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治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1000字》_第1页
《乡镇环境治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1000字》_第2页
《乡镇环境治理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10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PAGE一、选题立论依据(一)选题的背景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污染物大量排放,生态恶化,环境严重污染,全球资源短缺,大自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并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大量资本方涌入地方乡镇带来地方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崛起,但与此同时,工厂、基站等设施带来的环境问题,给居民造成心理不悦或者带来风险的设施,这些设施都是为了满足居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看似应该受到乡镇政府的欢迎,却遭到了周围居民的反对,在发展和建设的矛盾中,治理冲突逐渐成为乡镇建设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乡镇环境问题是一个由城乡二元结构、消费主义、思想观念多方面原因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因此整治工作难度很大,对资金和人力的需求很高,必须多方参与。而乡镇居民作为乡镇环境的主人和最大受益者,必须有乡镇居民主动参与,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从当前的参与实践来看,乡镇居民参与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整治的成败。很多乡镇居民在参与乡镇环境整治中存在着破窗心理、邻避心理,一些居民甚至抵制政府的整治行为,使政府的措施无法落实到位。近年来,环境治理冲突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NGO)以及乡镇居民在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乡镇政府在环境治理冲突事件公关过程中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机制,也缺乏有效的公共事件公关管理体系。在冲突之后,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是以牺牲公民利益或损害政府权威为以及信任代价。政府是环境治理和地方发展主要的规划者,在推动该企业入驻项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鉴于许多民众反对意见,政府似乎是无能为力。这说明政府在管理环境治理冲突方面的措施还有些不足,因此,为了处理由地方发展和项目设施引起的一些冲突,有必要从多方协同治理的角度对环境冲突进行深入的研究。(二)选题的意义理论意义:环境治理冲突事件的频发,是现代社会城市发展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目前国内学者逐步对“治理冲突”问题展开分析,对“环境治理冲突”、“治理冲突”的定义、原因和治理途径进行一系列研究,但相对于国外研究成果,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采用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的方式来归纳治理措施。本文在数据分析、文献分析和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X地区的环境治理冲突,尝试形成一种更系统的方法来避免冲突的产生。本论文的研究不仅是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冲突机制研究的完善和深化,更能提升政府应对社会风险的行政能力,维护社会公信力。现实意义:关注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已超越国家政策的号召,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家财政在农村投入的加大,基层的公共产品的确得到了丰富,在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城市病”和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性必然会影响环境和居民生活。因此,本文通过对X地区的环境治理的分析,主要着眼于了解公众对环境治理冲突的立场和诉求,明确现阶段环境治理冲突的特点和类型,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建议,为类似的解决方法提供参考以及地方政府解决“环境治理冲突”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综述3.1国外研究综述(1)关于环境问题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观察到了化学杀虫剂(特别是DDT)对空气、土地、河流、大海的污染,从而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的出版成为了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也唤起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农业环境问题,随即诞生了世界第一个农业环境组织。罗马俱乐部是由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等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旨在研究贫困、环境、制度等“世界性问题”。1972年他们出版了的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指出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消耗密切相关,能源消耗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热污染、放射性废料,严重危害我们生存的环境,呼吁控制污染。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组织了众多专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由巴尼尔(G·O·Barnier)编撰成《公元2000年的地球》一书。该书提出人口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如果不控制人口,继续发展,到2000年世界将比现在更加拥挤,污染更加严重,生态更加不稳定。1972年,芭芭拉·沃德(BarbaraWard)和勒内·杜博斯(ReneDubos)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了名为《只有一个地球》的非正式报告。该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的三个领域——空气、水、土壤。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烧煤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固体颗粒物等;水的污染来自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生活污水等;土壤的污染来自于固体废物、化肥、塑料薄膜和农药等的滥用。在该次会议发布的宣言中也正式提出了人人有公平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庄严责任。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世界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发展”的失败和“人类环境管理”的管理失败,“以往很多生活水平的改善,是建立在越来越多的原料、能源、化学品、化学合成物和制造出的污染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也只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解决。尼丹尔·柯尔曼(DanielA.Coleman)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权力的滥用、价值观和社群的缺失。权力的集中、民主的削弱会践踏人文需求和生态意识,也会让民众保护和复原其环境的仁义之举失去用武之地,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狭隘价值观和不增长就死亡的认识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社群的缺失让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加剧了环境问题。对此,丹尼尔提出了抵抗集权、纠正资本主义狭隘价值观和矫正当今社会分裂异化的替代方案,以改善当今社会和地球的关系,从而解决环境问题。(2)关于环境治理冲突国外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普遍采取了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发展过程中都没有进行严格的环境规制,导致工业化为基础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是诱发环境冲突的主要原因。国外学者对环境问题和社会冲突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SpijkersJessica、BoonstraWiebren.J在对“鲭鱼争端”案例研究中,论证了制度、权力、知识三个社会因素在环境冲突中的重要性和因果作用。国外有一些学者认为公众、政府、企业之间的环境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抗。环境冲突的解决在于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如何变化,以及如何考虑公众的利益。通过管理人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安全地降低环境风险。有国外学者认为要在环境治理冲突中要重视政府和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政府和法律制度在满足民主、公平和安全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合作解决问题,获得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建立信任,培育宽容的文化氛围,以应对突发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在具体冲突的化解上,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学者认为必须重视法律在环境治理上的作用,应当及时立法和修法,建立完备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挪威学者AhlströmHanna、CornellSarahE通过对全球营养管理伙伴关系(GPNM)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全球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问题解决路径,验证了多中心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在环境治理和冲突解决中的作用。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TyndallJohnC等设计了气味分散社区评估模型(communityassessmentmodelforodor色散,CAM),对多个养猪场散发的气味暴露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出了新建或扩建养猪设施的选址建议,并调查了公众的接受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接受程度受信仰、态度等影响,为工业选址决策和废物处理领域的典型冲突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即在环境治理冲突中要通过社会敏感性分析,分析冲突产生的几率,注意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冲突预防和对话协商。(3)环境协同治理方面J.Haberma(1994)认为构建区域环境治理利益共享体,关键是要致力于寻找到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容利益,要成功地寻找到共容利益,就亟需沿着生态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而这种民主治理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立协商民主的互动平台,要求在决策机构内的讨论需要公开化,并对来自于非正式环境所流入的问题、价值定向、贡献和计划反映要敏感。罗茨(1999)将环境治理相关利益主体划分为中央政府、排污企业、地方政府、环保组织、媒体和社会公众六部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环境行为的行为准则,政府行动主体应该逐渐完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安排明确环境治理的内容与权责,抑制环境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行动者在国家法律制度逐步完备、内外部监督体系逐渐完善的背景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要求;环保组织以及媒体需要扮演好监督的角色,充分表达公众诉求。3.2国内研究综述(1)关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注重环境保护,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把环境保护作为了基本国策,并且通过不断的立法修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环境法规体系。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了防治水和大气污染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随后,噪声污染产生的危害被广泛认识,对应制定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了严控污染源的增加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等。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变化,环境保护法律的立法与修法也不断与时俱进,2014年第八次修订了《环境保护法》,2018年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为了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国家和省、市政府对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制定了多重约束。法律有《环境影响评价法》,法规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此基础上环保部还牵头制定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部门规章。各省市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如《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等。当前,国内环境治理的理论指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为环境保护划定了红线。环境治理从地域上被划分成了城市和农村。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禁止秸秆焚烧等。2014年国家制定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环境整治首先要进行环境规划和建设规划,合理进行生产生活布局,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农村垃圾和污水经过长期积累,造成了严重危害,是整治的重点内容;政府要引导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地位。2018年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了农村垃圾的治理和污水的治理,要求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加强村庄规划管理,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求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金融支持,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2)关于环境治理冲突关于环境治理冲突国内学者研究各有侧重,徐海静(2017)认为社会公众在一定限度内能容忍相当程度的环境污染或破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环境纠纷,造成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由于环境管理触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管辖的地域广阔,管制的环境客体多样化,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管制过程中极易出现事多人少、环境检查不足、取证困难、决策拖延等现象,难以完全实现环境利益的公平分配,加重了利益主体间的冲突。”朱德米、周林意(2017)认为企业对地方的就业、财政收入有着深远影响,政府可能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会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很重的处罚,甚至为了更多的“话语权”与社会公众发生一定的冲突。严燕、刘祖云(2014)认为地方政府在应对环境冲突上,通常遵循的是“不出事”逻辑,采取的策略是“运动式”应对、“利益共谋式”应对与“变通”应对和上述三种模式的组合;这样不仅不利于冲突有效化解,反而会导致环境正义偏离,应该“打破中心——边缘结构、改变泛政治化的行政取向以及重建多元协作的治理格局,来实现环境冲突的有效治理。”徐春(2018)认为,目前的环境治理中,政府喜欢搞计划式专项行动、一刀切;企业“无利不起早”,根本不重视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和公众缺乏力量,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对此,政府需要加大制度投入,强化法律法规监督;企业要遵规守纪,合法经营;社会组织和公众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加“参与环境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进环境治理。夏志强(2015)认为国内治理冲突研究存在冲突的“诠释”和“治理”孤立、对冲突分析不充分、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研究范畴有待拓展等问题,需要加强理论与应用的联系,强化综合性与过程性研究,拓展研究的范畴。彭小兵等(2014)以什邡事件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有“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途径及其效果、领袖人物及其组织能力、个体的理性计算、传媒引导”,可以引入城乡社区的社会组织参与冲突化解,承担对话沟通的纽带,消除非理性抗争运动。王浩(2016)认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群体事件频发,环境质量堪忧;对于重大环境问题地方政府虽然启动了重大环境决策终生责任制,但存在责任追究范围不清、对象混乱、依据缺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明确责任范围、标准、时效和厘清责任主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重大环境决策终生责任制。戚晓明(2018)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已经从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治理阶段发展到政府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社区成为主要载体、社会组织成为参与者倡导者和服务的提供者、群体组织成为社会力量的培育者、居民成为参与主体的共同协作阶段,创新了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依然存在环境治理自下而上动力不足,社会组织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力量,居民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还不够高等问题。王玉庆(2016)认为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需要城市和工业反哺,开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农村环境问题要同农民致富、发展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从根本上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村环境清洁。于法稳(2017)认为农村环境治理涉及自然环境修复,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内容;当前,各级政府重点关注城镇环境治理,致使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理念缺失、资金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等问题,需要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多元治理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加强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3)环境协同治理方面对影响环境协同治理因素的分析方面。杨曼利(2006)主张“只要建立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将环境问题主要限定于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或许不能进行有效地治理。环境资源和环境治理具有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这导致了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治理供给不足。但是市场机制无法自行解决这些困境,而政府措施所包含的,如庇古税、产权界定和国家规制等方法,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张连国(2008)在协同学的意义上,通过对生态理性经济人协同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能力的分析,探讨了“生态协同治理的能力”明确指出环境制度约束下的社会协同治理是社会生态生产力形成的核心,为环境治理领域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环境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的研究方面。郁建兴、任泽涛(2012)等学者认为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各个部门权责失衡引起的社会治理“踢皮球”,政府治理方式单一、治理权力“越界”和治理“缺位”现象,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主体治理地位不高和作用“孱弱”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可以有效促进党组织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统筹领导,强化政府部门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引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互助协同共治。李永亮(2015)认为协同治理需要搭建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我国制度安排仍比较松散,主要体现为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制度安排不一致或存在冲突;部门间制度或政策“打架”;不同法律法规或政策制度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分散的治理制度必然会造成治理主体行为的分散。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间以及各区域间尚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在环境协同治理对策的完备方面。李胜(2009)则通过对两型社会环境治理政策中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分析,指出中央政府提高环境监督和惩治的水平、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环境政策设计,中央政府要提高政策威胁的置信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问责和鼓励社会参与及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治污。童志锋,黄家亮(2008)通过对当前环境治理面临着双重困境,即环境侵权的模糊性困境和环境司法的体制性困境的分析,指出环境治理的改善不仅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而且还要激活民间治理机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双重困境”,推动环境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顺利前进。3.3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在社会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等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对“环境治理”和“治理冲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的“治理冲突”事件管理提供了研究参考。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冲突的逐步走入大众视线,我国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成就,由于我国自身的国情实践和理论的需要,我国环境治理问题研究还可以往更深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符合自身国情。但也可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治理冲突的协同治理不够深入,大多集中关注社会协商的层面,对于政府在协同治理中的强制权力发挥的影响没有太多关注,政府在协同治理中角色更多的集中于构建公民参与机制建设,对其他参与者的责任分工以及如何有效协商都没有过多的介入。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X地区乡镇环境治理冲突为例,以解决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环境治理政治问题为主要目标,其根本价值在于协调政府和社会组织、民众之间的协同治理以实现公共利益,强调协同手段的灵活性和公民的反应性,强调多个主体的参与,主张通过协商来制定公共政策,在政策和制度的具体实施中提供共享的资源和信息,从而有效解决环境治理冲突,这也正是此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参考文献著作[1][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美]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3][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4][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X地区:X地区三联书店,2000.6.[6][美]G.O.巴尔尼.公元2000年的地球[M].郭忠兰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3.[7][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X地区:X地区译文出版社,2002.10.[8][英]迈克尔·博兰尼著.自由的逻辑[M].冯银江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9][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10][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M].邓延陆编选;林校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6.[12]刘铁.环境理念与环保知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6.[1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14]陈振明等.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15]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6]张建伟.政府环境责任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7.[17]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期刊[1]夏志强,罗书川.我国“治理冲突”研究(2007-2014)评析[J].探索,2015(3).[2]常健,张春颜.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3]徐海静.国家环境治理任务的证成与变迁[J].社会科学研究,2017(2).[4]朱德米,周林意.当代中国环境治理制度框架之转型:危机与应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3).[5]李冰强.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与规则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7(8).[6]邓彦龙,王旻.公众诉求对地区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12).[7]朱艳丽.论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3).[8]杨继文.中国环境治理的两种模式:政策协调与制度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5).[9]王浩.通过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J].学术论坛,2016,39(4).[10]冯阳雪,徐鲲.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责任:框架分析与制度回应[J].广西社会科学,2017(5).[11]陈永泰,黄菲,陈媛等.区域环境治理中的政企合谋及其防范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7).[12]张福德.环境治理的社会规范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1).[13]徐春.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间性问题[J].理论视野,2018(2).[14]宋妍,张明.公众认知与环境治理: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8).[15]李兆东,马鸿文,邹伦等.台湾地区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借鉴[J].台湾研究集刊,2016(2).[16]涂正革,邓辉,甘天琦等.公众参与中国环境治理的逻辑:理论、实践和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3).[17]张金俊.我国农村环境政策体系的演进与发展走向——基于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6).[18]戚晓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变迁与机制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8(5).[19]吴帅.利益竞争下的政府间事权划分:冲突与化解[J].政法论坛,2018,36(4).[20]顾昕.社会选择理论与社会冲突的治理之道[J].社会科学,2015(12).[21]徐彬.发掘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当代价值[J].学习论坛,2015,31(10).[22]陈兴元.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农村群体性事件防治机制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4).[23]李玉娟.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的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及治理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24]廖梦园,程样国.西方社会冲突根源理论及其启示[J].VIP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25]冯必扬.探索社会风险提炼本土理论——读《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J].社会科学研究,2014(4).[26]胡锐军.环保类社会冲突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J].理论探索,2014(4).[27]严燕,刘祖云.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8]焦娅敏.社会冲突理论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矛盾的启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29]贺立龙,朱方明.个体与社会利益冲突视角下的社会成本理论源流——兼论经济学“非市场”逻辑的缘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0]石方军.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12(12).[31]杨卡,胡锐军.新时代生态环境安全及社会冲突防范[J].领导科学,2018(35).[32]胡锐军.我国环保类社会冲突的新特征及治理策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6).[33]伊竹.马克思与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思想比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5).[34]齐晔,环境保护从监管到治理的转变[J].环境保护,2014(13).[35]张俊哲,梁晓庆.多中心理论视阈下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J].理论探讨,2012(4).[36]李咏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农村经济,2015(12).[37]沈月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境治理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2014(8).[38]陈宏泉,地方政府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理论界,2014(3).[39]严丹屏,王春凤.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0(4).[40]涂晓芳,黄莉培.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41]张荣洁,吕炳辉.中国政府强化环境治理职能的内在依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42]顾杰,张述怡.我国地方政府的第五大职能——生态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2015(10).[43]蔡守秋.法治视野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思考[J],环境保护,2015,43(17).[44]张同斌,张琦,范庆泉.政府环境规制下的企业治理动机与公众参与外部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2).[45]曹树青.论区域环境治理及其体制机制构建[J].西部论坛,2014,24(6).(本页不够,可加页)二、研究方案(一)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调查X地区乡镇环境治理的现状,研究X地区乡镇环境治理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总结当地各相关主体在乡镇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式方法,然后经过对实际成效的梳理,找出X地区各相关主体在参与乡镇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冲突并分析背后的原因,最后对应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社会治理、社会冲突理论、公共参与理论等理论视角,提出乡镇环境有效应对环境治理冲突的破解之策。(二)研究思路本文一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类,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阐述了本次研究重点环境治理冲突的核心概念,并对论文所运用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确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环境治理冲突与政府环境治理的关系分析,分析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冲突的成因和危害,并总结了政府在治理冲突事件中的职责和要点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X地区环境治理冲突的现状,以X地区基站建设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视角下,企业项目在环境治理冲突的特征,接着当前X地区政府环境治理冲突的措施,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了解当前乡镇居民对于基站等基础项目设施建设的意见;第五部分是X地区环境治理冲突的问题,结合环境治理冲突政府治理具体的实践过程,发现X地区在环境治理冲突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着政府决策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治理冲突民众沟通不足、环境治理冲突保障管理的缺失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有待优化等问题;第六部分是X地区基站建设邻避事件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指出由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缺失、冲突事件中民主意识的崛起及政府、市场管理尚未协调和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的定位不明确等影响了环境治理冲突政府治理的有效性;第七部分是X地区政府应对基站建设环境治理冲突的治理措施建议,结合近年来的经验提出完善环境治理冲突政府治理的对策,就是要通过加强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强化环境治理冲突中的民众参与、完善政府治理中的补偿机制以及优化协同治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等方面着手,实现环境治理冲突问题的良性治理;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并对目前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三)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本文对国内外环境治理冲突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广泛总结国内外各种研究成果,结合治理冲突的基本情况,致力于归纳探索出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治理冲突的途径,为政府妥善处置好治理冲突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参考措施。案例分析法。本文以X地区基站建设治理冲突为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剖析当前我国乡镇环境治理冲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对政府文件、会议纪要、规划文件的查阅和网络媒体介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乡镇环境治理冲突有效解决方案和具体治理对策。问卷访谈法。通过走访附近居民点和访谈,了解参与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等谈判细节,收集一些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演绎归纳法总结邻避特点,探究爆发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考察在基站建设上发生治理冲突的治理措施和方式。(四)特色与创新之处随着环境治理冲突的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在对环境治理冲突的治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治理冲突,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本文X地区基站建设中的治理冲突为例,在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环境治理冲突的对策,并认识到协同治理环境治理冲突的有效性,着重分析环境治理冲突协同治理现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深层次原因,以此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地方政府如何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我国提升政府引导下对乡镇环境治理的协同治理机制有一定的作用和参考价值。(本页不够,可加页)三、论文大纲1绪论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选题的背景1.1.2选题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1.2.2国内研究综述1.2.3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1.3本文的研究框架1.3.1研究思路1.3.2研究内容1.3.3研究方法1.4特色与创新之处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概念界定2.1.1环境治理2.1.2环境治理冲突2.2理论基础2.2.1社会冲突理论2.2.2社会治理理论2.2.3参与式民主理论2.2.4利益相关理论3治理冲突与政府环境治理的关系分析3.1治理冲突的成因3.1.1政府对民意利益诉求回避3.1.2公民民主权益意识的崛起3.1.3治理冲突多方利益的博弈3.2治理冲突的危害3.3政府在邻避事件中的职责3.4政府治理治理冲突的要点3.4.1服务多元3.4.2公平公正3.4.3契约精神3.5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