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宣传课件_第1页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宣传课件_第2页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宣传课件_第3页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宣传课件_第4页
《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宣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泗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016年5月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目录一、礼让斑马线活动背景、意义二、解读如何礼让斑马线五、摒弃交通陋习,共创文明城市六、“泗洪交警”微信平台三、下一步交警部门强化礼让斑马线整治措施四、政府公车、出租车、公交车应率先垂范带头礼让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杭州:“321礼让行人操作法”、

“杭州公交车斑马线让行率达99%

”一、礼让斑马线活动背景、意义杭州“321”礼让行人操作法:【30米减速】:看到前方有路口,不管是否划有斑马线,离路口30米时,就要松油门减速,同时观察有无行人、非机动车要穿过马路;【20米预备刹车】:20米时,车速减到15公里/小时以内,脚要放到刹车踏板上,继续仔细地左右察看路口情况;【10米踏刹车】:如果发现有行人要过马路,离路口10米时,要踩刹车,停车让行。30米减速、20米预备刹车、10米踏刹车!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2005年就被列入了杭州公交集团规章。

★杭州的公交车,近10年来因“斑马线礼让”而全国闻名。

★交警部门的监测数据是:杭州公交车斑马线让行率达99%。

“见人必让、让必彻底”,机动车文明礼让行人蔚然成风!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南京:南京“礼让斑马线”一周年,礼让一个人,温暖一座城!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南京“礼让斑马线”一周年:■2013年7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陈雷局长承诺,“争取两个月内推进公交车礼让行人活动”。■

2013年9月15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市城建集团启动公交车“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活动,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文明交通理念。■

2013年9月22日,南京出租汽车行业跟进执行。■

2013年9月27日,南京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到“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的活动中来。■

2013年11月29日,据统计,在无信号灯斑马线路口,公交车礼让率达60%以上,出租汽车礼让率达40%以上。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4年1月2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南京市2014年文化建设工作目标》,在全市广泛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活动。■

2014年3月17日,南京市市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南京市“文明礼让斑马线”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公交车、出租车、长途车、公务车、公务员及文明单位私家车等驾驶人群体中率先倡导和实践“文明礼让斑马线”。■

2014年4月18日,“礼让斑马线”活动列入2014年全市文化建设目标。■

2014年8月,开展“三公”带头文明礼让活动,即“公交车、公务车、公务人员开的车”带头文明出行,礼让行人。1、全国各城市——“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去年以来,宿迁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对整个城市动“大刀”,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文明交通方面。目前,我市的文明交通指数已经在全省排名前列。今年3月起,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文明交通集中攻坚行动。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主抓了行人交通文明,现在我们也要重视行车文明。随着机动车数量大幅攀升,车与路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我市街头的斑马线上,人和车争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势必会影响我市的交通文明指数。因此,整治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势在必行!一、礼让斑马线活动背景、意义2、我县目前正处于文明交通集中攻坚的关键时期2013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斑马线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51起,其中属于遇到行人通过斑马线车辆未让行的12起。一、礼让斑马线活动背景、意义3、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2013年以来,全市斑马线上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中,共致11人死亡,53人受伤,其中属于遇到行人通过斑马线车辆未让行的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11人受伤。3、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斑马线上交通事故总体分析:①事故时间分析②肇事车类型分析③

事故地点分析3、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交通事故典型案例:3、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

事故监控画面

“礼让斑马线”活动在我市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截止9月份,我市已经开出5180张罚单。一、礼让斑马线活动背景、意义4、我市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屡见不鲜曝光图组一:①②③曝光图组二:①4、我市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屡见不鲜②③

目前我市机动车经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情况依旧很多,机动车驾驶员存在许多不礼让以及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在市区的主要路段比较突出。机动车在经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主要存在:不减速;不避让;按喇叭催促行人;前车避让行人但后车不耐烦地按喇叭;前车避让行人但后车打方向超车等行为。

这些行为,你存在吗?4、我市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屡见不鲜二、解读如何礼让斑马线图1:行人在道路右幅人行横道行走、未抵达道路中心线时,在左幅道路行驶的机动车A、B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图2:行人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线外侧等待,未进入机动车道,机动车A、B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图3:行人越过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线,进入上述位置,机动车A、B未停车让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处罚。图4:行人沿人行横道进入机动车A所在的车道后,机动车B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机动车A未停车让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处罚。图5:行人在道路中心线等待、未进入机动车A、B所在车道,机动车A、B未停车让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处罚。图6:行人越过道路中心线,进入机动车A、B所在车道,机动车A、B未停车让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得的处罚。图7:道路中央采用绿化带隔离,行人在道路中央驻足区等待的,机动车A、B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图8:行人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通行道路的人行横道行走,机动车A未停车让行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处罚。机动车B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

二、解读如何礼让斑马线

重点记住三条原则:

第一,当行人已经越过绿化带与马路连接的那条线和隔离带的延伸线,踏上斑马线,行人就是最大权利人,机动车必须停车让行。第二,在多车道的斑马线上,如果同向行驶的车停车礼让行人,司机一定要停车礼让,切不可从其前方超车,否则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如因超车发生交通事故,则该超车行驶的机动车负全部责任,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的,将负刑事责任。第三,如果见到行人从对向车道走来,最靠近道路中间的车辆应该停车让行。二、解读如何礼让斑马线正确示范:错误总结:问题一: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如何处罚?“如何礼让斑马线”焦点问题答疑:【回答】:我市机动车行经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遇行人正在通过时未停车避让的,处50元罚款,记3分。如机动车行经无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不减速、不停车礼让造成交通事故的,则该机动车负全责。问题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警如何认定?如果遇到行人停止或者示意车辆通过时怎么办?【回答】:机动车在行经无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必须在斑马线外停车让行。如果行人、车辆同处斑马线内,且行人在机动车前方,则认定为不礼让行人。交警在查处时不以单张照片进行认定,而是采取全程录像并截图的方式进行取证。如果行人在斑马线外停滞不前或主动示意车辆先行通过时,将不会被认定为不礼让行人。

问题三:机动车遇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怎么办?【回答】:

由于行人相对于机动车属于弱势交通参与者,因此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时,在任何情况下发现行人横过道路,都应当避让,以确保双方安全。但对于行人有翻越护栏、违反规定进入高速公路、冲红灯、翻越道路隔离设施行为的,机动车遇到行人有以上违法行为的,不属于“停车让行”的处罚范畴。问题四:机动车遇到同向并行车辆正在停车礼让时怎么做?【回答】:

驾驶机动车时,遇到同向并行车辆停车礼让行人时,不可从其前方超车,否则就构成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同时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因超车发生交通事故,则该超车行驶的机动车负全部责任,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的,将负刑事责任。

问题五:人多时车让人,车多时人让车?

【回答】:很多驾驶员对的礼让行人也都表示理解,但也表示如果无条件的机动车礼让行人是否是影响通行效率。对此,我们也建议在车多时,形成车流正常行驶时,行人也可以礼让车辆,等待车辆停止后,再快速通过。

继续加大曝光力度,对公务用车违法的,一律公开曝光并抄告其所在单位。三、下一步交警部门强化礼让斑马线整治措施1、强化宣传曝光

继续加大现场查处力度,开展“便衣行动”执法,全面、持久警示交通参与者的侥幸心理。同时,对查获的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处罚。对阻碍执行公务违法车辆和人员进行曝光,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进行抄告。

2、强化现场查处

增加城区非现场执法设备和点段,在重点路段斑马线实施监控,加大对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的监控抓拍力度。3、强化非现场查处4、强化执法保障

我们正在对市区主要路口、路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