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课白发的期盼●教学目标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2.学生善于倾听,关键词记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3.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4.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吸引力),设计提问;记者解说串联语言,围绕采访对象和采访中心,精练扼要的点睛之笔,针对采访中的意外机智处理(预设和生成)等。●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设计思想先让学生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并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以及作者编制“白发的期盼”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并联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接着让学生用看的方式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以便强化倾听的特殊魅力。最后通过讲述《邓小平赡养继母》《讲个故事说“孝顺”》的故事,启发学生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课后的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的作业,使学生敬老、爱老的人文情感与多样的采访形式共同得到提升。课前准备:2.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3.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4.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教学资源【背景知识】《白发的期盼》主创人员简介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王惠敏,1954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1982年调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录制奖、金奖。(两文选自《倾听中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23年版)【阅读指导】《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人,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强烈地意识到: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3.教学PPT●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借助ppt,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远、最牢固、最无私的。”这话一点不错,做子女的从生命的孕育到长大成人,不知要倾注父母多少心血!“孝亲敬长”指的是孝敬亲人和长辈,是子女感激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的最好的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知恩图报,这是每个做子女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孝敬长辈,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优秀的人。同学们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老年人过得幸福吗?(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即使有学生回答老人生活是快乐的,也不应予以否定。)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段广播录音《白发的期盼》,听听老年人的心声。●研习课文主导学生活动:播放《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倾听,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这个“白发的期盼”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提示1:“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提示2: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老人们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主导学生活动:提问:1.什么叫精神赡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2.实施对老人的这种“精神赡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同学们能说说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吗?你觉得他们获得“精神赡养”了吗?对老年人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是个性化的,教师注意引导)概括、发言。人口学博士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在农业社会人们守土为重,形成大家族,以不流动为前提。但现代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已经必然威胁到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了。如今,这一条古训已被年轻人的前程和年轻人身在其中的激烈竞争冲得无影无踪。也许嘴里还哼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而双脚走在了离家千万里的路上。老年人的子女、当今的中青年人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主导学生活动:“倾听”注意事项: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听讲、思考●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练习、交流答案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课后测评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内容附后。作业设计1.上网搜索故事《陶知县智判不孝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百善孝为先”的理解,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2.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提纲(包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对现在“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提示:访问对象要有男女、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的区别。访问过程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找多个同学集体访谈。作业上交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录音整理带,最后对“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就可以通过录音来实现,有条件的还可配上背景音乐。)●板书白发的期盼一、关注问题“精神赡养”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二、“倾听”注意事项: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课堂反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强劲痉挛大相径庭不胫而走B.逶迤怡情甘之如饴颐养天年C.沮丧矩形含英咀华越俎代庖D.裨益庇荫刚愎自用筚路蓝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犹豫炒鱿鱼轻歌慢舞身外之物B.报酬肖像画蹦蹦跳跳绿树成荫C.赡养鸟笼子无影无踪自负赢亏D.空巢出洋相计日成功唧唧喳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项是A.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如滚滚洪流不可遏制,近年来,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逐步得到遏止,反腐败斗争已经呈观出平稳健康、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范,他们是时代的先锋、群众的楷模,是弘扬社会主义伟大民族精神的典型。C.说起传统伦理道德,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我们都耳提面命的:“父母在,不远游”。D.说来也简单,就图个团团圆圆、就图个天伦之乐,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驳斥尼古丁无害论,称尼古丁对人体有害是不容否认的科学公论,戒烟产品在宣传时不能违背国家规定,也不能违背科研成果。B.新任省长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示,将努力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经济体制机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焕发济南高薪区的新优势。C.青年作家韩寒的一段博客文章日前被湖北省鄂南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联考作为语文试卷中的试题之一,要求考生从中找出四处毛病并改正。作家郑渊洁昨天发表文章声援韩寒,认为上述中学侵犯了韩寒的著作权。D.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寂寞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然不可低估。。①一个人大红大紫,各种应酬纷至沓来,花在事业上的时间会大幅减少。②人的天性喜欢热闹,热闹可以刺激我们的感官,娱悦我们的肉体,而寂寞作用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它的美丽需要我们静静地品味。③寂寞一点,没有电视报纸约你做这个访谈、那个对话,没有单位找你做此种鉴定、彼种论证,没有粉丝寻你签名作序,你在事业上就会少些干扰。④首先,寂寞可使人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⑤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近寂寞也是走近一种生命内在的韧性。A.③⑤②④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④①⑤②D.⑤②③①④●课后测评阅读下面甲乙两部分文字,回答1~5题。甲赵女士:我有一个老领导,他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有好几个孩子但都不在身边。老头退休以后就一个人在家,有一次到班上,他跟我说,他说他这一周就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到公园散步,碰上了一个人问他“老大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他回答人家;再一句话呢,是我们单位一个同志给他送报纸、杂志,他说了声“谢谢”。后来,有一天早晨,他过马路去买豆浆,结果发生车祸了,老人死得很惨。
(录音止、音乐起)
记者:我一直犹豫是否用这个故事作这期节目的开篇,因为它有些伤感甚至残酷。如今,这位一周只说了两句话的老人已不能告诉我他真正的感受,但他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理由是,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一亿二千六百万。这个庞大的数字中有多少老人的生活是孤独、寂寥的,我无从知道,但我敢肯定,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他的境况在中国老人中绝不是惟一的。
(音乐止、出录音)
林女士:一个人在家里闷死了。
严女士:时间比较难打发,感觉很孤独,经常流泪。
冯先生:一天到晚也就出去溜达呗,回家干啥呀,也没啥事,所以我一般不到天黑都不回家。
张女士:在家里,一个人孤孤单单,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织毛线,没有人讲话真难过,真不喜欢。心里不开心,要买吃的,我又跑不动;要到哪里玩,我又不认得。你想,孤单,看着钱有什么用啊?身外之物我都不想要了。
(录音止)
记者:那么,老人想要什么呢?专家用四个字回答我——“精神赡养”。
(出录音:人口学博士陈先生)
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录音止)
记者:这是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陈功对“精神赡养”的解释。事实上很多老年人甚至还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明确而实在的。
有首名叫《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让一向以流行音乐不以为然的老年人着了迷。有几句歌词是这样说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说来也简单,就图个团团圆圆、就图个天伦之乐,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节选自《白发的期盼》)乙步入老年,人们往往特别关注身体健康,而对心理健康并不在意。然而,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却令人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可以说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据有关医疗部门心脑血管专家介绍,30%~40%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关。大量实践证明,情绪的稳定、心理的健康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病情的稳定,延缓人的衰老。现代医学已证明,消极情绪是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凶手,是导致身心疾病的诱因。一个不正常心理状态的人将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安的刺激,促使它发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只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人体就有很大的抗病能力。解决好当前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共同努力。首先,社会上应加强对老年心理问题的重视,各地应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一些老年心理咨询机构。各地参加老年文体组织的老年人个个精神焕发,有些烦恼大家一聊一忙,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作为子女和晚辈应重视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消除寂寞烦恼。不管工作多忙,子女都应常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加强和老人的沟通。
老年人自己应端正心态,充实生活,加强学习。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老年人一定要对生活抱一种现实的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老年人可借此学一些东西,做一些事情。一忙了,孤独寂寞就没了;并且学了知识、干了事,老年人还有成就感。老年人要加强人际交往,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房间里,应走访亲戚朋友、邻居;照看一下第三代,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老年人不必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习惯,免得伤了和气,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使得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和睦。(节选自王尽新《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1.语段甲文章围绕了一个什么话题,是以什么样的故事引入的?2.语段甲中的“精神赡养”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3.阅读语段乙,为什么说“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却令人不容乐观”?4.乙文作者就解决好当前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出了哪些措施?请分条列出。5.这两个文段都是谈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在表现主题和语言运用有什么不同?答案:一、课堂反馈1.C点拨:A项读音均为jìng,B项读音均为yí,C项“越俎代庖”中的“俎”读音为zǔ,其余读音均为jǔ,D项读音均为bì。2.B点拨:A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C项“自负赢亏”应该为“自负盈亏”。D项“计日成功”应该为“计日程功”。3.D点拨:A项“遏制”意为制止、控制,“遏止”意为阻止,前者重在“制”,后者重在“止”;B项“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C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教导。应该用“耳熟能详”。4.D点拨:A项“违背……科研成果”搭配不当;B项语病有两处,一是语意重复,“体制机制”可保留一个,二是“焕发……新优势”搭配不当;C项为成分残缺,缺少“要求考生从中找出四处毛病并改正”主语从而导致了本句表意不明。5.B点拨:解答关键是梳理清上下文脉,抓住关键词语,如,只要抓住“自然”“首先”“从这个意义上讲”等词语,就等于拿到了一把解题钥匙。二、课后测评1.文章围绕“精神赡养”这一话题,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的,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2.“精神赡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程度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法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意思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3.(1)老年人中有很多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有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2)很多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关。(3)消极情绪是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凶手,是导致身心疾病的诱因。4.(1)社会上应加强对老年心理问题的重视,各地应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一些老年心理咨询机构。(2)子女和晚辈应重视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消除寂寞烦恼。(3)老年人自己应端正心态,充实生活,加强学习。5.甲文是一篇采访录音稿,属于新闻分析。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采访老年人代表,反映了老年人精神孤寂、缺乏亲人照顾理解的社会问题,呼吁每个人都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关怀。乙文是一篇社会评论,反映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指出“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语言上,甲文非常注意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语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吸引力。记者解说串联语言,精练扼要,起到划龙点睛的作用。乙文采用一般性的书面语言,准确精练,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指导学生: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提纲(包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对现在“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提示:访问对象要有男女、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的区别。访问过程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找多个同学集体访谈。作业上交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录音整理带,最后对“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就可以通过录音来实现,有条件的还可配上背景音乐。)分小组展示事先布置,分小组,组内分工,课堂展示。与第一课时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练习、交流答案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课后测评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内容附后●课堂反馈1、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包含两个分句的复句。
我真想不到,报上曾经报道过的有外国独居老人死在家中无人知道,很久以后才被发现的事情竟然同样发生在他的身上。
2、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3、把下面一则新闻拟成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分成功佳作。在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后,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作音乐及主题曲提名。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测评(1-2题预习指导,3-5题选做)母亲的泪眼
5年前回中国老家探亲,和老母亲离别时,曾向她吐露了“再过5年,就是你90大寿,到时我一定回来为您拜寿”的心愿,转眼和母亲离别已满5年了。去年底,母亲来信说,她的生日原是9月4日,她准备提前在下年初我回乡前就做,这样,我回时就可以减少一些应酬,让我住得安适些。母亲还说,她最近身体已大不如前,不知道还能在世多久,希望我尽可能早回,像她这般年龄的人,今天不知明天事,迟了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见到面了。因此,今年初即作归计,到了3月中旬就整装成行。
由于途中因事耽搁,归期比预定的日程迟了一天,害母亲空等了一整天,到家时,她听到我和邻居招呼的声音,连忙艰难地移动双脚,到门外以泪眼相迎,看她薄薄的两唇勉强开合着,却无法说出话来,我也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在启程前,托在国大医学院任教的内弟,介绍了几种适合老年人服用的丸药,在上海停留时,又为母亲搜购了好些补品。母亲面对着成堆的瓶瓶罐罐,却说:“我的日子不会多了,用不着进补啦,你的两个女儿——我的两个宝贝孙女,好好地抚养她们成人,这才重要。”
母亲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很少想到自己,一向乐于助人,满怀悲悯。这苦了她的一生,而她自己却乐在其中。
倒是后来我在行李中找出了一双棉鞋,她马上试穿,正合适,因此,逢人便夸我说:“难得可儿还记得我鞋子的尺码,这鞋大小正合适,穿着又舒适。”可儿是我的乳名。这长久以来没人呼唤的小名,从母亲嘴里叫出来,听着有说不出的舒服。这棉鞋也是临时在上海买的,母亲的小小金莲,要为她找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子,实在不容易,这是在一家专卖手工缝做的鞋店里找到的,差不多大小的鞋子,只剩这么一双,说起来真是幸运。
饭桌上,所有的小菜,都是我爱吃的,美味的红糟鸡、香喷喷的干菜肉、可口的虾米豆腐,都是我百吃不厌的。母亲自我告诉她回家的日期以后,就为我准备吃的。
临睡前,母亲见我坐久了,起立十分困难,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诉她:在杭州时,因为旅馆里的睡床弹簧太松,半夜转身时闪了腰,次日即去找骨科医生诊治,如今还没有完全复原。母亲要我让她看看。在我犹疑间,家人都在旁劝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折纸房子创新课程设计
- 幼儿玩具语言类课程设计
- 幼儿空气棒篮球课程设计
- 无纸化办公课程设计
- 《医疗犯罪中医疗机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 《LD集团借壳上市财务绩效研究》
- 《南京市江宁区旅游型乡村景观绩效评价研究》
-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传统资源分类研究》
- 《功能性训练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MOOC】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培训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
- 2024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英语1》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创业实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中外石油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万能中国地图模板(可修改)
- 工程增项签证单样本
- 餐饮消防安全培训(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