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B.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D.出生率高、寿命长

2.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3.湿土的热容量比干土(),导热率比干土()。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4.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苔原

5.对人来说,住址是(),职业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态位C.生态位;生境D.生态位;生态位

6.暖流将()的动物带到较冷的地方。

A.喜冷性B.喜热性C.喜干性D.喜湿性

7.苏格兰的一片松树林中有四种蚂蚁,生境似乎是相同的,但一种趋向于坚硬木头,一种趋向于松软的木头,一种活动在潮湿木头周围,一种奔忙于残断的树干与地面之间。由此可看出,它们的______不同。()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8.优势种对群落环境已经非常适应,同时它也决定着群落内较大范围内的生境条件,这些生境条件又决定了群落内的其他物种的()。

A.种类和密度B.盖度和密度C.种类和数量D.盖度和数量

9.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10.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11.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12.领域的特性不包括()。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

13.生物固氮的过程是将大气中的N2转化为()

A.NO3-

B.N2O

C.NH3

D.NO2

14.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种群平衡B.种群爆发C.生态入侵D.季节消长

15.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

16.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17.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18.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增强温室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

19.软体动物在锶多的地方,能利用锶来弥补壳中钙的不足,这是生态因子的()

A.间接作用B.直接作用C.综合作用D.补偿作用

20.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B.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21.生态学的发展概括起来,分为()

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六个时期

2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A.镶嵌B.成层现象C.季相D.群落交错区

23.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A.天气太热B.呼吸困难C.散热D.过于劳累

24.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25.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26.绵羊、山羊和鹿这类动物总是在秋天进入生殖期,这主要是因为()

A.生长健壮B.水草丰美C.气候适宜D.短日照的到来

27.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28.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

29.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的是()。

A.苍蝇B.大象C.稗草D.盐虾

30.陆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过植物特别是高等优势种植物的()表现出来的。

A.生长型B.生活型C.生态型D.生态适应性

31.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

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3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

33.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34.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35.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36.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37.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38.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和人]:选择的共同结果

39.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A.内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40.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将演替划分为()。

A.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B.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世纪演替和长期演替D.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41.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42.水稻土属于()

A.潜育土B.泥炭土C.盐成土壤D.钙成土壤

43.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

44.r对策者的死亡率(),迁移能力()。

A.高;强B.高;弱C.低;强D.低;弱

45.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m则共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B.均匀分布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46.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47.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48.高温引起生物()。

A.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B.细胞脱水、蛋白质沉淀C.细胞重量增加D.细胞内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

49.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50.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二、填空题(20题)51.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52.固氮的途径中最重要的一种是__________。

53.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54.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环节间、环节内能量转换效率总称为__________。

55.不同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特征各异,______群落具有物种非常丰富、生态位特化、季相不明显等重要特征。

56.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是受生物的__________效应作用的影响。

57.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58.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体现在形态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适应等三个方面。

59.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60.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

61.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

62.根据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__________植物两大类。

63.生物的______作用就是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4.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5.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称为______。

66.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过由简单到______的发育过程。

67.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

68.从土壤质地组成来看,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

69.单元顶级学说又叫______,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

70.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每个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衰落和灭绝的过程。()

72.与北方针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组成通常较简单。()

A.正确B.错误

73.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A.正确B.错误

74.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层,可以减少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75.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小是成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76.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77.初级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78.各种物质只有借助于水才能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

A.正确B.错误

79.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A.正确B.错误

80.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四、简答题(5题)81.森林的主要生态效应有哪些?

8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3.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

84.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85.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2题)86.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87.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88.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热效应B.抑制生长C.延迟发育D.促进维生素D合成

参考答案

1.A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2.A

3.A解析:湿土比干土含有较多的水分,较少的空气,水的热容量高,导热快,而且散热慢,故湿土中的热容量较高,导热率较快,选A。

4.A

5.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环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而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也指某种关系中的位置,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6.B

7.A

8.C

9.B

10.C

11.A

12.A

13.C

14.B

15.D

16.C

17.C

18.C

19.D

20.D

21.B

22.B

23.C

24.C

25.C解析:C项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他选项所含生物种类多,关系也很复杂,故选C。

26.D

27.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28.D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

29.B

30.B解析:生长型与群落外貌无关,是一个物种的自身特点,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适应不同环境而区分为不同生态型,生活型指不同物种适应同一环境而具有的特点,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活型反映了群落外貌特征,故选B。

31.D

32.A

33.C

34.D

35.B

36.A

37.A

38.B

39.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属于人为发生演替。

40.D

41.B

42.A

43.C地球上大多数矿质元素如磷、钙、钾、镁、锰、铁、铜等属于沉积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4.A

45.B

46.C

47.C

48.D

49.D

50.B

51.生态学生态学

52.生物固氮

53.工业固氮工业固氮

54.生态效率

55.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56.密度

57.土壤肥力

58.生理生理

59.负

60.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61.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62.陆生陆生

63.他感他感

64.稳定型;增长型;下降型

65.盖度

66.复杂复杂

67.高高

68.壤土

69.气候顶极理论

70.共建种群落

71.Y

72.B

73.B

74.Y

75.Y

76.Y

77.N

78.A

79.A

80.Y

81.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是:(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82.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83.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

84.有效积温法则的含义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

85.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①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绝对性是指在一定环境状态下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衡量和把握其大小。相对性是指环境承载力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而不同,而且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其大小。②地区不同或时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8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因此,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严格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的要求,才能发挥地区优势,取得成效。(4)调控性。生态农业的调控措施主要有四条途径: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②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③改造生态环节;④把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5)建设性。生态农业是一种建设性农业,重视统一性规划,并注意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成果,努力完成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