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_第4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主讲:王传学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菇种之一,也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 大球盖菇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容易获得成功。 大球盖菇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等)。 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可以自然越冬。由于适种季节长,可调整在蔬菜淡季上市。 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风味好,作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同时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村一项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营养 湿度

2、 温度 光照 空气 酸碱度 稻草、麦草、玉米秸、大豆秸、玉米芯 、麻秆等都可。 培养料含水量:70%75%,出菇期间空气湿度:85%95% 。菌丝生长温度:536,253生长最适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发生及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 。菌丝生长对空气中二氧化碳不敏感;出菇期间一定要使菇场空气畅通 。在pH值为4.59均可生长,但以57最为适宜。 一、大球盖菇生长环境 大球盖菇适温广,一般432之间都可生长,温度低,菇蕾生长缓慢,朵形较大,柄短 、盖厚、质优不易开伞;温度高,菇蕾生长加快,但菇盖小而薄,易开伞,产量低,因此,选择适宜温度栽培,有利于实体发育,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春秋两季栽培。

3、二、栽培模式 大球盖菇可以在菇房中进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不适合集约化人工栽培。 二、栽培模式 利用冬闲田或落叶林或山坡的荒地。栽培时采用简易搭瓜棚形式,或不搭棚架直接利用覆盖的草帘来遮阳,这种栽培模式适用于鲜菇市场较大,位于市郊的种植户采用。 利用果园、树林栽培大球盖菇,不需搭棚遮阳,省工、省事,且在夏末初秋气温较高时利用果园、树林栽培自然遮阳,其降温、保湿效果更佳。这种栽培模式适用于提前播种,早出菇、早上市、早收益的种植户。 利用蔬菜塑料遮阳网大棚,栽培大球盖菇,可避免冬季不良气候及春季出菇的影响,达到好管理、出菇快、稳产高产的目的,并能科学地调节出菇高峰期处于蔬菜的淡季,以满足

4、市场需要。 三、栽培技术1、栽培场地选择 土壤要求是偏酸性、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果园土,要求日照充足、排水良好、三阳七阴的环境。播种前把土翻松晒白,熟化疏松,也可根据果园的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畦上建菇床。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可不翻土,将菇床建在两棵树的中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果园管理。然后再用农药和灭菌剂进行杀虫灭菌,如有白蚂蚁和蚯蚓的园地,要在畦底撒放灭蚁药和茶籽饼粉。 三、栽培技术2、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在830气温范围内均可播种,出菇期应安排在最适气温为宜(最适气温是1525)。一般9月中旬播种,至翌年4月结束。 三、栽培技术5、菌丝培养管理 正常情况下,23天菌丝开始萌发吃料,3025天后

5、铺满面,菌丝长透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覆土总厚度23厘米,覆土后20天左右就能见到菌丝爬上土面。在高温季节播种后,每日要观察堆料的温度变化。当料温高达30要揭膜通风,在畦面喷冷水降温,把料温掌握在菌丝所要求的适宜范围。畦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气温低于10以下天气和雨天应盖膜。 三、栽培技术6、出菇期管理 待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后,此时关键是加大通风和保湿。注意畦面土壤的湿度,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蕾。喷水掌握少喷勤喷的原则,表土湿润即可。大球盖菇从小菌蕾到成熟期,一般需510天。 三、栽培技术7、采收 大球盖菇要求在菌盖外一层

6、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及时采收。采菇时,用手指抓住菌脚轻轻扭转摘下,除去菌柄基部的泥土即可上市,也可冷冻和加工干菇。经1220天,又开始出第2潮菇,可连续采24潮菇。 四、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菇蕾易开伞。菇蕾在发育过程中易开伞,子实体小,纤维化程度高,品质降低。主要是因为:出菇时温度过高,菇棚干燥;覆土薄,菇床自我调节能力差。 为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应:加强出菇期间的管理,重点是保湿,畦面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温度控制在1425;保证覆土层厚度,提高菇床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杂菌侵害。菇床中出现鬼伞、盘菌、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主要是因为质量差的麦草带入

7、杂菌,菇床菌丝生长不良。应选择新鲜、足干,浸料前曝晒消毒;发现鬼伞等现象时,应及时拔除;栽培过程中要掌握好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利菌丝健壮生长,让其菌丝占绝对优势,以抑制其它杂菌。 四、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虫害、软体动物危害。鲜菇出现孔洞、缺损、畸形,菌丝和原基萎缩,子实体生长停止。主要是因为螨类、跳虫、菇蚊、蚁以及蛞蝓、蚯蚓等软体动物危害。 解决办法有以下几个:选好场地,严禁在白蚁多的地方进行栽培;发现蚁巢及时撒药杀灭。若是红蚂蚁,可用红蚁净药粉撒放在有蚁路的地方,蚂蚁食后,能整巢死亡,效果甚佳。若是白蚂蚁,可采用白蚁粉13克喷入蚁巢,约经57天即可见效;在栽培过程中,菌床周围放蘸有0.5%的敌敌畏棉球可驱避螨类、跳虫和菇蚁等害虫;也可以在菌床上放报纸、废布并蘸上糖液,或放新鲜烤香的猪骨头或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