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所以此题实际问的是割占台湾的是那个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割占台湾的是甲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其他选项不涉及台湾问题。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2.光绪年间.《大宁县志》记载:“工匠外来者多,平日无事,不足以养多人……至盐场筒、灶工丁逾千人,论工受值,足羁縻(留下之意)之。”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大宁县自耕农大量破产

B.大宁县专业盐工没有人身自由C.大宁县雇佣劳动很普遍

D.大宁县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参考答案:C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王夫之“统治者与民休息”的主张,这与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提及的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君民关系”,排除C;题干信息体现不出孔子“仁”的主张,排除D。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概况;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把握到以下方面: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②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④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⑤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的局面。4.在19世纪末中国社会经历的思想剧变中,进步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为A.封建思想遭到毁灭性打击

B.人人平等.平均主义思想被广大群众所接受C.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进一步传播

D.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参考答案:C5.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C.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D.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复兴原因有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查士丁尼学说会纂》原稿的发现、两大法学派的推动等,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研究和学习罗马法现象出现主要是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选项贴切;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在14-17世纪时期,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故C选项错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6.“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汉B.隋唐C.北宋D.元朝参考答案:C7.五四时期,冯元仲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李贽的主张(

)A.民为贵,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不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C不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句;D不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朱熹的主张;B符合题意,表明反对盲从孔子,因此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8.图为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北伐战争的胜利D.抗日战争的爆发参考答案:B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从时间信息“1928~1934年”就可以排除A、C、D。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使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B项符合题意。9.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参考答案:D考点:市的形成与发展。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宋代都城多见”可见主要陈述了宋代都城东京城内出现供商业活动的服务部门,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因此D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10.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A.重视技术的革新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参考答案: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代中国农业一直遵循二十四节而缺乏技术的革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农业是重视实践的而非轻视实践,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多年农业实践的结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十四节气也属于科学的东西,古代中国农业并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参考答案:A1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考答案:D13.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参考答案:C14.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是下列哪一条约

A《瑷珲条约》

B《勘分西北界约记》

C《改订条约》

D《北京条约》参考答案:D15.马列主义史观认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B、法国的启蒙思想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的欲望和价值,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18世纪初的《鲁滨逊漂流记》产生直接影响,故A项正确;法国的启蒙思想强调理性,主张以人权反王权,以民主反专制,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鲁滨逊漂流记》成书于18世纪初,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0),主要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6.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因素,形成了京剧,故D正确;《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错误;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B错误;书法艺术以魏晋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C错误。1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参考答案:A18.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赞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C.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D.该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参考答案: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顾炎武思想的掌握.答案:依据材料中的“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此所以为王政也”可知,顾炎武认为人之有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他这种对“私”的肯定,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认为人之有私是合情合理的,故A项错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19.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A.中体西用,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参考答案:B2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体现了平民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形成扩大,对文化的新需求。A不对,自然经济缓慢解体是在近代;CD不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与儒家地位逐步提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繁荣。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点评:阅读历史材料,第一感觉要把握材料反映历史事物的时代性,明确材料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什么事情,材料反映的历史事物一旦明确,马上联想到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点。材料一定会与历史的阶段特点相适应,答案设计必须与历史的阶段特征相吻合,如果相违背,可以直接排除。21.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参考答案:C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分析选项,A表述错误,传统土纱依然有一定的市场;早在鸦片战争,中国就已逐渐沦为外商的原料产地,故排除B;C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甲午战后列强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故应选C。22.“如果我对了,德国人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人会说我是欧洲人,美国人说我是个世界公民;如果我错了,美国人说我是个欧洲人,法国人说我是个德国人,德国人说我是个犹太人。”据此判断这位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诺贝尔

D.达尔文参考答案:A23.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人均收入(元)43.835.941.2250.51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年—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参考答案:B24.彼特拉克曾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A.人文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专制主义思想参考答案:A25.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而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参考答案:D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AB;18世纪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的惯例,促进内阁制的发展,选D。19世纪上半期,随着两党制的建立和完善,英国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排除C。26.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参考答案:A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依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首要政治前提,即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故应选A。27.从2009年底开始,3D电影《阿凡达》一举横扫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也在2010年打破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因为它A.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B.拍摄准备时间比较长C.代表了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

D.敏锐地回应了影响文明发展的问题参考答案:C28.新中国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谈话,其要点如下。据此判断,该谈话(一)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三)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A.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回答了束缚思想的认识问题C.实现了社会各方面拨乱反正D.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谈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两手抓”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谈话”是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未涉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的信息点,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回答了束缚思想的认识问题的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清晰地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实现了社会各方面拨乱反正的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29.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

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

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

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参考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特点30.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贝多芬(1)图一所示人物是哪国人?他对世界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他的音乐风格有何特点?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理解。参考答案:(1)贝多芬是德国人,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他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2)风格: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构思广阔,形势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地位:贝多芬处于欧洲巨变时期,他站在时代的前列,勇于创新,拓展了各种音乐形式的范围,并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它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使命;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使古典音乐更加震撼人心;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3)贝多芬一生充满了挫折,但他勇于向命运挑战。第五交响曲反映了他同命运搏斗,追求崇高理想的呼声。3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参考答案:D33.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8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4)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参考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选官制度:察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