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1.gif)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2.gif)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3.gif)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4.gif)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beefcbdd2d3127bb6518923c24edcc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三中学2022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中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C.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右移动参考答案:A图①中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A错误;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即换上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会降低,B错误;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即换上了低倍镜,则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C正确;由于显微镜成的倒置的虚像,所以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D错误。【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点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2.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D.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参考答案:C3.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参考答案:B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参考答案:B5.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参考答案:C6.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萨克斯利用饥饿处理过的植物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发现了C的转移途径是CO2→C5→(CH2O)参考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萨克斯利用饥饿处理过的植物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正确;B、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正确;C、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正确;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发现了C转移途径是CO2→C3→(CH2O),错误。故选D。8.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元素的去路,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氧呼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别进行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详解】在细胞质基质中,含18O的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C3H4O3和[H],C3H4O3进入线粒体与水反应,彻底分解成CO2,所以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应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9.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中有氧存在时,细胞呼吸才能产生[H]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同等质量的花生与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相同D.需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参考答案:D【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2)无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4[H]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或2丙酮酸+4[H]2乳酸+能量
(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环境中没有氧气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能产生[H],A错误;B、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由于无氧呼吸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产生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水果贮藏需要低氧环境,抑制无氧呼吸的强度,同时有氧呼吸的强度也很低,B错误;C、花生中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玉米种子中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而脂肪中C、H比例比同等质量糖类高,因此同等质量的花生与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不同,其中花生萌发时耗氧量高,C错误;D、需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细胞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P
D.C、H、O、N、P参考答案:D11.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a、C.O、MnB.H、O、K、ClC.P、N、C.MoD.N、S、O、Mg参考答案:D12.某双链DNA分子中共含有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2:5,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A.300
B.400
C.600
D.1200参考答案:C13.如图是核酸的基本单位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为脱氧核糖,则③有4种,分别是A、T、C、GB.若②为脱氧核糖,则该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若③为尿嘧啶,则①②③共同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N元素主要分布在结构②和③中参考答案:D【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C: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2、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解答】解:A、②为脱氧核糖,图示结构是脱氧核苷酸,碱基有A、T、C、G四种,A正确;B、②为脱氧核糖,图示结构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正确;C、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如果③为尿嘧啶,则①②③共同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正确;D、②是五碳糖,不含有N元素,N元素只分布在③碱基中,D错误.故选:D.
14.对质壁分离的正确理解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C.原生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参考答案:D15.下列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出现和复制的是A.乳酸菌、蓝藻
B.酵母菌、草履虫C.水螅、团藻
D.蚯蚓、蛔虫参考答案:A16.通过对成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分析对比,可推知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A.C、H、N、S B.C、O、P、N C.O、N、P、S D.O、C、N、H参考答案:D1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健那绿染液可将任何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
B.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C.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不需加热参考答案:B略18.将相同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潜入四种溶液,1h后测定马铃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质量变化率I+8%II+6%III-4%IV0
A.溶液I的浓度大于溶液II的浓度B.溶液IV的浓度比溶液I的浓度高C.溶液III的浓度最高D.溶液II浓度比溶液IV的浓度低参考答案:A【分析】1、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渗透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2、表格分析:溶液I和溶液II中的马铃薯质量都增加,说明细胞发生渗透吸水,从而推测溶液I和溶液II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又知在溶液I中质量增加比在溶液II中增加的多,可推测溶液I的浓度小于溶液II的浓度;溶液IV中的马铃薯质量没有变化,说明溶液IV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而溶液III中的马铃薯质量均减小,说明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从而推测溶液III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因此推出溶液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III>IV>II
>I,【详解】由分析可知:A、溶液I的浓度小于溶液II的浓度,A错误;
B、溶液IV的浓度比溶液I的浓度高,B正确;
C、马铃薯在III中失水。在I和II中吸水,在IV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因此III溶液浓度最高,C正确;D、IV溶液的浓度等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在II吸水,故溶液II浓度比溶液IV的浓度低,D正确。故选A。19.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NADPH和ATP B.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参考答案:A【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可知: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NADPH和ATP,用于碳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20.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比如抗体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参考答案: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酶,不是抗体,抗体体现蛋白质的免疫功能,C错误;RNA与DNA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两者都含有A、G、C,但RNA特有的碱基是U,DNA特有的碱基是T,D错误。【点睛】对于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分类和功能、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酶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22.14.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地块甲乙丙丁戊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K
B.N
C.P
D.S参考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23.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质参考答案:B24.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个体占(
)A.3/16
B.5/16
C.7/16
D.9/16参考答案:C25.番茄果实的红色形状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株红色番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的性状正确的一组是()①全是红果②全是黄果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题干的信息:由于红色是显性性状,假如控制红色性状的基因是R,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是r,则红色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RR、Rr。【详解】两株红色番茄的杂交组合存在三种情况:RR×RR→RR,后代全是红果,符合①;RR×Rr→1RR:1Rr,后代全是红果,符合①;Rr×Rr→3R_:1rr,后代红果:黄果=3:1,符合④。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运用,解答试题时要注意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明确同一个性状对应的不同的基因,正确的解答各种情况。26.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参考答案:A27.右图中①⑦③③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图中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最可能是脂肪C.若图中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四种D.若图中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③最可能是糖原参考答案:C28.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I、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元素B.P在生物体内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I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D.Y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参考答案:B29.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参考答案:C30.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岛素
④淀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31.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参考答案:B32.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照射24小时后,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1)
光合作用需要CO2
(2)
光合作用需要光
(3)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4)
光合作用放出氧(5)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1)(2) B.(3)(5) C.(2)(5) D.(1)(3)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光和无光,碘液与淀粉变蓝色,所以该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探究性实验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0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0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0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03稀溶液参考答案:B好氧性细菌的呼吸作用的方式是有氧呼吸,氧气越多,好氧性细菌就越多;NaHCO3稀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并调节pH;没有空气是形成一个无氧的环境,以充分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因此要证明叶绿体有放氧的功能,就要提供一个无氧的条件,以排除空气中的氧气,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条件,还需要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分等,故选B。3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原核细胞D.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参考答案:B真核生物是指具有细胞核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高等动物,而原核生物是没有核膜包被细胞核的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病毒不是细胞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B正确。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它们是真核细胞分化而来的,属于真核细胞,C错误。真核生物的个体,有些肉眼不可见,需要借助显微镜,原核生物大多数都较小须借助显微镜观察,D错误。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5.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是氧B.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和脂肪D.水和无机盐也承担着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参考答案:D36.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转化。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DNA进入到了R型细菌中
②DNA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起了对照作用
④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7.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D38.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参考答案:C3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结论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的结论C.普利斯特利指出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D.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参考答案:B【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船舶物料保险合同(全面保障)
- 2025年度家庭厨师定制化雇佣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度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价格条款及施工规范正本
- 二零二四年度三方劳务派遣公司员工招聘及派遣管理合同2篇
- 2025年环保节能广告材料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度出租车租赁车辆GPS定位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还建楼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绿色能源锅炉设备采购及改造升级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大棚农业观光旅游服务合同8篇
- 二零二五版电梯IC卡管理系统维护保养合同4篇
- 《地球物理勘查》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