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说和做2同学们: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赞扬说和做的文章。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重点)(重点)(难点)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月刊和《创造诗丛》,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他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曾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刊印《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20世纪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闻一多先生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1946年7月11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知名人士李公朴,昆明城里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力劝闻一多不要再在公众面前演讲,因为熟悉内情的朋友告诉闻一多,国民党黑名单上排在李公朴后面的就是他。但闻一多明知危险,仍毫不畏惧,于1946年7月15日,主持召开李公朴的追悼会,并怒斥特务的卑劣行径,发表了有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特务杀害。民主战士闻一多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函寄仰之弥高一
读一读字音shuāihèdiéqièwùqiánníngkāngkǎilínlídǒuhánmílì()尽心血一反jì()往jiǒng()乎不同jiǒng
jiǒng(
)有神二
写一写字形沥既迥魔法记忆:因义辨字法,跟火一样明亮为“炯”,相差很远为“迥”。炯炯三
记一记词义1.诗兴不作:2.兀兀穷年:指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或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起的意思。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例句: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3.锲而不舍:4.衰微:5.赫然: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例句:队员们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在男子三人篮球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专而深。6.潜心贯注:潜心贯注、全神贯注辨析同:两个词语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异:“全神贯注”侧重于将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潜心贯注”侧重于对某问题的集中钻研,程度更深。例:同学们上课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了祖国,他潜心贯注地研究航天事业,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7.迥乎不同:8.一反既往:9.气冲斗牛:很不一样。例句:同一首曲子,古筝和扬琴的弹奏效果迥乎不同。既,已经。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例句:从那次谈心之后,他一反既往,改正了以前的坏毛病。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例句:一听到儿子逃课去游戏厅的消息,他恼得头发冲冠,怒得气冲斗牛。10.迭起:11.高标:12.心会神凝:13.慷慨淋漓: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泛指高耸特立之物。文中指超群、出众。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例句:河滩上,孩子们心会神凝地建着城堡,波浪扑上来都不知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例句:他慷慨淋漓的演讲感染了每一位学子。导思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的表现如何?导思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的表现如何?学者情感导思3.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什么情感?革命家导思4.本文通篇以记叙为主,却以议论来结构文章。试分析其作用。表达方式关键词: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说和做》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第一部(1—7):第二部分(8-19):记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具体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这个方面的“说”和“做”。第三部分(20):总结全文,对闻一多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1.开篇两段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两段话用了引用和对比,写出了闻一多对“说”与“做”的态度和原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人品。这两句总领全文,用这种方式开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如何“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的含义?【答案】“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实际上是指闻一多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里运用了明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字写得十分工整,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4.试分析第6段“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表明闻一多先生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了先生的用心极专极深。5.第7、8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答案】这两段为过渡段,第⑦段通过议论承接上文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情况,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第⑧段领起下文,由学者过渡到革命家。重点品析第7-20段6.他“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呼喊”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答案】这些词语形象地刻画出闻一多号召人民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积极态度和进行宣传的革命大无畏的精神,为写他的“做”作铺垫。7.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答案】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人们的言论不自由,谁宣传民主谁就有被杀害的危险。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人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而闻一多不同,越是这样的时刻,他越是勇于站出来,敢于直面惨淡,坚持真理,所以闻一多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时刻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因而“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8.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作用。【答案】这句外貌描写形象地再现了闻一多大义凛然的形象,言语间充满着对闻一多的颂扬之情。9.结尾句有什么作用?【答案】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阅读方法解密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结尾句(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主要有:①总结全文;②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照应题目。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直白类的结尾作用一般是: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②深化、升华主旨,抒发作者某种感悟或者情感。含蓄类的结尾作用一般是: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省;②文章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在分析时,要仔细阅读文章,对照常用的作用,结合文章最后一句(段)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作用是首尾呼应,点明中心。重难点小结品析的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二三部分。第二部分重点抓住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作者详细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三件事,赞扬了闻一多先生在争取民主与和平自由过程中的责任感与言行一致的品格,夹叙夹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是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与赞美。【答案】这篇文章虽是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语言含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十六个字,内容丰富,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语言精当、凝练。又如,“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两个“不”,两个“无”,看来普通,但细细咀嚼,颇有韵味。不是“不动”,1.【难点探究】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的精神。再如⑯~⑱段,感情如冲开闸门的潮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倾泻出作者对闻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钦佩与赞扬。结尾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对闻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句式短促,音调高亢,节奏分明,言简意赅。闻一多朱自清故居【答案】“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既“说”又“做”,先“说”再“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包括“说”的事实、内容与目的;再叙述他的“做”,叙议结合,表现出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2.【手法探究】文章在第二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第一部分先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第二部分是把闻先生的话插入作者所叙事实之中,言导行,行证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记“言”叙“行”的基础上,连用三段文字进行议论,绘出了闻一多“说”的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情状,再现了他坚强不屈的声音、昂首挺进的形象。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一多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做”了不“说”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游行示威写作《唐诗杂论》写作《楚辞校补》写作《古典新义》刻苦严谨一丝不苟无私无畏言行一致作为革命家方面的闻一多“说”了就“做”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刻苦钻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实干精神,以及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精神。1.结构严谨,过渡自然。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分别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尾用两段文字总结全文,使全文结构严谨。2.选材精当、精于剪裁。选材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如“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等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如闻一多先生“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作者没有过多记述,而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张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等,突出他的大无畏精神。3.夹叙夹议。文章以记叙为主,但中间又夹以议论。如:第⑦段是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总结,是议论。第⑧、⑨两段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总结,最后一段则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本课文字不多,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体现在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上。而当今,言行一致、爱国守法正是我们中学生明理诚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闻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够指引我们今后做人的方向。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不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他潜心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他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这两个方面是有关联的,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点拨:这两个部分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分而不离。一、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再如,抓住闻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二、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原形容颜回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越仰望它越显得高远,越钻研它越显得坚固。”在这里,作者用来赞颂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的专注,我们可从中看到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钻研学问、沥尽心血的学者风范。2.这是比喻的说法,是说闻一多致力于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说明了他作为学者和诗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有重要贡献的。二、3.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语出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闻一多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函寄(hán)硕果(shuò)炯炯目光(jiǒng)B.澎湃(bài)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潜心(qiǎn)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è)深宵(xiāo)气冲斗牛(dòu)••A••【点拨】B项“湃”应读pài,“校”应读jiào;C项“潜”应读qián;D项“斗”应读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独裁高标心会神疑潜心惯注B.游行慨书视死如归一反即往C.淋漓救济心不在焉群蚁排衙D.典藉疏赖昂首挺胸望闻问切C【点拨】A项“疑”应为“凝”,“惯”应为“贯”;B项“慨”应为“楷”,“即”应为“既”;D项“藉”应为“籍”,“赖”应为“懒”。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更高。弥,更加。)B.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C.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D.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势之盛可以跟斗牛相比。)【点拨】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D••••••••••••••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攻破这个科学难题,他一年多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放在一边,现在终于成功了。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C.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两岸的气候条件却迥乎不同。D.细细算来,他大半辈子沥尽心血,创作了许多诗歌,虽然增添了许多白发,却对现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点拨】兀兀穷年指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用在这里不合语境。••••••••••••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②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③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A.拟人排比对比
B.比喻排比对偶C.比喻对比对比
D.拟人比喻对偶B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被誉为“农民诗人”。B.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诗人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C.在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D.本文用“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的例子来衬托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C【点拨】在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7.【训练点:细节描写】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一、语文要素训练示例一:“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示例二:“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此处细节描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8.【训练点:选材】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事情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事情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学者方面:列举了闻一多写的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革命家方面:列举了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示威游行。8.【训练点:选材】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事情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事情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9.【训练点:品析文章语言特色】请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①生动形象。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作者不用“研究”而用“钻探”,生动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②精练含蓄。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③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将叙述、描写抒情化,洋溢着赞美之情;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何作用?二、精段品析【点拨】开头的作用从两方面考虑,结构上:点题、设悬念、埋伏笔、引出下文等;内容上:从人物形象、中心等方面考虑。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下一部分。“还”“另外一个方面”承上启下,将“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衔接起来,使前后两部分过渡自然。1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走到……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从动作和外貌方面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13.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示例:我觉得只说不做和说一套做一套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点拨】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理由,观点合理即可。14.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点拨】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判断。记叙顺序主要包括:顺級、倒叙、插級。从文中不同段落中出现的时间词:“2000年2月初”2007年5月”今年6月”,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页第14-18题。14.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周有光先生之间的几件事。15.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点拨】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来看,“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指的就是第②段首提到的“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一事。15.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这桩心事”指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16.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点拨】人物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结合文中典型事例归纳即可。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17.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点拨】本题考查文章末段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表现了周先生对我的影响重大,而且他的信对别人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以此来突出周先生的人格魅力,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中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正是本文的标题,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17.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18.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事件内容,分析其中透露出的师生情。本文标题为:“至深至纯师生情”,文章选取的事都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语文学试卷(有答案)
- 变电运行技术问答
- 濮阳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经营合作股份合同范本
- 珍贵的教科书电影
- 绿色黑板教育培训
- 荣誉晋升表彰暨创业说明会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喷雾与燃烧光学诊断技术(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情感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黑龙江齐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数学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
- 青春期性教育完整版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摩托艇经营合作协议书模板
- MOOC 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英语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含听力原文+作文范文)
- 2023年北京八十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教师版)
- 麻醉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 毕业设计论文《10t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