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教版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_第1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版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_第2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版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_第3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版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_第4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版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解读: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请思考:在你的印象中,哪些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反映?物质生活:社会习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风尚……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食衣晚清传统服装是怎样的呢?长袍马褂满族妇女衣着(宽袍大袖)自然经济(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食①变化表现:

衣a、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

早期西装现代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食①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衣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中西合璧民国晚清前清中山装的特殊意义:五个扣: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三民主义四个兜:礼仪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型:以文治国封闭的衣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后背不破缝:国家和平统一。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食①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衣c、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旗袍走向世界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食①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c、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衣d、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渐多民国上袄下裙民国时期的上袄下裙学生装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住通商口岸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和饮料传入食①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c、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d、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渐多②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开放”③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衣中国传统八大菜系川菜徽菜鲁菜苏菜闽菜湘菜粤菜浙菜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1)城市:A、社会生活的变迁:

沿海大城市里,西式住宅不断增加;高官显贵建花园式洋房

住通商口岸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和饮料传入食①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c、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d、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渐多②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开放”③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衣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住宅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B、风俗习惯的变迁:

近代维新派主张

辛亥革命前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B、风俗习惯的变迁:

维新派主张

辛亥革命前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②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蔡元培:三次婚姻印证中国近代婚俗变迁●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旧式●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中西合璧)●第三次婚姻:1923,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完全新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删繁就简丧葬礼俗趋于简化,带有西方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葬火葬B、风俗习惯的变迁:

近代维新派主张

辛亥革命前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②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③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④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原因: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民心)(2)农村: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贫穷状态,传统习俗坚若磐石合作探究2: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①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②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民愚味落后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④交通上:农村比较闭塞,人口流动性差,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2、变迁的原因:外因:内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①经济: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②政治: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3、变迁的特点:

①受西方影响明显。②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③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④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①农民分得土地,②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出现粮票、油票、布票等)——作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a、食物简单b、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1)物质生活方面: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拉基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不爱红妆爱武装(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①农民分得土地,②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出现粮票、油票、布票等)

——作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a、食物简单b、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c、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1)物质生活方面: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1)物质生活方面:

(2)社会习俗方面:

①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②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③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②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③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

2、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①“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1)物质生活方面: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87年发起“菜篮子工程”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猪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食

2、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①“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②“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阶段特征: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

(1)物质生活方面: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上衣下裙、西装、中山装、旗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列宁装、布拉吉制服装、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异彩纷呈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琐的制度和规定。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开放”。

2、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①“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②“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阶段特征: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

③“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

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②实行改革开发政策解放了生产力,经济迅速发展;③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1)物质生活方面: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合作探究3: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2)社会习俗方面: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

习俗风尚住食衣改革开放以来50—70年代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近代生活变化中西餐并行衣着朴素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