案:_6_左__5__8_13.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运动了一周,其位移的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1周时,其位移的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最大路程是

。参考答案:0,2πR;R,7πR/2;2R,7πR/2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参考答案:(1)u=0.2,(2)F=6N,(3)46m试题分析:(1)由题中图象知,t=6s时撤去外力F,此后6~10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其加速度为又因为联立得μ=0.2。(2)由题中图象知0~6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2联立得,水平推力F=6N。(3)设0~10s内物体的位移为x,则x=x1+x2=×(2+8)×6m+×8×4m=46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属于中档题。15.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1)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加速运动?(2)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减速运动?(3)物体的速度方向是否改变?(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何时改变的?t=4s时的加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物体在0﹣2s内做加速运动;(2)物体在6s﹣8s时间内做减速运动;(3)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在6s末发生改变,t=4s时的加速度是0【详解】(1)在0﹣2s内速度均匀增大,做加速运动;(2)在6s﹣8s速度不断减小,做减速运动;(3)三段时间内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不变;(4)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0﹣2s的加速度方向和6s﹣8s加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方向在6s末发生变化了,t=4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在火箭发射阶段,宇航员发现当飞船随火箭以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到某位置时(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其身下体重测试仪的示数为起动前的,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1)该处的重力加速度g'与地表处重力加速度g的比值;(2)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h。参考答案: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解得:由黄金代换式:得: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考点:本题考查火箭的发射以及牛顿第二定律,黄金代换式等知识。17.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体A重60N,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N.

sin37°=0.6,cos37°=0.8.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B重力为多大?参考答案:(1)12N

(2)9N18.如图所示,倾角为θ=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