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附属外国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滋润刘醒龙生活在南方,对湿润有着别样的感情。去年十一月,我去西北某地时,突然接到朋友的邀请,从干涸到十几个人共用一盆水洗脸的黄土坡上的窑洞,直接飞到宁波。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由于是深夜到达,直到第二天早起,才产生对她的第一感觉。一个在长江边玩水长大的人,去到那种干旱得对水都麻木了的地方,自然更加怀念天设地造的江河湖泊了。我是一个对水怀有不舍之心的人,偏偏宁波读懂了我。在我抵达宁波的第一个早上,就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好雨。那一天,只要在户外,自己就坚持不使用任何雨具。并说,自己是从西北来的,那里的人将打伞当成一种罪过。宁波的雨,竟然如此深得我心。人在室内时,她便下得激越而豪迈。一旦发现我们走到门口,那雨马上变得温婉而抒情,细细密密地从空气中弥漫下来,比打湿脸庞多一点,比浇透衣服少一点,让人实实在在地放心地走在雨中。说来很怪,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会来宁波,来过一次后,不算因故没有成行的那几次,仅成行的,半年之内竟达三次。第二次从武汉自驾来宁波,时值四月,沿途都是艳阳高照。一到宁波,天就下起雨来,待我离开宁波,出城区不远,那雨就消失了。所以,第三次来宁波时,心里已经不可能有其他假设了。从武汉开出的动车到上海后,不出站依然是动车转到宁波,七小时的动车车程,我一直在入神地看一位藏族肢残作者写的长篇小说打印稿。一旦放下书稿,朝着车窗外若有所思时,一定会在心里重复地问:宁波会再下雨吗?宁波后来用我所喜欢的湿润回答说,会,一定会的。事实上,在我前往的路上,宁波正下着一场少有的豪雨,只是当我们走近时,那雨才变得温情脉脉。对于外来者,走马观花是其永无休止的真理。第一次来宁波,只与浙东古代雕刻艺术最集中、最精致、内容最丰富的建筑之一林宅有一些接触,它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诗意而建造。第二次来宁波,也只看了赫赫有名的天一阁。坦率地说,第三次宁波之行,所了解的是比天一阁的存在更让人为之心动的另一种事实,二O一O年十一月二日的《宁波日报》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八十四家,其中国办七十一家,民办十三家;由文化文物系统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三十一家;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十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六十六家。让人觉得惊讶,同时又更觉得欣慰的是,文章所说的十三家民间博物馆,馆舍总面积有四万四千八百余平方米,藏品总数已逾一万九千六百件。这样的事实如何不让人心动,如何不使人觉得,这是一场无声细雨在湿润这座城市!在宁波的最后一天下午,去阿育王寺,瞻望佛顶骨舍利。一行人一边排着队,一边听管事的僧人细说瞻望之要领与心得。说是自从佛顶骨舍利供人瞻望以来,无数得到佛祖引领的人,所看到的景象,再没有任何重复的,人所各异,异所各人。终于轮到我们一行,并终于轮到我自己,诚惶诚恐地上前去,尽可能地贴着阿育王塔的小小飞檐,放飞自己的视野。或许只有十秒钟,这样短的时间,想要看清一种影像该是何等的不易,更何况是在金碧辉煌的背景之中。所以,我只能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一种感觉。但至于是什么,则不敢轻易地说定。从寺庙里出来,上了车,迷迷糊糊中像是又遇到一片雨雾。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心里突然冒出一个词:滋润!在阿育王寺内的阿育王塔中,我所看到的正是一种滋润,将人的渴望还给人,让人的渴求满足人的滋润。正如宁波的雨,可以轻浥心尘,却不会寒侵筋骨。12.作者为什么说“宁波的雨,竟然如此深得我心”?13.文章前半部分详写宁波的雨有什么作用?14.文章的题目是“滋润”,结合全文,探究“滋润”的丰富内涵。参考答案:12.①对湿润有别样的情感(对水有怀念之心);②作者从干旱的西北来,就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③人在室内时雨激越豪迈,人在门口时雨温婉而抒情。
13.突出了雨的温婉、湿润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为下文作者写宁波文化做铺垫。
14.①雨的浸润(湿润);②文化设施的熏陶;③心灵的净化。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析。从上文来看,文章开头就提到“生活在南方,对湿润有着别样的感情”,接着第二、三两段段写到“从干涸到十几个人共用一盆水洗脸的”西北某地到宁波,“第一个早上,就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好雨”让“我”感到舒畅;下文又具体写下雨时的感受,“人在室内时,她便下得激越而豪迈”“走到门口,那雨马上变得温婉而抒情”,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可整理出本题答案。13.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作者写出了宁波的雨“深得我心”,具有“温婉而抒情”“温情脉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宁波的喜爱之情。从结构上来看,下文作者由雨引出“滋润”,由“滋润”写到宁波的人文景观,突出对宁波的文化的赞美与思考,所以开头部分写雨也为下文做了铺垫。点睛: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上主要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位置,如果在开头,可是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全文奠定一种感情基调,与下文作对比,也可以是交待有关背景,与结尾呼应等;如果在中间,在结构上的作用都是过渡、承上启下;如果是在结尾,一般都是对文章的总结、深化、升华,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本题所考查内容在开头部分,按开头段作用来思考就可以了。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写作思路的理解,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然后归纳。从全文来看,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宁波的雨,突出了雨给人的滋润感觉;第二部分写宁波的文化,是“一场无声细雨在湿润这座城市”,也让作者感觉“从中‘看到’了自己”,滋润了内心,也就是使心灵得到了净化。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15分)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慵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等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8.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两点:(2分)A:
B:
19.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请回答:(6分)①“科学的”表现在
②“公平的”表现在
③“友爱的”表现在
20.文章结尾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这个“有益的启迪”是:(2分)
21.下边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分)A.标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中的“生机勃勃”是对整体太阳花而言,是对太阳花世界、太阳花事业的赞颂,并不是对单独的太阳花的赞美。B.文中加点的两个“闪”字都包含着行动迅速的意思,而且都有很强的表现力。第一段中的“闪”字生动地描写了太阳花闪光的美好形象,第六段中的“闪”字贴切地表现了太阳花甘心让位给新生者的高尚精神。C.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对自己“起初”关于太阳花的认识进行了肯定的阐释,意在赞扬太阳花炎炎烈日下仍能保持其勃勃生机。D.文中对单独的太阳花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它生命短促的伤感情绪,但借此却说了明个体生命只有溶于集体,才能体现生存的价值。E.文中加线的一段文字,运用拟人、衬托、排比等修辞手法,赞美暴烈阳光下的太阳花。
参考答案:18.A:喜爱阳光,特别能承受烈日考验。B:新陈代谢十分活跃。19.①严格遵守着朝开夕谢的规律。②每朵花自开自谢都只有一日的生命。③太阳花在完成开化之后,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20.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才是一个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世界。21(AD)
略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14分)荷塘清韵季羡林⑴楼前有清塘数亩。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⑵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⑶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但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⑷于是,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⑸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⑹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⑺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⑻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是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⑼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⑽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⑾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⑿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内容有删改)
23阅读全文,请用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具体过程。(4分)
24.触动作者情怀的荷塘清韵到底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25.对这散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笔下的荷花红艳耀目,迎风弄姿与众不同,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B.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C.本文语言空灵飘逸、含蓄多情,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美感体验。D.荷花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发展历程,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欣慰和希望。E.此文与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一致,手法和情趣大同小异。参考答案:23围绕“恋荷(或者念荷)——种荷——盼荷(或者等荷)——护荷——赞荷(或者悟荷)——赏荷——祝荷”的过程(答对四个表感情的词语即可,如:希望(盼望)、失望(灰心)、惊喜(狂喜)、祝福(快意),一个词语1分)24答案:一种不畏艰难的惊人的生存力量;一种与众不同的超凡的精神境界。25.CE(C“含蓄”的评价不准确。应该是清新自然、淳朴清纯。E.描写重点不一致、手法不尽相同:朱自清比下的《荷塘月色》重点是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与月色。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而季羡林《塘荷清韵》,重点是写荷塘的清韵,侧重荷塘韵味之美韵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以明不与齐也
与:亲附B.鲁卒以为将
卒:士兵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过:指责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执其手而与之谋C.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乃以为西河守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4.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①于是欲就名,遂杀妻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参考答案:12.A(“卒”应为“终于”,“谢”应为“辞退”,“过”应为“超过”)
13.C
(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实在意义。B.可是、却,表转折;表承接。C.因为。D.于是,就;才)
14.B
(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
15.D
(“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古文翻译: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耗费尽了,乡邻中有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只是个小国,现在却有了战胜强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对此心有疑虑,就辞退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以前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5.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减)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的“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舞幽壑之潜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及其所之既倦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太子闻之,驰往
D.夫晋何厌之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所以苏轼从小由母亲程氏教授其学习,对于历史的兴衰,总能概括地说出它们的要点。B.做徐州太守时,遇到水灾,苏轼到军营求援,卒长虽然不是苏轼的下属,但感动于苏轼临难不避,慨然答应效命。C.苏轼路过金陵,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王安石找了种种借口推脱,始终没有应允。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仁宗、神宗夸赞,尤其是神宗,他称苏轼是天下奇才,却最终也没有重用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4分)参考答案:4、B(例句中“庐”名词作动词“建造房屋”。A.“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舍”名词作动词“建造房屋”
C.“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D.“舞”:使动用法,“使…起舞”)5、C(例句与C项中“之”均为代词,A项为动词;B项为结构助词;D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6、C(原文意思是王安石虽然找了一些借口推脱,但最后同意进言。原文中“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意思是“王安石大声说:‘那我必须得要进言了。’”由此可知。)7、(1)(苏轼)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们分段堵塞洪水,来保护徐州城,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过:经过;使:派遣;卒:终于;3个词各1分,句子通顺意思正确1分)(2)富户一旦出城,城里的百姓就会动摇,我和谁来共同守城呢?只要我在这里(徐州),就一定不让洪水冲毁徐州城。(出:出城;1分是:代词,这里,指徐州。1分“吾谁与守?”意思为“我和谁来共同守城呢?”1分;句子通顺意思正确1分)附:文言文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往今来成败兴衰的历史故事,就能概括地说出它们的要点。等到他加冠的时候,他已博通经史。嘉佑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苏轼又凭《春秋》对义得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同事梅圣俞说:“我应当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大雨日夜不停地下,苏轼在抗洪最前沿筑起简易房屋,即使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派官吏们分段堵塞洪水,来保护徐州城,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的兵灾(战争)和狱讼(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在朝外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在朝外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现在皇上对待您不用常礼,您对待皇上,难道可以用一般的礼节吗?”王安石大声说:“那我必须得要进言了。”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王安石的嘴里说出来,听在你苏子瞻的耳内(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才可以。”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君子(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即使叫他杀人也敢去做。”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宋仁宗初次读到苏轼、苏辙的制政方略,下来后非常高兴,说:“我今天为子孙寻到了两位可作宰相的谋士。”宋神宗更是喜爱他们的文章,在宫中不断品读他们的文章,常常专研得忘了进食,称他们为天下奇才。然而他们(苏轼,苏辙)最后却没有得到重用。
略6.
参考答案:5、C【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6、A【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7、B【解析】②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⑤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光”,据此可排除D项。8、D【解析】并非所有儒生都拒绝合作。9、(1)您所奉事的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3分)
(2)于是高帝(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3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仔细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图二)人物手中为手机。(5分)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2分)(不超过6个字)(2)简要描述两幅漫画。(3分)参考答案:(1)旁若无人
咫尺天涯(2)左边画面描绘了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右边画面描绘了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大体内容1分,描述的语言2分)。【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精要点拨】1.审题(1)审清题干要求,特别注意是要“描述画面”还是“介绍画面”之类的区别。(2)审漫画: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在审题结束后不要急于解答,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典型性,有哪些实际意义等,至少应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从观察漫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来看,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在欣赏之余闭上眼睛想一想,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在作品内容的背后反映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在解题时,还要将漫画这一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2.答题(1)拟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2)说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另外,如是说明画面,语言要客观;如是描述画面内容,语言可以形象些。(3)挖寓意。要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或解说,还要注意漫画夸张的细节,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需要联系与漫画相类似的人或事。如本题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组成部分:三个人,交谈,微笑,——手机,沉默;然后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将内容全部描述出来即可。第二问,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漫画上夸张突出的部分“之前”“之后”。8.下面是江西“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除空白处皆为红色),请写出徽标主体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5分)
参考答案:(1)要素:由红烛、数字30、汉字书法“师”构成。(2分)(2)寓意:①红烛与汉字书法“师”的结合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②数字30体现了从教30年教师将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③红色表达了从教30年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荣誉。(3分)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山寨一词愈演愈烈的今天,无论是“山寨文化”还是“山寨产品”,都深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但在我们享受“山寨产品”低廉价格、创意别致的同时,一些隐患也随之暴露出来。②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新的胜利。③这篇小说题材新鲜、构思新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④近几年来,学校艺术节除个别独唱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性的,服装尽显华丽,演员个个长袖善舞,看得人眼花缭乱。⑤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领风骚,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A.①④B.②⑤C.③④D.③⑤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愈演愈烈。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此处不合乎语境。微言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要全面;②不超过50字。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生物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参考答案:志愿服务①能够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试题分析:这道题按照主要志愿服务来找其作用,每个句子是一个作用,把每个句子的核心内容摘取出来然后重新组合句子即可。【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其实是一道考查压缩语段的题目,需要注意以下解题思路: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辨析主次,留主舍次;压缩连缀,切合要求。本题中,一共有三层意思,按照每一层的主要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六、写作(60分,共1题)11.按照要求写一篇记叙文。(60分)请以“我
,故我在”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鲜明
③感情真挚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字数不得少于800字。参考答案:我读故我在宋代学者程颐说过: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纵观我读过的书中,读得最久的非语文课本莫属了。我读故我在,读课本的滋味尤为深刻,在书中我读到了自然,读到了真情,读到了人生真谛。这些,也正是读书之好处所在。我读故我在,在语文课本中,我读到了自然。无论是雪花飘飘,雾霭沉沉,还是蝶儿翩翩,鸟语花香,都让我读到了自然,感受到了万物的生机;无论是拂晓晨光,残夜余暗,还是日暮西山,夜色朦胧,都让我读到了自然,感受到了朝夕的更替;无论是春暖花开,秋叶萧萧,还是夏蝉如雷,冬雪飘飘,都让我读到了自然,感受到了四季的轮回。读到书中所写的自然,我明白了时光匆匆,学会了珍惜。我读故我在,在语文课本中,我读到了真情。每当忆起身处异地的亲人时,读到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会感受到如康乃馨般温暖的亲情;每当想起曾伴左右的好友时,读到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会感受到如百合般纯洁的友情;每当看到相守一生的恋人时,读到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会感受到如红玫瑰般浪漫的爱情。读到书中所写的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改装技术 课件 9.2加装360度全景影像认知
- 二零二四年多辆汽车租赁合同中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2篇
- 迎新欢乐活动主题班会
-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 2024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监理项目安全培训
- 现场应急急救讲解
- 神经外科疼痛治疗
-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
- 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 华为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表(PBC模板)
- 至美无相-现代数学天文物理漫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公开课优秀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 建筑工程施工全套资料范本及指南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T 3655-2022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
- YY/T 1434-2016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体外鼠胚试验
- GB/T 5014-2017弹性柱销联轴器
- GB/T 40133-2021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
- 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