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江干职业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书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保护和传承已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而且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发展与传承的责任。这种文化遗产如果被扭曲、破坏与灭绝,就不仅仅是对一国文化的伤害,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然而,中国书法在一百年间遭遇的变局,比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都更加剧烈。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签字笔和电脑的时代,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普遍放弃,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环境变异,传统书法不断被边缘化。我们的传统文字也经历了百余年简化字加拼音的冲击,汉字的字形、字体、字意已发生极大变化,书法的文字学根基和素材的多样性大受动摇。我们的诗、文、画传统也迥异于历史,中国国画之中书法元素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我们传统的私塾和书院式的国学教育,也已经被现代教育全面取代。书法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几近弃绝,书法的历史地位一度从历史的最高峰跌落至历史的最低谷。但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维护书法的历史传承。没有历史传承、没有历史根基者,不能叫“遗产”。中国书法的后申遗之路,绝对不能离开自身的历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书法在坚持“非遗”原则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艺术创新。它所强调的是,当它作为“遗产”时,它的主体、主流、主干必须是从传统走来的。当然,中国书法的传承必须是动态的。这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传统的真草隶篆诸种书体必须依然存活于当代书家的书写中,书法诸体的历史沿袭传承有序、代代相传;二是当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活在当下,书法流传不绝,书法依然为人书写。一切电脑设计制作的、机器印刷制造的“书法”或“书法式书写”都不是真正的可以作为“非遗”的书法,至少不是书法的主体。另外,为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我们有责任加快向世界人民传播、交流和共享书法的进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身份,使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获得了更便利、更高端的平台。向海外积极推介、传播中国书法,是后申遗时代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标本,中国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体现了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文化品性,将为中国文化赢得最大的荣誉和最广泛的尊崇,使中国文化在今后几百年几千年,对全世界的文化拥有持续的吸引力、征服力。所以,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路径,并不是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满足这种好奇的粗鄙的书写与书写表演,而是坚守它尊贵的文化品性,维护它的文化神圣、神奇、神秘和博大精深。(摘编自向云驹《坚守中国书法的文化品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植根于传统文化,但并不完全排斥创新,所以它尊贵博大。B.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传承手段的变异使其成为了边缘化艺术。C.不具备书法家的精气神又无传承和根基的书法不会是主流,也不可能成为“遗产”。D.中国国画中书法元素的缺失是书法历史地位一度从最高峰跌落至最低谷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全球化的背景切入,再联系国内现实指明了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路径。B.文章列举中国书法遭遇变局大量事实,论证了书法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窘境与危机。C.文章从书法诸体的传承和书法为人所写两方面来论证中国书法的传承必须是动态的。D.文章结尾先批驳错误做法,再顺势递进指出中国书法必须坚守自身尊贵的文化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传承并推介、传播中国书法,必将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而备受世人尊崇。B.中国书法之所以对世界文化有持续的吸引力和征服力,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C.作为传统文化精粹和标本的书法是“活”的文化,因此传承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D.中国书法是人类文化的杰出样式之一,所以,它一旦濒危,将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参考答案:1.C
2.D
3.A【1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所以它尊贵博大”不对,前后并无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项原文“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环境变异,传统书法不断被边缘化”,原因是“环境变异”,而不是“传承手段的变异”,故B项错误。D项原文是说“中国国画之中书法元素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书法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几近弃绝,书法的历史地位一度从历史的最高峰跌落至历史的最低谷”。并没有说是主要原因,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D项原文“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所以错误。【3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注意选项中过于绝对的说法。要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就可以判定为错。A项“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文化品性,将为中国文化赢得最大的荣誉和最广泛的尊崇”,这里说法过于绝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最近,美国前外科医生总长Dr.VivekH.Murthy撰文《工作与孤独的流行》强调:孤独如此流行,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公共健康的威胁,他还指出工作对此负有一定责任。当今这个年代,从技术上来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史无前例地便捷,不仅车疾马快,还有电话,视频、电邮、各种社交软件等。几乎在瞬间,你就可以联系到另一个人。然而,从情感上来讲,人们却前所未有地孤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孤独的人数已经翻了一番,研究表明,美国如今有超过40%的成年人感到孤独,实际人数可能会更高,此外,过去几十年来,认为自己拥有亲密知已的人数一直在下降。而在工作场所,许多员工,还有一半的首席执行官,都有孤单感。孤独会导致压力,长期或慢性压力会导致一种关键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升高。压力也与体内较高的炎症状态有美,这又会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病、抑郁症、肥胖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慢性压力还可以劫持你的大脑的前额皮层,大脑的这个区域控制着人的决策、计划、调节情绪、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节选自“同语轩”2018年2月10日)材料二: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承受着孤独的痛苦,这可能会增加罹患许多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早亡,而这些人当中近三分之二的人体重超标。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增加超重可能性的相似基因区域也导致社交孤立。这是首次有研究发现孤独与肥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科学家建议,可以通过鼓励人们减肥来应对孤独感的盛行。剑桥大学资深科学家约翰·佩里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能够利用遗传学来确定孤独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说:“我们常常认为孤独纯粹是由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生活经历造成的,但这项研究表明,基因也起着作用。基因和环境总有复杂的交错,但研究的确表明,在人口层面,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肥胖问题,我们也能减少孤独。”报道称,该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库487647名参与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个人感知的孤独,与其他人互动的频率以及这些互动的质量等问题提供了问卷回复。然后,他们研究了单个个体的基因构成,以确定他们是否具有孤独易感性。那些认为自己孤独的人在15个遗传位置上的DNA有着“不同的表达”。(节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7月5日)材料三: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长;全球范围内分散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个人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高于集体文化……孤独似乎是当代生活的默认特征,尤其体现在富裕和城市发展良好的国家中。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称:“分析以往研究发现,生活在孤独环境中的人与保持社交关系的人相比,其早死概率提升50%。”该网站提到了两份综合分析报告,这两份报告旨在评估社会关系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约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涵盖148项研究、涉及逾30万参与者的第一份分析指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可使早死概率下降50%。第二份分析涵盖70项研究,涉及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的近340万人。该分析指出,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肥胖。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特-伦斯塔德说,尽管这种“流行病”并不仅限于富裕国家,但由于富裕国家“寿命更长,结婚率降低,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更少,离婚的人更多且独居的人也更多”,因此这种现象在这类国家中更为突出。在美国,约有4260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孤独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生活中无人陪伴,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结婚。此外,婚烟和子女数量均呈现下降趁势。(节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便捷,人们却倍感孤独。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比,美国孤独的人数即将翻一番。B.英国65岁以上人群大多体重超标,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感到孤独,这会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并导致早亡。C.涉及多个国家的一份研究分析表明,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要大大高于肥胖。D.由于富裕国家人的寿命更长,结婚率降低,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更少等因素,孤独现象更为突出。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独会导致压力,并同时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最终劫持人的大脑前额皮层。B.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表达异于常人,也是人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C.减肥、丰富的人际关系、亲人陪伴等,可有效改善孤独的症状,并降低死亡风险。D.三则材料介绍了孤独的可能成因及危害,还说明了与孤独有关的其他社会问题。9.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造成孤独症状的可能因素。参考答案:7.D
8.A
9.①工作压力大;②老年化严重;③体重超标(或肥胖);④遗传基因;⑤人际关系淡;⑥缺少亲情陪伴。【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所在文章相关区域,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A项,“美国孤独的人数即将翻一番”错误,由材料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孤独的人数已经翻了一番”可知,“即将”应为“已经”。B项,“这会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并导致早亡”错误,由材料二“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承受着孤独的痛苦,这可能会增加罹患许多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早亡”可知,原文为“可能增加罹患许多疾病的风险”。C项,“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要大大高于肥胖”错误,由材料三“该分析指出,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肥胖”可知,原文为“相当于肥胖”而不是“大大高于肥胖”。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A项,“并同时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最终劫持人的大脑前额皮层”错误,由材料一“孤独会导致压力,长期或慢性压力会导致一种关键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升高。压力也与体内较高的炎症状态有关,这又会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慢性压力还可以劫持你的大脑的前额皮层”可知,当体内出现较高的炎症状态时,才会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而非“同时”;劫持你的大脑的前额皮层是“慢性压力”。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个材料的重心。题目要求简要概括造成孤独症状的可能因素,只要结合三则材料找出与此有关的各个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要点要全面。由材料一“孤独如此流行,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公共健康的威胁,他还指出工作对此负有一定责任”“当今这个年代,从技术上来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史无前例地便捷,不仅车疾马快,还有电话、视频、电邮、各种社交软件等。几乎在瞬间,你就可以联系到另一个人。然而,从情感上来讲,人们却前所未有地孤独。……而在工作场所,许多员工,还有一半的首席执行官,都有孤单感”可知,造成孤独的症状与工作压力、面与面的人际交往较少有关;由材料二“而这些人当中近三分之二的人体重超标。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增加超重可能性的相似基因区域也导致社交孤立。这是首次有研究发现孤独与肥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们常常认为孤独纯粹是由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生活经历造成的,但这项研究表明,基因也起着作用。”“那些认为自己孤独的人在15个遗传位置上的DNA有着‘不同的表达’”可知,造成孤独的症状与体重超标、基因等因素有关;由材料三“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称:‘分析以往研究发现,生活在孤独环境中的人与保持社交关系的人相比,其早死概率提升50%。’”“在美国,约有4260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孤独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生活中无人陪伴,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结婚。此外,婚姻和子女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可知,造成孤独的症状与人际关系冷淡、老龄化严重、无人陪伴等因素有关。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外星人是邪恶的还是友好的?过去20年里人们已知的太阳系外行星数量已经从零增加约800颗,但这只是整个宇宙中行星数量的极小一部分,仅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就可能存在数以千亿计的行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天文学研讨会上,有多名科学家认为,如果类地行星有外星人,该不该跟它们联络,这取决于两种不同的假设学说---“外星人邪恶说”与“外星人友好说”外星人邪恶说近年来,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斯蒂芬·霍金多次声称:外星人如果袭击地球,其主要目的是掠夺地球上的资源。最早持“外星人邪恶说”的科学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天文学家马丁·赖尔。他在上世纪70年代曾写信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竭力主张地球人不要与外星人联络,以免招致杀身之祸。另一名英国天文学家玛瑞克·库库拉在接受《太空探索》杂志采访时指出: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要高级,但是外星人也许不是很友善,我们现在还缺乏证据表明他们是“和平的使者”,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敬而远之”。2011年1月,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A辑》出版了主题为“地外宇宙”的特刊,剑桥大学等多所著名的高校的专家学者纷纷以此为主题撰文呼吁,各国政府应该出台一个行动计划以应对地球人被外星人攻击的问题。英国进化生物学家西蒙·莫里斯撰文表示,“任何计划跟外星人联络的人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外星世界的进化过程可能与达尔文理论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外星智慧生命可能很像我们人类:毫不掩盖地说,它们甚至可能也拥有暴力倾向。”
顺便一提的是:2012年5月30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战舰地球》的文章,披露了五角大楼拟用来对付外星人的11种新型太空武器,不过,有人认为这是美军为了得到公众支持来增加额外支出发展“星球大战”武器系统,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军借此来提振经济衰退时期的民众士气,还有人怀疑这些太空武器是否管用。外星人友好说
“外星人邪恶说”目前在学界比较流行,但也有些科学家不同意这一假说:他们从外星人的智慧、科技及人类自身对外星人的心理作用来说明外星人对地球人并不构成威胁,甚至持“外星人友好说”。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早在1999年发表的论文《宇宙语言学》中就指出:如果外星人能来到地球,说明它们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人类;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只要是高级智慧生命,它们的智慧决定着它们必须有分寸地对待其他智慧生命体。无独有偶,美国天体生物学家大卫·莫里森也表示:如果一个文明能够存在数十万年,那么它的先进程度一定超过人类。这个文明一定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没有必要侵略地球。他甚至认为外星人是“和平使者”且友善可爱。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天体生物学家赛思·肖斯塔克。他说,“如果地球存在一种它们无法在自己的家园获取的资源,科技发达的外星人可以选择更容易的方式获取或者制造这种资源,而不是千里迢迢来地球掠夺资源。何况太空旅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没必要侵略地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如果外星人来到这里,应该是为了访问或者科学探索;与它们交流,我们渴望已久,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主流科学界认为类地行星可能有外星人,但至今尚无确凿证据。至于外星人是邪恶还是友好,目前更无人知晓。(节选自吴定一、南木《外星人是邪恶的还是友好的?》)1.下列关于“外星人邪恶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最早持“外星人邪恶说”的科学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天文学家马丁·赖尔。他竭力主张地球人不要与外星人联络,以免招致杀身之祸。B.英国天文学家玛瑞克·库库拉在接受《太空探索》杂志采访时指出: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要高级,但是他们不友善,我们现在还缺乏证据表明他们是“和平的使者”,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敬而远之”。C.针对“外星人邪恶”学说,英国多名专家学者纷纷以此为主题撰文呼吁各国政府应出台一个行动计划以应对地球人被外星人攻击的问题。D.2012年5月,美国《战舰地球》一文披露了五角大楼拟用来对付外星人的11种新型太空武器。人们对五角大楼拟对付外星人的做法持不同见解。2.下列关于“外星人友好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科学家从外星人的智慧、科技及人类自身对外星人的心理作用来说明外星人对地球人并不构成威胁,他们甚至持“外星人友好说”。B.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认为:如果外星人能来到地球,说明它们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人类;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C.美国天体生物学家大卫·莫里森表示外星人文明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他甚至认为外星人是“和平使者”,友善可爱。D.美国天体生物学家赛思·肖斯塔克认为外星人不会千里迢迢来地球掠夺资源,而是来友好访问或进行科学探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外星人如果袭击地球,其主要目的是掠夺地球上的资源。B.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存在着不止地球一个行星,因此,类地行星是存在外星人的。C.不论持“邪恶说”还是“友好说”,科学家们都认为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要高级。D.外星人“邪恶”也好,“友善”也好,都只是人们的猜测,并无确凿证据。参考答案:1.B,原文是“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要高级,但是外星人也许不是很友善”(2分)2.C,原文是“这个文明一定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2分)3.B,是否有外星人只是猜测而已,从文章最后一段也可得知。(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四、重温国学的经典(共18分)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秋声赋》)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雨骤至
骤,突然B.天高日晶
晶:亮C.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D.亦何恨乎秋声
恨:遗憾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草拂之而色变
危而不持B.忧其智之所不能
邻国之民不加少C.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D.黟然黑者为星星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19.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春生秋实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去今之墓而葬焉C.襟三江而带五湖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作者借助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把无形无色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感到秋声盈耳;接着从虚到实,分别描写了“秋色、秋容、秋气、秋意”来烘托“秋声”的特殊情调。B.本文采用对话体来写,其实也是便于抒发作者对秋声和人生的独特的感受。童子的单纯和无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主人秋思的纷繁复杂。C.文章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天象、训诂等方面对秋作了独特的思考,让读者更加理性地认识到秋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意蕴。D.作者将无情的草木和有灵的人类作对比,其实是为了体现出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得多的主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历宦海沉浮的作者所产生的一种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
(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
参考答案:17.D
18.C
19.B
20.A21.(1)这就叫做天地的尊严正义之气,常常把肃杀当作心性(也可能译为“常常显示出肃杀的心性”(3分,注意“是”“义气”“心”等词语的翻译)(2)许多忧愁触动他的心,无数事情使他的形体劳累。内心有所触动,一定会损耗他的精神。(3分,注意“劳”“中”“摇”等词语的翻译)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阙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辨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俘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摧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惧、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水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凭。(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注释: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众银获宥/故及之/B.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目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C.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D.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B.殿试: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发策问考试,故又称廷试、御试。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慎十分讲究孝道。继母去世后,他按照礼仪服丧;闻知父亲生病,他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他又请求归葬。B.杨慎敢于直言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杨慎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回朝;世宗时,他又多次犯颜进谏。C.杨慎一生坎坷,不得志。他二十四岁就考中状元,因政见不同被贬谪,父亲去世后,居无定所。七十岁时去世。D.杨慎做事原则性强。桂萼、张璁因建言被召为翰林学士时,杨慎宁肯被罢斥也要上书反对桂萼、张璁的政治主张。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今陛下既超摧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2)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参考答案:7.C
8.C
9.B
10.(1)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粤这些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希望赐书免了我们吧。(2)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拿不懂的地方来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这段文字是说“他经常讲授《舜典》,说:“圣人设置赎刑,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如果是首恶大奸,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有人说进献金银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这句话。,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舜典》”“圣人”“赎刑”“民”“大奸”“张锐”“金银”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意思是“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故按照语意“过”和“俾”之间断开,排除BD两项;“无可赎之理”意思是“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后面的“时”是时间状语,修饰“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意思是“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理”和“时”之间断开,排除A项,故选C。【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错误。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武宗只得称病而归”错。原文的“寻称疾归”的主语是承接前句省略,为“慎”,是杨慎称病而归。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擢”译为提拔,“是”译为正确,“愿”译为希望,“罢斥”译为罢免。第二句中,“尝”,曾经;“谒”,拜见;“叩”,询问;“叩以疑义”,状语后置。【参考译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岁那年考取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遇继母丧事,服丧完了以后,仍担任以前的官职。十二年八月,明武宗秘密出行,刚出居庸关,杨慎上书直言极谏皇帝。不久他上书称病,辞官归里。明世宗继位,起用他担任经筵讲官。他经常讲授《舜典》,说:“圣人设置赎刑,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如果是首恶大奸,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有人说进献金银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这句话。嘉靖三年,世宗采纳桂萼、张璁的建议,征召他们为翰林学士。杨慎与同一官位级别的三十六个人共同上书说:“我们与桂萼等人学术不同,主张观点也不一样。我们所遵从的是程颐、朱熹的学说主张。桂萼等人所崇信的是冷褒、段犹的遗绪。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萼等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我们不能与他们一同共事,希望赐书罢免了我们吧。”皇帝很愤怒,严加责问,分轻重给予停发俸禄的处罚。过了一个月,他又与学士丰熙等一同上书进谏。没有得到答复,又与廷臣跪伏在左顺门力谏。皇帝大怒,下令将带头起事的八个人逮捕入狱。这时杨慎和检讨王元正等摇门大哭,哭声响彻殿庭。皇帝越发愤怒,把他们都捉拿下狱,处以廷杖之刑。过了十天,有人说上次罢朝以后,群臣都已经散去,杨慎、王元正以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又聚众伏地而哭。于是在朝堂上把这七人又打了一顿。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他乡,其他人都被削去官籍。杨慎到了云南永昌卫。在此之前,杨廷和掌权,全部辞退了朝中办事不力的官员。到这时,他们在杨慎被谪戍的路途上寻找机会,准备加害于杨慎。杨慎知道后谨慎防备着他们,到临清他们才散去。杨慎带病长途颠簸,疲惫不堪。抵达戍所后,几乎起不来了。嘉靖五年,杨慎听说杨廷和病了,驱马很快赶到家。杨廷和很高兴,病便好了。于是回到永昌,听说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便率领家丁步卒一百多人,驱马快速赶到木密所与守卫官员一起打败了叛军。嘉靖八年,他得知杨廷和去世,便跑去告诉巡抚欧阳重向朝廷请求,获准归葬,葬礼结束之后他又回来。从此,(有时)或者归蜀,(有时)或者呆在云南会城,(有时)或者留在戍所,主管官员都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到七十岁那年,他回到四川,巡抚派四个指挥把他捉拿回来。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杨慎从小警惕机敏,十一岁就能作诗。进入京城后,写了《黄叶诗》,李东阳读后嗟叹不已,大加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用不懂的地方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杨慎非常惊异,于是更加努力学习古学。被流放边境之后空闲时间较多,更博览群书。他曾经告诉他人说:“人的天生资质不值得依靠,要想使道德学问每天更新进步,应该从学习中获得。”所以他酷爱学习,穷尽文理,到老反而更加坚定。明代背诵之广博,著作之丰富,当推杨慎第一。隆庆初年,被封赐为光禄少卿。天启年间,追赠谥号为文宪。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6.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士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彧荐嘉。太祖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嫡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将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选自《三国志菁华·郭嘉传》有删节)1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欲引军还
引:率领B.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趣:追求C.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敌:敌人D.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
济:渡河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他认为袁绍只是学了周公一点皮毛,诡计多端而做事抓不住要害,喜欢谋划而缺乏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太难了。B.孙策准备乘曹操官渡作战时袭击曹操后方的许昌。郭嘉判断孙策树敌众多而又为人轻敌,缺少戒备,一定死在刺客手里。孙策果然被许贡的宾客刺死。C.郭嘉善于分析敌人内部矛盾。大破袁绍之后,他分析袁绍由于爱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所以必定发生内讧。曹操静观其变,很快就平定了邺。D.曹操准备远征袁尚及三郡乌丸,部下大都担心刘备袭击许昌。郭嘉分析了刘表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认为即使倾全国的兵力远征,也用不着忧虑。果如其言。1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点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B.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C.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D.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1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2)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参考答案:14.C
15.A
16.D
17.(1)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刃1分,靡1分,怿1分,整体句意1分。)(2)孙策新近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能得到别人死心效力的豪杰。14.试题分析:敌,抵挡。15.试题分析: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觉得他不能识人。“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语意衔接紧密,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觉得他不能识人。“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语意衔接紧密,不要断开。16.试题分析:“一举定也”作“可”的补充,不要断开;17.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刃”“靡”“怿”和判断句以及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参考译文: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往北求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袁绍只是想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而不知用人的关键所在。事情头绪多的时候很难抓住要害,喜欢谋划但是没有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成就霸王的基业.难啊!”于是就离开了他。荀或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议论天下的事情。曹操说:“使我成就大功业的,必定是郭嘉啊。”郭嘉出来,也高兴地说:“曹公真是我的主人啊。”刘表担任司空军祭酒。曹操征战吕布,三战三胜,吕布入城固守。当时曹操的士卒疲倦不堪,曹操想率领军队退还,郭嘉劝说曹操对吕布发起急攻,于是活捉了吕布。孙策辗转征战,行程千里,终于完全占领江东,听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准备渡江向北袭击许昌。曹操的部下听了都害怕,郭嘉判断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些能得到别人死心效力的人。但是孙策轻敌而无戒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与单身在田野中行走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埋伏的刺客一跃而起,一个人就可以与孙策匹敌了。以我看,他必定死于匹夫之手。”孙策兵临长江,尚未北渡,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杀死。郭嘉随从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又跟从曹操在黎阳击讨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连续作战,多次取胜。诸将想乘胜追击,郭嘉说:“袁绍爱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现在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他们必定内讧,不久就会分崩离析。急攻,他们就会相互支持;缓攻,他们便会争权夺利,不如南向荆州装做征讨刘表,以待其变;事变发生后再进攻他们,可一举而定。”曹操说:“好。”于是南征。军队到达西平的时候,袁谭、衰尚果然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的军队打败,逃到平原据守,派辛毗向曹操投降。曹操回军救援袁谭,郭嘉又跟从曹操平定了邺。后来又跟从曹操到南皮攻打袁谭,冀州平定了。太祖(曹操)将要征讨袁尚(袁绍之子)以及拥有三个郡的乌丸(少数民族国家),部下大多都担心刘表会派刘备偷袭许昌来讨伐太祖,郭嘉说:“刘表,是个坐谈空话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比上刘备,重用他担心不能控制住他,不重用他那么刘备就不会为他效力,就算您带全部兵力远征乌丸,也没有值得忧虑的。”太祖于是出发了。到了易地,郭嘉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奔赴千里袭击敌人,军需物品太多,难以很快到达,而且敌人听说以后,一定会做防备;不如留下军需物品,派轻装军队日夜赶路,出其不意的袭击。”太祖于是悄悄地出了卢龙塞,直击单于(匈奴首领)的总部.敌人突然听说太祖到了,仓皇迎战。大败敌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2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2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
参考答案:(1)“六畜”改为“牛羊”,或“稻麦”改为“五谷”(2分)(2)答案示例: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2分)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前加“今年”。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将“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中的“使得”删去。D项,搭配不当,“录取了”与“两个名额”不搭配,可以把“两个名额”改成“两个人”。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参考答案:17.D
18.C
19.B【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要求选填衔接句,考生要注意句式的一致,前三项都是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混合,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造成句意不连贯,如A项,前一句是被动句,主语是“这种结合”,后一句“发明”的主语应是“中国人”,前后主语不一致;B项,前一句的主语是“中国人”,是主动句,后一句的主语是“样式”,是被动句,主语不一致;C项,前一句的主语是“结合”,是被动句,后一句的主语应是“中国人”,主语不一致。这就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永不改变。第一处,从语境来看,“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应是强调其“不改变”的特质,应选“亘古不变”。“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第二空,是形容石头的特性,“质朴无华”最为恰当。“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三空,是说摩崖的书法内容与形式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密切,不涉及忧喜、祸福,应选“息息相关”。“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回避短处;“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第四空,前面的句子主语中国人,且后面说“各自发挥长处”,由此确定应填“扬长避短”。故选C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语序不当,“唯一”应放在“成为”后面。A项,“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中途易辙,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青铜文明”,句中没有谓语,意思还没有说完,第二句的主语就变成“书法”。可将“在”放到“青铜文明”之前。C项,“相抵抗的书写形式”搭配不当,“抵抗”改为“抗衡”。D项,“随着……使……”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去掉“使”,语序不当,将“唯一”提到“可以”前。故选B项。【点睛】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街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街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街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街接句主要从陈述对像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的无数朵浪花发出
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②严复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撰写发表一系列政论文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引介西方思想文化,
,唤醒国人。③弗林特船长的名字,尽管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对那儿的一些人来说却
,带来了极大的恐慌。A.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B.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如雷贯耳
C.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D.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②重庆合川乡村民说:“我们村上的变化可大了,路变宽了,产业变多了,居住环境变好了。真没想到,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装扮起来如此漂亮。”③江苏泰州宗林村开设了图书室,阅览室,老人活动室,儿童科普乐园,体育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并且定时开展促进乡风文明的评比活动。④某份报告指出,部分农村现状堪忧:有的村子,房屋年久失修,村民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村子,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读了以上四则材料后,对于振兴乡村你有哪些联想或感触?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例文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一些乡村也发生巨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路变宽了,产业变多了,居住环境变好了,文化设施也多了,乡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活力。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金华市202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警官学院《现代舞基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技术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CA课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磁场的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快速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加工安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粉体工程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酒店一线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 全面设备管理(TPM)培训资料-课件
-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车间生产管理流程图模板
- 河北省邢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市场部绩效考核表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学霸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笔记全册(最终)
- 热棒的要点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