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加工与车床_第1页
车削加工与车床_第2页
车削加工与车床_第3页
车削加工与车床_第4页
车削加工与车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车削加工与车床3.车环槽和切断(见图15-3)

图15-3车环槽和切断a)车环槽b)切断第1页/共29页

4.钻孔、扩孔和铰孔(见图15-4)5.镗孔(见图15-5)图15-4钻孔、扩孔和铰孔a)钻孔b)扩孔c)铰孔图15-5镗孔第2页/共29页6.车锥体

车锥体的方法有几种,这里仅介绍两种:

(1)采用宽刃刀(见图15-6a)(2)转动小溜板(见图15-6b)图15-6车锥体a)用宽刃刀车短锥b)转动小溜板车锥体第3页/共29页图15-7车螺纹7.车螺纹(见图15-7)

8.车特形面(见图15-8)图15-8用成形车刀车特形面第4页/共29页

二、车削加工的特点

1)主要用于各种内、外旋转表面及其端面的加工。

2)加工时,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刀具的纵向和横向移动。

3)一般情况下,车削过程是连续的切削,切削力比较稳定,加工比较平稳。

4)车削加工中,由于切屑和刀具之间的剧烈挤压和摩擦,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产生了大量的切削热,但大部分热量被切屑带走,所以一般车削加工可以不使用切削液。5)车削加工多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第5页/共29页第二节

CA6140型卧式车床一、机床的组成和主要技术规格1.机床的组成(见图15-9)图15-9CA6140型卧式车床1-主轴箱2-刀架3-尾座4-床身5-右床腿6-溜板箱7-左床腿8-进给箱第6页/共29页2.机床的主要技术规格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要技术规格可阅教材。二、机床的传动系统图15-10所示为卧式车床的传动框图。图15-11所示为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图。图15-10卧式车床传动框图第7页/共29页图15-11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第8页/共29页

1.主运动

(1)主运动传动链

车床的主运动是主轴的旋转运动,传动链两端件是电动机-主轴。主运动的传动路线表达式为电动机——Ⅰ——Ⅱ——Ⅲ——主轴Ⅵ第9页/共29页

(2)主轴转速的级数

当M1向左压紧时,主轴正转。若M2接合,主轴Ⅵ获得24级正转转速;若M2打开,运动经齿轮副直接把轴Ⅲ的2×3=6级转速传给主轴Ⅵ,又使主轴得到6级正转转速。这样主轴一共可获得24+6=30级正转转速。

但是,由于运动由轴Ⅲ传给轴Ⅴ的传动比分别为u1=(20/80)×(20/80)=1/16

u2=(20/80)×(51/50)=1.02/4

u3=(50/50)×(20/80)=1/4u4=(50/50)×(51/50)=1.02其中u2与u3的数值相近,本机床由轴Ⅲ到轴Ⅴ实际上只有三种传动比,因而当M2接合时主轴实际上只获得2×3×3=18级正转转速,所以主轴应获得18+6=24级正转转速。同样道理,当M1向右压紧时,主轴共获得12级反转转速。

第10页/共29页(3)主运动传动链的运动平衡式

n=

n电×

u带×

u齿式中

n——主轴的转速(r/min);

n电——电动机的转速(r/min);

u带——带传动的传动比,u带

=D1/D2

u齿——齿轮传动部分的总传动比,

u齿=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u1u2u3…uK。根据主运动传动链的平衡式,即可以计算出主轴的各级转速。其最低及最高的正转转速分别为nmin=1450×(130/230)×(51/43)×(22/58)×(20/80)×(26/58)×(20/80)r/min≈10r/minnmax=1450×(130/230)×(56/38)×(39/41)×(63/50)r/min≈1400r/min

第11页/共29页

2.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传动链包括车螺纹、一般进给和快速移动三组传动链,而车螺纹传动链又包含车米制螺纹、英制螺纹、模数螺纹和径节螺纹四条传动路线。为简化文字叙述,对于车螺纹传动链只介绍常用的车米制螺纹传动链。

(1)车制米制螺纹的传动链

对于螺纹加工,必须严格保证以下关系:主轴带动工件转一周,刀架移动一个导程(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在车制单线螺纹时,要求主轴转一周,刀架应移动一个螺距P。从传动系统图15-11中可以看出,其传动路线表达式为第12页/共29页

主轴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ⅩⅢ—

—ⅩⅣ—M5合上—ⅩⅤ丝杠(P=12mm,单线)-开合螺母—溜板、刀架第13页/共29页

基本组齿轮变速可获得如下8种传动比:

u基1=26/28=6.5/7(不用)

u基2=28/28=7/7u基3=32/28=8/7u基4=36/28=9/7u基5=19/14=9.5/7(不用)

u基6=20/14=10/7u基7=33/21=11/7u基8=36/21=12/7实际应用的是6种:7/7,8/7,9/7,10/7,11/7,12/7,这一组传动比是螺距值变化的基础。第14页/共29页基本组的螺距范围还要通过增倍机构加以扩大,增倍机构的传动比分别为:

u倍1=(28/35)×(35/28)

=1u倍2=(18/45)×(35/28)

=1/2u倍3=(28/35)×(15/48)

=1/4u倍4=(18/45)×(15/48)

=1/8将车米制螺纹的传动路线表达式加以整理,可列出其运动平衡式为P工=1×

(58/58)×(33/33)×(63/100)

×(100/75)

×(25/36)

×u基

×(25/36)

×(36/25)

×u倍×P式中P工——工件的螺距(mm);

P——机床丝杠螺距,为12mm。将上式化简后可得P工=7u基u倍选用不同的u基和u倍,可以获得不同的螺距值。第15页/共29页

(2)一般进给传动链

一般进给运动是由光杠经溜板箱传给刀架的。进给运动的传动路线表达式为主轴—

—Ⅶ—

—Ⅷ—

—进给箱—

M5打开—

—光杠(ⅩⅥ

)—

—ⅩⅦ—

—ⅩⅧ-

第16页/共29页

当进给箱中按车制米制螺纹的传动路线传动时,其纵向进给运动平衡式为

f纵=1×(58/58)×(33/33)×(63/100)×(100/75)×(25/36)×u基×(25/36)×(36/25)×u倍×(28/56)×(36/32)×(32/56)×(4/29)×(40/30)×(30/48)×(28/80)×πmz式中m=2.5mm,z=12。将上式化简得

f纵=0.71u基u倍mm/r第17页/共29页横向进给运动平衡式为

f横=1×(58/58)×(33/33)×(63/100)×(100/75)×(25/36)×u基×(25/36)×(36/25)×u倍×(28/56)×(36/32)×(32/56)×(4/29)×(40/48)×(48/48)×(59/18)×P式中

P=5mm。将上式化简得

f横=0.354u基u倍mm/r选用不同的u基和u倍,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纵向进给量和横向进给量。

第18页/共29页(3)快速移动传动链刀架快速移动传动路线表达式为快速电动机—

—ⅩⅦ—

—ⅩⅧ—

—ⅩⅩ——ⅩⅩⅢ—齿轮—齿条—刀架纵向快进—ⅩⅩ——ⅩⅩⅢ—齿轮—齿条—刀架纵向快退—ⅩⅪ——ⅩⅫ—丝杠(P=5mm)—螺母—刀架横向快进

—ⅩⅪ——ⅩⅫ—丝杠(P=5mm)—螺母—刀架横向快退第19页/共29页刀架快速移动平衡式为v纵快=n快电×(13/29)×(4/29)×(40/30)×(30/48)×(28/80)×πmzv横快=n快电×(13/29)×(4/29)×(40/48)×(48/48)

×(59/18)×P式中,m=2.5mm;z=12;P=5mm;n快电=2800r/min。所以刀架纵向、横向快速移动速度为

v纵快=2800×(13/29)×(4/29)×(40/30)×(30/48)×(28/80)×3.14×2.5×12

mm/min

=4757mm/min≈0.08m/sv横快=2800×(13/29)×(4/29)×(40/48)×(48/48)

×(59/18)×5

mm/min

=2364mm/min≈0.04m/s

第20页/共29页图15-12单手柄操纵机构

1-手柄2-操纵杆3-操纵轴4、8-凸轮5、6-杠杆7-连杆9、12-杆10、11-拨叉13-点动开关

三、单手柄操纵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5-12所示。第21页/共29页图15-13立式车床1-底座2-工作台3-垂直刀架4-横梁5-立柱6-侧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