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_第1页
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_第2页
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_第3页
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_第4页
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河南省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PAGE21-河南省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河南省正阳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文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则()A. B. C. D.2.已知等差数列,若,,则的前7项的和是()A.112 B.51 C.28 D.183.中国古代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作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8个儿子分到的绵是()A.174斤 B.184斤 C.191斤 D.201斤4.在中,是为锐角三角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等比数列中,,则()A. B. C. D.6.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A.90 B.125 C.155 D.1807.已知,则()A. B. C. D.8.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B.若为真命题,则均为真命题。C.命题“存在,使得”的否定是:“对任意,均有”.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9.将函数()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在上的值域是()A. B. C. D.10.设函数的定义域为R,满足,且当时,.若对任意,都有,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其中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A.-1 B.0 C. D.12.已知函数(且)的图象上关于轴对称的点至少有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则__________14.若特称命题:“,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5.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当时,,则________.16.设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函数.(1)求函数在时的取值范围;(2)若,是第二象限角,求的值。18.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大小;(2)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的面积.2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公比不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21.在三棱柱中,侧面底面,,且点为中点。(1)证明:平面;(2)求三棱锥的体积。22.设函数.(1)当时,求证:;(2)如果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

答案1.B【解析】【分析】利用对数的定义以及单调性求出集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再根据集合的并运算即可求解。【详解】,,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同时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属于基础题。2.C【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得,解出和,再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解得,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3.B【解析】用表示8个儿按照年龄从大到小得到的绵数,由题意得数列是公差为17的等差数列,且这8项的和为996,∴,解得.∴.选B.4.B【解析】若B为钝角,A为锐角,则sinA>0,cosB〈0,则满足sinA>cosB,但△ABC为锐角三角形不成立,充分性不成立;若△ABC为锐角三角形,则都是锐角,即,即,则,即,必要性成立;故“"是“△ABC为锐角三角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本题选择B选项。5.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等比数列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等比数列中,解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属于简单题.6.C【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成等比数列,即可求得,再得出答案.【详解】因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根据性质所以成等比数列,因为,所以,故故选C7.B【解析】【分析】利用诱导公式结合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求得的值.【详解】。故选:B.8.D【详解】试题分析:A.利用否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出;B.利用“或”命题的定义可知:若p∨q为真命题,则p与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C.利用命题的否定即可判断出;D.由于命题“若x=y,则sinx=siny”为真命题,而逆否命题与原命题是等价命题,即可判断出.解:对于A.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因此不正确;对于B.若p∨q为真命题,则p与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因此不正确;对于C.“存在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对任意x∈R,均有x2+x+1≥0",因此不正确对于D.由于命题“若x=y,则sinx=siny”为真命题,因此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正确.故选D.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9.D【分析】由题意利用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正弦函数的值域,求得结果.【详解】解:把函数()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可得的图象;再根据得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由于,∴,函数。在上,,∴,故,即的值域是,故选:D。10.B【分析】本题为选择压轴题,考查函数平移伸缩,恒成立问题,需准确求出函数每一段解析式,分析出临界点位置,精准运算得到解决.【详解】时,,,,即右移1个单位,图像变为原来的2倍.如图所示:当时,,令,整理得:,(舍),时,成立,即,,故选B.11.D【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得到,,,计算每个周期和为0,故,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故,故,,,故,故当时满足条件,故,所以,,所以数列是以6为周期的周期数列。,,,,,,每个周期和为0,故.故选:。12.A【分析】先求出与函数在上关于y轴对称的,设,转化条件为函数、的图象至少有三个交点,数形结合即可得解。【详解】因为当时,,所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在上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设,若要使函数的图象上关于轴对称的点至少有对,则函数、的图象至少有三个交点,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得,若要使两函数的图象有至少三个交点,则且,即,解得。故选:A.13.【分析】分别解出集合,再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详解】∵即∴。∵∴∴∴。14.【解析】【分析】由全称命题:“,成立”是真命题,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再分情况讨论即可.【详解】此题等价为全称命题:“,成立”是真命题.当时,原不等式化为“",显然成立;当时,只需即解得。综合①②,得.故答案为:。15.【解析】【分析】根据定义在上的奇函数:,解出,由知道函数关于对称,结合奇函数得到函数为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利用周期性化简解出.【详解】因为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所以,即,又,即函数关于对称,又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为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所以故答案为:。16.【分析】根据条件构造函数F(x),求函数的导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设F(x),则F′(x),∵,∴F′(x)>0,即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即F(x)<F(2x)∴,即x>1∴不等式的解为故答案为17.(1);(2).【解析】【分析】(1)先将函数化简得,然后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2)由条件可得sinα=,进一步得出cosα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和余弦的和角公式得出答案.【详解】(1)f(x)=sin2x-2cosx(-cosx)=sin2x+2cos2x=sin2x+cos2x+1=2sin+1又,的取值范围为。(2)∵=2sinα+1=,∴sinα=.∵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sin2α=,cos2α=。∴cos=cos2αcos-sin2αsin=××=.18.(1);(2)。【解析】【分析】(1)利用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求得。【详解】(1)当时,,当时,,,两式相减得,即,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2)由(1)得,所以,,两式相减得。所以19.(1)(2)【解析】【分析】(1)把已知条件中角的关系化为边的关系后可用余弦定理求角;(2)在(1)基础上得,从而由可得,在中应用正弦定理可求得,从而可得面积.【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知,又,由余弦定理得。,。(2)由(1)知,又,在中,由正弦定理知:,在中,由正弦定理及,解得,故.【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时注意边角关系的互化.20.(1);(2)【解析】试题分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知,,可利用裂项求和得出,验证,符合上式,即可得到数列的和.试题解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已知条件得:,化简得,若,则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不符合题意,于是.(2)由(1)知,,故,当时,,当时,,经检验符合上式,综上,.考点: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21.(1)证明见解析;(2)1.【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结论;(2)先证明平面,可得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平面的距离,利用等积变换及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试题解析:(1)∵,且为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平面,∴。(2)∵,平面,平面,∴平面。即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平面的距离.由(1)知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22.(Ⅰ)见解析;(Ⅱ)1.【解析】【分析】(Ⅰ)求得,利用导数证明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从而可得;(Ⅱ)讨论三种情况:当时,由(Ⅰ)知符合题意;当时,因为,先证明在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