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本)》小抄_第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本)》小抄_第2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本)》小抄_第3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本)》小抄_第4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本)》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社会学概论(本)》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第一个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来描述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的社会学理论家是孔德。2.核心家庭又被称为小家庭,其成员主要包括一对已婚夫妇及其未婚子女。3.家族式企业是初级群体和正式组织相互交错和相互缠绕的结果。4.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对社会互动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印印象管理,这一理论认为世界是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5、影响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容性程度。6.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标签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罪犯”,所以容易再次犯罪。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并没有完全消除,同时一种新的二元结构即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又在生成。8.全球化指的是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9.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被称为水平流动。10.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社会变动将导致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结构性流的。二、单项选择题1、人的社会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A、从出生开始B、出生后3-5个月C、出生后12个月D、出生后18个月左右2、哪种群体的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和浓厚的感情色彩?(B)A.内群体B.初级群体C.所属群体D.参照群体3.就网络密度而言,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密网和松网。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拥有的社会网络通常是那种网络?(A)A.密网B.近似密网C.近似松网D.松网4、社会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与行为模式不清楚,这种社会角色的扮演失调被称为什么?(D)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中断D、角色不清5.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取得的角色,如发明家、军人等,是什么类型的角色?(A)A、自致角色B、开放角色C、先赋角色D、规定角色6.在消费社会,人们选择商品的时候,关注的是商品的什么价值?(B)A、劳动价值B、符号价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7、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而在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边缘地带。这些社会成员被称为什么?(B)A.越轨群体B.社会性弱势群体C.自然性弱势群体D.排斥群体8、城市数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的缩小,被称为什么?(D)A、城市化B、城市发展不平衡C、城市病D、逆城市化9、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成员说明“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的控制类型,称为什么?(C)A、外在控制B、硬控制C、正式控制D、积极控制10、韦伯认为,在近代史上,西方社会变化的核心是什么?(A)A、工业化B、经济现代化C、理性化D、城市化11、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摆脱贫困地位的情形,被称为什么?(B)A、自愿贫困B、阶层性贫困C、绝对贫困D、长期贫困12、在现代化进程中,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会出现一些与现代因素极为相像的,但实质上却与现代化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C)A、倒流效应B两难现象C、畸变现象D、错位现象13.《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C)。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14.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B)的表现。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15.从(C)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16.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C)的标准。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17.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D)。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18.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C)。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19.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B)。A.开放性社会结构B.结构性流动C.非结构性流动D.社会变迁20.(D)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A.社会解组论B.偏差行为理论C.社会建构论D.冲突论21.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B)。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22.科塞是(B)的代表人物。A.结构功能主义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社会互动理论23.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B)。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24.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B)。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25.(C)不属于正式组织。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26.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社会学家(B)。A.帕森斯B.默顿C.韦伯D.福柯27.“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B)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A.吉登斯B.滕尼斯C.恩格斯D.哈贝马斯28.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B)。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封闭性结构D.开放性结构29.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B)。A.拟剧论B.标签理论C.文化传递理论D.冲突理论30.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C)。A.现代化B.狭义全球化C.广义全球化D.开放型社会31.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32.家庭中的传统功能(B)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A.抚育功能B.生产功能C.赡养功能D.消费功能33.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这种流动是(B)。A.代内流动B.水平流动C.垂直流动D.代际流动34.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B)。A.伦理道德控制B.强制性社会控制C.非强制性社会控制D.政权控制35.(B)是由一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行为。A.恐慌B.大众歇斯底里C.时尚D.传言36.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马克思、涂尔干和(C)。A.孔德B.孟德斯鸠C.韦伯D.达伦多夫37.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C)。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38.(C)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39.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C)。A.社会结构B.社会制度C.社会机制D.因果关系40.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A)的“二元经济”理论。A.刘易斯B.科瑟C.图灵D.诺斯41.非典期间,某些地方政府淡化“非典”情况是抢购风潮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B)。A.结构性助长B.结构性紧张C.诱发因素D.社会控制机制42.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B)。A.现代化B.狭义全球化C.开放型社会D.广义全球化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ABCD)A.参与观察法B.抽样问卷方法C.深度访谈法D.文献法2.下列哪些是社会群体?(ABCD)A.结婚少于一年的夫妻;B.微软股票的持有者C.考场里所有身高超过1米70的同学;D.各种球迷俱乐部3.规范是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以下哪些属于规范?(ABD)A、民德B、民俗C、价值观D、法律4.以下哪些是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ACD)A.活动空间接近B.群体成员的自主性C.交往的感情性D.互动的持续性5.以下哪些是社会化的环境因素?(ABCD)A、学校B、家庭C、工作单位D、大众传媒6.农村社区的形成途径主要有哪几种?(AB)A.自然起源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D.城市衰退7、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8、以下哪些是社会运动?(ABCD)A、改革运动B、抵抗运动C、表意运动D、革命运动9、社会控制体系中的正式控制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C)A、政权B、宗教信仰C、法律D、社会舆论10、韦伯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以下哪些?(ABD)A.财富B.威望C.家庭背景D.权力11.社会化的类型包括(ABCD)。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社会化12.社会化的机构包括(ABCD)。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13.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ABD)A.限于两个人之间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C.互相依赖D.有事相求14.冲突的形式包括(ABCD)。A.口角B.战争C.仇斗D.械斗1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BCD)。A.领导的权威性B.成员的认同感C.外部环境的变化D.群体的人数16.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AC)。A.符号互动论B.家长制理论C.结构功能理论D.社会交换理论17.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BD)。A.卡里斯马型权威B.法理型权威C.家长型权威D.传统型权威18.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ABD)。A.私有产权制度B.公有产权制度C.集体产权制度D.混合经济制度19、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BD)。A、自然社区B、农村社区C、法定社区D、城市社区20、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ABC)。A、自然起源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D、城市衰败21、(ABD)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C、出现了更多的阶层D、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22、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BCD)。A、家庭背景B、威望C、财富D、权力23、以下属于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有(ABC)。A、人口数量B、人口结构C、人口素质D、人口社会化24、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25、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AD)。A、暴民B、表意人群C、偶合人群D、骚乱人群26、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ABCD)。A、无组织性B、不稳定性C、非常规性D、易受暗示性27.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ACD)。A.角色中断B.角色认同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28.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AB)A.关系性B.无形性C.可转让性D.弥散性29.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ACD)。A.符号互动论B.家长制理论C.结构功能理论D.社会冲突理论30.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ABD)。A.私有产权制度B.公有产权制度C.集体产权制度D.混合经济制度31.按照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区可以分为(ABC)。A.亲缘社区B.同事社区C.邻里社区D.朋友社区32.(ABD)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C.出现了更多的阶层D.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33.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非正式控制包括(ABCD)。A.风俗习惯B.宗教信仰C.伦理道德D.社会舆论34.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AD)。A.暴民B.表意人群C.偶合人群D.骚乱人群35.米德认为自我包括(BC)。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36.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AB)。A.关系性B.无形性C.可转让性D.弥散性37.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特征有(BD)。A.成员关系亲密B.明确的行动目标C.成员不可替代D.规范的制度38.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ABC)。A.自然起源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D.城市衰败39.以下社会分层制度中属于封闭性分层结构的是(AD)。A.奴隶制B.农村社区C.城市社区D.种姓制40.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4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ABCD)。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42.冲突的形式包括(ABCD)。A.口角B.战争C.仇斗D.械斗4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BCD)。A.领导的权威性B.成员的认同感C.外部环境的变化D.群体的人数44.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BD)。A.卡里斯马型权威B.法理型权威C.家长型权威D.传统型权威45.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ABC)。A.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B.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C.集体上访D.集体出游46.社会化的类型包括(ABCD)。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47.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BCD)A.限于两个人之间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C.互相依赖D.有事相求48.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BCD)。A.领导的权威性B.成员的认同感C.外部环境的变化D.群体的人数49.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BD)。A.卡里斯马型权威B.法理型权威C.家长型权威D.传统型权威50.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BD)。A.自然社区B.农村社区C.法定社区D.城市社区51.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BCD)。A.家庭背景B.威望C.财富D.权力52.以下属于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有(ABC)。A.人口数量B.人口结构C.人口素质D.人口社会化53.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ABCD)。A.无组织性B.不稳定性C.非常规性D.易受暗示性四、名词解释1、文化模式: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整合的动态过程,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趋向合法化、制度化,另一些被抑制、排除、摈弃。文化的这种内聚、整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内部构成各个部分协调稳定的模式2、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3、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最初是指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4.社会控制的正功能:是保证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贯彻并延续下去。简言之,就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5.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6.麦当劳化: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7.镜中我:“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库利生动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按照库利的说法,一个人如果不同别人交往、进行社会互动,就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8.代沟: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代沟的存在,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性的差异。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各个时代,是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文化的变异和扬弃。9.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它包括家庭、邻里、玩伴、朋友圈子、班级、运动队、政治或经济上亲密团体,以及复杂社会组织内部的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等。10.弱关系理论:这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他认为,测量社会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是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在群体之间使用的主要纽带是联系不多、情感投入较少的弱关系,在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发现,格兰诺维特的结论对西方社会更加适用;而在重视人情与关系的中国社会,寻找工作时所使用的社会主要是亲属和朋友这两类强关系。11、城市化:城市化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人口的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单个城市中人口不断增加;2.城市本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区域逐渐发展成为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镇。12、代际流动: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这是对代与代之间社会位置在社会层级上向下或向上移动进行考察,展示了一个家庭中两代或几代人之间的差异,子女的社会流动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差异是代际流动研究关注的重点。13、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14、社会麦当劳化:麦当劳生动的体现了工业化社会所引发的变化。瑞泽尔认为全球都在经历社会的麦当劳化。瑞泽尔指出效率至上、可计算、可预测,以及可控制是麦当劳餐厅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明现代社会正变得越来越“理性化”。15.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16.集群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种共同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缺乏组织、难以预料、没有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17.社会控制: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18.社会变迁:宽泛的说,社会变迁指的就是社会发生的变化。具体的说,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19.科层制:科举制是建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利基础之上、以有效地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五、简答题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指的是什么?答:血缘群体是因婚姻和生育关系而结成的群体,包括有家庭、家族、宗族等形式。地缘群体是因长期相邻居住或居住上互相邻近而结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邻里。业缘群体是由于事业或社会劳动分工或为谋取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各种经济组织在对1949年后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中,多元主义范式强调什么?答:多元主义范式是在三种对1949年后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式之一。这种范式将中国的政治制度视为世界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倡导这种范式的学者们强调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一样存在着各种利益群体,即使它们无法发育为正式的组织,仍会对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他们还认为,集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和科技革命的推进,其政治制度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某些向西方民主制度接近的重要变化。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主文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被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可,并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只为某些特定的人群、群体所接受反文化可以视为亚文化的一种。当亚文化对抗、排斥主文化的价值规范、生活方式及其标准时,就演化为反文化。4.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有什么不同?答:⑴在职业结构方面的差异⑵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差异⑶在社会容量方面的差异⑷在人口性质方面的差异⑸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⑹在社会流动方面的差异⑺在人口迁徙方向方面的差异。5.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它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家庭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演进。6.集合行为有哪些特点?答:1、无组织性2、不稳定性3、非常规性4、易受暗示性7.人的社会化有什么意义?答:人的社会化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是满足个人需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是有人组成的,一个社会要延续,必须要求新加入的社会成员了解其已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8.社会组织有哪些特征?答: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社会组织有如下的特征:第一、特定和名气的组织目标。第二、非情感关系。第三、规范的互动形式。第四、复杂的组织结构。9.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答:在社会学上,对权利的立即和分析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利益——冲突模式”,它关注的核心是社会行动者之间可观察到的利益冲突,也即两个人之间的支配关系。第二种模式是帕森斯等人倡导的“权威——合法化模式”,它关注的核心是具有合法化的权利,也即将强制与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行动的能力。第三种模式是法国思想家福柯提出来的,可称之为“生产——运作模式”。10、韦伯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声望、权力。财富:一个人用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或劳务以满足自己物质的需求,就是韦伯所说的财富,也就是韦伯眼中社会分层的经济基础。声望:韦伯所说的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是社会声望,即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所得到的评价和尊敬。权力:社会分层的政治因素,在韦伯看来就是权力。韦伯把权力定义为人们“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11、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答:越轨行为是个人或群体在行动中不遵从自己所属的群体或者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范。我们可以把越轨行为分为不从俗、不道德、违纪、违法、犯罪。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是不同的,犯罪行为是被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对其他成员或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得行为。12、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社会现代化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下列六个主要方面: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与核心。2.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法律、国防、军队等社会上层建筑及有关设备和活动的现代化。3.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思想道德以及所有意识形态领域的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我们把人类这种区域性现代化的现象叫做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包括通常所讲的组织管理的科层化。6.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13.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答: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利益损害或威胁,却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是因为其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或威胁而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尽管这两者都被成为群体性事件,但无论是在行动目标,还是在组织的机制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差别。14.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1958年——1965年的急速调整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1978年的停滞时期。第四阶段是1979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市场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15.社会组织有哪些特征?答: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社会组织有如下的特征:第一、特定和名气的组织目标。第二、非情感关系。第三、规范的互动形式。第四、复杂的组织结构。16.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会面对那些特殊的问题?答: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错位、失衡、错位、两难。17.社会控制的类型有哪些?答:社会控制的类型即社会控制的方式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政权、法律和纪律;第二组是习俗、道德和宗教;第三组是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18.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有哪些特点?答:第一,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阶层划分的根本原则是以群体或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基础的。第二,政治标准在中国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分层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第三,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封闭性比较强。第四,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社会不平等情况相对不显著,但社会阶层之间任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阶层内部则出现了均质化的特征。六、论述题1.请以单位制为例,阐述你对庇护主义的理解。答:家族式企业与庇护主义关系——初级群体与正式组织的交错现象(1.家族式企业——初级群体中的正式组织现象(2.庇护主义关系——正式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现象。2.什么是角色丛?举例说明你对角色丛的理解。答:角色丛又称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关于角色丛,一般有两种理解:1、由多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称为角色丛。2、由一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也称为角色丛。3.举例说明谣言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谣言是如何传播的。答:传言和谣言的特点:⑴传言和谣言具有似真性;⑵传言和谣言的产生与社会的某种临界状态或某些敏感事情有紧密的关联;⑶传言和谣言与信息的透明度有直接的关联;⑷传言和谣言开始容易停止难;⑸传言和谣言在传播中会被不断加工。传言和谣言的传播过程:⑴磨尖。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往往会对原来的信息断章取义,留下符合自己口味和兴趣的东西,或只记住了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东西,而舍弃或遗忘了其他东西。⑵削平。削平即再传者会把他认为的信息中的不合情理或不够动听之处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增添其故事性、新闻性和趣味性,这样既便于传播,也容易使传播者为人所关注。⑶同化。同化即再传者多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信息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从而使这些信息带有更多传播者个人的色彩。4.试论述中国社会运动的特殊之处在哪里?答:在中国特殊的制度下,这些社会运动有其非常独特的意味,下面我们就以最为觉的集体上访运动为例,来看看集体维权行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独特性到底何在。在中国的集体上访中,上访者很可能使用对资源依赖较少的一些特殊的动员方式,同时,在动员的组织形式上还表现为不同于科层制的、运作成本低廉且运作方式灵活的“草根组织”,从而消解了社会运动对资源的严格要求。人中国集体上访中可以看出,上访者绝不是要谋求对体制的反叛,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不满基层官员对体制的破坏面来寻求高层的支持,上访者所使用的话语恰恰是维护体制的话语。中国社会运动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对“总题化”技术的运用。所谓“问题化”技术,是指行动者在既无法完全在国家制度组织框架之外去自主地解决问题,也难以寄望于国家制度组织框架能够自动地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不得不运用各种策略和技术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建构为国家本身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社会运动的独特性不定期进一步表现在运动精英与运动普通参与者之间的运动逻辑的分离上。5.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有何理解?答: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个社会变化就是开始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和中间组织,原来的“国家—民众”的两层结构逐渐演变成“国家—社会中间层—民众”的三层结构。(2)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主要特征是身份等级之间界限分明、流动受到严格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成为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新阶层—农民工阶层;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城市的兴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迅速崛起;同时,在原来的干部阶层、知识分子和工人阶层各自的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日渐突出。(3)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变化:首先是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路径的变化。其次,利益实现机制的变化。整个分配制度从计划调节转变为市场调节。最后利益差别化格局的形成。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的表现,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对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6.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是如何传播开来的?答:前一段时间有传言称:腾讯公司的“微信”要开始收费了,甚至连工信部的一名官员都公开说,既然短信收费,那么微信也应该收费,一时间谣言四起,有关微信收费的各种版本的谣言都有;经常使用微信的人们都在想,好容易有个免费的即时通信软件,现在也要收费了。还是腾讯官方最后出来澄清了谣言,微信永不收费!传言和谣言的特点:⑴传言和谣言具有似真性;⑵传言和谣言的产生与社会的某种临界状态或某些敏感事情有紧密的关联;⑶传言和谣言与信息的透明度有直接的关联;⑷传言和谣言开始容易停止难;⑸传言和谣言在传播中会被不断加工。传言和谣言的传播过程:⑴磨尖。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往往会对原来的信息断章取义,留下符合自己口味和兴趣的东西,或只记住了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东西,而舍弃或遗忘了其他东西。⑵削平。削平即再传者会把他认为的信息中的不合情理或不够动听之处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增添其故事性、新闻性和趣味性,这样既便于传播,也容易使传播者为人所关注。⑶同化。同化即再传者多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信息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从而使这些信息带有更多传播者个人的色彩。7.试述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中国面临的机遇。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2)中国面临的挑战: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第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第四,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3)面对以上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8.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答:要理解今天中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就需要注意三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叠加。“原生性城乡二元结构”表明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形式、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此外,改革开放30多年间,虽然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行政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并未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别对待也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市场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这种新的城乡二元结构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未能够消除中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反而消弱了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结,加深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和割裂。这三种城乡二元结构叠加在一起,是造成当今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9.中国的单位制度有什么样的独特特征?答: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单位”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组织,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最重要的社会身份标志、资源分配机制和社会行动系统。“单位制度”指的是国家通过单位这一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要理解我国的单位制度大特缸,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单位组织具有极强的制度化程度,因此单位制度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其中的“制度性依赖”,即单位对国家的全面依附以及个人对单位的全面依附。第二,单位制度的形成是由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较少地依靠正式的国家机器,而更多的依靠以就业场所(即单位)为基本环节的行政组织网络。这种组织方式是“制度性依赖”的根本原因。第三,从单位的外部关系来看,单位与市场最乏有机的联系,也与横向上的其他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单位组织只与代表国家的上级单位发生联系。上下级单位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对资源的垄断性配置。这种垄断性性配置一方面造成了单位对国家的全面依附,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单位等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竞争以及公共信息渠道,上级很难获得下级单位的表现,这为下级单位的机会主义和实质自主提供了条件。第四,从单位内部关系来看,单位成员对单位存在社会和经济依附、到单位领导存在政治依附、对直接领导存在人身依附。这三种依附不但造成了单位领导与单位积极分子之间的庇护关系,而且造成了单位内部积极分子与非积极分子之间的对立。此外,单位内外的实用私人关系网络也因此相当普遍。但是由于单位领导之间存在派系结构、单位矛盾也常常是幕后解决,因此,单位领导在不断控制群众的同时,反过来也要依赖群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单位对国家的依附、单位成员对单位的依附总体上都减弱了,但单位制度并没有解体,单位经济体制向国家争利益的现象突出了,单位成员对单位的经济依赖也增强了。10.试述我国城市化面临着哪些困境?答:中国城市化的第一重困境是城市化滞后。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偏低,城镇工业化程度所需就业人口大大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城市化的第二重困境在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仍在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造成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但可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可以改善农民工和那些定居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助于城市中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国城市化的第三重困境是城市管理迟滞。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水平较低,尚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社会服务。七、作文:1、请以自己的社会化历程为例,说明不同类型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并阐释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化中,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具体作用和影响。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东,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于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同样重要,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比如,一对夫妻有了宝宝以后,就要学习如何扮演合格父母的角色,要适应家庭新成员带来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一)、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我的父母亲都来自农村,父亲是复转军人,相应党的号召,带领全家从温暖湿润的南方来到寒冷干燥的北方。从幼年懂事起,耳濡目染父母的辛劳、朴实和善良,从而养成了我善良、坚强的性格,虽然小时候因病致残,但是在父母及姐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在家庭的关爱下,我依然能够健康成长。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全部因素中,毫无疑问,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因为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从他们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也是首先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学校的影响。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品格。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孩子的思想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幼小的儿童往往以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和模式。例如,把妈妈当作妻子和女人的象征,把爸爸当作丈夫和男子的象征,逐步形成自己的基本概念。而父母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范型,他们的喜悦或沮丧,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和机会,他们的相互爱慕、争吵、合作、竞争和冲突,甚至习性爱好,也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对人、对社会的看法。(二)、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为身体的残障,我上学开始时都是由家人接送的,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随年龄而增长,尤其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卢老师,她老人家对我的关爱令我终身难忘……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庭后的“社会化”;学校、班集体、班主任和同学们对我而言是陌生的,然而又是亲切的,在她们的关怀、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现代社会中,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毫无疑问,属于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塑造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现代社会的正规教育时间,一般长达9年至16年,在这期间,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同龄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为身体的原因,小时候同龄玩伴很少,别人能跑能跳的,我却不能,所以我上学前少有自己要好的玩伴,基本都是和家人一起,而且因为我的原因,限制了姐妹们的活动空间,小时候觉得这是父母安排好的,是应该的,现在明白了,她们为我失去了很多、很多……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龄群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四)、工作单位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生活经济状态、人生(职业)目标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真正踏入社会后,人们学习技能,遵守规范,扮演角色,真正适应现实生活。因身体原因我工作过很多单位,最终在一所中专学校工作到了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在单位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有工作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社交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里我学会了一个字“忍”,也是在这里,磨平了我的各种棱角,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另类”,全身心的融入到单位这个集体中。(五)、大众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当世界进入到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便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五花八门的传播工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它们或教人以善,或教人以恶,其作用可与家庭、学校相匹敌。从传统到现代,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大也最多的大众媒介可说是书籍。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读书,是打开这宝库的钥匙。打开书本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琳琅满目的知识珍宝,任你去探求、去采掘、去装载。书,是人生的向导,它会启开你观览世界的窗户,引导着你走向美好的生活,走向理想的境界。虽然我现在已是不惑之年,但是依然想通过大众传媒这个手段,开拓我的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为终身学习而奋斗!2.结合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试述你对社会流动的理解,并分析我国社会流动的特点。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流动也随之不断的变化着。在现代社会之前,个体在社会层级中的位置主要是有先赋性因素决定的。直到现在社会,个体的社会阶层位置才是获致的,而不是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的。社会阶层的划分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对于社会阶层的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社会阶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其目的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根据其流动的方向可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根据不同的参照基点可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根据流动原因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当代中国社会可分为三大阶层,分别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以及弱势阶层。国家制度、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因素等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征表现,从流动的方向、流动的机会、流动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当代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社会分层逐渐明晰、社会流动逐渐加的趋势,其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所做的描述。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创建体现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属于弱势阶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总就业人员的42.9%,社会中间阶层只占其中的18%,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自发性、过渡性和半封闭性。比例应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没有小下去,而应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却没有大起来。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流程的形态而言,虽然己经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形,但还是个中下级阶层偏大的洋葱头形。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讲,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是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我国目前的这种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在这种阶层结构下,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必将面临困难,即使有所发展,或者有很大的发展,那也是不稳固的,甚至会有倒退的危险。因此,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刻不容缓,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十大阶层对三种资源,即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以及在社会中的优劣状况,将其归为三大阶层,分别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弱势阶层。1.精英阶层主要只对三大资源的战友处于绝对优势的阶层,其中包括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以及私营企业主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驶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别的干部。经理人员阶层是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清晰化,其阶层内部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人主要来源于: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千部、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民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得利润的群体。其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于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在1992年后,具有文化专业知识的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开始大量加入这一阶层。2.中间阶层一般认为,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也就是说,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水平。具体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气他们掌握着较多的文化资本,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的主要构成成分,在社会流动中较为稳定。办事人员阶层是指协助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文职人员等组成。他们大多从事低层白领工作.这一阶层是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流动链条中承上启下,掌握着一定的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是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主要包括小业主或小雇主和自我雇佣者以及小股民、小股东、出租少量房屋者等。这一阶层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很少有向上流动的机会。3.弱势阶层弱势阶层是指相对于精英阶层与中间阶层,占有社会最少量资源的群体。其中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是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1.影响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因素分析。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世袭性因素(家庭背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个体性因素(包括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工作业绩等)以及结构性因素(包括社会分层结构、社区环境、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主要从国家制度、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阐释:第一,国家制度国家制度的制定,对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速度乃至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家制度的制定水平,执行程度直接反映了一国的文明开化的程度,而反映一个国家的开放、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就是人口的流动速度、方向以及水平。中国在建国之后,传统的世袭性身分制度虽已不存在,但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进行了二元分割,这种制度具有极大的封闭性,使区域之间居民的户口有较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限制了城乡之间的社会流动。第二,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同文化传统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大量关于流动系统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一课题的大量资料是一致的。诸多调查结果表明,达到一定社会成就人数的百分比与其出生地居民点的规模是成正比的。更为常见的,向上流动程度与城市化程度也是一致的。对于下层阶级(工人)和上层阶级来说尤其如此。向下流动(非体力劳动者的儿子变成体力劳动者)对于那些取向社区(即个人最初十年生活的居住地)是大城市的人来说更大一些。大城市中体力劳动者的儿子所获得的流动的益处(即上升的趋势)之唯一条件是他们必须呆在一个大城市里。最为重要也最为普遍的一个事实是,来自乡村或小城市的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移民”相比于土生土长的大城市里的人,其向上流动程度要小。总之,大城市尤其有利于土生土长的工人们的社会升迁。在当代中国,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其自身发展,实现向上流动有很大的差异。处于开放程度越高的环境或地区的各阶层,一般来讲,其发展机遇越多,上升幅度越大,反之,发展机遇越少,上升幅度越小。由此可见,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人实现其流动或个人流动的方向和水平也有所不同。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开明和文明开化程度。第三,家庭背景这里的家庭背景指父母自身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于个人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讲,家庭背景对个人流动的影响,不仅包括初次就业职业地位的获得,对再次就业也会产生明显或潜在影响。家庭背景对于个人以后职业地位的影响大都是根据父亲情况进行研究。一般来讲,父亲职业地位的影响,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最为突出。即父亲的职业地位越高,就越有利于帮助子女受到更多时间的学校教育,为其所积累的教育资本或人力资本就越高。从父亲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来看,这一影响力一直起着正向的作用。那些父亲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也往往倾向于让自己的子女受到更多的教育,从而增加了后者的教育资本,当然,也不乏感受因缺乏教育而遭受贫穷的父母亲不惜代价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的情况。第四,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先赋条件和自致条件。先赋条件,指个人生而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例如,籍贯、家庭出身、排行、亲属关系、性别、肤色、种族、民族、年龄、体质、容貌等。自获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属性,如技术、知识、个人成就、工作经历;另一方面指个人抱负水平和价值目标。一般认为,抱负进取心的强烈程度被认为决定着个人对于教育的追求程度和对工作的努力程度,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则影响着上升流动的个人动力机制。当个人的价值追求目标与社会主导价值标准和社会选择机制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时,个人的价值追求往往易于获得成功,也就是说,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奖励,能成功地获得高的社会位置。传统社会中,在影响获得某一社会地位的各种因素中,先赋条件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现代社会,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向上流动目标的实现,越来越依靠自致条件,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职业高度分化,职业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及经验大多是后天获得的。同时,这是社会公平竞争的一个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开放的体现。然而应该清楚的是,影响流动的各因素在发挥其影响作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相互发生作用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评价哪种或哪几种影响因素作用更大一些,而应该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特征分析首先,从流动效度来看,从半封闭、呆滞转向相对正常、有效的流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影响人们社会地位获得的社会流动机制,变得更加公平合理,社会流动渠道更加畅通,原来阻碍人们合理流动的一系列制度和社会政策,诸如阶级出身、所有制、单位制、城乡二元体制等等,有的己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正在式微;个人能力和业绩等后致因素,正在成为影响地位获得的主要因素,加上经济的巨大发展,客观上为成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从国家大政方针来看,在建国后新的分层结构中,政治地位成为影响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制度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对社会成员获取资源与社会地位变动的限制,无论是阶层身份还是其他身份都是封闭的。社区身份、人事身份、单位身份、行政身份等被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国家的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手段所阻隔,个人的社会位置往往是国家直接分配的,而不是个人选择的,个人流动的机会极小,难度很大,即使有,也是强制性的政策性流动,如干部下放、工人回乡、知青下乡等,这种流动因非自愿性而带来很大的负作用。这种封闭、半封闭,呆滞的制度使公平竞争受阻,使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刚性而无弹力的状况,许多由于先赋因素或非自身因素的所造成的弱势阶层,在还没有施展才能、参与社会竞争之前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被先赋性因素与外在强制性力量冻结住,最终窒息了他们向上的活力。在这种机制下,产生了“马太效应’,,即越是处于社会上层的阶层成员,选择生活的机会就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生活的越轻松:相反,处于社会底层的社会成员,不仅物质生活匾乏,生活发展机会也少,并要承受来自生活的各种类型的压力,社会流动受到很大限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再加上户籍政策、人才招生政策的放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有的进入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工人’,有的流入城市成为“外来民工”。1977-1992年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74.4%下降到58.5%,平均下降1.06个百分点,与国际上农村人口转移速度最快的日本接近。除农村的社会流动之外,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自农村转移到城市,尤其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社会流动也全面启动,“下岗待业”、“跳槽”、“辞职”、“停薪留职”等成为城市的新景观。从代际流动率看,1980年以后,代际流动率达到54%,比1980年前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上升流动率40.9,亦即有四成的子女实现了比父辈上升的社会流动,从代内流动看,在改革开放前,有86.7%的社会人员往往是在一个职业岗位上长期工作,很少流动,改革开放以后,流动就大幅度增加了,到1990-2001年,向上升迁的流动率进一步提高到30.5%.第二,从流动机会来看,从主要依靠先赋因素转向逐步依靠自致因素从体制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控制了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垄断了资源配置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安排,直接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乃至一个阶层的社会位置和社会流动机会。个人社会地位的升降、阶层的兴衰,主要系于国家、政府、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期的社会流动模式,可以叫做一种政治主宰型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推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力量,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促使自致性因素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影响逐渐扩大,社会流动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能力主义原则在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获得上的作用日益显著。尤其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对个人地位的获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地位正在取代政治地位,业绩或能力在社会经济地位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大,表现出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现代社会流动模式。第三,从流动现状来看,尚未形成合理、高效的现代化流动机制中国目前正在实现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变,同时也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会。但是,这个转变还远未完成,表现在制度和政策安排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仍然相当显著,有时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转变过程中,制度和政策安排发挥了双刃剑的作用,社会流动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一部分单位体制、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有的正在被改革,有的还基本没有得到改革,至今仍然在起阻隔作用,使社会流动不能畅通运行。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全民的广泛认可。然而,造就社会公平的教育背后,仍然蕴藏着国家制度带来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受教育、再教育的经济负担的能力、所处环境的差异等,这都是阻碍社会向上、合理流动的因素。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分析得出,从1980年以来,在处于较为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精英阶层与中间阶层中,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代内流动明显减少,表现出多进少出的趋势;而处于经济社会位置较低的弱势阶层的子女,要进入较高阶层,其门槛明显增高,两者间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向上层集聚的趋势,大量原本只拥有其中一类或两类资源的人,到近些年则基本同时拥有这三种资源。这种倾向,对于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和社会阶层结构,可能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就是:该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正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整个社会的安全、和谐运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的社会分层呈倒“丁”字型,贫富两绒分化,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很强的张力中。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界线达到了0.43.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比较容易发生,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结构紧张。社会分层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