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3汇总_第1页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3汇总_第2页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3汇总_第3页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3汇总_第4页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3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三节自然地带地理地带性——20世纪地理学最重大的发现

自然地理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纬度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地带性学说是20世纪地理学最重大的发现,是近代地理学的经典学说之一,是由德国学者洪堡,A.von和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B.B.共同构建的。学说的要点可以概括为:

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2.由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3.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三节自然地带

“土”字的喻意一、土壤-植被地带

土壤和植被是土地覆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地带的重要景观标志。

不同土壤类型总是与一定的气候、生物类型相联系,因而形成了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在高山地区形成了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一)土壤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中国境内展现得比较完整

第三节自然地带

土壤垂直带谱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并常随山体高度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

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二)植被地带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北植被地带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

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北方东、西植被地带变化42N沿线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山地干旱型垂直带谱山地植被地带变化

植被的水平地带在山地则转变成垂直分带,每一个垂直带各有各的基带,也就是该地带最广泛的水平分带;然后,受各自垂直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形成各自的垂直带谱变化。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山地湿润型垂直带谱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三)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

东部在温度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西北部在水分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经度地带模式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地表水的自然地带分异(一)水系与流域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两大流域:内流河和外流河流域三个斜面(外流区):东南部、西南部、东北部三条隆起带:青藏高原-大江大河发源地二级阶梯隆起带-黑龙江、辽河、淮河、海河等东南边缘山地-较短小但水量大如珠江各支流、闽江、钱塘江等七大江河:十大流域面: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7大流域的自然地带特征流域名称长度/km流域面积/km2温度带水分带天然植被水文泥沙特征黑龙江松花江342023081620170557180温带—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径流中等,含沙量低辽

河1390228960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中等海

河1090263631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草原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大黄

河5464752443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森林草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草原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很大淮

河1000269283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湿润—半湿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径流较丰沛,含沙量低长

江63001808500主体在亚热带湿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径流丰沛,含沙量低珠

江2214453690南亚热带—热带湿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径流十分丰沛,含沙量很低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流域水系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黄河1.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2.河流水系

1)上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河长3472㎞,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有43条。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2)中游: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流程1122㎞,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汇入的较大支流有30条。

3)下游:黄河干流自桃花峪以下为黄河下游,长870㎞。下游河道是在长期排洪输沙的过程中淤积塑造形成的,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面。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源头冰川海拔6543米,冰舌末端海拔5400米,是世界大河中,源头海拔最高的河流。全长6300公里(长江从正源到宜宾为3496千米,宜宾以下为2884千米,共计6380千米。其中减去荆江裁弯缩短的80千米,故全长为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主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两次流进流出四川)、云南(两次流进流出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其支流水系网络遍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西、福建、广东、山东等9省,人工京杭运河,汇入长江又增加了河北、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水系相连。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的轴心地带,各省、市、区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区位和经济水平等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优先序有所不同。处在长江流域上游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生态服务价值在全国分别居于第四、第六、第五和第七位。说明:图中编号为各省GDP水平排序(2005年)

长江干流省、市、区链

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河流径流地带中国年径流深分布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河川径流形成涉及降雨、植被截留、入渗、坡面漫流、表层流、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的过程,这些过程又直接受到流域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地带性自然地理因子的控制,因而中国的河川径流特征的空间变异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地带性。径流深随纬度的变化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下形成的。第三节自然地带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LUCC概念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土地覆盖土地覆盖是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植被和土壤是其主要的组成要素。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土地覆盖类型的宏观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呈现为森林、农地与森林、草地和灌丛、半灌木与沙漠覆盖的递变。以大兴安岭-吕梁山-青藏高原东南缘一线以东的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而该线以西的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低。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中国陆地植被NPP分布基本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与植被的分布密切相关NPP高值区分布在西南、华南南部和台湾NPP偏高值区分布在年降水1200~1600mm的长江下游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南岭山地以北地区NPP中值区分布在年降水400~1200mm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太行山以东、长江流域中游、四川大部、西藏的东南部地区以及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山地NPP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400mm以下的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的大部,以及陕、甘、宁、晋的部分地区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植被类型净第一性生产力

植被分类面积/km2年NPP/(106t·a-1)平均NPP/(g·m-2)针叶林695936718.151031.92阔叶林749696767.391023.60灌丛19697281621.07822.99荒漠1634752216.13132.21草原1439616722.83502.10草甸819456566.13690.86农业栽培植物16722561490.28891.18无植被地段50982400.00湖泊5728032.75571.75总计95485446134.72642.48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从平均水平看:森林植被、农业植被、灌丛、草地、荒漠依次减小从年NPP总量看:中国灌丛植被(26.14%)、农业栽培植物(24.13%)和森林(24.12%)、草原(9.12%)、荒漠(3.52%)依次减小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7年8月5日,《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开始颁布执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直接采用《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012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013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土地质量与潜力

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测结果,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据统计资料推算,如果以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亩产150千克为一个台阶计算,那末15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21.0%,高于300千克的高产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产田则占56.5%。

全国农用后备土地资源约5亿亩,按其质量评价,其中一等荒地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山丘、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等。且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垦所需投资较大,要经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021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022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023其它园地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3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031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032灌木林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033其它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4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041天然牧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042人工牧草地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043其它草地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5商服用地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051批发零售用地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用地。包括商场、商店、超市、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加油站等及其附属的小型仓库、车间、工场等的用地。052住宿餐饮用地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用地。包括宾馆、酒店、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餐厅、酒吧等。053商务金融用地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营性的办公场所用地。包括写字楼、商业性办公场所、金融活动场所和企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场所等用地。054其它商服用地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包括洗车场、洗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6工矿仓储用地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061工业用地指工业生产及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附属设施用地。062采矿用地指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063仓储用地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的场所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7住宅用地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071城镇住宅用地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地。072农村宅基地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土地。081机关团体用地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的用地。082新闻出版用地指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用地。083科教用地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084医卫慈善用地指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的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5文体娱乐用地指用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及公共广场等的用地。086公共设施用地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087公园与绿地指城镇、村庄内部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和用于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08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指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景区内的其它用地按现状归入相应地类。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9特殊用地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091军事设施用地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092使领馆用地指用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办事处等的用地。093监教场所用地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所、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094宗教用地指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寺院、道观、教堂等宗教自用地。095殡葬用地指陵园、墓地、殡葬场所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0交通运输用地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101铁路用地指用于铁道线路、轻轨、场站的用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林木等用地。102公路用地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汽车停靠站、林木及直接为其服务的附属用地。103街巷用地指用于城镇、村庄内部公用道路(含立交桥)及行道树的用地。包括公共停车场,汽车客货运输站点及停车场等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0交通运输用地104农村道路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105机场用地指用于民用机场的用地。106港口码头用地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107管道运输用地指用于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的地上部分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111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水面。112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113水库水面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114坑塘水面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5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包括海岛的沿海滩涂。不包括已利用的滩涂。116内陆滩涂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117沟渠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118水工建筑用地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119冰川及永久积雪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2其他用地指上述地类以外的其它类型的土地。121空闲地指城镇、村庄、工矿内部尚未利用的土地。122设施农用地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123田坎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地坎。124盐碱地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125沼泽地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沼生、湿生植物的土地。126沙地指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不包括滩涂中的沙地。127裸地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或表层为岩石、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国土资源部(二)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耕地占12.84%,林地占24.79%,牧草地占27.57%,居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共占2.98%,未利用地占27.54%。

2005年中国耕地12208.27×104hm2,园地1154.90×104

hm2,林地23574.11×104hm2,牧草地26214.38×104hm2,其他农用地2553.09×104hm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104

hm2,交通运输用地230.85×104

hm2,水利设施用地359.87×104

hm2;其余都是未利用地。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三)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中国土地利用图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旱地分为水浇地和雨养旱地。水浇地主要在北方各省(区),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其次是汾渭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北疆绿洲;雨养旱地分布较广,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面积最大耕地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和以南地区。从气候区上看,耕地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线以东的地区从地势上看,主要分布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在第二阶梯上只有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绿洲,分布比较集中从行政区上看,黑龙江、四川、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耕地面积较大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林地草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区与南方山地丘陵区从气候带看,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从地势上看,有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草地分布于中西部,寒温带与中温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从地势上看,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和塔里木盆地等周围地区分布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干旱、半干旱区多、湿润、半湿润区少,西北部集中、东南部分散的特点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的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也与耕地的分布趋势一致。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建成区面积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其他用地

难利用的沙漠、戈壁、盐碱地、沼泽、裸土、裸岩、石砾地、寒漠、冻原等和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一)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耕地数量呈现波动的变化林地数量波动中增加用地类型1949年1978年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2004年耕地10.110.913.310.013.713.513.2园地0.10.40.10.81.11.11.2林地12.918.220.820.423.924.125.4牧草地40.531.327.735.32827.728.4居民工矿地1.21.52.12.72.52.62.8交通用地0.20.70.80.70.60.60.6水域2.32.93.83.54.52.94.4未利用地32.634.131.526.725.827.523.9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耕地减少主要是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转变,主要发生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地区耕地与林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变化,主要呈现出耕地扩张西北和华北北部耕地的增减与草地有关;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则主要是与林地有关。耕地

南方及黄淮海平原等传统耕作区耕地在减少,而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农林、农牧交错区和绿洲区耕地在增加。近15年来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变化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林地林地的变化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四川盆地周边山地(主要是川北和川东)、黔中天然林区,表现为林地减少

内蒙古东部、闽浙部分地区、新疆中部,则表现为人工林地增加。林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转变中,主要与耕地、草地有关林地与耕地间的转化,表现为林地分布区域收缩和面积减少,即林地转变为耕地的程度更强林地与草地之间相互转化的面积都较大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草地水域面积略有增加,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山东、浙江、广东和洞庭湖地区水域面积扩大。水域面积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草地的减少较为明显,内蒙古东部草原区、西北干旱区绿洲带以及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等地区为草地显著减少区减少部分主要开垦为耕地,南方减少的草地多转变为林地草地除了与耕地、林地之间发生相互转变外,还与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之间有相对显著的变化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东南沿海和平原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占用耕地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贵州、辽宁还以占用林地为主;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宁夏、吉林、青海、西藏,还以占用草地为主要方式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土地利用的变动幅度是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土地利用急剧变化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内蒙古部分地区、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长江中下游及东部沿海土地利用中等变化的地区主要是四川盆地、华北平原、西南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缓慢的地区在西部的西藏、新疆和青海大部分地区,以及一些远离城市的欠发达地区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1975年1997年城镇农田灌草地水域林地草地城市LUCC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

构筑"三圈九田多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三圈"指完善围绕城市中心区的三个"绿圈",即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为主体的城市绿化隔离圈,以"九田"为基础的平原农田生态圈和精心保护以燕山、太行山山系为依托的山区生态屏障圈;"九田"指积极建设位于大兴、通州、顺义、房山、延庆等区县内的九片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多中心"指针对中心城、平原地区、山区三个圈层土地利用功能、特点和利用方向,高效率地建设和发展中心城及通州等11个新城,以及其它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城市节点。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深圳土地利用变化1980年2000年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毛乌素沙地沙化动态20世纪90年代20世纪60年代固定沙质草地流沙与沙化草地农田水域沙地LUCC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1987年农牧交错区LUCC河北坝上沙化动态1996年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显著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林地和草地的开垦为显著特点,东北平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转换为主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及秦岭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及撂荒并存东南、华南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明显扩大华中湖泊密集地区退垸还湖明显,华中丘陵区毁林与造林同时存在四川盆地周边山地、贵州及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减少,云南中部地区以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要特点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土地利用驱动力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西部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共同驱动,即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耕地减少,林、草地和建设占地增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东部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的共同驱动,即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建设开发和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在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生态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生态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以及建设用地对其他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在以第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三)土地覆盖变化

NDVI变化及其省区差异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市、区的NDVI数值较大,最大的为云南和海南,分别为5.22和5.20;西部较小,新疆仅为0.74,是最小的省、区NDVI的变化趋势也有由东南向西北减小的趋势,但城市化显著的上海为负值(即NDVI在减小)

NDVI变化率的基本特征

上海、浙江、贵州、福建、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NDVI为负值或增加较小,<5%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农业大省NDVI增加速率较大,为10%以上中国西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增幅显著(>7%),其中,新疆增加速率高达26.8%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分区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不同季节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性西北内陆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变化幅度较小,而广大东部地区(东南、西南季风区)变化幅度较大从东南到西北,变化幅度呈递减趋势,且有明显带状分布用空间变化梯度季节变化表明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冬、夏两季,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性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空间差异的影响土地覆盖变化幅度的区域差异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1999-2009年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从1999到2009年近10a来,水体、耕地和草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年均减少速率分别是-0.29%、-0.22%、和-0.46%,耕地和草地呈减少趋势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逐年增长的趋势明显,裸露土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它们的年均增长速率分别是1.50%、0.69%和0.09%,其中建设用地增长速率最快。土地覆盖类型在空间上的变化差异较大,耕地在南方地区呈明显减少趋势、在北方有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在东部地区呈明显增长趋势、在西部地区增长缓慢,林地在南方增长速度较快,裸露土地的增长主要在西北地区。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从类型转移概率来看,耕地、草地、林地是转移概率较大的三类土地覆盖,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即位于年降水量200~400mm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这里是土转移概率最高的地带,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对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变化响应敏感,这里需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摘自《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2期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大气-植被-土壤完整碳循环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四、土地利用/覆盖与碳储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化在全球碳循环和大气CO2浓度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碳循环1个体水平细胞水平食物链水平地质大循环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碳的储存库碳循环大气圈:储量最小,二氧化碳等岩石圈:储量最大,碳酸盐岩等水圈生物圈:2000年的估计数据,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24770亿t,其中植被4660亿t,土壤20110亿t。森林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各类陆地植被的碳储量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碳源和碳汇碳循环任何释放碳素的过程谓之“源”,固定碳素的过程称为“汇”。碳源和碳汇都是以大气圈为参照系,以向大气中输入碳或从大气中输出碳为标准来确定。最终决定一个体系是源还是汇的是碳的净收支。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碳循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类最为关心的莫过于短时间尺度上的碳源和碳汇的变化。对于几年到几百年的时间尺度,全球碳循环主要是以CO2

的形式在生物圈、海洋和大气圈中进行。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横坐标是时间,左方纵坐标是气体的浓度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循环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

浓度平均值约为280×10-6ppm,变化幅度大约在10×10-6以内,平均而言,这一时期的自然碳收支处于很好的平衡态。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里,大气中的CO2

浓度增加31%,1995年大气中的CO2

浓度达到360×10-6ppm。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收支失衡不断增长、积累,碳循环的平衡开始被破坏。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循环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体现在3方面:一是人为增加碳源,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人为减少碳汇,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三是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如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植被带迁移等。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碳循环动态平衡平衡失调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介于75E~110E和27.5N~40N之间,是中国土壤有机碳贮量最低的区域,也正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分布区域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从总体看,中国东部地区的植被和土壤碳贮量高于西部地区,这决定于这些地区由良好的温度和降水条件所产生高的植被密度和初级生产力。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初级生产力高于东北地区的温带针叶林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景观格局演变认识思路36亿年纯自然环境演化过程有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演化过程自然-人文环境演化过程人文-自然环境演化过程67百万年170万年自然环境演化进程6000年1949年1736年距今公元现在未来华北地台古人类出现农业化进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海陆格局自然带农业区城市格局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

_______从今至古包含:显生宙-----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元古宙-----久远的原始生物的时期。太古宙-----初始生物的时期。冥古宙-----生命现象开始的时期。代

_______显生宙从今至古包含:新生代-----现代生物的时期。中生代-----中等进化生物的时期。古生代-----古代生物的时期。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纪

_______显生宙从今至古包含:新生代:第四纪——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随着科学发展还将细分。第三纪——已经细分为新近纪和古近纪。中生代:白垩纪——按英吉利海峡两岸主要由白垩土地层构成而命名。侏罗纪——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罗山(现译为汝拉山)地层研究而命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三叠纪——当初按德国南部地层的三分性特点而命名。古生代:二叠纪——最初得名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彼尔姆州,“二叠”因该时代德国南部地层可分为上下两套而得名石炭纪——因英格兰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层而得名。泥盆纪——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志留纪——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志留部落)。奥陶纪——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奥陶部落)寒武纪——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内容1、景观变化转折时期A、中国古生代及以前古环境发展过程B、中国现代地理环境的景观与形成过程C、全新世气候波动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D、城市格局景观形成(人文景观2、景观变化的驱动力3、特征时期的地理格局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中国景观雏形(一)、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发展过程1、中生代以前地台:华北地台(36亿年前)-中槽地台(塔里木)-扬子地台-华南地台(古中国地台形成)-晚古生代中国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接上形成亚洲板块环境:从古海洋环境、还原环境向氧化环境过渡,从细菌生物-晚古生代暖湿环境蕨类、藻类大量发展,生物界大发展,石炭-二叠纪是煤重要形成期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2、中生代构造活动活跃:海西运动:古昆仑、秦岭、雪峰山形成,这线西南是海景区印支运动: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南退,横断山形成,古昆仑、秦岭、雪峰山继续隆起燕山运动:古地中海进一步南退,喜马拉雅山尚未形成,形成现代中国地貌格局的雏形,东西差异,但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西部还是海景区。环境:普遍暖热,生物大发展,恐龙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成煤期

地层有若干个红层地貌,干湿变化大,湿的时候形成煤层、油页岩,干的时候形成石膏、盐层。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景观雏形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景观雏形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欧亚大陆尚未连成一片,受行星风系控制(纬向);气候普遍暖热红色风化壳广泛发育哺乳动物大发展1.

北方湿润暖温带、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2.

中部干旱亚热带稀疏阔叶乔木、灌木疏林草原3.

南方湿润热带,亚热带森林古近纪

二、古近纪以来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过程1、古近纪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2、新近纪

地壳发生强烈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始新世至上新世:喜马拉雅山地隆起;古地中海消失,亚欧大陆连成一片;青藏高原隆起到1000m。上新世:台湾山脉隆起,现代海陆轮廓显现;青藏高原海拔达到2000m;地势西高东低,现代地势显现。亚欧大陆连成一片,海陆热力对比加大,海陆季风环流加强,而行星风系环流减弱,形成了古季风(海陆季风)。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Ⅰ.西部干旱、半干旱-森林草原及草原区(现代西北干旱区)Ⅱ.东部古季风-阔叶林区(现代东部季风区)Ⅱ1.

温带阔叶林区Ⅱ2.

暖温带及亚热带阔叶林区Ⅱ3

.亚热带阔叶林区Ⅱ4

.热带及亚热带阔叶林区Ⅲ.青藏暖湿-栎、桦及灌丛植被区东部亚热带变湿西北干旱加剧青藏高原降温东、西分异对比加强,现代三大自然区显现新近纪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中国现代地理环境的景观与形成过程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青藏高原巨大隆起,东部平原不断下沉,东、西高差日益拉大,阶梯状地势形成,地表水流顺地势东下,大江大河发育成型。季风环流形势加强,使东、西之间干湿对比明显,南、北之间冬温差异增大,从而形成三大自然区,景观地带的分异更为复杂。同时,古人类出现,至此自然景观演变过程中加上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一)现代地理景观形成中的重大事件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二)青藏高原隆起与地理景观格局形成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高原上至今保存着两级夷平面,是古近纪(高原达2000m)以来阶段性断块上升的证据:高夷平面海拔5200~5300m低夷平面海拔4500~5000m第四纪青藏高原加速抬升(大约为5~6mm/a)中更新世中期(120~180×104a.B.P)

达3000m——临界高度中更新世晚期达3500~4000m,珠穆朗玛峰达4500m晚更新世达4500m,珠穆朗玛峰达4000m全新世达现代高度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证据一是雅鲁藏布江河谷纵剖面发育多处裂点,这是间歇隆起、快速上升的标志;二是高原南、北两侧沉积岩相变化,古近纪沉积物为砂页岩,第四纪则为巨厚砾岩。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对气流产生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东部成为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下沉气流加强,印度洋水汽被阻截,加剧了干旱化,成为拥有世界最大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区在抬升的过程中,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景观区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气候冷干与暖湿的交替变化,对应于黄土的堆积与侵蚀也就是说,冰期风沙堆积、间冰期古土壤形成(三)气候冷暖交替与地理景观变化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四纪期间中国存在着冷、暖交替的过程,与全球性的冷、暖周期可以对比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为高原寒带

晚更新世盛冰期中国地理景观格局

第四纪中国气候冷、暖交替引起景观地带性摆动,其中在晚更新世最冷时期,也称盛冰期,中国海面降到最低,随着温度带大幅度南移,景观也向南移。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暖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亚热带-热带、热带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最暖时期,也称“气候适宜期”,中国海面升到最高。随着温度带大幅度北移,景观格局也随之调整。

气候适宜期中国地理景观格局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重大事件——古人类的出现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人类起源及其文化(工具)的来龙去脉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要研究材料的本质,还要研究当时的自然环境。人类起源何处?我认为人类既非起源于蒙古高原,也非起源于非洲,而是起源于东亚大陆的南部,即巴基斯坦以东及我国广大西南地区。因为在巴、印和我国的云南省都发现了有人类成分的猿型祖先化石。在元谋发现的“元谋直立人”距今170万年,目前据我所知是世界上最早的。

——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古人类出现与发展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进入全新世,全球处在气温升高的时期,北半球森林带北移,随着冰盖融化,海面升高,大约在距今5000-6000年左右达到温度高峰。三、全新世气候波动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高出海平面/100m温度/OC全新世气候冷、暖波动——适宜期与小冰期震动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农业区的变化第一个时期在西汉,主要是北方农耕区基本格局的建立第二个时期在两宋时期,主要是与北方大规模向南移民有关的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围湖垦田和山地梯田开发为特色第三个时期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之后,以东北的放垦和南方山地的开发为主传统农业区三个快速扩张时期演化: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暖期北方农业扩展迅速,全国农业发展;冷期南方农业发展显著,北方农区退缩。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气候波动与农业兴衰过程

中国气候波动与农业兴衰过程

中国气候波动与农业兴衰过程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历史时期传统农业区的扩张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的扩张

案例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案例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案例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四、城市化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中国早期城市景观形成于商代末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淮河上游地区;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和重心的转移,城市景观格局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明清时期,城镇空间分布重心是沿江、沿运河、沿海地区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速,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规模、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历史承接性和扩展性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建制市的发展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国2005年城市分布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东部中国城市景观的空间分布类型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基于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条件理想,地区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人口稠密,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的基础上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胶济沿线、闽东南沿海6大城市密集区中部地带相连的若干个城市发育区,主要有河北中南部、苏鲁皖交界地区、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东部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中部

中部的城市景观空间分布类型是基于地理位置重要,便于联系东部和西部,经济基础良好,在分布着较多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形成。形成的城市群主要有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松嫩平原和湘中地区。城市发育区主要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吉林中部、山西中部、安徽中部、江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景观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成渝地区、三峡地区和关中地区城市群,还有宁夏内蒙古黄河上游沿线、新疆天山北麓、贵州中部等6个城市发育区西部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本章思考题1.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2.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3.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水热格局有何特点?4.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5.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6.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驱动力。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主要参考文献1.安芷生.亚洲季风演化、北半球大冰期的发展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J].中国基础科学,2001,8:9-11.2.陈利军,刘高焕,励惠国.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学报,2002,6(2):129-135.3.陈育峰.中国土地覆被空间差异性的季相变化图式[J].科学通报,1998,43(21):2327-2330.4.程潞.中国经济地理[M].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等.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J].中国科学:C辑,2003,33(6):554-565.6.封志明.一个基于土地利用详查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新方案[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25-333.7.顾文选.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展望[J].地图,2004,(2):7-12.8.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9.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10.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3.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4.国土资源部.2004年国土资源公报[M].2005.15.国土资源部.2005年国土资源公报[M].2006.16.黄秉维.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地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7.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J].中国科学:D辑,2003,33(1):72-80.18.李平,李秀彬,刘学军.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19.李天杰,赵烨,张科利,等.土壤地理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演变20.李晓兵,陈云浩,王宏,等.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J].地理科学,2004,24(3):270-274.21.李振泉,杨万钟,陆心贤,等.中国经济地理[M].4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35-38.23.刘盛佳,等.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4.陆大道,刘卫东,等.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4.25.陆大道,等.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6.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潘保田,李吉均.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08-115.28.潘耀忠,史培军,朱文泉,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遥感定量测量[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34(4):375-384.29.秦大河,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第一卷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0.秦大河,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卷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曲格平.关注中国生态安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