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3教学设计 3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4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8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1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 11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13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6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9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22教学设计 22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23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26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29教学设计 29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30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3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 33第2课时气温的分布 37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9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42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42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46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49教学设计 49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50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分布 50第2课时人口问题与不同的人种 53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56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59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62教学设计 62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四个部分,其中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并通过研究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详细介绍了相关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地球仪中各部分的名称、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如何运用经纬网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等。“地球的运动”一节,教材中通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增加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通过空间图示明确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地图的阅读”一节,教材主要讲解了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通过“台湾岛地图”的实例,明确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以及图例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如何看地图和绘制地图。该节的另一内容是在生活中选择适用的地图,体现了“学习终身有用地理”的理念,通过实例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选择合适地图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主要问题。“地形图的判读”该节内容共设计了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三个课题。分别讲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含义,通过实物图示和分解图示阐明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陡坡缓坡的确定等相关知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一板块中,通过图示重点讲解了五种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地势的起伏特点。“地形剖面图”这一内容,教材设计了绘制地图的活动题,在绘图活动中使学生明确了地形剖面图的特征及其绘制步骤,突出强化学生的绘图技能。整体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用相关的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描述地球的大小。2.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的位置。3.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4.理解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运用比例尺计算相关的距离。7.掌握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三种方法,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8.根据需要能选择适用的地图,并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9.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10.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各个地形部位的名称;根据等高线的稀疏情况正确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计算等高距、相对高度、实地距离等。1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正确判读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及其特征。12.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并能正确地绘制地形剖面图。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任务设计1.地球和地球仪小组合作2课时1.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用相关的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的位置。2.地球的运动自主探究合作2课时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理解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与地球公转的关系。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地图的阅读自主探究合作1课时1.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运用比例尺计算相关的距离。2.掌握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三种方法,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3.根据需要能选择适用的地图,并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4.地形图的判读自主探究合作1课时1.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2.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各个地形部位的名称;根据等高线的稀疏情况正确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计算等高距、相对高度、实地距离等,并能正确地判定方向。(重点)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正确判读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及其特征。4.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并能正确地绘制地形剖面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四、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五、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难点:地球仪的空间立体定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儿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答案:天圆地方。2.人们根据什么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3.什么事件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4.什么事件第一次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答案: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5.请你用赤道周长、平均半径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答案: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同学们请看课本P4,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各题:1.什么是地球仪?答案: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案:借助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读图思考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答案:古代的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凭直觉和臆想来猜测地球的形状。2.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答案:不能,因为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3.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答案: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精讲点拨】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太阳和月亮”),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论】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过渡: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4.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并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小组合作,描绘地球仪简图。2.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精讲点拨】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教学过程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板书设计地球仪当堂检测1.人类认识地球的先后过程排序最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地球卫星照片③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①②③④ .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A.天圆地方 .地球是个球体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的大小3.表示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的是下图中的(A)A.a .b C.c D.d4.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75千米 .6371千米C.6378千米 D.6336千米5.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D)A.地球 .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 D.地球仪教学反思示例:该节内容要求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力,并提取生活经验以验证科学结论;而学生初次接触地理专业知识内容,空间想象不够,且学习态度分异,学习程度不一,分层教学提上日程。要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确定某些地理事物位置、方向、范围等训练活动,比如采取分小组的方式,让各小组自己安排训练项目,或者相互提问,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有趣味的训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四、课程标准1.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五、重点难点重点: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2.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自主学习一、纬线和纬度多媒体展示(课本P6图1.6“纬线和纬度”和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结合教材图文材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纬线?纬线是圆还是半圆?答案: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的形状是圆。2.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答案: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答案:东西方向。4.0°纬线是哪一条?北纬和南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答案:赤道是0°纬线,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答案:0°纬线(赤道)。二、经线和经度多媒体展示(课本P7图1.9“经线和经度”,课本P8图1.10“格林尼治0°经线”)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经线?答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答案:经线是一个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3.0°经线又称什么线?东经和西经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答案: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答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翻开课本P9,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12“经纬网”,说一说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案: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纬线和纬度读课本P6~7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1.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答案:纬度相同的纬线有2条,用北纬和南纬进行区分。0°纬线不用做标注。2.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答案:具体如图所示:过渡:通过研讨大家已经掌握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面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探究活动二经线和经度读课本P7~8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答案: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用东经和西经表示,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2.在地球仪上找出20°W和160°E以及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比较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答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精讲点拨】经纬度的划分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相互问答交流,在学生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过渡: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纵横交错,交织成网,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经纬网的知识。探究活动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定位游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1.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是哪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2.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如在图上定出A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20°N,10°E)。“站人定位”,如在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置(10°S,10°W)。那么,让其上来描出点。3.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位置比赛、描位置比赛、说描结合、自说他(她)描接力赛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还可以让说错或描错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我们先学习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特征及划分,还有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为学习经纬网定位打下了基础,最后把经纬线综合在一起,结合活动学习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其中利用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内容,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是本节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板书设计当堂检测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所有经线相等,所有纬线相等C.赤道是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纬线 D.纬线是半圆,经线是圆2.0°经线又称为()A.赤道 .本初子午线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3.下列纬线最接近赤道的是(D)A.70°N .40°S C.80°S D.10°N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赤道 .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20°E经线和160°W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5.下列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0°S,30°W .25°N,10°W C.50°N,170°E D.20°S,30°E教学反思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和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意识。四、课程标准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2.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五、重点难点重点: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难点: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颗行星,它和另外七颗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自主学习(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1.地球怎样自转?答案:围绕地轴旋转。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极点是什么?答案: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点。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答案:一天,约24小时(每小时转15°)。4.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答案: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合作探究探究活动地球的自转(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1.昼夜更替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2.怎样区分晨线和昏线?答案: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3.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板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沫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影长(厘米)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本节我们认识了地球的一种运动形式——自转,首先结合生活中太阳的东升西落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然后认识了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间差异现象,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一方面锻炼了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进行了科学的探索,使我们了解科学探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时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板书设计地球的自转当堂检测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D)A.365天 .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2.地球的自转产生了(C)A.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更替 D.昼夜现象3.地球自转时(C)A.以一年为周期 .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C.总是自西向东转 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4.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A.是个球体 .不透明且有自转运动C.沿自东向西的方向运动 D.本身不发光5.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C)A.哥伦布 .麦哲伦 C.哥白尼 D.布鲁诺教学反思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使学生理解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意识。四、课程标准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2.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3.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五、重点难点重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过程。难点:二分二至的含义,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复习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3、14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答案: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2.地球公转有什么特征?答案: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3.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补画地轴、赤道、运动方向、太阳直射光线的位置、日期。答案:略。4.读教材P14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分析五带的特征。答案: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合作探究探究活动地球的公转1.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总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1)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2)投影展示,演示比较表项目假设性演示模拟性演示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一年一年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直立倾斜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无高低不同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无长短不同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无多少不同原因分析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时直射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3)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过渡: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2.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答案:不一样长,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热量就越多,反之越少。【精讲点拨】图示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到达北纬23.5°,最南可以到达南纬23.5°。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过渡: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3.为什么北回归线以北的房屋门窗大多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房屋门窗大多朝北呢?答案: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从南面射过来;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从北面射过来。门窗朝向主要从采光的角度考虑。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本节我们继续认识了地球的另外一种运动形式——公转。首先根据生活经验了解了公转的方向、周期等特征。然后借助多媒体和活动系统学习了地球公转的过程及产生的现象,其中四季的变化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要结合多媒体动画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板书设计地球的公转当堂检测1.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①四季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④昼夜长短的变化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⑦五带的形成A.①②③⑥ .③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下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C)A.地球的自转 .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的公转 D.太阳的运动3.太阳直射④时的日期是()A.3月21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6月22日前后如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4~5题:4.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C)A.清明节 .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5.此时,M地的状况是(D)A.处于夏季 .有太阳直射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教学反思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四、课程标准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2.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3.会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法;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培养。2.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认识常见的图例和注记。难点: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地图吗?比如你想去动物园参观需要寻找景点,请问你会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热点地区的位置,需要参考什么地图?这一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自主学习一、学会阅读地图1.读图,在图中字母处填写地图的要素。答案:a—比例尺,b—方向(或指向标),c—图例。2.说出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表示形式。答案: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形式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3.地图中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应该怎样选择地图?答案:根据使用目的和地图中比例尺的大小来选择。2.地图分为哪些种类?答案: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的家族不断壮大。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学会阅读地图1.怎样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点拨】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值,在比较比例尺大小时,应该转化成同一形式,转换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2.地图中方向的确定(1)图1中,A点在点的什么方向?【点拨】该题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用一般定向法判断方向。以点为原点,作坐标,如图中虚线,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确定A点在点的方向。答案:西北方向。(2)图2中,A在的什么方向?【点拨】该图应根据指向标定向法判断。方法一,可用平移指向标法。如图3,其步骤如下: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点。②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面向北方,左西右东。③连接A、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的方向。方法二,可用转动地图法。如图4,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或书本),使指向标箭头成“↑”,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答案:西北方向。(3)图5中,A在的什么方向?【点拨】该图应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从东西方向看,A点在点的东方;从南北方向看,A点在点的南方。综合起来,即可判断A点在点的方向。答案:东南方向。过渡:我们了解了地图基本要素以后,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地图为生活服务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正确地选择地图。探究活动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读图填表: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比例尺大或小表示范围大或小表示内容详细或简略图1①小

②大

③简略

图2④大

⑤小

⑥详细

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⑦小,表示的内容越⑧详细

(2)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答案: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课堂总结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图的组成要素,知道了怎样在地图上估算实地距离和判断方向,还了解了常见的地图类型,学习了怎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本节的重点是比例尺和方向的应用,难点是利用经纬网来判断方向,希望大家学以致用。板书设计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C)A.图例 .方向 C.分层设色 D.比例尺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A)A.1∶6000000 .1∶600000C.1∶12000000 D.1∶12000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体上是(A)A.由南向北流 .由东向西流C.由北向南流 D.由西向东流4.图中河流与公路相交处的符号表示的是()A.铁路 .桥梁 C.隧道 D.河流5.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100°E,20°N),甲地位于乙地的(D)A.西北方 .西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教学反思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陆地地形。二、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四、课程标准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五、重点难点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一下原因。自主学习一、等高线地图1.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答案: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答案: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坡度有什么差异?答案:密集区坡度大,稀疏区坡度小。4.等高线地形图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地形部位?答案: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答案: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2.陆地表面主要有哪五种地形类型?答案: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作用?答案: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下图中甲地的海拔和相对于乙地的高度是多少?答案:甲地海拔为10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2.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在上面绘制等高线)3.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活动设计:教师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材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精讲点拨】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准确地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学会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地识别山脊、山谷、山峰、陡崖等不同的地形部位。教学过程课堂检测1.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小强查看了该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发现有两条路可以上下山。下列符合实际的选项是(A)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A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C→A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A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4题:2.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山脊、山峰、陡崖、山谷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峰、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峰3.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C)A.从西向东流 .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A)A.盆地 .丘陵 C.高原 D.山地5.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反思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主要包括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部分。“大洲和大洋”一节,主要通过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大洲大洋的分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规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分布进行充分的认识。“海陆的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的变化、大陆漂移说与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运动理论的形成,是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整体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4.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6.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任务设计1.大洲和大洋小组合作1课时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2.海陆的变迁自主探究合作1课时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据图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据图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四、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五、重点难点重点:1.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2.四大洋的分布及其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和看到的景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大洲和大洋。自主学习一、地球?水球?阅读教材P30及图2.1、图2.2,独立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是多少?答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地球上海陆分布有什么规律?答案: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二、七大洲和四大洋阅读教材第32~34页,独立回答下列问题:1.大陆、岛屿、大洲、半岛和海峡的概念是什么?答案:全球陆地被海洋分隔,面积较大的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是半岛。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峡。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3.主要大洲的分界线大洲名称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投影展示课本P33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指定两名学生上讲台,一名学生指图,一名学生手拿地球仪,两人分别在图上和地球仪上逐个将七大洲和四大洋指给同学们看,学生边看、边思考、边回答)。1.七大洲的分布(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答案: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2)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答案:北美洲、南美洲。(3)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答案: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4)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答案: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答案:南美洲、非洲。【注意】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该问题中赤道穿过几个大洲部位的区别。过渡:七大洲和四大洋交错分布,下面我们再分析四大洋的分布。2.四大洋的分布(1)太平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答案: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2)大西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答案: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3)印度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答案: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4)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环抱?答案: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教学过程合作探究3.绘图比赛先让学生观察“大洲大洋分布图”,着重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这几条关键控制线与有关大洲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看课本P36活动4的要求,准备好铅笔,开始绘图,看谁绘的准确而且速度快。4.辨认轮廓教师课前将七大洲的轮廓用硬塑纸剪下来(每洲剪两个),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并在背面注明名称。请7名学生在讲台上举起各洲轮廓图,让学生观察辨认。或者以学生的座位每行为一组,教师出示轮廓图,每组学生依次辨认,对一个记一分,看哪个组得分高。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海陆分布,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了主要大洲的分界线,尤其注意两大运河及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还要结合简笔画等形式了解七大洲的分布及轮廓特征,这些在考试中经常用到,也是本节的难点内容,需要配合课下作业进一步巩固。板书设计大洲和大洋当堂检测1.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C)2.当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从飞船中遥望自己的家园——地球时,看到的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是因为(A)A.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广阔,所占比例大 .太空中光的折射作用C.地球表面全部被水覆盖 D.地球上森林面积广大3.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A)A.亚洲、大洋洲 .亚洲、南极洲 C.非洲、大洋洲 D.非洲、南极洲4.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D)A.塔斯马尼亚岛 .马达加斯加岛 C.台湾岛 D.格陵兰岛5.观察地球仪,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D.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教学反思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相关海陆变迁的实例,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据图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实例来说明海陆变迁的自然规律。2.运用板块的轮廓形状及火山、地震的地理分布论证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客观真实性。3.通过非洲与南美洲拼图练习理解海陆变迁的事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学习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论证,直到被世人公认的过程,以及魏格纳的执着与创新精神。四、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五、重点难点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及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带。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及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大家观察地球的照片,得到最明显的印象是既有海洋又有陆地,那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一成不变的吗?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海陆变迁的知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7~43页内容,独立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2.总结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答案: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案:(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世界上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答案: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沧海桑田讨论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1.在落基山脉发现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生活在距今2.4亿年~5.6亿年前的海洋中。答案: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洋隆起形成高山。2.在东海的海底发现有古河道和水井遗迹。答案: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沿海陆地。3.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探究活动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讨论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的证据。答案:(1)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剪下来的地图可以拼合在一起。说明两块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2)南美洲与非洲同时代的古老地层竟然恰好能连接在一起,说明两块大陆原来是一块整体。(3)南美洲与非洲大陆的大西洋两岸生活着同种的海牛和鸵鸟,而海牛和鸵鸟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说明两块大陆原来是一块整体。过渡: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但是却没有回答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后来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20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在研究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探究活动三板块的运动1.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答案:书本的中部隆起。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2.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图三,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答案:纸张被撕破断开。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3.据教材第42页图2.23讨论两大火山地震带所处的板块位置。答案: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还有人类活动,而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是导致海陆变迁的根本原因,也解释了地球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原因,结合相关材料我们也了解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知识,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板书设计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理论当堂检测1.“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说明的地理知识是(C)A.地球上的地表形态是固定不变的 .地球上只有茫茫的大海和农田C.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D.大海就是农田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2~4题:2.漫画反映的是()A.盖天说 .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3.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A)A.魏格纳 .哥伦布 C.哥白尼 D.麦哲伦4.可以证明图示两大洲曾是一家人的证据包括(D)①古生物化石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③地层构造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A.①② .②④ C.③④ D.①③5.强强在课堂上当了一回地理学家,他正在讲的内容是()A.气候分布 .板块构造 C.海陆分布 D.地图绘制教学反思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属于世界自然地理总论部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世界自然地理总论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气候两部分,因为在自然地理的各要素中,气候与其他要素的联系最强,对认识世界自然环境最为重要,所以教材在讲述了陆地和海洋以后,单独把气候设为一章。本章主要包括四节课,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等内容。第二节和第三节讲述了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包括气温和降水的测量、变化规律、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第四节内容较多,首先讲述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引出了气候类型的概念;然后讲述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接着讲述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最后讲述的是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包括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整体教学目标1.运用相关资料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含义、特点,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天气的影响。2.运用图片和其他资料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能够看懂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3.根据相关资料了解空气质量的确定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自然和人为因素。4.根据地图和生活实践理解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能够根据气温资料正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5.结合原来学习的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温线的特点,能够在等温线图中指出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能够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区分温差的大小。6.能够结合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理解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7.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降水的含义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掌握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测量工具和步骤。8.能够通过绘制和分析降水量柱状图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知道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9.了解等降水量线的特点,能够通过分析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得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0.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气候的两大要素,能够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气候的地区差异。11.能够在图上指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总结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12.能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任务设计1.多变的天气小组合作1课时1.运用相关资料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含义和特点,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天气的影响。2.运用图片和其他资料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看懂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3.根据相关资料了解空气质量的确定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自主探究合作2课时1.根据地图和生活实践理解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根据气温资料正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2.结合原来学习的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温线的特点,在等温线图中指出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区分温差大小。3.结合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自主探究合作1课时1.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降水的含义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掌握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测量工具和步骤。2.通过绘制和分析降水量柱状图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3.知道等降水量线的特点,通过分析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得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4.世界的气候自主探究合作2课时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气候的两大要素,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气候的地区差异。2.在图上指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总结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3.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区分这两个术语,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3.结合相关实例了解空气质量的表示及影响因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的相关资料,初步掌握资料的查找和利用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空气质量的相关内容,培养环保意识。四、课程标准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五、重点难点重点: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2.正确收看天气预报。难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战,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气的基本知识。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46~47第1~2自然段,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特点。答案::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特点是时刻在变化。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2.阅读教材P48第1~2自然段及图3.3,分析天气预报的内容。答案: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3.阅读教材P49图3.4,分析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的含义。答案: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常用的天气符号答案:①多云②阴③中雨④暴雨⑤冰雹⑥中雪⑦雷阵雨⑧雾5.阅读教材P51图文材料,分析空气质量的表示。答案: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教师出示下列卡片(或投影展示),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采用必答或抢答等形式,进行辨别天气和气候的比赛,看哪个组正确率高,以达到巩固之目的。(1)狂风暴雨(天气)(2)多云转晴(天气)(3)四季如春(气候)(4)冬冷夏热(气候)(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6)一场秋雨,一场寒(气候)(7)春风又绿江南岸(气候)(8)乌云密布(天气)(9)彩霞满天(天气)(1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过渡: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每天要多次播报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探究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投影展示天气符号(或出示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分四组按下列顺序展示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用手比划。(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2)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符号。(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4)雾、霜冻、沙尘暴的符号。【精讲点拨】风的天气符号的判读投影展示风向标,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每一道表示的风力为2级,两道风尾表示风力4级,三道风尾表示风力6级;风旗表示风力8级。2.让学生阅读课本P50图3.6“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把图中所示的城市分成若干组,学生也分成若干组,进行模拟电视节目——天气预报节目的练习,看哪个组模拟的逼真,播报的准确,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探究活动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用什么来表示?答案:空气质量指数。2.讨论农业生产中焚烧秸秆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改变这种传统肥田的方法?答案:燃烧秸秆会污染空气,影响交通等;应将其沤制成绿肥再进行肥田。3.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答案:日常生活中人们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多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一是天气和气候,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因而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气候是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因而具有长期、少变的特点;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正确地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种术语。二是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天气预报的内容,三是了解了空气质量的表示以及引发空气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其中天气符号的判读是本节的重点,影响空气质量的原因及治理是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堂检测1.苏轼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该诗句描述的是(A)A.天气 .气候 C.降水 D.季节2.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A.冬冷夏热 .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读“我国1月份某日天气预报图”,回答3~5题:3.图中四地处于阴雨天气的是(D)A.乌鲁木齐 .北京 C.昆明 D.上海4.图中北京即将受到影响。()

A.北风 .西风 C.南风 D.东风5.冬季在纬度较高的地区需要燃煤取暖,而大量燃烧煤炭将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的将形成雾霾。图中城市冬季空气质量最好的是(D)A乌鲁木齐 .北京 C.上海 D.昆明教学反思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2.能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通过绘制和分析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初步学会判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感悟“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四、课程标准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五、重点难点重点:气温的年变化。难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及判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天气)描述这种天气状况的要素是什么?(气温)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53~54图文材料,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量。答案: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气象站观察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是离地面1.5米处。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观测记录一次。2.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是气温日较差?答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3.一年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是气温年较差?答案: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如下表所示:北半球南半球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陆地7月1月1月7月海洋8月2月2月8月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气温的变化1.读图讨论计算一天中的平均气温。如下图所示,列式计算日平均气温:答案:(8+16+12+4)÷4=10℃过渡:通过观察不同时刻的温度计,我们知道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是不同的,下面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2.投影展示课本P53图3.11“气温日变化”。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气温曲线图的结构: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然后让学生观察曲线的弯曲状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温的最高值是多少?答案:约31℃。(2)最低值是多少?答案:约24.5℃。(3)当天的气温日较差是多少。答案:约6.5℃。3.投影展示课本P53图3.12“气温年变化”,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该图与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有什么不同?答案:横坐标表示的时间为一年的12个月,气温曲线是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连线。(2)观察该图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是多少?答案:约24℃。(3)最低值是多少?答案:约-6℃。(4)并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答案:约30℃。(5)讨论此地所在的是陆地还是海洋,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答案:此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因此位于北半球的陆地。【精讲点拨】投影展示下图。引导学生归纳气温年(日)较差、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和气温变化特征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合作探究4.投影展示课本P54表3.2“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回答下列各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0.1-15.8-6.05.813.919.723.321.614.35.6-6.7-16.8(1)用表中的气温数据,画出该地气温曲线图。答案:如图所示:(2)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答案: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为23.3℃。(3)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答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为-20.1℃。(4)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答案:气温年较差为23.3℃-(-20.1℃)=43.4℃。(5)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答案:该地气温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四季分明。(6)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气温曲线呈什么形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应该呈什么形状?答案:该地是在北半球,因为该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气温曲线形状呈波峰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形状应该是呈波谷状。【精讲点拨】气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可将其概括为:一横月,二纵温,三网格,四定点,五连线。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气温的变化,知道了气温是怎样测量的,也了解了怎样通过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分析一天或一年的气温变化。本节重点是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难点是气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判读,要通过判读不同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来熟悉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当堂检测1.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是(A)A.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C.月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2.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的气温状况的是(C)A.① .② C.③ D.④3.一群人结伴到大草原远足,他们在什么时刻会感到最冷()A.中午12时 .日出前后 C.午后2时 D.子夜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 .7月 C.6月 D.12月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C)A.某地气温年较差大 .某地气温月较差大C.某地气温日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教学反思第2课时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及特征。2.初步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3.据图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巩固读图用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四、课程标准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五、重点难点重点: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难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绘图:绘制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如右图A、、C线。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比较三个温度带气温年较差的大小。设问: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气温的测量及变化,今天继续了解气温的分布。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55页第1~2自然段及图3.16,说明图中字母的含义。答案:A处等温线呈封闭状态,且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C处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2.阅读教材P55~57图文材料,分析气温分布与纬度及地形的关系。答案: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气温随着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合作探究探究活动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图的判读。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依据是什么?答案:北半球,依据: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2)比较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的大小。答案:丁<甲=丙<乙。(3)图中所示地区处于夏季还是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还是7月?答案:夏季;7月份。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答案:逐渐降低。(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答案:高于20℃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在南、北极圈以内。(3)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陆地、海洋气温有什么差异?答案: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