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_第1页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_第2页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_第3页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_第4页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1、课前预习,明确要学什么;善于听课,知道学到了什么;课后复习,检测掌握了多少。2、我和历史天天有约会,当天内容当天背,每天复习必夯实。3、准备一个课堂笔记,用途:(1)记笔记(2)听写(每次课前2分钟听写,同桌互批,老师每周检查。)4、准备一支红笔用来预习时勾划书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听写后改正错误。

我能做到:“礼拜天”的由来?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实质:意义:时间:人文主义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丁(先驱):《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发源地:14—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中世纪庄园手工工场14世纪的意大利繁荣的佛罗伦萨1、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世界史》2、我创造了我自己。――彭塔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3、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亚尔伯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以“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性”反对“神性”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人文主义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DanteAlighieri1.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听差捧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都是一条条肥大的煎鱼,给但丁的却是很小很小的鱼。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也没有吃鱼。他用手把盘子里的小鱼一条条拿起来,凑近自己的耳朵听,好像听见了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盘子里。执政官见状,很奇怪,问他在做什么。但丁大声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举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遗体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个问这些小鱼,看它们知不知道情况。"执政官问:"小鱼说些什么?"但丁说:"它们对我说,它们都还很幼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让我向同桌的大鱼们打听一下。"执政官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吩咐听差马上给但丁端一条最大的煎鱼来。2.但丁年轻的时候,喜欢在他的家乡翡冷翠的广场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着满天的星斗坐到天明。这个孤独的青年诗人有着十分惊人的记忆力。一天晚上,有个陌生人径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说道:“久仰您的诗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骄傲。在下承诺回答一个问题,但苦于自己学识浅薄,无法解答,特请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问题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鸡蛋。”但丁脱口而出说。那人点点头走了。几年之后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个广场上仰望星空,还是那个陌生人走上前去,继续数年前的对话:“那么,如何烹调呢?”但丁看了来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点盐。”《神曲》天国中的插图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杰出的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绘画中主张“拜大自然为师”,反对单纯临摹,留下名画20余幅,是近代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达芬奇

DaVinci《蒙娜丽莎》

1503-1507年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直到他死后数年,画像由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买下。此后,它一直归法国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之珍藏在卢浮宫。这幅画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来者,它的超凡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51年《蒙娜丽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佛朗哥亲临机场捧画,20万马德里市民化装成唐·吉诃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1954年去英国,丘吉尔首相派6架飞机300名礼仪小姐专程将《蒙娜丽莎》从巴黎接往伦敦。法国方面破例允许丘吉尔首相用手指抚摸3次,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4万余众,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每年前去卢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止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它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尽数。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4幅。1987年英国与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以色列与黎巴交界的各波利市一幢具有古罗马风格的别墅内,发掘到一幅马赛克拼图,图案竟与《蒙娜丽莎》一模一样。这幅画诞生于公元四世纪,比达·芬奇生活的年代早1100年左右。

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太。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之谜?

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最后的晚餐》

现藏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排,以耶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了军事领域。他发明了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坦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滑翔机、扑翼飞机和直升机、旋转浮桥等等。1994年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达·芬奇的《哈默手稿》(手稿中纪录了达·芬奇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就,其中记载了他关注人体解剖的原因,共72页)。达·芬奇受制于他所生活的年代,这个年代无法支持他的天才。学者梅瑞柯夫斯基在1901年这样评价达·芬奇,“在黑夜里,人们都在熟睡,他过早地醒来。”这是天才的不幸,人类的大幸。我们会感觉他好像不是远去的历史人物,在现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中,总会见到他的身影。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人生的悲剧只有两种: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不想要的东西。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到什么殊荣,只是在他去世的一个半世纪之后,人们才重新认识了这个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作家。今天,研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热门学科(莎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著名剧作家本·琼生说的:“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印度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失去了印度,英国还可以从别的地方掠夺资源,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使英国能够保持大国实力,这是根本。)四大悲剧

诗歌总结:资产阶级反封建,文艺复兴思想先,先驱但丁意大利,长诗《神曲》标志建,文化巨人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晚餐》,莎士比亚四悲剧,奥李哈麦永流传。

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个“巨人的时代”指的是(

)。A.启蒙运动B.天文学的革命C.文艺复兴运动D.物理学的发展清点收益:C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C.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D.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3.达·芬奇作为艺术大师,他的主要作品有(

)。A.《创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