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课件_第1页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课件_第2页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课件_第3页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课件_第4页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四地球表面形态地理内容索引高频考点•能力突破聚焦热点•素养培优[真题扫描考向分析]考点真题扫描考向分析内力作用与地貌〔2020全国卷Ⅱ,37(1)(2)〕考查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形成1.以某地野外地质剖面实景照为命题情境,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成因、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发生的先后顺序等2.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地壳的升降运动、内外力综合作用等3.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今后发展变化趋势4.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侧重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0全国卷Ⅲ,7~8)考查地质剖面示意图的判读〔(2019全国卷Ⅰ,37(1)〕考查板块运动对里海形成、里海水文特征变化的影响(2018全国卷Ⅲ,6~7)考查地壳运动与湖泊(贝加尔湖)的形成及变化考点真题扫描考向分析外力作用与地貌(2021湖南卷,15~16)考查风力、流水作用对黄河支流河道变化的影响1.以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貌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以区域河流分布图为命题情境,考查河流侵蚀、堆积作用过程对地貌形态的影响3.以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河曲地貌及其他常见地貌景观图片或示意图为命题情境,考查这些特殊地貌的形成发育过程4.以某次重大地质灾害为素材,考查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及过程、防灾减灾措施5.以区域地图或等高线示意图为素材,考查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0全国卷Ⅰ,37)考查流水作用对玄武岩地貌形成的影响过程(2019全国卷Ⅲ,37)考查美国西部山区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构建网络回扣基础]答案

①变质作用②层理③化石④太平洋⑤美洲⑥消亡⑦生长⑧变质岩⑨衰变⑩向下⑪谷地⑫向上⑬山岭⑭太阳辐射能⑮侵蚀⑯搬运⑰大⑱水源⑲林牧高频考点•能力突破[典例分析•悟考法]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命题视角一:板块运动与地貌【典例1】

(202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

(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命题视角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典例2】

(2020全国卷Ⅲ)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尝试解答](1)

(2)

DC命题视角三:地壳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典例3】

(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尝试解答](1)

(2)

AC命题视角四:岩浆活动与地貌形态的发育【典例4】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

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归纳提升•学技法]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表现形式(1)变质作用在地壳内部发生,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岩浆活动只有喷出地表,才能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如柱状裂隙喷发,形成火山;线状裂隙喷发,形成熔岩高原(东非高原)。(3)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表形态框架结构的主要动力,其表现形式通常为板块运动。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析方法

地层与等高线结合图中岩层形态的判断方法(1)当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程度一致或者重合时,说明各岩层形态是水平平行的。(2)当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程度不一致,则说明岩层形态是倾斜的,背斜呈“凸”型,向斜呈“凹”型。(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4)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表明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间。(3)地层缺失的原因推断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3.地壳运动对湖泊、河谷地貌形成的影响

[经典对练•得高分](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据此完成1~2题。1.该溪流(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综上所述,选C。第2题,读地质地形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②③两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无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综上所述,选B。(2021湖南十五校三模)侯马—运城盆地是渭河盆地的东延部分,盆地东延时被中条山分割成北面的侯马—运城盆地和南面的三门盆地,统称汾渭盆地。侯马盆地居北,有汾河穿越而入黄河;运城盆地坐南,有涑水河注入,但未通黄河,盆地封闭,湖水于中条山前咸化成盐湖。下图为侯马—运城盆地南北向剖面图。据此完成3~5题。3.与侯马盆地相比,运城盆地(

)A.沉积物层理结构不明显 B.河流下蚀作用更强C.河流携带的沉积物更少 D.沉降作用更加显著4.图示地区基岩之上最老的岩层可能是(

)A.盆地内砾石层 B.盆地内黏土层C.台地粉砂层

D.台地古土壤5.侯马盆地内未形成咸水湖,其主要原因是(

)A.位于断裂带内,湖水下渗严重 B.与外流河相通,湖水大量外泄C.湖水蒸发旺盛,湖泊干涸消失 D.古黄土层侵蚀,湖泊淤积消失答案

3.D

4.C

5.B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两盆地沉积物层理结构都比较明显,A错误。据图无法比较河流下蚀作用强弱,B错误。与侯马盆地相比,运城盆地厚度更大,表明运城盆地河流携带的沉积物更多,沉降作用更加显著,C错误,D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峨眉台地上粉砂层紧邻基岩分布,表层有黄土或古土壤分布,而两侧盆地的砾石层、砂层、黏土层都是地质作用后期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层,故台地粉砂层最老,C正确。第5题,由材料“侯马盆地居北,有汾河穿越而入黄河”可知,侯马盆地下陷后的积水大量外泄,所以未形成咸水湖,B正确。位于断裂带内,湖水下渗严重,主要影响湖水水量,不会影响湖水盐度,A错误。“有汾河穿越而入黄河”,表明该地有水,并未干涸,C、D错误。[易错防范•不失分](2021江苏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某区域曾发生过多次地质事件,地层轻微褶皱,断层北侧地块有明显的沉降。下图为该区域地质图。据此完成6~8题。6.该区域最老的岩层是(

)A.砂岩 B.砾岩 C.侵入岩 D.玄武岩7.该区域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A.褶皱变动 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 D.火山喷发8.影响该区域河流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A.岩性 B.断层 C.火山 D.褶皱答案

6.B

7.D

8.A解析

第6题,读图,观察断层南北两侧同一岩层之间的宽度可以判断,北侧同一岩层宽度大,而由题干可知,北侧为下沉一侧,南侧为上升一侧,上升一侧岩层受侵蚀,若为背斜,则同一岩层之间宽度变大,若为向斜,同一岩层之间宽度变小,因此本区域有一个南北延伸的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所以处于外围的砾岩比里面的砂岩老。侵入岩、玄武岩截断或侵入了沉积岩,形成较晚,所以砾岩是该区域最老的岩层。故选B。第7题,考查地质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玄武岩为喷出岩,火山喷发后会形成玄武岩,由图可知,玄武岩相对比较完整,并且截断了侵入岩,侵入岩比断层形成晚,喷出岩最后形成,即该区域最新的地质事件是火山喷发。故选D。第8题,图中的河流主要流经页岩分布区,因为页岩硬度比砂岩、砂质页岩的硬度小,更易受侵蚀,容易发育河流。故选A。易错说明不能厘清地质作用过程与岩层新老关系导致失误。确定岩层形成早晚的方法:水平岩层→上面的形成晚,下面的形成早;发生褶皱、断层→岩石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下面左图所示。下面右图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且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1)指出美国西部黄石公园三处火山年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说明右图所示湖泊的形成过程。解析

第(1)题,由材料“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再结合图中三次火山喷发的时间(越向西南越早),可推断:美洲板块向西南移动,较早形成的火山随板块向西南移动。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两个火山湖位置发生了一次火山喷发,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再结合图,说明火山喷发结束后,地面下陷,形成了洼地,洼地积水成湖。答案

(1)越向东北,年龄越小(越向西南,年龄越大)。三个火山由同一热点引发,美洲板块向西南移动,较早形成的火山随板块向西南移动。(2)大量岩浆上升,导致地面隆起;火山灰、火山碎屑沿着两个湖泊所在位置的地下裂隙喷出;喷发结束后,地面下陷,形成洼地;洼地积水成湖。易错说明火山湖的形成过程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洼地的形成,二是洼地积水。

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典例分析•悟考法]命题视角一:主要外力作用形式的判断【典例1】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

C.地形

D.光照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尝试解答](1)

(2)

BC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体现了综合思维素养。命题视角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典例2】

(2021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性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性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冬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命题视角三:河流地貌【典例3】

(2021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为0.25~0.50m/s。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审答流程第(1)题:第(2)题:[尝试解答](1)

(2)

AA[归纳提升•学技法]1.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①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淀积作用。②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2.典型地貌的判读堆积地貌类型的判断方法①地貌类型判断法地貌类型举

例风力堆积地貌沙漠、沙丘、黄土等流水堆积地貌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河中或河口沙岛、河流入海口处的沙坝等②根据地区不同进行判断

区堆积地貌干旱地区以风力堆积地貌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③根据沉积岩层的特征判断岩层中含有水生生物化石的为水湿环境的堆积。探规律

风积地貌与风向的关系

判断依据方法突破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判断依据方法突破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3.常见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1)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上游搬运来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地带,因河道变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2)冲积扇①形成:河流冲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所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而成。②冲积扇的结构特点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3)沙洲——河流中的岛屿①形成:流水的沉积作用;河口处的沙洲还受海水的顶托作用。②消失:沙洲与泥沙沉积的河岸相连,沙洲消失。(4)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区(包括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主要是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如华北平原。[经典对练•得高分](2021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内蒙古额济纳旗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均蒸发量超过3

800毫米,绿洲退化严重,沙尘天气频发。研究表明,局地沙尘循环过程中粉尘颗粒的富集,为当地高频沙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尘源。下图示意该区域四类典型地表(富沙砾戈壁、富沙戈壁、绿洲、绿洲退化地)沉积物组分,下表示意四类地表的风蚀强度和沙尘释放强度。读图及表,完成1~2题。1.与富沙砾戈壁相比,绿洲地表沉积物(

)A.平均粒度大

B.粒度分布差异小C.起沙风速小

D.沙尘释放总量大2.绿洲外围强粉尘释放与粉尘循环会加速绿洲沙化,因此该区域生态治理应注意(

)A.营造绿洲内部聚落防护林网 B.发展绿洲灌区的节水农业C.完善断流时令河的水源分配 D.推动流动沙丘的植树种草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绿洲地表沉积物累积含量在粒度较小的位置上升最早,说明绿洲地表沉积物中小颗粒较多,A错误;绿洲地表沉积物累积含量曲线显著变化的区间范围较窄(斜率较大),而富沙砾戈壁地表沉积物累积含量曲线显著变化的区间范围较宽(斜率较小),说明绿洲地表沉积物粒度分布差异小,粒度相对集中,B正确;虽然绿洲地表沉积物平均粒度小,但起沙阻力还受湿度等因素影响,绿洲地表沉积物更加湿润,起沙阻力、起沙风速可能更大,且根据表格可知绿洲风蚀强度确实最弱,C错误;由表格可知,绿洲沙尘释放强度最弱,不能判断其释放总量最大,D错误。第2题,根据材料“局地沙尘循环过程中粉尘颗粒的富集,为当地高频沙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尘源”,结合题干可知,绿洲外围强粉尘释放将加速绿洲沙化。这充分说明绿洲外围的生态退化将诱发绿洲内部的生态退化,因此,维持绿洲的生态不能仅在绿洲内部采取措施,而应该从更大的尺度上入手。部分时令河由于在绿洲河段被过度用水,导致其下游断流,绿洲外围土地退化,这将通过粉尘循环诱发绿洲内部土地退化,因此该区域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完善时令河水源分配,协调绿洲内部、外部的水资源,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关系。C正确。(2021山东潍坊二模)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构造运动稳定期,河流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构造运动剧变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河流河谷剖面图(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表示阶地级数)。据此完成3~4题。3.任一级阶地形成时期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稳定—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稳定—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D.地壳下降—流水沉积—地壳稳定—流水侵蚀4.图中公路选址T1河流阶地,主要原因是(

)A.保护生态 B.地势低平 C.防御洪水 D.方便农耕答案

3.A

4.B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原来的河漫滩变为阶地。河漫滩是流水沉积形成的,这个时期地壳稳定利于沉积。构造运动剧变期,河流以下切(流水侵蚀)为主,因此地壳是先抬升后流水下切,原来的河漫滩变为阶地,故A正确。第4题,原来的河漫滩变为阶地,因此阶地平坦。据图可知,T1阶地离河流最近,因此地势低。该地位于山区,交通线选在地势低平的和缓地带,建设难度小,成本低,故B正确。点睛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时,河流下切作用减弱,沉积作用明显。任一级阶地形成时,地壳稳定,利于流水沉积;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早。这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易错防范•不失分](2021江西名校联盟联考)一地质考察队在深入横断山区考察时,在山麓和陡崖的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崩塌落下的石块、碎屑物,规模大小不等,多呈倒三角形或半圆形,地质学上称为倒石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5.考察队发现倒石堆在垂直剖面上岩石粒径呈现出上小下大的特征,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A.岩石的密度不同

B.流水侵蚀所致C.岩石的质量差异

D.上层被风化磨细6.不同时期形成的倒石堆形态差异较大,据此推测发育成熟的倒石堆具备的特征是(

)A.岩石棱角分明,杂乱分布B.坡面陡峻,呈明显的倒三角形C.坡面较和缓,可能出现胶结现象D.岩块堆积物顶部较大,边缘较细答案

5.C

6.C解析

第5题,一般倒石堆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没有明显的层序。从垂直剖面上看,较粗大的岩屑分布在倒石堆的下部,向上颗粒逐渐变小。因此,倒石堆在垂直剖面上岩石粒径呈现出上小下大特征的原因主要是岩石的质量差异,C正确。第6题,根据崩塌作用的强度以及后期的风化剥蚀,可以把倒石堆划分为三个发育阶段,①正在发展中的倒石堆——陡峻,新鲜断裂面,坡度陡。岩石棱角分明,杂乱分布应该位于初期阶段;坡面陡峭,倒三角形明显也应该为初期阶段,A、B错误。②趋于稳定的倒石堆——较和缓的轮廓,岩块风化,呈上陡下缓的凹形坡,表面碎屑有一定固结,此时岩块堆积物顶部较大,边缘较细,D错误。③稳定的倒石堆——坡面和缓,呈上凹形,结构紧密,部分胶结,生长植被,C正确。故选C。易错说明对倒石堆碎屑颗粒呈现出上小下大特征的原因判断不准导致失误。总的来说,一般较大的岩块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部位才停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当倒石堆进一步发展时,山坡坡度也就愈趋平缓,崩塌作用逐渐减少,崩塌的碎屑也变小。因此,倒石堆发育的后期,其表面堆积的是比较小的碎屑。

聚焦热点•素养培优热点四

地质过程的推演

地质活动背景命题探究河流河谷剖面图

(1)阶地形成时期经历的地质过程(2)公路选址T1河流阶地的原因(3)两岸阶地形态差异分析(4)分析某岸缺少某阶地的原因(5)推测河谷的演变过程地质活动背景命题探究地质剖面示意图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3)推测某一特定岩层的形成环境特点地质活动背景命题探究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1)给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物排顺序(2)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地质活动背景命题探究长江某河段甲、乙、丙、丁不同年份河道形态

(1)推断该河道演化的先后时间顺序(2)比较不同年份同一河段河流特征(3)分析泄洪与河道形态的关系探规律

地质过程推演规律[培优演练](2021全国第一次大联考)辉腾锡勒湖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为现代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由于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冷空气的影响,多寒潮大风,冬季寒冷而漫长,最低气温-39.9

℃,年平均降水量385毫米。该湖区地层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是研究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迁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辉腾锡勒湖泊沉积年龄与深度的对应关系。据此完成1~3题。1.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沉积物是(

)A.粉沙

B.黏土C.粉沙质黏土 D.黏土质粉沙2.湖泊积水期,风沙入湖沉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3.从沉积地层上分析,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

)A.湿润—干旱 B.湿润—干旱—湿润C.干旱—湿润 D.干旱—湿润—干旱答案

1.B

2.A

3.D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可知,距今9.5—10千年单位时间内的沉积物厚度最大,沉积速度最快。结合图例可知,该时段对应的沉积物为黏土。第2题,该地冬季寒冷而漫长,多寒潮、大风天气,风力作用强,而冬季气温极低,湖面结冰,风力沉积物富集在湖面冰层;待春季时湖冰融化,沉积物沉入湖底。因此,湖泊积水期,风沙入湖沉积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故选A。第3题,图中150厘米以下深度沉积物主要由粉沙、黏土等构成,以风力沉积为主,说明气候较干旱;随后覆盖了带有贝壳和螺的沉积层,说明气候较湿润,出现了湖泊,为湖底沉积层;后来表层再次覆盖风力沉积物,说明气候再次干旱。故选D。(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下图为1670—1970年四个不同时期长江镇扬段(镇江—扬州)淮河入江口外沙洲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据图分析,镇扬段河道演变的顺序是(

)A.乙、丙、甲、丁 B.甲、丁、丙、乙C.丁、甲、乙、丙 D.丙、乙、丁、甲5.1670—1970年,镇扬河段北岸沙洲变化原因的推断,合理的是(

)A.北岸多条支流汇入,沙洲数量持续增多B.受北岸支流的顶托作用,沙洲群逐渐合体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沙洲面积萎缩D.北岸河流搬运能力强,沙洲数量减少答案

4.D

5.B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北岸有多条支流汇入长江,大量的河水对长江水产生明显的顶托作用,淮河入江口处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分散的小沙洲,且随着堆积的泥沙逐渐增多,小沙洲逐渐扩大、合并,因此图中河道演变的顺序应该是沙洲面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丙图中沙洲的数量最多,但面积很小,甲图中沙洲面积最大,且数量最少。因此,镇扬段河道演变的顺序是丙、乙、丁、甲。故选D。第5题,1670—1970年,镇扬河段北岸众多沙洲面积扩大合并后与北岸陆地连成一片,沙洲数量减少、面积扩大。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这主要是受大量支流对长江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沙洲群逐渐合体形成的,A、C错,B对;如果北岸河流搬运能力强,那么沙洲面积应该减小,D错。(2021山东青岛一模)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的滩地,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下图示意湖南张家界索溪河谷4个观测点(P1~P4)的河流阶地剖面(T0为河漫滩,T1~T4为河流阶地)。据此完成6~7题。6.观测点沿河谷自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是(

)A.P1→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