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_第1页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_第2页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_第3页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_第4页
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孙中山印度甘地土耳其凯末尔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其中的重大的事件,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亚洲的觉醒。“觉醒”:不再是本能的反抗(民族独立),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然性: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2.从“改良”到“革命”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民族危机的刺激;(2)受西式教育影响;(3)国外生活求学经历。(4)爱国心的驱使(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投身民主革命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1)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3)中共的帮助国共合作基础体现了什么精神?爱国主义与时俱进★说明孙中山先生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大事记认识二、第1阶段: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为什么说兴中会的成立是孙中山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标志?武装斗争而非改良;斗争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大事记认识二、第1阶段: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武昌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大事记认识二、第1阶段: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重点)同盟会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2)可能性:

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的失败

④领袖条件孙中山崇高的革命威望①思想条件②组织条件③革命形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团体广泛建立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机关报时间地点成员主要领导组织形式政治纲领1905年8月

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为基础

孙中山、黄兴

总部——支部——分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2、建立3、意义性质:作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斗争由各地团体各自为政走向统一领导,统一纲领,统一旗帜。(政党具有阶级性;政党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以国家政权为目标的,这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局限性: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内容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评价积极性:

局限性:未明确反帝(族);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生)。此决定了资阶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性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积极性: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其局限性的决定因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大事记认识①革命指导思想形成,②冒着生命危险,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③但理论存在很大局限性二、第1阶段: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

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重点)⑤呕心沥血奔波于欧美各地解决军费问题三民主义中的什么思想是孙中山的创新?民生主义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大事记认识三、第2阶段: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1911年武昌起义--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重点)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重点)孙中山并未领导武昌起义,为何却能当选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的成功是以孙为首的革命派长期抛头颅、洒热血斗争的大势所趋;孙的顽强斗志令人折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意义:1、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2、中国民化进程的里程碑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实现了民族和民权”是否正确?(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通过了宪法,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探究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大事记认识三、第2阶段: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1911年武昌起义—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重点)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重点)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吗?不是,政: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思: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名称

起因经过结果1913宋教仁遇刺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1916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1917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1920-1922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涣散而失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主观:(2)客观:(3)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①政党:②纲领:③军队:④群众: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的武装。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

第2阶段大事记认识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②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③但对军阀本质认识不清,只有寻求改变三、第2阶段: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重点)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重点)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1911年武昌起义--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摘自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材料中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政策?变化:对帝国主义由幻想到幻想破灭对群众由忽视到重视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具体原因纲领农民政党军队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要建立一个组织性、纪律性严密的政党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教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大事记认识四、第3阶段: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1922年护法失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重点)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认识更关注工农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具体体现。2、新三民主义是奋斗目标,是三大政策的理论依据;两者紧密联系。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大事记认识四、第3阶段: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重点)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孙中山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党代表周恩来政治部主任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大事记认识四、第3阶段: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1922年护法失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重点)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⑤北京病逝:1925年3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大事记认识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四、第3阶段:从提出建国方案到实现人生跨越1922年护法失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重点)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⑤北京病逝:1925年3月12日五、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1)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巨变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伟大的功绩)3)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捍卫民主共和,从护法到北上,坚持斗争6)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7)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地位2.作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国父。六、孙中山的精神:1.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立志振兴中华:爱国主义精神2.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3.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前进的探索进取精神4.人民公仆——身体力行的民主主义精神5.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理想主义精神扩展训练1、帝国主义始终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严守中立B临时政府不承认列强在华特权C临时政府存在不会长久D反对中国成为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民主权利C实现了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目标D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3、我们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主要依据是:A没有动摇封建统治B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D没有推翻君主专制

典题分析: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