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风暴_第1页
美国次贷风暴_第2页
美国次贷风暴_第3页
美国次贷风暴_第4页
美国次贷风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次贷风暴指导老师:王镇江组长:陈敏杰2012401012222组员:詹依丽2012401012201张龙坤2012401012215张华琴2012401012113陈旻昱2012401012302报告日期:11月06日什么是次贷危机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风险大,收益也大。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因为回报高,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次贷危机: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CDO:担保债务权证CDS:信用违约互换

利率上升与房市不景气利率下降与房市景气次级抵押贷款发放量调息与房价下跌美国次贷危机四阶段

(一)次贷按揭贷款及证劵化产品危机(二)流动性风险(三)流动性危机合并信用危机(四)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次贷按揭贷款及证劵化产品危机此阶段由2007年2月HSBC美国附属机构报告105亿美元的次级按揭贷款亏损伊始,一直到2007年第三季度末。这其中包括2007年4月2日,美国当时最大的刺激按揭贷款放宽公司之一的NewCenturyFinancial破产;2007年5月,UBS关闭在美国的次按贷款业务机构DillonReadCapitalMannagement;2007年7月贝尔斯登停止客户赎回属下管理的两只次按类的对冲基金;2007年8月,另一个最大的美国按揭贷款机构之一的AmericanHomeMortgage破产;以及接下来的众多的金融机构报告次按相关业务的亏损等。

这一时期的危机呈现两个特点:第一,问题的表现是局部性的及局限于次按贷款业务机构及专业性的次按投资者。第二,人们不清楚待敌都有哪些机构持有了多少次按相关产品?并希望从陆续公布的各公司的业绩报告中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流动性风险这一阶段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期间,越来越多的机构报告次按相关产品的亏损和拨备。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报亏407亿美元、瑞银集团(UBS)报亏380亿美元、美林证券(MerrillLynch)报亏317亿元等,另外一系列欧美银行也报告了一系列次按相关业务亏损。这时市场觉察到次按的问题比原来预计得更加严重。人们开始担心相关的投资者如果抛出次按类相关的资产,会导致此类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投资机构特别是杠杆类的投资机构,纷纷在市场上抢先抛售相关低品质的资产变现,同事银行为修补资产负债而纷纷进行再融资。这两个行动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的紧张。短期资产的流动性价差大幅度增加。

这一阶段的市场也有三个特点:1、投资者一般只是抛售低品质资产套现。2、人们仍然期望美联储的降息能够很好地缓解流动性危机,从而不至于使流动性危机发展成信用危机。3、央行减息政策和相关贴现窗口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似乎对市场有所帮助。流动性危机合并信用危机

这一阶段由2008年3月17日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开始,直到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的被收购使得投资车对流动性的担心迅速转变成对流动性和信用危机的双重担心。这时人们意识到,一些深陷次按问题的机构有可能因资产大幅度贬值和流动性问题而破产,因此金融机构纷纷收紧信用放款,这促使面临基金赎回压力的投资机构及其他一些银行类投资者进一步抛售资产套现。

这一时期的市场又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在流动性价差继续攀高的同时,各类信用价差也普遍大幅度攀升至历史的高位;2、投资者因流动性压力,不仅仅限于抛售低品质资产,也开始抛售一些通常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一些资产;3、市场在与政府和央行政策措施PK中产生了恐慌和担心,投资者在两方面期盼中摇摆,市场剧烈波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

这一阶段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直到现在。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政府拯救雷曼兄弟的失败使得市场的信心彻底崩溃。由于短期货币市场的瘫痪,危机有金融机构领域急速地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fromWallStreettoMainStreet),亏损的投资主体也迅速由专业的投资者蔓延至普通的百姓。危机的范围也由美国及主要的金融中心迅速地蔓延到全球。这一时期的市场呈现出下列特点:1、市场的功能被破坏,特别是价格发现机制失效,很多在通常有较好流动性的资产也无法定价及交易。2、美国普通的百姓因货币市场瘫痪、货币市场基金无法定价和赎回而遭受损失。3、货币市场的瘫痪使得美国非金融类企业无法再通过短期商业票据从货币市场筹措短期资金,实体经济遭重创。4、金融的结算和支付系统受信用危机冲击,交易双方对抵押品要求激增。5、危机对全球不同地区的冲击开始显现,冰岛是一个典型的情况。大事件回顾美国雷曼兄弟案例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LehmanBrothersHoldings)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公司于1850年创立,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被美国《财富》杂志选为《财富》500强公司之一。五大银行:高盛

摩根士丹利

雷曼兄弟

美林证券

贝尔斯登两大财团:花旗银行

摩根大通三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城市债券保险

市政债保险公司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穆迪投资评级公司

标股普尔

惠誉国际雷曼兄弟的百年历史雷曼兄弟的破产过程2007年6月22日,美国第五大券商贝尔斯登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次贷危机开始全面爆发。2008年3月18日,雷曼兄弟宣布,受信贷市场萎缩影响,其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下降57%,股价下挫近20%2008年4月1日,为了平息市场对于资金短缺的疑虑,发行40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2008年5月10日,雷曼兄弟的损失为33亿美元,排在24位2008年8月5日,雷曼兄弟宣布考虑出售其资产管理部门以寻求融资。2008年9月11日,雷曼兄弟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将达39亿美元,并宣布重组计划2008年9月16日,各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兄弟的评级减至“D”,即破产雷曼兄弟的破产过程各地区和全球主要银行和券商减值和资本注入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雷曼的杠杆率(总资产除以自有资本)一直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比如,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雷曼的杠杆率为24.3(年初的时候曾高达32)其总资产为6,394亿美元,但其负债也到达了6,132美元。区区的263亿的净资产,当然无法帮助雷曼在紧急时期度过难关。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雷曼所独有。很多的投资银行和券商都有这样的问题。而大型的商业银行,情况要好得多。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内部原因:1.业务过于集中,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损失巨大。2.财务结构不合理,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3.风险控制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和现实经济严重脱节,未能有效控制风险4.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不足外部原因:1.美国次贷危机对雷曼兄弟及其金融机构的影响2.雷曼兄弟破产前,市场严重恐慌,对手终止和雷曼兄弟的交易。3.投机性卖空集中释放4.评级机构落井下石5.美国政府“见死不救”房利美1938年,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政府成立了房利美——即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NationalMortgageAssociation),越南战争期间,为了让房利美的债务脱离政府预算,1968年,房利美转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而在此前,它一直是一家政府机构。房地美

几乎与房利美完全一样的房地美——美国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FederalHomeLoanMortgageCorp.)——是由国会在1970年创建的,公司从成立伊始就是一家上市公司,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和房利美形成竞争。目前,这两家机构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值大约为6万亿美元——占美国全部未清偿住房贷款总量的大约一半。

在2007年和2008年风起云涌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期间,不断增长的“断供”——房主未能按期偿付贷款——让房利美和房地美遭受了数十值亿美元的损失。与此同时,两家机构在其他机构发行的住房贷款和有住房抵押担保的证券上的投资,也出现了大幅缩水。两家机构的股价暴跌了90%以上,全球的投资者担心,房利美和房利美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提供担保了。

涉及二房的金融机构下场

为安抚投资者,2008年7月,为了让两家机构获取联邦政府的资金,监管者出台了几项措施,同时,国会通过了一项法令:如果必要,允许政府接管这两家公司。但是,两家机构的股价并没有止住下跌的势头,公司宣布发生了巨额亏损。2008年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HousingFinanceAgency)宣布,将按照7月的法令接管两家机构,将它们置于监管之下,并解雇了高层执行官,从而,将纳税人给予它们的暗中支持明确化。涉及二房金融机构的下场2008年1月15日花旗银行宣布第四季度亏损98.5亿美元,并表示将通过公开发行及私人配售方式筹资125亿美元2008年5月09日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公司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2008年9月17日美国政府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2008年9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正式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AIG

美国国际集团(英语:AmericanInternationalGroup,AIG)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性跨国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集团,总部设于纽约市的美国国际大厦。集团在英国的总部位于伦敦的FenchurchStreet、欧洲大陆的总部则设于巴黎的LaDéfense、而亚洲总部则设于香港。根据2008年度《福布斯》(Forbes)杂志的全球2000大跨国企业名单,AIG在全世界排名第18大,自2004年4月8日开始一直都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直到因为金融海啸发生而于2008年9月22日被除名。2月11日,AIG提交美国证监会的8-K文件中指出,外部审计师发现其内部审计存在“重大缺失”。2月12日,全球最大的保险提供商AIG(美国国际集团)被审计师爆出审计问题,并因此将次债担保损失由此前公布的10亿美元,修正至48.8亿美元。这一损失仅涵盖2007年10月、11月两个月份。高盛集团分析师托马斯-克尔诺基在2月1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说,第四季度,AIG与次债相关的资产可能将缩水100亿美元。信息披露当日,AIG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下跌12%,降至每股44.74美元。这是自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灾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同时,穆迪、标准普尔以及惠誉三家评级机构将AIG的评级降至展望,此外,标准普尔还宣称,“如果审计损失为公司带来市场困扰的话,还将进一步降低该公司的评级。”经分析导致可能亏损的产品是为CDO(抵押贷款债券)提供信用保护的CDS(CreditDefaultSwaps)合约,又称信贷违约掉期合约。据日盛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在合约期内,如果被担保产品没有出现信用违约,客户将向担保方支付固定成本来获得违约风险的保护,相对地,一旦被担保产品出现信用违约,则担保方将向客户支付违约造成的损失。AIG目前担保的CDO产品约为624亿美元。CDO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简称CDO),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这也就衍生出了它按资产分类的重要的两个分支:CLO(CollateralisedLoanObligation)和CBO(CollateralisedBondObligation)。前者指的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后者指的是市场流通债券的再证券化。但是它们都统称为CDO。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信用违约互换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高盛集团(GoldmanSachs)为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被《财富》杂志连续多年评选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其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人;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高盛集团次贷时高盛的证券投资记录简直就是灾难,购房者平均99.3%的房款都是贷款,他们根本没有投钱买房产。如果出了问题,他们就撇下抵押一走了之。这钱本来不应该贷出的,但高盛放了大概8000笔这样的债务。同时,高盛和信用评级机构的人给2/3这样的贷款搞来了AAA级评价,让他们跟国债一样安全。高盛在2006年前半年销售了至少31亿这种“有毒”CDO。2006年下半年,高盛开始更进一步他们不仅销售“有毒”CDO,还在为他们投保的同时想客户宣传,这些CDO是高品质的投资。通过从AIG购买信用违约互换产品,高盛开始为他们并不拥有的CDO投保,并在这些CDO失败时从中获利。AIG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数额之大,连高盛也担心AIG会因此破产,所以他们花费1.5亿美元为自己投保,防止AIG可能的崩溃。到2007年,高盛变本加厉开始出售特别设计的CDO产品,这样他们的客户损失越多,高盛赚的钱就越多。AIG被政府救援后其发放的信用违约互换的持有者,主要持有人是高盛公司。在被支付了610亿美元,保尔森、伯南克和蒂姆·盖斯纳,要求AIG照全价付款,而不是协议的最低价。最终拯救AIG花去了纳税人1500亿美元,一千六百亿美元通过AIG,140亿进了高盛的腰包。与此同时保尔森和盖斯纳要求AlG放弃起诉高盛和其他银行诈骗的权利,而负责拯救危机的人正是高盛的前CEO。最大赢家量化宽松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宽松政策的始末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购买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直接债务,并另外购买最高达5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标志着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QE1)政策的开始。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再购买最高达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同时在未来6个月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由此扩大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将总计购买达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机构债的购买数额略低于美联储早先公布的2000亿美元,由此小幅缩减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2010年3月底,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累计购买1.725万亿美元资产,其中包括1.25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750亿美元机构债和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2010年8月2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0年美联储年会的演讲中释放了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的信号,并开始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平均每月购债750亿美元,由此正式开始第二轮大规模资产购买。2011年6月底,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共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QE2的内涵是美国国债,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危机。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在于上一轮政策未实现增加就业目标,高失业率使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同时也使依赖消费拉动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但是第二轮量化宽松结束后,效果并不理想,美国失业问题仍然严峻,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物价大涨。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启动不设期限、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同时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到年底,并将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长至2015年年中。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在"扭转操作"到期后,将在延续QE3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同时,启动一个新的、每个月45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购买项目。这使得美联储的每月购债规模达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并承诺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在长达两天的会议之后,美联储于当地时间10月29日发布声明,宣布正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动荡、欧洲经济成长放缓以及通货膨胀前景预期等诸多问题并不会影响美国达成本国设定的通胀和失业率目标。数据指出,美国GDP增速由2008年第4季度最糟糕的-8.9%恢复至上个季度的4.6%,失业率也由2012年8月的8.1%降至目前5.9%,达到2008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金融市场也不出意外地出现了大波动。美元指数急剧飙升,黄金跌逾1%。美债上涨,标普500指数先跌后稍反弹。在美联储政策声明公布后,美元指数急升至三周高位,最新报86.11。在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当天,纽约股市不跌反涨,亚洲股市也呈现上涨态势。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埋下全球通胀隐患

2.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势

3.美联储大举购债降低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价值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1.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不可避免2.人民币汇率调整面临两难境地3.通货膨胀压力加大4.货币政策面临被动调整次贷风暴形成的原因1、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次贷危机作为金融问题,它的形成是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紧密关联的。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在经历了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期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这一阶段房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成为推动美国房产几年的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利率下降,又使很多蕴涵着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迅速扩张的机会。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浮动贷款利率和只支付利息的贷款大幅度增加,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负担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就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推动或支撑了房产市场的多年繁荣。由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也就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支撑了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破灭。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利率调高后,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连续生息,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进入21世纪,从世界经济看,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在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了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的增加又进一步推进繁荣,推高人们的乐观情绪。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其投资市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必然地吸引了来自其他地区,特别是欧亚地区的众多投资者,从而使得投资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或进一步降低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就在客观上埋下了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加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品的投资,且投资的金额巨大,这就使得危机发生后,其影响波及全球的金融系统,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3、金融监管缺失,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较为普遍。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升上的机会,有意或无意地降低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在这一时期,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首付额度是20%,这一时期却一度降到了零。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贷款,“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

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贷款,和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而大量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银行和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的广泛出现,以及评级市场的不透明、不规范等等问题的较为严重的存在,又都是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是美国的金融监管缺失紧密相关的。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首先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发展。受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的银行业。从抵押贷款领域到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损失造成了银行间流动性的崩溃。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消费需求降低

财富效应刺激了借贷消费,使借贷消费增长占到消费增长的65%,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达到了可支配收入的133%。美国家庭财富缩水,消费必然受到影响,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的GDP次贷危机下的美国失业率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公布2008年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如何从美国扩散到世界范围国际股市暴跌美国贸易进口萎缩降低全球消费需求资本"乱流“全球性通胀房地产市场低迷各国加强贸易保护全球资金流动性紧缩,各国央行纷纷注资国际股市暴跌2007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三周时间里法国巴黎CAC40指数下跌了1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7%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9%。截止2008年1月22日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於2007年08月10日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406.51点,跌幅达2.37%,收于16764.09点,为今年3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日经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超过500点。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当天下跌80.19点,收于1828.49点,跌幅为4.2%,为3年多来最大日跌幅。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当天下跌229.6点,收于5936.0点,跌幅为3.7%。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当天下跌231.90点,收于14868.25点,跌幅为1.54%。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当天下跌646.65点,收于21799.96点,跌幅为2.88%。另外,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当天下跌了3.0%。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31%。美国贸易进口萎缩降低全球消费需求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美国经济下滑,特别是消费需求下滑,必然导致进口减少,从而影响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美国贸易进口萎缩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降温还造成美元持续贬值,使其它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2007年11月,欧元区出口仅增长4%,贸易顺差仅26亿欧元,净出口下滑明显。2007年12月,日本出口仅增长6.9%,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4.5%资本"乱流"短期,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中期,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长期,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全球性通胀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08年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08年开始的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全球资金流动性紧缩,各国央行纷纷注资面对全球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各国央行纷纷开始注资,美联储注资3890,5亿美元,欧洲各国央行注资6641.5亿美元,日本注资467.7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151.4亿美元,加拿大注资43.7亿美元。美,日,欧等各国银行的注资增强了流动性,稳定了市场信心。外汇市场波动剧烈欧元兑美国汇率一路上扬,并于2007年11月26日攀升至全年峰值1.4873,创下历史新高。美元的贬值使得日元等低值货币迅速升值,使得大规模平仓行为发生,货币市场出现剧烈震动.各国加强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TradeProtectionism)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2007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加强对本国产业和市场的保护,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美国的救市政策政策目的短期金融市场(注入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长期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寻求发展)宽松的货币政策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传统货币政策工具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调至0~0.25%,下调贴现率575个基点;2008年10月15日,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2008年12月16日,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调降至0.79%,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降至0.25%。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定期拍卖便利(TAF)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其他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资便利(AMLF)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美元贬值未来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美元贬值未来有较大的施展空间货币政策的过程LM曲线右移,Y增大,拉动ADMS增加,r下调潜在问题:市场信心不足

流动性陷阱投资陷阱现实中Y少量增加对AD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方案增加政府开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08年10月3日通过核心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7000亿美元的救助法案2009年2月18日2750亿住房救援计划通过2009年2月18日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其中282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及5070亿美元的直接开支计划财政政策的过程NT减小,GP增加,IS曲线右移,Y增加,拉动AD潜在的问题: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压缩了私人投资,减弱了AD增长美国救市政策的效果1.次贷风暴的损失(加计美国股市与金援)总金额约多少?其中二房的损失是多少?银行损失是多少?投行的损失是多少?对冲基金的损失是多少?保险公司损失是多少?投资大众的损失金额是多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报告指出,全球金融体系过去六个月来压力渐增,而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仍高。报告估计,次贷风暴导致金融动荡的总损失可能将达九千四百五十亿美元。07年第三季度到08年第三季度银行的损失:

单位:亿美元美国投资银行详细损失一览表二房的损失在次贷危机连续几次冲击波的影响下,房利美市值由2007年底的389亿美元下降到100亿美元,房地美的市值由220亿美元降到50亿美元。2008年9月初,全美范围房价下跌、抵押贷款坏账增加和抵押品赎回权丧失案增加,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出现120亿美元亏损,为了不再给已陷入困境的房市雪上加霜,美国政府决定出面接管两房。对冲基金的损失2008年,全球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总额已达1.93万亿美元。然而,2008年的信贷危机使对冲基金受到重创,价值缩水,加上某些市场流动性受阻,不少对冲基金开始限制投资者赎回。新加坡数据提供商Eurekahedge最新的行业报告显示,在面临去杠杆化、投资者赎回和廉价出售的压力下,全球对冲基金业去年损失了35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但该机构同时发现,去年11月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已经出现了“止血”的迹象。该机构在报告中称,在其研究范围中的对冲基金总量去年从6月顶峰时期的1.9万亿美元已经下跌到1.5万亿美元,缩水了两成左右,其中约九成的损失是在去年9月至11月间发生,而北美地区的损失最为惨重,约为1830亿美元。保险公司损失AIG:2008年第二季度的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也累计达到150亿美元。2008年年初以来,AIG股价已缩水79%。2009年3月2日,美国国际集团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617亿美元,创下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公司季度损失。投资大众的损失非盈利金融改革游说组织BetterMarkets近日发布了一份题为《危机成本》CostoftheCrisis的报告显示,2008年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导致美国人的财富蒸发12.8万亿美元。2、比较一下这些金融机构(高盛,摩根史丹利,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花旗,摩根大通)的资产负债情况和涉入次贷的情形,说明为何美国联邦政府不救雷曼兄弟,而美林与贝尔斯登落得被收购的命运。雷曼兄弟资产负债表:美林:自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至美林被收购前,美林公司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净亏损额近200亿美元,资产减记已高达400亿美元左右,成为受次贷危机影响最严重的金融机构之一。摩根大通:摩根大通是对抵押贷款相关风险控制最好的华尔街机构之一。该公司与抵押贷款相关的减记金额仅为37亿美元2008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摩根大通的投行业务很惨,没有项目,交易也亏损,支撑公司赢利的是零售业务。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资本市场提前恢复,实体经济却继续恶化,失业率还在上升,摩根大通的整体赢利和投行赢利均创造了历史新高。但信用卡业务在2009年第二季度亏损6亿多美元,第三季度亏损7亿;零售银行业务第三季度只赚了100万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这也是摩根大通区别于其他银行的特点。贝尔斯登:导致贝尔斯登陷入困境的是它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一支是贝尔斯登基金,另外一支是成立不满一年的高级信贷策略杠杆基金。在市场火暴的时候,这两支基金规模曾经一度超过200亿美元。然而,在次级债危机中,这两支基金资产大幅缩水。到2007年6月,贝尔斯登基金的资产损失达到10%,另外一支基金的损失超过20%。到了7月份,这两支对冲基金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投资者损失超过15亿美元。为何美国联邦政府不救雷曼兄弟,而美林与贝尔斯登落得被收购的命运?2008年9月初,全美范围房价下跌、抵押贷款坏账增加和抵押品赎回权丧失案增加,导致房地美和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