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分布广泛细菌和真菌_第1页
第四章分布广泛细菌和真菌_第2页
第四章分布广泛细菌和真菌_第3页
第四章分布广泛细菌和真菌_第4页
第四章分布广泛细菌和真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北京市十一学校刘世华感谢人大附中薛萌老师二十中周义超老师本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能力目标: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式,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试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本章内容与其它知识的联系1、病毒:在讲述病毒时候,学生想知道病毒与细菌的区别2、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细菌是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培养草履虫首先要制作培养细菌的培养液3、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与联系4、与传染病及健康生活的联系5、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关于本章,学生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细菌都是有害的

人体或环境中有许多细菌是功臣

二、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的生物,有的很小,如病毒、细菌。也有大型真菌、蘑菇等

三、把病毒、细菌和真菌混为一谈四、把大型真菌归类于植物《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第259页,把“菌”解释为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四、消毒和灭菌是一样的1、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部分微生物,但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或霉菌的休眠体孢子。特点:多是表面上的杀菌,不彻底。2、灭菌: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将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霉菌孢子)全部杀死。特点:物体表面及内部的杀菌、彻底。方法:物理—高温灭菌(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酒精灯、高压灭菌锅、开水煮沸、蒸汽熏蒸、消毒柜)紫外线—日光照射、紫外线灯化学—化学灭菌剂,75%酒精、高锰酸钾、升汞、红药水、紫药水(二)化学消毒灭菌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称化学消毒剂。消毒物品消毒剂浓度用途与用法酒精70-75%医务人员术前洗手消毒

升汞1:1000

新洁尔灭1:1000

硫柳汞酊1:1000杀菌力大,刺激小,术野局部皮肤红汞

2%消毒用和粘膜碘酒2-5%术野消毒用,刺激强,当

龙胆紫

0.5-1%用酒精擦去水漂白粉0.2-0.5ppm漂白粉1份加水60份脓、痰漂白粉200克/升不断搅拌和粪便甲醛3-5%结核痰用10%,作用12h红药水和碘酒不能同时使用红药水,又名红汞,对皮肤粘膜没有刺激性,在皮肤割伤、擦伤时可用作消毒,但其抗菌作用弱、消毒效力较差;而碘酒是含碘的乙醇溶液,杀菌作用强,但有些人将两者同时使用,是不妥的。

碘酒与红药水不能同用,因为红药水中所含的汞与碘酒中所含的碘会引起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碘化汞,不仅使药物失去杀菌效能,而且对皮肤粘膜及其他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引起皮肤红肿起泡,伤口溃烂。这种碘化汞被人体吸收过多,还会导致汞中毒白药水将取代红药水如果面部擦破了皮,搽红药水嫌难看,就喷白药水吧。这种无色、无嗅、广谱杀菌的生物制剂已在上海研制成功白药水可没有化学类药水的固有弊端,它由复合酶配制,杀菌机理完全不同。不但能在10分钟内杀死99.9%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和真菌、霉菌,而且对粘膜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能使烧伤、溃疡、褥疮、湿疹等创面很快“收口”值得一提的还有,这种生物制剂对耐药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是杀死,而不是抑制,可望帮助甚至取代抗生素打破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壁垒”。

紫药水可致癌

紫药水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1%-2%低的溶液,又叫龙胆紫溶液、甲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防腐剂。由干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还有收敛作用,临床中常用它治疗面疮、皮肤感染、皮肤癣症、溃疡、擦伤、刀伤、口腔溃疡、粘膜感染、鹅口疮、口唇疱疹、舌炎、烫伤、烧伤等。它还可以口服,其片剂内服可治疗蛲虫病。它与百部浸膏合在一起制成的膏剂,挤入肛门内,也可治疗蛲虫感染。紫药水由于对皮肤、粘膜有较好的消炎、止痛及收敛作用,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它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它的疗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并确信它无毒、无副作用、无刺激性。英国药理学家通过动物的反复实验证实,紫药水中的龙胆紫是一种致癌物质,为潜在的致癌剂。药理学家在报告试验的过程中说:“试验者将紫药水分批分期地涂抹在小白鼠的皮肤上,让小白鼠系统地全身吸收龙胆紫,最后发现这些小白鼠全部诱发癌症,其发癌率高达100%”。所以英国卫生部发出通报,限制紫药水的使用范围。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和“细菌”教学建议:人类对于细菌的“关心”源于两个方面:1、人类从很早就开始用细菌和真菌制造不同风味的食品,人们由此获得了使它们快速繁殖或抑制它们繁殖的知识。2、自从有了人类,人们便开始与细菌、真菌等引起的疾病作斗争,并由此获得了关于这些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生长繁殖规律的一般知识。

病痛的折磨,激发人类揭开这些生物真实面貌的决心,成为推动人们认识它们的主要动力,而科技的发展则为人类认识他们提供了条件

科学史本身就是典型的探究活动!古希腊时蒸酒腌渍与蜜饯的食品返回

列文虎克列文虎克: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比直接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角与角之间是平的……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也就好比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我们全荷兰的人数还多许多倍……

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菌

酵母菌的菌体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核酸等。它的菌体中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有人证明,每100千克干酵母所含有蛋白质,相当于500千克大米、217千克大豆或学家研究开发出食用酵母,样子很像猪肉和牛肉,人们称它为“人造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再次生产食用酵母,随后英美等国家一哄而上,纷纷研究生产这种“人造肉”。食用酵母的开发和利用,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发明原子能和青霉素之后的第三个伟大成果1680年,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酵母菌,发现面包的发酵是酵母菌作用的结果。1870年,荷兰人汉森发明了制造面包和啤酒的人工酵母的方法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1854年9月,巴斯德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制作酒精重要工序是发酵。巴斯德多次实验后发现,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在菌体上还可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巴斯德继续研究,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出芽生殖巴斯德与巴氏消毒法

巴斯德在显微镜下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中有一种圆球状的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这种“坏蛋”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杀死了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摄氏五六十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用于消毒牛奶等。1865年法国的啤酒业遇到了麻烦: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乳酸杆菌

为弄清病因,巴斯德从培养纯粹的鸡霍乱细菌作为突破口,他试用了多种培养液,他断定鸡肠是最适合的繁殖环境,传染的媒介则是鸡的粪便。经过多次实验,却都失败了。几天后,他发现用陈旧培养液给鸡接种,鸡却未受感染,好像这种霍乱菌对鸡失去了作用。巴斯德顺藤摸瓜,发现因空气中氧气的作用,霍乱菌的毒性便日渐减弱。菌液培养时间几天1个月2个月3个月死亡率100%80%50%10%

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鸡虽然也得病,便却不会死亡。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他另用新鲜菌液给同一批鸡再次接种,使他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都安然无恙,而未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却死得净光。实践证明,凡是注射过低毒性的菌液的鸡,再给它注入毒睡足以致死的鸡霍乱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势轻微,甚至毫无影响。巴斯德与减毒疫苗

鸡霍乱是一种传播迅速、来势凶猛的瘟疫,可使鸡成批死亡。有时,人们看到有的鸡刚才还在四处觅食,过一会儿却忽然两腿发抖,随后便倒了下去,挣扎几下便一命呜呼了。1880年,法国农村流行着可怕的鸡霍乱,巴斯德决心制服这种瘟疫。

“自然发生说”认为:不洁的衣物会自生蚤虱,污秽的死水会自生蚊蚋,肮脏的垃圾会自生虫蚁,粪便和腐败的尸体会自生蝇蛆。总之生物可以从它们存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没有上代,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甚至连17世纪的大科学家哈维和牛顿,都相信这种学说。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

意大利医生雷地于1668年进行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的反复验证,曾一度动摇了人们对自然发生论的信念。

当后来发现了微生物时,很多科学家又相信至少像微生物这样“最小的”生物体总该是自生的。加罩容器中的腐肉不是长满了细菌吗!于是,微生物可能自然发生的信念又盛行起来意大利生物学家

L.

Spallanzani将肉汤装入不封口的瓶中煮沸,静置数日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如将瓶口封盖,然后煮沸、静置,肉汤中不出现微生物

由此得出结论: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但自然发生论者则认为他把肉汤“折磨”得失去了“生命力”,并且在封盖的瓶中空气也变了质,不适于生命的生存了

巴斯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实践,不相信微生物可以自然发生,认为微生物肯定必有母体。他到处宣传这一理论。这下子可激怒了自生论者。他们问巴斯德:“酵母怎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每一世纪的每一年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把葡萄汁酿成酒?这些从天南地北,处处把每个罐里的牛奶变酸,每瓶里的牛油变坏的小动物,来自什么地方?”

巴斯德在展示他的实验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孢子)

巴斯德发现:在每一情况下,病都来自有毒和微生物或细菌。他自然地想到在巴黎的产科医院里,产妇死于产褥热者高达1/19;1864年,仅在巴黎产科医院就造成300多名产妇的死亡;产科医院被称为犯罪之家。外科手术的死亡率高达20-30%,甚至50-60%。

他认为:开刀的伤口暴露在千百万细菌的面前。这些细菌存在于空气中、手术医生的手上、洗涤伤口的海绵上、接触伤口的刀具上以及复盖伤口的纱布上”。在科学院的几次会议上,巴斯德还建议外科医生将他们的手术器械在火陷上烧一下再使用

巴斯德的建议虽遭到了本国医学界的忽视,但却引起了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的重视。李斯特将巴斯德的细菌致病理论运用于外科临床,实行石炭酸消毒法,取得了很大成功。尽管如此,法国医学会的外科专家们仍然不理会李斯特的经验,照旧反对细菌致病理论。

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

尽管顽固派们继续反对细菌致病理论和蒸煮加热消毒法,但年轻的医生却逐渐地接受了巴斯德的一套新观念,并将其付诸于医疗实践,医院不再是殡仪馆的前厅了罗伯特·科赫---杆菌之父

德国细菌学家,结核杆菌的发现者。他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1876年)、结核杆菌(1882年)和霍乱弧菌(1883年),同时确证这些细菌与疾病的关系科赫在东非采血诊断睡眠病

从因为炭疽而死的羊身上抽了一些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液标本中浮动着很多“小木棍”似的小东西。几个月来,他在每一例死羊的血液标本中赌这样的“小木棍”。可以肯定,这种“小木棍”就是炭疽的病原。科赫想:怎么来证明这种东西是活的呢?除非新眼看到它们生长、繁殖,然后引起疾病。他决定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提出了科赫法则,作为判断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的准则,他被誉为杆菌之父。

科赫与科赫法则(1)从发病动物分出纯培养。(2)再接种到健康动物,引起同样疾病。(3)再分离出纯培养,应和接种的培养基具相同特性。证实病源物的柯赫法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明:一种特定的微生物,是引起一种特定疾病的病因结核杆菌的发现1882年,科赫开始对结核菌进行研究,结核也是一种传染病,也有病原菌。但科赫研究了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的肺,却没有发现细菌,把病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它们也得了结核病。科赫解剖老鼠和兔子,也没有发现结核菌样的东西。反复失败以后,科赫突然醒悟到,结核菌是透明的,用显微镜根本看不见为确认结核菌,科赫想用色素染色的办法,他不断地用各种色素染结核病患者的痰、死者的肺,然后进行观察,但是使结核菌染色极为困难,经过多次的努力毫无进展一天晚上,科赫在学生欧利希把做好的涂片摆在桌子上面,并把摆不下的涂片放在火炉台上。第二天,欧利希看到工友在炉台生火,他马上赶过去把涂片移开。事后,欧利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炉台上的涂片染料与结核菌快速结合到一起。

1928年9月,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时,研究条件很落后,实验室设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内潮湿闷热,充满着灰尘。他做葡萄菌平皿培养,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启平皿盖,所以,培养物容易受到污染。

有一次,他忘了把葡萄球菌培养物盖上,几天以后,他察看培养的细菌时,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在平皿里,细菌繁殖很好,但在平皿口上积有灰尘的地方,生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菌落,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变成了清彻透明的水滴。

弗莱明把这些霉素菌分离出来,这种霉菌同长在陈面包上的霉菌很相近。弗莱明判定,霉菌释放出的某种化合物至少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他为这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物质起了名字叫青霉素抗菌素药物的鼻祖——弗莱明

学生已有的对于细菌的认识:小(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引起疾病,可能有些同学会想到酸奶等也跟细菌有关

根据已有知识可以尝试让学生推测要想“看”到细菌,可能有哪些途径?1、放大---借助于显微镜

从而引出细菌研究历史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很多个堆积起来引出细菌的培养和繁殖观察牙垢中的细菌用消毒牙签取出牙垢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轻轻搅动,使碎屑均匀分布(水和载玻片提前灭菌)另取一张干净灭菌的载玻片,让它一段接触含有碎屑的水滴,两片载玻片呈30-45度角,将上面的载玻片推过水滴做成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把干燥的涂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掠过3-4次,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度这样,由于细菌表面的胶质,就是细菌黏附在载玻片上,冷却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1-2分钟,用清水洗去多余染液,干燥后即可观察。放大数百倍后放大一千倍后电子显微镜下放大数万倍放大数百万倍后象豆腐干的方形图表示一个动物的模式细胞,里面的绿色圆球是细胞核。病毒和它相比,只有上面一个小黑点大小,细菌的大小则与中间的黄色胶囊形相当。

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自己分析根据形态可以把细菌分成三类.放大数百万倍后球菌螺旋菌细菌的形态(电子显微镜下)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0.2-几个μm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形

2.杆状

3.螺旋形细菌细胞与其它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真正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注:应强调大多数细菌是异养型,少数细菌是自养型。如:化能合成细菌,体内有光合色素的细菌。截止到目前,还未发现有自养型的真菌。引导学生观察细菌结构并与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推测其营养方式—异养型细菌的结构一般结构特殊结构细菌变异的现象粗糙型光滑型菌落(R)菌落(S)

正常鼠疫噬菌体诱导鼠杆菌疫杆菌变异正常霍乱弧菌霍乱弧菌L型芽孢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芽胞抵抗力强大,耐受高温(耐煮沸2-3小时),干燥和某些化学药品(70%乙醇),原因是:(1)芽胞有多层结构,芽胞外壳的通透性低,化学药品不易进入;(3)芽胞中脂类含量较高,亲水性较低;(4)芽胞浆呈脱水状态,蛋白质和酶类遇热不易凝固被破坏。杀死芽胞应作为灭菌的指征。细菌的结构式基本结构细胞壁:肽聚糖,保护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拟核):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粘性,保护作用鞭毛:运动器官芽孢:细菌休眠体,对恶劣的环境有抵抗力细菌的繁殖裂殖细菌无成型的细胞核,即只有核区无核膜探究活动与技能训练----细菌繁殖的速度(1)方法:准备8个纸杯和一把大米(2)将被子编号1-8,用每粒大米代表一个细菌(3)在1号杯放入一粒大米,代表第一代细菌,大约每隔20分钟,一个细菌就分裂成两个细菌,在2号杯放入两粒大米,代表20分钟后产生的第二代细菌(4)假设40分钟时,2号杯里每个细菌都以分裂成两个细菌,那么该在3号杯里放入多少大米呢?(5)重复上一步,分别模拟1小时、1小时20分…..直到8号杯子也放好了大米。算一下,8号杯子里会有多少“细菌”?从第一代起经过了多少时间?(6)计算,经过48小时,第一代细菌可以产生多少后代?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标是细菌个数,做一个曲线图繁殖快: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液体培养时,108-109个/每毫升培养液(8-10小时)

培养4-5天所形成的大肠杆菌的重量将和地球相仿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1个细菌在24小时内可繁殖72代生成272个即4.722×1021个后代每个细菌的重量以10-12g计算,总重量达4722吨教法建议:从人类对细菌认识的历史为线索通过显微观察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从结构推测其营养方式策划在培养细菌前应该做哪些准备知道细菌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要想培养某种特定细菌,还需要排除干扰,引出培养前对器材等的灭菌培养的温度和合适时间等,引出细菌的繁殖方式了解制作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

学生已有的对于细菌的认识:小(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引起疾病,可能有些同学会想到酸奶等也跟细菌有关

根据已有知识可以尝试让学生推测要想“看”到细菌,可能有哪些途径?1、放大---借助于显微镜

从而引出细菌研究历史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把小的堆积起来引出细菌的培养和繁殖培养基几种简单的培养基豆浆培养基:将500g甜豆浆+10g琼脂(固体)煮沸溶化后进行高温灭菌黄豆芽培养基:黄豆芽100g+蔗糖或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将黄豆芽洗净,加水煮沸30分钟,过滤,加琼脂溶化,加糖搅匀,补足水分,调pH,灭菌加蔗糖培养霉菌葡萄糖培养细菌和放线菌自然pH,培养霉菌和酵母菌;pH7.2~7.4,培养细菌和放线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g+水1000mLpH=7.4-7.6肉汁蛋白胨培养基:牛肉500g+蛋白胨10+氯化钠5g,pH=7.4-7.6,牛肉去脂肪、筋腱后,绞碎,加水1000g浸泡,15℃放置12小时或50℃下放置30分钟。用纱布过滤,补足水分。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热,调pH,灭菌。将上述已灭菌的培养基用棉花过滤,滤去凝聚的蛋白质,再灭菌即成液体培养基。加入20g琼脂溶化后灭菌,即成固体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返回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活动建议:一、引入:

问题导入:你能说说教室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生物吗?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用手在空中随意一抓,你手里有什么?提前准备: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能录像更好)

(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培养基)如何利用培养的方式,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或真菌的有无以及它们数量?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不同小组讨论并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全班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细节加以修正和完善,使全体学生获得正确的探究方案。

重点放在鼓励学生提出多样的方案,如接种可从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多个方面进行设计探究方案注意事项1、方案实施可以在一周内完成

2、在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的活动中,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摸实验材料等。教师应做好示范,展示给学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要包装好,不要轻易打开

3、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对探究报告的标准,标准包括对:探究实验的标题、问题、假设、材料、过程、数据、结论和关于结论提出的问题的要求等

在设计出比较可靠的方案之后,教师可出示已经培养的真菌和细菌的菌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方式,归纳细菌、真菌菌落的特点,区分它们。使学生对细菌和真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分析探究结果奠定基础。细菌菌落霉菌菌落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无色或白色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等肉眼可以看到的细菌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一个1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细菌的分布

在各组交流汇报探究结果的基础上,使学生细菌、真菌的分布情况,建立有菌概念。土壤空气水无处不在!!!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一)

土壤中的细菌:土壤是细菌生活的大本营。土壤是传播创伤感染菌的媒介:芽胞(二)

水中的细菌:

水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2.我国生活用水标准: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立升水中大肠杆菌数不超过3个(三)空气中的细菌:

空气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媒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

正常菌群:是指定居于健康人体表及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一般对人有益无害。介绍人体内四大菌库:肠道、口腔、阴道、皮肤1、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常居菌寄居部位改变时均可引起疾病,这些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机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这种特定的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种:

·寄居部位改变

·内源性感染

·菌群失调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