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曝光控制
第一节感光的原理与方法
曝光,来自被摄物体的光线,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会聚成影像,落在胶片的感光乳剂层上,引起光化学效应,生成潜影,这就是摄影的感光,也叫曝光。感光的多少,影响光化学效应的发生程度。
曝光量与通过镜头的光线的多少和光线在感光片上停留的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适当的曝光量的控制,是正确记录影像的层次的保证。一,正确曝光正确曝光,就是要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片上。底片上的影像是以银粒堆积的密度不同来表示景物的明暗层次的。
正确曝光的底片,应密度适中,有一系列明暗层次,景物亮的部分和暗部均应有影纹。这样的底片印放成照片,层次丰富,反差适合,色调正常。
曝光不足的底片,不能正确记录景物中暗的部位的影纹,整个底片银盐堆积较薄,透明性太强。用其印成的照片,景物中明亮的部分才有影纹,反差、层次、质感均较差,不能正确呈现景物的影像。
曝光过度的底片,景物的明亮部分因银盐堆积太厚会失去影纹。从整个画面看,密度太大,颜色太黑,透明性差。印出的照片反差偏弱,层次、质感较差,只有原景物的阴暗部分才有影纹。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胶片,可在冲洗、显影时做一定程度的弥补:曝光不足的胶片,可用延长显影时间、提高显影液温度、加强搅动等加强显影;曝光过度的胶片,可用缩短显影时间、降低显影液温度、减少搅动、延长定影等方法削弱显影程度。正确曝光的底片正确曝光的照片曝光不足的底片曝光不足的照片曝光过度的底片曝光过度的照片正确曝光的底片正确曝光的照片曝光不足的底片曝光不足的照片曝光过度的底片曝光过度的照片二,正确曝光的方法
正确曝光的方法,就是根据景物的亮度来控制曝光量。感光片所受到的曝光量与两个因素有关:光照度和一定数量的光照度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曝光量=照度X时间E=I·t
E表示曝光量;I代表照度,单位为勒克司(Lx);t代表时间,单位为秒。曝光量的单位为勒克司·秒。
摄影是用照相机的光圈来控制照度,用快门来控制一定数量的光照度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
正确的曝光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的。在光线条件良好,来自景物的光线强时,可以收缩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以获取适当的曝光量;在光线较弱、景物较暗时,则应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速度,以获得正确的曝光量。
从曝光公式可以看出,光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换,只要曝光量相同,感光片上得到的曝光效果应当是一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叫倒易律。倒易律原理还说明,在光线亮度不变的条件下,使用同一感光片,若光圈有变化时,快门速度也相应随之变化,则感光的结果不变。
倒易律失效,在光线极强的情况下做极短暂曝光,或在光线极暗情况下做极长时间的曝光,即使从理论上讲曝光量应相同,但实际曝光的效果却会发生改变。倒易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超出一定范围则会失效。原因是:感光片对光线的反应有一定的惰性。当曝光时间极短或光线极若时,光线不能有效地穿入感光乳剂的内层,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发生光化学效应,因而无法达到正确的曝光量。极长时间曝光
第二节影响感光的各种因素
影响感光的因素:首要因素是所选用的感光片的感光度,还有外界光线的情况、景物本身的反光性能以及拍摄的环境等。一,感光片的感光度对感光的影响不同感光度的胶片,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因其对光线敏感程度不同,采用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是不一样的。
感光度是正确曝光的第一个已知参数,也是正确控制曝光的第一个依据。新型自动相机,可根据感光片的DX编码来自动识读胶片的感光度。(数码相机也可根据拍摄的需要,设定不同的感光度。)不同感光度的胶卷感光片的DX编码二,光线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自然界光线的变化,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光源照射方向变化、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地域变化等。1,光线照射方向的变化对感光的影响晴朗的天气里,由于阳光照射景物的方向不同,会使景物的受光面积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景物的亮度不同,影响感光控制。
根据照射方向不同及景物受光情况,可将晴天的自然光照明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及晴天阴影下等。1)顺光,光线来自景物的正面的情况下,景物被摄面全部受光。受光面积大,光线照射均匀,整个被摄景物亮度大,是景物最亮的受光情况。感光片的曝光参考依据,多为晴天顺光条件。顺光
2)侧光,光线来自景物的侧面,景物自然分为受光面和阴影面。根据受光面积大小,又可分为前侧光和正侧光。前侧光一般是指景物约2/3受光,1/3在阴影中的情况;比顺光须增加1/2级曝光量,即光圈开大半级。正侧光是90°的侧光,景物约1/2受光,1/2在阴影中;比顺光须增加1级曝光量。
3)逆光,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背面。景物的正面受光很少和全部处在阴影中。根据受光情况又可具体分为侧逆光和逆光。侧逆光,光线来自景物的后侧方,景物被拍摄面有约1/3受光;曝光时比顺光开大1级半光圈。逆光,光线来自景物正后方,曝光时应比顺光开大2级光圈。前侧光正侧光正侧光侧逆光逆光逆光
4)顶光,光线照在景物的顶端,景物中凸出部分受光,凹处则为阴影,曝光量应以其受光面积的大小来判断。
5)晴天阴影下,景物的照明光线来自天空的反射光和周围景物的反射光。晴天阴影下的光线是散射光,整个景物受光均匀,但比直射阳光下的光线要弱得多。曝光时应比顺光开大2级以上光圈。顶光顶光晴天阴影下2,一天中时间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一天中时间的变化,也就是太阳照在地面的角度的变化,而照射角度的变化,则直接影响照在景物上的光线的强弱,景物亮度也就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按照一天中光线亮度的变化,可将一天中的时间分为三段:中午;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日出、日落时。正午时,光线最强,景物最亮;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左右,光线的亮度约为正午的1/2左右;日出、日落时,光线的亮度仅为正午的1/10左右。这时光线变化大,要随时测光才能正确曝光。正午日落前2小时日出时日落时
3,天气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天气变化大致分为四类,曝光量各差一级。
晴天朗日,蓝天白云,阳光照耀;物体有明显投影,光线最明亮。
多云天气,薄云蔽日;物体投影不明显。
阴云密布,遮天蔽日;物体无投影。
乌云翻滚,重阴欲雨,一片晦暗(重阴天气);物体无投影。4,季节变化对感光的影响夏季里,亮度最大;冬季里,亮度最小;春、秋季节,亮度介于夏、冬之间。
一般情况,在夏季、春秋季和冬季之间,曝光量应各差一级。晴天朗日多云天气阴云密布重阴欲雨5,地域变化由于各地的气侯季节不同,光线自然也就不会相同。同在夏季,南方的光线比北方强。
一般地理纬度每增加15度,应增加1/2级至1级曝光量。海拔高度也是影响曝光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拔高处,空气稀薄,阳光被大气吸收得少,光线较强;海拔低处,阳光被大气吸收得多,光线较弱。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1/4级曝光量。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地理纬度每增加15度,应增加1/2级至1级曝光量)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1/4级曝光量)三,景物本身的反光能力对感光的影响
景物色调不同、明暗不同、表面组织结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均影响其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性能。色调浅淡、表面光洁的景物反光能力强。如雪地、水面、沙滩、广场,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应比其他地方减少曝光量。一些物品本身反光能力强,如玻璃器皿、瓷器、不锈钢制品,拍摄时也要减少感光量。在遇到景物中既有极明亮部分,又有极暗处时,则应以主体为曝光依据。四,滤光镜的因数对感光的影响因为滤光镜阻挡了一些光线,进入镜头的光线减少了,所以必须根据其阻挡光线的不同来适当增加感光。明亮的环境阴暗的环境背景光线复杂感光举例按用100/21°胶卷,在北京,春季,日出后两小时,顺光,无滤光片等条件下拍摄:
一般摄影常用的光圈系数为F/5.6-16之间,镜头的最佳光圈系数一般为F/8-11。
第三节测光的方法与曝光控制来自景物的光线的量是可以用仪器来测定的,这种测量光线亮度的仪器,就是测光表。
测光表利用光电原理,能准确地测量出光线亮度值,并相应地给出曝光时应采用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从而得到正确的曝光量。测光表分两大类:一是单独使用的独立式测光表;二是装在相机内部的测光系统。一,独立式测光表的使用方法独立式测光表可分为:反射光式测光表,入射光式测光表,入射光、反射光两用型测光表和光点读数测光表四种基本类型。反射光式测光表入射光式测光表入射光、反射光两用型测光表1,反射光式测光表
反射光式测光表用来测量来自景物的反射光的量。
测光的方法是,将测光表的光敏元件部分对着被摄物体进行测光。这种测光表适宜于用来测量亮度较均匀的景物,给出的是平均亮度值。测光的重点应是主体的主要部分。如果主体与背景明暗差别太大,应测出主体的亮度作为曝光依据。如果被摄物体本身明暗相差悬殊,应分别测出明亮部分和阴暗部分的亮度,综合考虑,确定适当的曝光值。2,入射光式测光表
入射光式测光表用来测量光源的亮度。
测光的方法是,将测光表置于被摄体位置,使测光元件正对相机镜头的光轴方向测光。要注意确保测光元件的受光条件与景物的受光条件相一致。避免正对光源测光。操作简单,不受被摄体色调深浅的影响。反射光式测光入射光式测光3,人射光、反射光两用型测光表现在使用的测光表多属这种类型。
测光的方法是,在测人射光时加上一个半球型的漫射体;在测反射光时则不用半球型漫射体,将其取下。在具体拍摄时,可根据需要,既测人射光,又测反射光,再结合景物受光情况及景物本身的表面结构特点、反射性能,综合考虑,从而获得准确的曝光量。4,光点读数测光表光点读数测光表又称重点式测光表。测量被摄景物部分区域(重点部分)的反射光,从而保证景物重点部位能获得正确曝光。
测光的方法是,将测光点选在主体的主要部位。在景物明暗相差悬殊时,可分别测得明亮部分和暗部的光值,综合加以考虑,选取适当的曝光值或采用平均光值来曝光。二,相机内置自动测光系统与自动曝光模式1,测光方式
相机内装的自动测光系统的测光方式有:平均测光式、重点测光式、中央重点测光式、矩阵测光式和多点测光式等。新型的自动相机,多设有多种测光方式。1)平均测光式
测光的方法是,将取景范围内的景物亮度进行平均,不分主次。在景物亮度平均时或明暗相差不大时,这种测光表能保证曝光正确。如主体与背景间亮度差异太大,可走近主体进行测光或用与主体亮度接近的物体来代测,以保证主体的正确曝光。在顺光拍摄时曝光不会出现问题,但在侧光和逆光时,由于背景亮度强,主体会曝光不足,应采取补光措施或增加感光量。平均测光
2)重点测光式测光的方法是,(将取景器中央小圈)对主体的主要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后要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值,取景后拍摄。能保证在任何光线条件下或无论主体与背景亮度差异如何,主体均能获得正确曝光。3)中央重点测光式测光的方法是,对取景器中央及相应范围测光。拍摄时,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央,能保证主体的正确曝光。但要注意取景的变化。重点测光式中央重点测光式4)矩阵测光式又称为分区测光式。
其测光的方法是,由测光感应器把取景器中的画面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测得每个区域的光线情况,并对其光比、反差进行分析,综合各个区域的光线情况,选择适当的曝光值。这种测光方式,能提供主体在任何光线条件下的正确曝光值,保证主体正确感光,是一种在任何光线条件下和各种光比情况下都较可靠的自动测光方式。5)多点测光式
测光的方法是,在画面中取若干个点的光值进行平均,从而获得正确的曝光值。在主体和背景反差极大时,仍难以保证主体正确曝光。矩阵测光式2,自动曝光模式
自动曝光的相机,通过集成电路取得胶片感光度的数据和被摄景物的亮度信息后,只需输入光圈系数或者快门速度中的一个信息,便能自动获得相应的快门速度或光圈系数。包括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程序自动三种模式。1)光圈优先式(A,Av)要求拍摄者先输入所需要的光圈的值,加上已预先输入的胶片感光度的值和自动测光系统测得的景物亮度值,相机便能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使景物获得正确感光。
选择光圈的依据,主要是拍摄景物景深大小的需要。在不影响景深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中档光圈,以保证成像质量。自动曝光模式光圈优先f/2.8光圈优先f/162)速度优先式(S,Tv)要求拍摄者先选择快门速度值,加上已预先输入的胶片感光度的值和自动测光系统测得的景物亮度值,相机便能自动调节光圈系数,使景物获得正确感光。
选择快门速度值的主要依据是,拍摄者手持相机,保持相机稳定和被拍摄对象运动的速度与状态。对高速动体摄影,快门优先可使拍摄者根据拍摄需要,掌握快门选择的主动权。3)程序自动式(P)只需要输入胶片感光度值和测得景物亮度值,相机便能自动选择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实现正确曝光。程序自动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化,但拍摄者会失去选择光圈和快门的主动权。速度优先1/1000秒速度优先1/2000秒10秒(慢速摄影)
3,曝光补偿装置自动曝光的相机除具有多种自动曝光模式可供选择外,还设有曝光补偿装置,用以加强主体感光或削弱主体的曝光,从而保证主体曝光的正确。在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或重点测光方式时,主体不在画面中央位置,或在拍摄雪景、逆光或主体与背景反差巨大的画面时,都可用曝光补偿装置来确保主体的正确感光。有时,为对景物进行特殊表现的需要,强化或削弱画面中某些部分,也使用曝光补偿装置。
新型相机的曝光补偿装置有AE(自动曝光)锁定装置、曝光补偿钮及自动曝光盖括装置等。1)AE(自动曝光)锁定装置在采用自动测光式或中央重点测光方式时,欲以画面中某一特定部分为准进行曝光时,应使用AE(自动曝光)锁定装置。主体不在画面中央位置,需进行曝光补偿对景物进行特殊表现的需要,使用曝光补偿使用AE锁定测光值,再进行取景构图。2)曝光补偿钮以胶片感光度为基准来修改曝光控制,可使用这一系统来实现。补偿值可根据需要,设定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感光量。要注意:在恢复正常曝光操作时,应将补偿钮的设定调回“0”位。曝光补偿也可用手工调整设定胶片感光度的方法来实现。3)自动曝光盖括装置(括弧曝光法,包围式曝光法)该装置用于对同一主体进行多种曝光选择。这一功能只有在和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同时使用时才能实现。可根据需要,同时拍摄几张不同感光量的照片,以供使用时选择。如:一般设定为,减(-)1/2级光,正确曝光,加(+)1/2级光,一次连拍三幅。曝光补偿钮曝光补偿功能背景亮度大,拍摄时要加一级光背景较暗,拍摄时减一级光包围式曝光1,加(+)1/2级光包围式曝光2,正确曝光包围式曝光3,减(-)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牛仔短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功能游戏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教师职业路径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 教育大数与未来学习方式的重塑
- 智慧城市服务优化智能照明与信息化的融合
- 智能学习工具在办公自动化中的价值体现
- 教育数据驱动的学生评估与反馈
- 智能教室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升级策略
- 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实践智能辅导系统开发
- 2024年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综合练习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芬顿试剂投加量计算
- 精选《机械制图》期末考试题库388题(含答案)
- 2023年山西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夏2014
- GB/T 19249-200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 2023年德阳市旌阳区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启蒙课件PPT
- 钻井安全操作规范
-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
-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 小班语言课《水果歌》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