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_第1页
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_第2页
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_第3页
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器产品设计DFM检查表,,,,,,

,整机编码:,,整机型号&版本:,,试产日期:,

序号,检查项目,部件及要求,具体要求,,检查结果(OK/NG),NG项改进措施

1,文件,BOM,BOM物料用量、位号、规格是否与实际一致,,,

2,文件,BOM,BOM中物料架构是否与工艺路线一致,不可出现跨工序投料的现象。,,,

3,文件,BOM,辅料是否入BOM(标签,跳线,扎线,热缩套管等),,,

4,文件,BOM,配件包有独立编码,且物料与实际一致,,,

5,文件,工艺文件,需预加工物料加工工艺及要求清晰、准确,物料无遗漏,,,

6,文件,工艺文件,装配方向清晰、准确,,,

7,文件,工艺文件,螺丝用量、规格、扭力注明清晰,,,

8,文件,工艺文件,硅脂用量、胶水用量、胶纸用量及位置注明清晰,,,

9,文件,工艺文件,线缆走线、扎线位置注明清晰,,,

10,文件,工艺文件,标签黏贴位置,标签内容注明清晰,,,

11,文件,工艺文件,有无特殊要求(客户定制,客户标签,客户程序等),,,

12,材料选型,外壳,"1.表面处理:优先选用耐脏、耐划、易清洁的表面处理,如有特殊要求,需提出评估(表面防护、制程防护等);

2.材质:禁止使用亚克力材质,螺丝紧固后,存在应力,产生裂痕;",,,

13,材料选型,结构件材质搭配,禁止一个结构件多种材质搭配,因必然存在多种连接工艺和工艺参数,容易出现冲突,而造成整体装配不良,如亚克力+钣金件,螺丝紧固,在满足扭力的情况下,亚克力受力损坏,否则,无法紧固。,,,

14,结构设计,整机布局和模块划分符合标准化、模块化、归一化要求,"1.采用标准(通用)的结构件和紧固件

2.产品的装配生产过程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工装平台

3.组件可以独立装配和检查

4.使零部件数量、种类最少",,,

15,结构设计,整机布置考虑各组件装配过程方便,"1.避免零部件之间的干涉

2.使零部件易于拿取

3.使零部件易于插入

4.使零部件易于定位

5.使零部件易于紧固",,,

16,结构设计,材料、装联方法等选择时考虑装配质量的保证程度,"1.采用保证整机外观装配质量

2.保证对产品功能有影响的装配环节的质量

3.保证紧固连接配合质量

4.保证零部件刚度强度",,,

17,结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要求,"符合视觉规范和社会习惯

符合人体操作习惯

提供方便操作的标识",,,

18,结构设计,整机布置符合生产安全要求,"1.防止机械因素造成人员或产品零部件的损伤

2.防止电气因素造成人员或设备的损伤

3.保证设备在装配、调测、运输、储存过程的稳定性

4.对易损、易污零部件进行防护",,,

19,结构设计,各部件配合时符合防误操作准则,"1.单板与插框或模块配合时防错装

2.防止电缆插错位置

3.重要开关、按钮等部件(如电源开关)要求考虑防误动作措施

3.容易漏装、错装和多装的零部件要求考虑防止措施",,,

20,结构设计,产品形状、重量、尺寸等考虑包装运输的要求,"1.优先考虑带板运输

2.可用公司现有运输工具周转",,,

21,结构设计,紧固件,同一类产品中的类似结构件,尤其是标准件尽量采用同一种规格,以减少物料种类,便于物料管理,工艺管理。如螺钉,要求少于2种。,,,

22,结构设计,连接件,优先考虑合并设计,其次是端子对插,线缆相对方向对插,线缆不同方向(绕线)对插。,,,

23,结构设计,组件(外壳、支架),结构件、缆线等器件,设计时将多个功能/特征/部件合并,由单一物料替代多种功能/多个特征/多种部件物料,在设计时就进行部件、特征、功能优化,以达到组装零件数量少,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4,走线设计,少缆线化,大量的缆线会浪费理线和接线时间,增加装配错误的风险。,,,

25,走线设计,缆线成套化,成套化设计的线缆,有助于提升可加工性和可装配性。,,,

26,走线设计,接线无干涉,设计时应留足缆线安装、布线空间,避免因与周边结构件干涉导致线缆磨损、破皮等隐患。,,,

27,焊接设计,焊接空间,"1.焊盘上方不能有飞线,或者横跨的缆线等致使手工焊接干涉;

2.为了保证烙铁头的作业空间,焊盘周围(前后左右)4个方向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方向可以有高于5mm的器件,器件本体距离焊盘边缘至少2mm;",,,

28,线缆接插设计,接插空间、防呆、长度预留、线缆识别等,"1.端子插接位置周围不能有结构件或PCBA阻挡,导致端子对插不上;

2.端子要有防呆功能,插接不易出错;

3.缆线要预留足够长,端子对插后,避免线缆应力,同时避免长时间拉扯后,端子松脱;

4.缆线上需贴有端子位号标签或者套有端子位号标签,便于正确插接操作,便于检查缆线位号与端子在PCBA上的位号一致。",,,

29,扎线设计,——,"1.缆线需预留足够长(>4mm),保证绑线过程中,缆线未被拉拽;

2.超过两个位置需要绑线的缆线,需在结构件上预留扎线孔,便于绑线固定;

3.高压、低压缆线走线需分开,保证之间不会造成电信号干扰;

4.缆线走线位置需要在设计时进行规划,避免缆线在结构件尤其是机箱等铁件位置出现转折或与结构件接触,长时间的通电后,会出现缆线被压出印迹导致皮裂而出现产品故障隐患。",,,

30,程序烧录(生产线),——,多个程序集成进产品内,通过指令调取,以取消重复烧录的不增值工序。,,,

31,硅脂涂覆工艺,材料选型,新设计产品,需要明确所使用硅脂类型,,,

32,DFA常见缺陷,缠绕,多个零件相互缠绕在一起且不易分开。,,,

33,DFA常见缺陷,零件太软,在重力作用下不能保持本身形状,,,

34,DFA常见缺陷,抓取困难,容易粘在一起、零件太脆、零件表面太滑、锐角利边,,,

35,DFA常见缺陷,辅助工具,"1.单手作业优于双手作业;

2.一人作业优于两人或多人作业(产品重,需搬运);

3.需要大型搬运工具,推车、吊车、行车;",,,

36,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装配时视线受阻,操作者需借助于触觉装配,,,

37,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操作空间有限或不好接近,,,

38,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零件不易对齐或不易定位,,,

39,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较大的装配阻力(大于4.5kg),通常是由于零件之间的干涉引起的,,,

40,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装配时需把持零件,,,

41,DFA常见缺陷,装(配)入困难,装配深度较大,,,

42,整机测试,测试工装,接线方式是否防呆,接线简单,无安全隐患,,,

43,整机测试,测试工装,是否高压作业,有无防护措施要求和设计,,,

44,整机测试,测试工装,工装配件是否为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