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散步》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1.gif)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2.gif)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3.gif)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4.gif)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a5cbd919d25a7ff8fdc79c15562815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课文《散步》教学设计《漫步》是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美好的散文,叙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漫步的情景,其乐融融,字里行间四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让人倍感到中年人肩上责任的重大: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语言平易朴实,蕴含哲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打定的漫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四篇,接待查看阅读。
《漫步》教学设计一
1、学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评揣摩语句。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
1、打定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置学生作打定。
2、可用多媒体辅佐教学。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表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向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复,教师予以断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闲聊,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漫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表达出浓浓的亲情。《漫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陈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仆人公是谁?
⑵在漫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导学: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头,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举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片面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评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漫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赋予断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三、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漫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处境,为下文举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复,由于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报告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熟悉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假设一旦决定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气,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教师引导:开展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使你是文中的我,毫不踌躇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假设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冲突。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议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管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轻易。之中的我抉择遵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那么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理应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达。(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热爱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热爱看时事报道,你热爱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议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复要赋予断定和完善,并梦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持续遵循这个道德准那么。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敬爱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变更方法,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2、为我们表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议论交流(激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结果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彼此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片面议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议论和作答,教师应激励、断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表达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外观上看,我畏缩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敬爱,对小的保护。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喜欢,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片面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正确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示意等方式激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告成的喜悦。)
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结果一段。
五、对比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斟酌问题: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三代人》、《漫步》相互对比,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激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漫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断定《漫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对比,体会《漫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举行对比。(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学生议论交流,教师归纳:
1、《漫步》比《三代》多一些风景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清晰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成遏制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叫。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好,对生命的珍爱。
2、在漫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好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运用对称的句子,彼此衬托,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3、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漫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对比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举行鉴赏,梦想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确定会给你的文章添加光辉。
六、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复,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谦让,彼此关怀,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结果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七、小结
《漫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致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供给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评揣摩语言,也巩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漫步
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承上
漫步分歧→{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启下
《漫步》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学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感知亲情。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开门见山、细节描和以小见大、结尾点题的写法,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读品评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品评课文,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领会课文表现的人性美。
2、课堂迁移,学以致用。
难点:理解课文的结果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设想
《漫步》一文的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特别丰富。细读品评可从中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教学中提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采取自主、合作、议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品评课文表现的人性美。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外打工少与家人在一起的实情,教导让学生以后要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次机遇,处理好家人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庭。
课时安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己轻声朗读,斟酌回复下边问题: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
()的家庭
()的我()的母亲
()的妻子()的儿子
(二)假使你是文中的“我”,你有一个苹果或一束花,你最想送给哪一个?为什么?
(略)
学生回复后,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热爱这样的家庭。当然,如此温馨家庭,是数不胜数,人们常说,家是爱的港湾,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蕴含着亲情的琼浆,即使是一次极平常的漫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全体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内容。
要求:
1、留神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读准以下字音:熬(ǎo)粼(lín)霎(shà)咕(gū)
2、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爱好或理解的角度,请你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A(亲情)B三代C温馨的家庭D一家人)……
3、文中的一家四口人,你最热爱哪一个?为什么?
(以下举学生片面发言)
热爱文中“我”,由于他有责任感,孝敬老人……
热爱文中的“母亲”,虽然自己腿脚不灵便,但她深爱孙子,宁愿受累选择了大路。
热爱文中“‘我’的儿子”他聪明,心爱,听话……
学生议论交流回复后,师生评价。
4请复述课文内容。(略)
三、品读文段,美点寻踪。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猛烈美感、句段,并从思想内容、文章的自身语言和布局特色等方面说说美在哪。
学生回复后,师生共同评价。
2、提示:写人的写景的句段,可从用词或修辞去赏识。示范:a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漫步”开头有诗意的镜头。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地新绿肆意的铺着”
3、美点寻踪: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说说为何热爱?
4、学生发言,然后师生评价。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尊老爱幼美好家庭,,结尾点明题旨。句式整齐、对称)
例4: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写出孩子的活泼、心爱,聪明)
四、问题探究:
1、当漫步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处理的?我为什么这样抉择?
(委屈孩子抉择走大路,儿子小我可以背他,母亲老小路不好走。)
2、“我”本来抉择走小路,后来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理应爱是母亲的抉择,我崇敬母亲。这个抉择更完备,这才是的创作意图。)
3、文章结尾说“但我和妻子都是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留心,犹如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题目《漫步》是从主要事情的角度确定的,请你从另一个角度给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开展想象体验感受
1、假设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踌躇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假设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冲突,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略)
七、对比阅读,学法实践。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三代》,试着实践学法:
(1)重拟标题;
1、让学生自读、斟酌、自由议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后加以点评、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①交错路口②一家人③感人的画面④责任⑤背影⑥爱……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略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品读文句,美点寻踪:
学生分组议论,归纳回复::
“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钝的背影……”让我感受到“爱”的和暖,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先生”。画面真美、感人。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表现出那“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这两篇文章,你更热爱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略)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我们采用先“阅读感知内容,再品读寻踪美点”的方法学习这两篇文章,这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梦想同学们按这方法去学习美文。
八、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背母、背儿
走大路
我妻子
走小路
走小路
母亲漫步
儿子
《漫步》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朴实而沉重的亲情之爱。
2、以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课文的解读。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选择来理解课文的亲情之爱。
教学难点:
1、中景物描写所供给的妙处。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家中有多少位成员呢?正在茁壮成长的你们可知道是谁在辛苦地支撑着你的家,又是谁肩上的担子最重呢?可能你会说是爸爸妈妈,是啊,我们的父母是最辛苦最宏伟的,他们既要照管老人,又要负担我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斟酌过亲人为我们付出的.无偿无私的爱呢?
二、整体感知
(1)、听音乐自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解决。
(2)、笼统提问
1、文章展现了哪些人物?
2、他们一起做了一件什么事?
(3)、启发提问
1、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谁处于核心地位?(尽量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复)
(板书:四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中展现了什么事情?
(在漫步的过程中展现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处于核心地位的我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的?
(选择走大路。由于我考虑到我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尽力得志母亲的要求,以她的考虑为先。表达我挚爱着母亲。)
3、(板书:最终路的选择)
结果由于母亲选择了小路,大家一起走小路。
4、认为是什么影响和变更了他们的选择?
(爱。A由于对母亲的爱,我抉择委屈儿子而遵从母亲的意愿。
B由于爱,妻子理解我、体谅我,悄悄地支持我的每一个抉择。
C由于爱,母亲选择了宽容和退让,舍弃了更适合她走的大路,选择了孙儿热爱的小路。
正是由于那份浓浓的亲情之爱衍生出来的体谅、理解、宽容和退让,使他们变更了自己的初衷而选择了一条更能协调、照管每一个意愿的路。)
(过渡)各位同学,你在初读这篇文章时,有没有感受到他们之中洋溢着的融融爱意呢?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这一家四口之间洋溢着的深情。
三、究交流
在二次朗读的根基上,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学习的心得。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启发、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和探讨。
下面有一些题目,不过仅供参考,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也可以尽情抒发你自己的感想。
1、通过文章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即文章给你的启示?)
2、文章哪写描写最令你感动?
3、文章有两处景物描写,他们有何用处?
4、如何理解文章的结果一句话,为什么说犹如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你最热爱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四、扩展延迟
1、对比阅读
《漫步》与课后的《三代》讲的都是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对比,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漫步》教学设计四
教学目标:
A:学识与才能1、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及其作用。2、赏识本文美好的语言;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B:过程与方法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领会主旨。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C: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沉重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评揣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教学难点:领会表现至善至美的亲情美的主题以及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的赏识与感悟。
导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表达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向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说感受)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温馨的爱,像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闲聊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漫步这样平常小事,也能表达出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漫步》就为我们陈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习质疑
1、回想学过的《错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德高望重,心中装满美好情愫的季羡林先生由于燕园中的古藤萝被毁,写下了对灵魂颟顸之人猛烈不满的《幽径悲剧》。宗璞先生没有由于紫藤萝花架的一时被毁而心中惆怅,反而在紫藤萝花瀑前憬悟到生命的永恒。诵读、咀嚼这些弥漫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我们能否感受到存活的斑斓多味?假设想要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我们理应学会查看、斟酌和驾驭生活,不贻误生活赐给我们的每一次良机。
2、收集有关资料,简介。
点拨:莫怀戚,1951年出世,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曾任教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3、将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学议论。
4、课前热身:给以下加点字注音。亲戚(qī)波光粼粼(lín)分歧(qí)酷冬(kù)霎时(shà)熬过(áo)桑树(sāng)嫩芽(nèn)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A、漫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B、漫步的地点是:田野
C、漫步的季节是:初春
D、漫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复)
E、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亲情;叙事线索是漫步。
四、细读品评,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合作探究,把握课文中心事情和人物。
A: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平凡的家庭显得那样和美?教师点拨:写的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田野漫步。
B:你最热爱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热爱?(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物的特点)教师点拨:母亲--和蔼;“我”--孝顺;妻子--贤惠;儿子--天真心爱。
2、细读品评,感受亲情之美。
A:“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a:学法指导:从“强壮”、“高大”分析及表达的感情方面举行品评。
b: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表示。
C:教师点拨:“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我正值中年;“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我高大形象。这一家四口中,谁的权力最大?谁又有真正的抉择权?①“我”听母亲的;②母亲听孙儿的;③妻子听“我”的;④儿子听“我”的;那么,到底听谁的?--由“爱”抉择,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B: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终究幼小,自然也轻。
a:学法指导:从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去品评。
b: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表示。
C:教师点拨:
1、说明我对母亲的孝心,引发出儿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1734-3:2024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connectivity and safety functions of automated driving buses in public transport - Part 3: Ser
- 【正版授权】 ISO 20553:2025 EN Radiation protection - Monitoring of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a risk of internal contamination with radioactive material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预售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生物科技产品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餐厅窗口承包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二手商铺贷款买卖双方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海洋工程担保型买卖合同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建议书
- 保安工作在社区安全提升中的实例计划
- 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方案计划
-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节事活动概论
- 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日本酒类消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GB/T 4151-1996硝酸铈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29594-2013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危房鉴定报告
- 西子奥的斯电梯ACD2调试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