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报告制度12篇_第1页
服务报告制度12篇_第2页
服务报告制度12篇_第3页
服务报告制度12篇_第4页
服务报告制度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报告制度12篇【导语】服务报告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2篇优秀的服务报告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服务报告制度,仅供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名目第1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第3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第4篇党员服务中心状况报告制度第5篇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第7篇z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第9篇对秩序维护服务区域内发生的刑事、行政案件、治安灾难等重大事故的报告制度第10篇z学院校内“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制度报告程序第11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1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诞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第1篇】党员服务中心状况报告制度

一、建立求助服务信息登录制度,党员服务中心在接待受理党员求助服务中,仔细做好登记工作,照实记载求助要求,反映处理结果。遇到特别状况能进行个案专报党工委及上级部门准时作出处理,服务中心负责落实,并作文书档案保存。

二、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服务中心工作例会,定期汇总分析党员求助的状况以及党员关怀的热点、难点问题,向街道党工委组织部门报告,经党工委与服务中心研讨后,报上级党员服务中心参考。

三、建立对党员的重大求助或反映重要的状况表,党员服务中心能准时以书面形式上报街道党工委和上级党员服务中心,做到:不瞒报、漏报、谎报。

【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为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2、发生或发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院名称;

(二)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五)实行的医疗救治措施;

(六)患方的要求;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消失人身损害的,医院应当马上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马上逐级报告至卫生部。

4、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和医疗事故的缘由、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二)协议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三)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5、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协商(调解)解决后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二)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或行政调解书,载明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三)双方当事人签定的或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四)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五)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六)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6、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二)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三)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7、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本制度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处理,并予以通报。

【第3篇】对秩序维护服务区域内发生的刑事、行政案件、治安灾难等重大事故的报告制度

目的:为准时妥当处理重大或突发大事,避开和掌握大事发生,特制定重大大事报告制度。

(一)重大或突发大事报告范围

1、凡在责任区内发生的,并与物业管理工作相关联,造成的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较大的事项,均属报告的范围;

2、火灾、电梯困人、爆炸、突发性停电、水浸、盗窃、械斗等破坏行为;

3、家庭财产(车辆)和公共财物被盗(抢)等恶性刑事案件刑事案件;

4、用户集体投诉(三家以上);

5、XX空调主机、发电机、凹凸压电柜、消防设备、通讯设备等大厦主要设备设施故障;

6、大厦主体结构患病破坏等;

7、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

(二)报告内容

1、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涉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以及过程、结果等等。

2、大事处理的方法与进度,下一步的方案,需要提请公司帮助解决的详细问题等等。

(三)报告程序

1、正常状况下的报告程序应当是逐级上报,只有在紧急状况下才可以越级直接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

2、管理处内部的一般报告程序是当事人向领班报告,再由领班向管理处主管和经理汇报。

3、管理处向公司报告重大事项的一般程序是,由管理处经理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四)报告时限

1、凡接到发生重大事项的报告,无论哪一级都必需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按规定予以正确处置,同时要快速实行坚决措施,防止事态扩展,务必将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2、发生重大或突发大事,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主管或当值主管应马上赶到现场处理,同时尽快口头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依据事发情节打算是否报告公安、消防等机构帮助处理。

3、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经理在大事处理后马上填写重大大事报告,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递交公司领导,详述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大事发生的初步缘由和处理经过。

4、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应在大事处理完毕后24小时内写重大大事总结报告,上报公司领导,照实汇报大事的具体处理过程及结果,找出大事发生的主要缘由,提出避开类似状况发生的预防性措施。

【第4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1、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诞生体重≥1000克)至诞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方案外引产。

2、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缘由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3、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围产儿,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缘由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补漏的上年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6、加强围产儿死亡补漏和质控工作的管理,围产儿死亡需经过医院、辖市(区)级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5篇】z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

依据教明电[2022]31号和[2022]57号紧急通知精神,学校平安问题日益严峻,为确保同学平安和对事故的防患未然,对此实行报告制度将有助于把此项工作干好,有助于上下相互联系,准时沟通,实行报告制度如下:

一、食堂卫生平安组织所辖的各餐厅工作人员,需每日向餐厅负责人报告对平安和食品卫生的日检状况。

二、餐厅负责人依据报告人的检查日志汇总后,每周向食堂负责人汇报平安、食品卫生状况。

三、报告以书面形式书写(含日检表格)。

四、执行内容要有餐厅内煤、水、电等设施运行状况,食品制作过程中卫生状况的执行状况。

五、报告程序:报告人填写日检工作程序>餐厅负责人>食堂主任>后勤中心主任(上级)。

六、报告人每日向餐厅负责人日报,常规报告由食堂主任签字后向后勤中心主任汇报。

七、紧急事务或重大状况,打破常规程序,马上汇报。

【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1、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需熟识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方法。发觉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马上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网络直报,特别疫情依据要求马上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人员配备及要求

(1)有一名分管主任详细抓传染病报告工作。建立中心传染病报告自查小组,每月定期对中心该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掌握。

(2)设有至少一名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登记、报告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并专册登记传报的病例,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报工作。

(3)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学问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上岗之前,必需进行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

(4)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处理。

4、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

(1)做好门诊登记工作,定期检查填写门诊工作日志,凡发觉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具体家庭地址和病名。

(2)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马上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发病卡、专归卡、死亡卡的报告。

(3)传报卡要求填写精确     、完整,要做到字迹清晰,项目齐全。

(4)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无直报条件的单位疫情管理人员收到报告卡后,按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的要求先将卡片内容电话报告所在辖市(区)疾控中心,再将传染病报告卡寄出。

(5)卡片的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5、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掌握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如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进行报告。

(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4)一旦消失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疑似病人、或罕见疾病、新发疾病及其它属于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疾病的传染病疫情,需马上电话告知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掌握中心。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①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②甲类传染病及根据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③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5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已报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状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解,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生的未报告病例,要准时补充录入。

【第7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把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供应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诞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便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但不包括外省来本中心就医而死于本中心者。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诞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诞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以后补漏的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危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四川省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5日前上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准时将辖区外的或无法追踪的儿童状况或资料反馈到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6、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儿保医生进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质控重点是流淌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规定'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觉的药品不良反应'制定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纳入科室质控管理。在医院药事会下分设'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小组',由药剂科负责日常工作。

三、医院工作人员负有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医院工作人员发觉药品新的不良反应或严峻不良反应,应准时具体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报药剂科。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时,应具体填写不良反应表现(有临床检验数据的也应填写),及其临床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五、医院指定药剂科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医院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觉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具体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觉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准时报告。

六、医院定期组织对所使用的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实行有效措施削减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发觉群体不良反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七、医院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视情节严峻程度,予以惩罚。

(一)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二)发觉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告;

(三)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八、本制度所列用语释义:

(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消失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三)药品严峻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诞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急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或显着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害;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第9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把握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死亡缘由,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死亡的孕产妇。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期开头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上的缘由造成的死亡。

3、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并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辖市(区)妇幼保健所接到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后,汇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到医院核实,将资料汇总后报妇幼保健院。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孕产妇,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报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

4、凡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书面材料形式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在一周内将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上报辖县妇幼保健所。

5、通过查户籍档案、生命统计、疾控中心死亡报告单等方式,核对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名单,填报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并报县妇幼保健所;从育龄妇女死亡名单中筛查孕产妇死亡名单,与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核对,避开漏报。

6、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保医生进行孕产妇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加强孕产妇死亡补漏、质控工作的管理,孕妇产妇死亡病例要经过医院、辖市(区)级围产保健协作组、市级围产保健协作组三级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10篇】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

1.药品质量掌握小组负责全院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用药平安有效。

2.通过对本院使用药品的监督检查,积累资料,提出改进看法和淘汰品种,作为调整本院基本用药名目的依据。

3.药品质量监督报告的内容

(1)药品的外观变化状况。

(2)药品的不良反应。

(3)其他意外事故。

4.当发觉某药消失特别状况时,马上停止使用,实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从各个环节查找缘由,予以改正,并填报好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卡,逐级上报。

5.由专人定期收集药品监督报告卡,汇总后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第11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诞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诞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开展诞生缺陷监测工作,填写《围产儿状况调查表》、《诞生缺陷儿登记卡》。

2、填报范围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诞生体重≥1000克)至诞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不包括方案外引产。若双胎或多胎均为缺陷儿,则需每例各填一张《诞生缺陷儿登记卡》。

3、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4、填报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围产儿状况调查表》、《诞生缺陷儿登记卡》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5、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6、加强诞生缺陷监测的质控管理,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12篇】z学院校内“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制度报告程序

技术学院校内“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制度及报告程序

校内“110”联动系统工作细则

为维护校内治安秩序,确保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当进行,准时向师生供应优良的服务,提高学院综合服务力量,校内“110”联动系统工作细则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校内“110”联动服务工作是在学院领导下,由保卫处牵头,协同同学处、综合服务处,共同组建的报警求助联动服务系统。联动指挥中心由保卫处、同学处、综合服务处的领导及其下属的校卫队、水电修理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和接警服务员等组成。“110”报警服务台设在保卫处(大门)值班室,建立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实现全日制服务。

二、报警求助的范围

本院师生员工在校内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属报警求助范围:

1、人身财产受到严峻威逼或不法侵害时;

2、突遭意外事故时;

3、发觉治安、刑事案件时;

4、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受到严峻干扰时;

5、受伤、患重病和水、电、火灾危急而处于无救济状态时;

6、需求助的其他紧急事项。

三、接警服务的原则

校内“110”接警服务根据“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原则,负责校内内的全部报警求助事务的准时妥当处理。在保卫工作范围内的报警求助事项,如杀人、抢劫、强奸、打架、斗殴、流氓滋事、火灾险情、事故危险等的求助,校内“110”值班人员在规定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对保卫工作职能范围以外的其他求助事项,校内“110”供应询问服务,并按联动系统工作要求,调动有关部门赶扑现场帮助处置。

四、报警电话

师生遇到急、难、险状况求助时,校内内电话拨打2277110或2237715;校内外报警拨打市报警电话“110”。

校内“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制度

一、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校内“110”报警救助服务的接受和分转处置。

二、做好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灾难事故、突发大事的先期处置。

三、做好重大案件的现场爱护工作。

四、制定处置突发大事的预案。

五、在校内开展昼夜巡逻,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

六、盘查校内各类嫌疑人员,检查出入证件;清除校内内不法商贩及闲散人员,并对其教育和惩罚。

七、做好重点部位的平安保卫工作。

八、维护学校大型活动的治安秩序。

九、维护校内交通秩序,订正违章车辆。

十、全力关心求助者。

十一、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校内“110”报告程序

为强化报警服务规范化建设,提高严格执法热忱服务的力量,实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原则,特制定本程序。

1、接警人员应以最快速度(5分钟内)到达发案地。接警人做好报案记录(案发地点、时间、简要案情、报警人姓名、单位或住址、电话等)。如案情重大,应逐级上报。

2、遇到暴力案件,出警人员快速掌握局面,爱护现场,并追捕嫌疑人,必要时应报告济宁市公安局110,如有人员伤亡,应马上实行急救措施。

3、遇有一般治安案件,出警人员应坚决制止违法行为,疏散围观群众,并将嫌疑人带到保卫处进行处理。

4、遇有火情时,出警人员应携带消防器材参加灭火,重大火灾应准时拨打火警“119”同时爱护好现场。

5、遇有集群大事,应遵循“可散不行聚,可顺不行激,可解不行结”的原则,快速疏散人员,通知有关领导,帮助掌握事态进展。

6、遇有求助者,应热忱关心解决,本部门无力解决的,应向求助者急躁解释,供应询问服务。

【导语】服务报告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2篇优秀的服务报告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服务报告制度,仅供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名目第1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第3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第4篇党员服务中心状况报告制度第5篇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第7篇z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第9篇对秩序维护服务区域内发生的刑事、行政案件、治安灾难等重大事故的报告制度第10篇z学院校内“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制度报告程序第11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1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诞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第1篇】党员服务中心状况报告制度

一、建立求助服务信息登录制度,党员服务中心在接待受理党员求助服务中,仔细做好登记工作,照实记载求助要求,反映处理结果。遇到特别状况能进行个案专报党工委及上级部门准时作出处理,服务中心负责落实,并作文书档案保存。

二、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服务中心工作例会,定期汇总分析党员求助的状况以及党员关怀的热点、难点问题,向街道党工委组织部门报告,经党工委与服务中心研讨后,报上级党员服务中心参考。

三、建立对党员的重大求助或反映重要的状况表,党员服务中心能准时以书面形式上报街道党工委和上级党员服务中心,做到:不瞒报、漏报、谎报。

【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为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2、发生或发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院名称;

(二)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五)实行的医疗救治措施;

(六)患方的要求;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消失人身损害的,医院应当马上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马上逐级报告至卫生部。

4、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和医疗事故的缘由、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

(二)协议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三)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5、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协商(调解)解决后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二)双方当事人签定的协议书或行政调解书,载明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三)双方当事人签定的或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四)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五)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六)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6、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二)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方案或执行状况;

(三)医疗机构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状况;

(四)医疗机构整改措施;

(五)对当事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建议;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7、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本制度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处理,并予以通报。

【第3篇】对秩序维护服务区域内发生的刑事、行政案件、治安灾难等重大事故的报告制度

目的:为准时妥当处理重大或突发大事,避开和掌握大事发生,特制定重大大事报告制度。

(一)重大或突发大事报告范围

1、凡在责任区内发生的,并与物业管理工作相关联,造成的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较大的事项,均属报告的范围;

2、火灾、电梯困人、爆炸、突发性停电、水浸、盗窃、械斗等破坏行为;

3、家庭财产(车辆)和公共财物被盗(抢)等恶性刑事案件刑事案件;

4、用户集体投诉(三家以上);

5、XX空调主机、发电机、凹凸压电柜、消防设备、通讯设备等大厦主要设备设施故障;

6、大厦主体结构患病破坏等;

7、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

(二)报告内容

1、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涉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以及过程、结果等等。

2、大事处理的方法与进度,下一步的方案,需要提请公司帮助解决的详细问题等等。

(三)报告程序

1、正常状况下的报告程序应当是逐级上报,只有在紧急状况下才可以越级直接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

2、管理处内部的一般报告程序是当事人向领班报告,再由领班向管理处主管和经理汇报。

3、管理处向公司报告重大事项的一般程序是,由管理处经理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四)报告时限

1、凡接到发生重大事项的报告,无论哪一级都必需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按规定予以正确处置,同时要快速实行坚决措施,防止事态扩展,务必将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2、发生重大或突发大事,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主管或当值主管应马上赶到现场处理,同时尽快口头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依据事发情节打算是否报告公安、消防等机构帮助处理。

3、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经理在大事处理后马上填写重大大事报告,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递交公司领导,详述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大事发生的初步缘由和处理经过。

4、参加大事处理的部门应在大事处理完毕后24小时内写重大大事总结报告,上报公司领导,照实汇报大事的具体处理过程及结果,找出大事发生的主要缘由,提出避开类似状况发生的预防性措施。

【第4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1、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诞生体重≥1000克)至诞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方案外引产。

2、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缘由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3、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围产儿,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缘由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补漏的上年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6、加强围产儿死亡补漏和质控工作的管理,围产儿死亡需经过医院、辖市(区)级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5篇】z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卫生平安组织”报告制度

依据教明电[2022]31号和[2022]57号紧急通知精神,学校平安问题日益严峻,为确保同学平安和对事故的防患未然,对此实行报告制度将有助于把此项工作干好,有助于上下相互联系,准时沟通,实行报告制度如下:

一、食堂卫生平安组织所辖的各餐厅工作人员,需每日向餐厅负责人报告对平安和食品卫生的日检状况。

二、餐厅负责人依据报告人的检查日志汇总后,每周向食堂负责人汇报平安、食品卫生状况。

三、报告以书面形式书写(含日检表格)。

四、执行内容要有餐厅内煤、水、电等设施运行状况,食品制作过程中卫生状况的执行状况。

五、报告程序:报告人填写日检工作程序>餐厅负责人>食堂主任>后勤中心主任(上级)。

六、报告人每日向餐厅负责人日报,常规报告由食堂主任签字后向后勤中心主任汇报。

七、紧急事务或重大状况,打破常规程序,马上汇报。

【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1、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需熟识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方法。发觉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马上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网络直报,特别疫情依据要求马上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人员配备及要求

(1)有一名分管主任详细抓传染病报告工作。建立中心传染病报告自查小组,每月定期对中心该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掌握。

(2)设有至少一名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登记、报告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并专册登记传报的病例,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报工作。

(3)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学问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上岗之前,必需进行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

(4)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处理。

4、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

(1)做好门诊登记工作,定期检查填写门诊工作日志,凡发觉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具体家庭地址和病名。

(2)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马上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发病卡、专归卡、死亡卡的报告。

(3)传报卡要求填写精确     、完整,要做到字迹清晰,项目齐全。

(4)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无直报条件的单位疫情管理人员收到报告卡后,按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的要求先将卡片内容电话报告所在辖市(区)疾控中心,再将传染病报告卡寄出。

(5)卡片的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5、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掌握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如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进行报告。

(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4)一旦消失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疑似病人、或罕见疾病、新发疾病及其它属于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疾病的传染病疫情,需马上电话告知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掌握中心。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①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②甲类传染病及根据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③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试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5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已报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状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解,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生的未报告病例,要准时补充录入。

【第7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把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供应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诞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便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但不包括外省来本中心就医而死于本中心者。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诞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诞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以后补漏的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危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四川省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5日前上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准时将辖区外的或无法追踪的儿童状况或资料反馈到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6、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儿保医生进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质控重点是流淌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规定'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觉的药品不良反应'制定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纳入科室质控管理。在医院药事会下分设'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小组',由药剂科负责日常工作。

三、医院工作人员负有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医院工作人员发觉药品新的不良反应或严峻不良反应,应准时具体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报药剂科。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时,应具体填写不良反应表现(有临床检验数据的也应填写),及其临床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五、医院指定药剂科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医院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觉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具体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觉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准时报告。

六、医院定期组织对所使用的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实行有效措施削减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发觉群体不良反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七、医院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视情节严峻程度,予以惩罚。

(一)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二)发觉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告;

(三)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八、本制度所列用语释义:

(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消失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三)药品严峻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诞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急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或显着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害;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第9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把握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死亡缘由,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死亡的孕产妇。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期开头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上的缘由造成的死亡。

3、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并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辖市(区)妇幼保健所接到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后,汇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到医院核实,将资料汇总后报妇幼保健院。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孕产妇,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报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

4、凡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书面材料形式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在一周内将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上报辖县妇幼保健所。

5、通过查户籍档案、生命统计、疾控中心死亡报告单等方式,核对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名单,填报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并报县妇幼保健所;从育龄妇女死亡名单中筛查孕产妇死亡名单,与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核对,避开漏报。

6、参与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保医生进行孕产妇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加强孕产妇死亡补漏、质控工作的管理,孕妇产妇死亡病例要经过医院、辖市(区)级围产保健协作组、市级围产保健协作组三级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10篇】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制度

1.药品质量掌握小组负责全院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用药平安有效。

2.通过对本院使用药品的监督检查,积累资料,提出改进看法和淘汰品种,作为调整本院基本用药名目的依据。

3.药品质量监督报告的内容

(1)药品的外观变化状况。

(2)药品的不良反应。

(3)其他意外事故。

4.当发觉某药消失特别状况时,马上停止使用,实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从各个环节查找缘由,予以改正,并填报好药品质量监督报告卡,逐级上报。

5.由专人定期收集药品监督报告卡,汇总后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