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授课计划第一章绪论中国建国后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统计年鉴各宏观经济变量及计算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动
第四章货币市场均衡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第五章产品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中国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讨论第七章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中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第九章开放经济均衡分析
中国的汇率制度及其影响
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课程内容体系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收入-总支出模型IS-LM曲线模型国民收入核算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对象内容1、稀缺和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自由取用物品经济物品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利用相对稀缺资源,提供最大量经济产品和服务,满足最大化社会需求的社会科学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Samuelson)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即消费者、生产者(企业)及其它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中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国民收入、总消费、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的变动
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里普赛(RichardG.Lipsey)与斯泰纳(PeterO.Steiner)在他们所编的《经济学》中就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的问题是:第一,生产什么产品与劳务和生产多少?第二,用什么方法生产这些产品与劳务?第三,产品的供给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以上三个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
第四,一国的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有一些被闲置,从而造成了浪费?第五,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呢,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了呢?第六,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呢,还是仍然没变呢?以上三个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
二方法1、观察理论再观察2、假设演绎法3、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4、分析工具:均衡、非均衡分析;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简史
一重商主义(十五世纪~十七世纪中期)重金主义与重工主义二古典经济学(十七世纪~十八世纪末)威廉.配第(英)亚当.斯密(英)《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大卫.李嘉图(英)古典经济学特点:劳动价值论,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17-19世纪,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极力倡导自由主义思想。
三庸俗经济学(十八世纪末~)创始人萨伊(十九世纪初)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1890《经济学原理》凯因斯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综合派萨谬尔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七十年代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返回
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他们直接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观点,提出了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在这样一个均衡的市场上,政府只需要作为看护者,而无须对经济运行施加任何形式的干预。返回
亚当·斯密的思想统治西方经济达200多年以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管理实践中占据了长期的统治地位,直到1929-1933年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制度濒临崩溃的绝境。这一危机宣告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彻底破产
1936年,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因斯在其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阐述了对市场经济中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分析以及怎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和政策。这就是凯因斯主义的诞生。凯因斯的思想带来30年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因斯主义观点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单纯依靠市场供求力量,不能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达到均衡,而且必然会产生失业现象,并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增加社会需求,制止失业现象的产生,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凯因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返回
但是,到了70年代,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滞涨”局面,使人们对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产生了怀疑。
于是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重新搬出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批判凯因斯的所谓“需求自动创造供给”的理论,并主张政府应通过实行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对企业的管制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水平的提高。这就是供给学派的理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在市场的形成过程中,政府是作为市场组织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出现的;在市场的成熟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的层次更加深入,是作为市场势力的调节者和市场规模的控制者而出现的。
四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1、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2、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西方经济学,并将所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去解决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第三节凯因斯就业理论概述一基本观点与传统理论的对比1、假设的不同2、结论的不同二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解释——3条心理规律1、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中国建国后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企业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案例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利率杠杆为何失灵第二章宏观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SNA与MPS第二节国民收入总量概念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与基本公式第一节SNA与MPS一基本概念宏观经济核算体系SNAMPS
宏观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宏观经济而制定的、完整的核算系统,用以对宏观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测算、描述和分析,为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提供一整套数据的体系。由一套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核算方法和表式所组成,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宏观经济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宏观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又称西方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MaterialProductSystem)又称东方核算体系
MPS是为适应宏观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需要,最早由原苏联建立,以后逐渐为前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的。我国在“七五”之前也曾采用该体系。MPS认为社会生产需要区分为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只有物质生产才创造物质财富,该体系核算的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
国民帐户体系SNA是使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它以全面生产的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纳入核算范围,将社会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种形态,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生产活动成果及其分配和使用过程,建立一系列宏观经济循环帐户和核算表式,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
我国过去50年代起采MPS,1985年后采国内生产总值SNA的国民收入总量指标体系——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MPS的总量指标体系——社会总产值、社会最终产值、社会净产值
SNA体系总量指标缩写1.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简称GNP。2.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3.国民生产净值(NetNationalProduct),简称NNP。4.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5.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6.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DPI。
二主要区别理论依据的比较:萨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统计范围的比较:物质生产部门(MPS)、非物质生产部门价值构成的比较:最终产品、中间产品SNA的科学性
三、宏观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1、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2、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3、为宏观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为国际间的横向比较提供依据第二节国民收入总量概念定义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的含义:1、范围(国民原则)与GDP的区别2、流量(而非存量)3、总供给
(而非总需求)介绍支出法、收入法计算为什么相等(存货增减计入投资需求)4、最终产品
增值法(生产法)的计算5、市场价值
名义与实际GNP的区别
潜在GNP6、生产性市场交易
而非生产性非市场交易或
非生产性的市场交易
生产法:
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生产阶段总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增加值棉花15---15棉纱20155棉布302010服装453015合计1106545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
棉花纱布衣服15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45亿美元15155155101515510加工深度
上表中,棉花、棉纱、棉布为中间产品,其价值不计入GDP。服装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为30,恰好为生产过程的增加值,计入GDP。
如果计算总产值,则为69。其中:棉花价值重复计算4次,棉纱价值重复计算3次,棉布价值重复计算2次。总产值-中间产品价值=增加值
返回
各年按当期(现行)价格计算的GDP被称为名义GDP(NominalGDP)。
按某基年(基期)价格计算的GDP称作实际GDP(RealGNP),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称为GDP的平减指数(GDPDeflators)
GDP减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PtQt/∑P0Qt
实际与名义GDP年热狗的热狗的汉堡的汉堡的价格数量价格数量2001$1100$2502002$2150$31002003$3200$4150
计算名义GDP:2001:($1/个热狗×100个)+($2/个汉堡×50个)=$2002002:($2/个热狗×150个)+($3/个汉堡×100个)=$6002003:($3/个热狗×200个)+($4/个汉堡×150个)=$1200
计算实际GDP(基年为2001年):2001($1/个热狗×100个)+($2/个汉堡×50个)=$2002002($1/个热狗×150个)+($2/个汉堡×100个)=$3502003($1/个热狗×200个)+($2/个汉堡×150个)=$500
如果Qt指的是消费品和服务,则计算出来的结果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
如果Qt指的是钢材、水泥等生产原材料,则称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ducerspriceindex)。
实际GDP和潜在GDP
潜在GDP(PotentialGDP)是指充分就业条件下的GDP。(充分就业的定义:自然失业率4-6%时,这时就算充分就业。)一般情况由于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实际GDP小于潜在GDP 。但当社会对资源非正常使用(超负荷消耗)时,实际GDP也会高于潜在GDP。所以,一个国家的实际GDP通常围绕潜在GDP波动增长。形成一系列波峰和波谷。现实GDP与潜在GDP返回现实GDPGDP0时间潜在GDP峰峰谷复苏衰退谷峰复苏衰退
①非法的经济活动不能计入
GDP。比如,美国禁酒时期,酿酒行业的产值就不计入GDP。今天也有赌博、贩毒、卖淫等也属于非法活动之列。②未报告的经济活动。如各种服务业,为逃避税收,匿报用户支付的现金或财物,无法计入GDP。③非赢利性的经济活动。(生产性非市场交易)比如请木匠做个书架,要计入GDP;但自己做就不计入。保姆带自己的孩子不计入GDP,但换着带就计入GDP。
总结:两个角度(总供给与总需求),
三种计算方法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与基本公式一
、支出法(需求角度,检验标准:该支出进行了商品与劳务的交换)1、定义: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2、构成(现实中共有四个部门)
居民——消费C耐用品
非耐用品
劳务
不包括住宅企业——投资I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即厂房、机械设备、住宅)与存货变动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
政府——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转移支付由于已经记入其他支出中因此不被记入GNP、公债利息不记入GNP,也被视为转移支付国外——净出口NX=X(出口)-M(进口)(国民原则)GNP=C+I+G+(X-M)总投资与净投资
最初的资本年初年末磨损后的剩余资本总投资总投资与净投资
最初的资本年初年末磨损后的剩余资本净投资重置投资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GDP(1980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年份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其中)居民政府(其中)固定存货消费消费资本增加198045512976231765915901318272-14.81985879257734589118433862641745-366.91990183191136591132252644447321712510.31995585103363526944669023877203003576998.5
二、收入法(
供给角度
或生产角度
检验标准,该收入具有生产性,生产了商品或劳务,归根到底还是三位一体理论中的三位具有生产性)
定义:
用要素收入即企业成本核算国民生产总值
构成:1、劳动、资本、土地
三位一体理论工资、利息(注意利息不包括公债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消费者支付的利息,因为并不生产只被当作转移支付)和租金
2、劳动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农民、小店铺主)3、资本家或企业
公司税前利润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打入价格)5、折旧政府的收入被以上所包含
思考:炒股的收入,红利,彩票中奖收入是不是GNP=YD-TR+T=C+S-TR+T投入产出表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投入产出表构成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农业居民消费,非农业居民消费,居民总消费,社会消费,总消费合计,固定自己形成,库存增加,总投资合计,流出,流入,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三、几个总量的关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外国人在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NNP=GNP-折旧NI=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或津贴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DPI=PI-个人所得税DPI可用于消费或储蓄间接税、津贴SNA体系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
四、基本公式国民账户供需是相等的两部门:Y=C+S=C+I三部门:Y=C+S+T-TR=C+I+G
四部门:Y=C+I+G+(X-M)=C+S+T-TR三、四部门C+S可理解为个人可支配收入YD,T包括了所得税与间接税
四、SNA缺陷1、非市场交易得不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GDP有低估倾向。
2、一些影响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反映
如闲暇、环境污染、贫富不均等3、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NP中来,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案例]“地下经济”“地下经济”指的是进行“账外工作”的经济活动,通常用
现金支付,目的在于逃避政府检查和征税。“地下经济”的存在明显地给GNP的统计带来了困难,因为GNP的统计部分依赖于税单统计,那些为避税而不作申报的个人收入便不会计入GNP。当然,并非所有的“地下经济”都该计入GNP。比如,色情业和毒品交易等非法经济活动,就不能算作GNP的计算范围。
不发达国家的“地下经济’’规模,似乎比发达国家还要大。比如,印度的“地下经济’’规模估计达GNP的30%,同台湾的情况差不多。缅甸的“地下经济’’规模被认为几乎达到官方认定的GNP一样大。根据黄苇町在《灰色经济》一书中的估计,中国有20%的产品来自于“地下经济”。
“地下经济”的影响
“地下经济”影响了政府的税收、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附件二、黑经济与黄色经济"黑经济”的主要部分是走私。走私的数额,可以拿海关查获的数字乘以5倍(估计查获率是20%)。1999年全国严厉打击走私,关税收入增加了800亿人民币,这是平时逃税的数字。除以20%即4000亿人民币,折合300亿美圆。
附件三、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到哪儿去了?二十年来,中国即便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不低的,一般都在两位数以上。但是,最近十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基本徘徊不前,乡镇财政危机已到处漫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停滞、乃至倒退,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中西部因连年干旱,很多地方重新出现农民生活困难的问题,吃饭成了问题。那么经济增长的成果到哪儿去了呢?综合报刊杂志几年来发表的观点,经济增长的成果都消失在以下几个黑洞里了。第一,被环境污染与此有关的自然灾害吃掉了。
1998年仅长江发洪水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损失就达2500亿元,加上全国其他灾害和污染损失,一年7.8%的增长完全被自然灾害和治污成本所抵消,仅此一类损失,当年的国民财富就面临负增长的危险。当然,1998年情况比较特殊。但是,世界银行的专家对1995年中国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做了评估,认为1995的损失为540美元,占当年GDP的8%。近几年来,我国治理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的成本每年约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5%。
第二,被不良建设工程给浪费掉了。不良建设工程包括重复建设的工业项目和“豆腐渣工程”。1998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650亿元,据为关资料估计,每年因重复建设项目而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约占当年投资总额的10%以上,98年应为3000亿元左右;而“豆腐渣工程”所造成的损失约为1000亿元。
第三,全社会每年公款吃喝招待和民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消费习惯所造成的损失约为1000-2000亿元。第四,因行贿受贿等社会腐败现象所造成的社会财富不良敛聚,存款外逃而形成的损失约为1000亿元-2000亿元。我国银行存款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近几年来年净增1万多亿元,这其中有多少是平民老百姓的存款?
看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几年农村、城镇老百姓都感到生活水平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央采取了那么多刺激经济需求的政策和办法,可是仍然需求不旺了。
练习题:1、已知:国内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30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净出口NX,净税收(税收减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储蓄S
解(1)NDP=GDP-折旧(2)由GDP=C+I+G+(X-M)(3)T=BS+G(4)YD=NDP-T(5)S=YD-C
2、下列项目是否记入GNP
政府转移支付,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购买普通股票,购买一块地产,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消费储蓄投资函数第二节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节三、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第四节乘数论(投资、预算乘数)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中的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产品市场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IS-LM曲线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国民收入的决定,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国民收入的形成情况。国民收入的大小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本章为凯因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前提是有足够的供给。均衡由需求决定。
第一节消费、储蓄、投资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利用物品效用的一种经济行为。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函数假定:用C表示消费,a,b,c,d……z表示影响消费的因素,则:C=f(a,b,c,d……z)
影响消费的因素1商品与服务的价格;2消费者收入水平;3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4消费者嗜好;5社会人口的数量及组成;6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7其他商品的价格(互补品complement,替代品substitute);8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地域等。
几种理论: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绝对收入理论消费函数:消费只受收入多少的影响,即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消费随收入同方向变动.但并非按同一比例变动.有:
C=f(Y),
C-消费;
Y-收入。
消费的两个概念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例。
MPC=ΔC/ΔY。ΔC-消费增量;ΔY-收入增量。平均消费倾向APC=C/Y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Yd=Y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C=c(Y)Y011C1399131115ABCDEFGMPC是消费曲线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5AB10.89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C=c(Y)01145°1399131115ABCDEFG15观察1)0<MPC<1;2)MPC递减;3)APC>1、=1或<1;4)APC递减;5)MPC<APC。B点为收支平衡点。在B点左侧,消费支出高于收入;在B点右侧,消费支出低于收入。YC
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递减?使哪种需求的不足(这是凯因斯的第一条心理规律)
短期消费函数在短期内,没有收入时存在自发性消费。所以短期消费函数是:C=a+bY。式中,a为自发性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有a>00<b<1短期消费函数
EYOYC•45°C=a+bY
长期消费函数
长期中,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5《因式分解》(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现场服务协议书(2篇)
- 生活小家电代理销售合同(2篇)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听课评课记录7
-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下册听评课记录(全册)
-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听课评课记录3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4.3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8)-北师大版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分式复习》听评课记录15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6课时《6.1平方根(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基础题)
- 2024山西文旅投资集团招聘11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 干细胞疗法推广方案
- (2024年)电工安全培训(新编)课件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大数据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