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返回总目录第4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返回总目录
任何生产机械电气的控制系统设计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的各种控制要求,另一个是满足电气控制系统本身的制造、使用及维修的需要。因此,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一台设备的使用效能和自动化程度,即决定生产机械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而后者决定电气控制设备生产可行性、经济性、外观和维修等方面的性能。本章将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生产机械,讨论如何完成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即完成一个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任何生产机械电气的控制系统设计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4.1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3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步骤与方法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本章内容4.1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本章内容教学目的1.熟悉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2.掌握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3.掌握电气原理图设计的一般要求4.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和依据5.了解电气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教学目的(一)重点:1.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2.电气原理图设计的一般要求3.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和依据(二)难点:1.电气原理图和工艺图的设计2.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一)重点: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生产的控制设备中,对机—电、液—电、气—电等设备的配合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生产机械的种类繁多,其电气控制设备也各不相同,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基本是相同的。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生产的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电气控制设计包括:1)电气原理图设计:为满足生产机械及其工艺要求而进行的电气控制设计2)电气工艺设计:为电气控制装置本身的制造、使用、运行及维修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工艺设计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电气控制设计包括:4.1.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在传动形式及控制方案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传动形式与控制方案的具体化。其设计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的功能结构,不同人员设计出来的线路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随时发现和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宽思路,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生产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线路要安全可靠,操作和维护方便,设备投资少等。因此,要求控制电路的设计必须正确,并能合理地选择电器元件。一般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首先要对生产要求、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结构特点和实际加工情况有充分了解。生产工艺要求一般是由机械设计人员提供的,实际执行时有些地方可能会有些差异,这就需要电气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对同类或接近的产品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从而作为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控制方式,启动、反向、制动及调速的要求,设置各种联锁及保护装置。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线路简单、经济。(1)尽量选用标准的、成熟的环节和线路。(2)尽量缩短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控制线路时,应合理安排各电器的位置、考虑各个元件之间的实际接线。要注意电气柜、操作台和限位开关之间的连接线,如图4.1(a)和图4.1(b)所示,仅从控制线路上分析,没有什么不同,但若考虑实际接线,图4.1(a)就明显不合理,因为按钮在操作台上,而接触器在电气柜内,这样就需要由电气柜二次引出较长的连接线到操作台的按钮上。而图
4.1(b)的连接是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直接连接,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引出线,减少布线的麻烦和导线的使用数量。特别要注意,同一电器的不同触头在线路中应尽可能具有更多的公共接线,这样可以减少导线数和缩短导线的长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电器连接图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电器连接图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3)尽量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尽可能选用相同型号的电器元件,以减少备用量。(4)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头,简化控制线路以减小控制线路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此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①合并同类触头。如图4.2所示,在获得同样功能的情况下,图4.2(b)比图4.2(a)在电路中减少了一对触头。但是在合并触头时应注意触头对额定电流值的限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尽量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尽可能选用相同图4.2同类触头的合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2同类触头的合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②利用转换触头。利用具有转换触头的中间断电器,将两触头合并成一对转换触头,如图4.3所示。③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有效减少触头数,如图4.4所示。对于弱电电气控制电路,这样做既经济又可靠。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②利用转换触头。利用具有转换触头的中间断电器,将两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3转换触头的应用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3转换触头的应图4.4利用二极管等效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4利用二极管等效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
④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以便得到最简化的线路。(5)线路在工作时,除必要的电路必须通电外,其余的尽量不通电以节约电能,并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由图4.5(a)可知,接触器KM2得电后,接触器KM1和时间继电器KT就失去了作用,不必继续通电,但它们仍处于带电状态。图4.5(b)线路比较合理。在KM2得电后,就切断了KM1和KT的电源,节约了电能,并延长了该电器的寿命。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④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以便得到最简化图4.5减少电器通电时间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5减少电器通电时间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3.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1)选用的电器元件要可靠、抗干扰性能好。(2)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交流控制电路中不能串联接入两个电器的线圈,即使外加电压是两个线圈额定电压之和,也是不允许的,如图4.6(a)所示。因为每个线圈上所分配到的电压与线圈阻抗成正比,两个电器动作总是有先有后,不能同时吸合。若接触器KM1先吸合,线圈电感显著增加,其阻抗比未吸合的接触器KM2的阻抗大,因而在该线圈上的电压降增大,使KM2的电压达不到动作电压。因此,若需两个电器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该并联连接,如图
4.6(b)所示。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6线圈在交流控制线路中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6线圈在交流控制线路中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
在直流控制电路中,对于电感较大的电磁线圈,如电磁阀、电磁铁或直流电动机励磁线圈等,不宜与相同电压等级的继电器直接并联工作。如图
4.7(a)所示,当触头KM断开时,电磁铁YA线圈两端产生大的感应电动势,加在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上,造成KA的误动作。为此在YA线圈两端并联放电电阻R,并在KA支路中串入KM常开触头,如图4.7(b)所示,这样就能获得可靠工作。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直流控制电路中,对于电感较大的电磁线圈,如电磁阀、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7大电感线圈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7大电感线圈与(3)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设计时,应使分布在线路不同位置的同一电器触头尽量接到同一极或同一相上,以避免在电器触头上引起短路。如图4.8(a)所示,限位开关SQ的常开触头与常闭触头靠得很近,而在电路中分别接在不同相上,当触头断开产生电弧时,可能在两触头间形成电弧而造成电源短路,若改接成如图
4.8(b)所示的形式,因两触头电位相同,就不会造成电源短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设计时,应使分布在线路不同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8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8正确连接电器
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器的联锁触头接在线圈的左端,线圈的右端直接接电源,这样可以减少线路内产生虚假回路的可能性,还可以简化电气柜的出线。(4)在控制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的触头来断开或接通大容量接触器的线路时,要计算继电器触头断开或接通容量是否足够,不够时必须加小容量的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否则工作不可靠。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器的联锁触头接在线圈的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应选加重型的接触器,同时应有电气和机械的联锁。(6)在线路中应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控制线路。图4.9(a)中的继电器K4需要在K1、K2、K3相继动作后才接通。改为如图4.9(b)所示的接线形式,每一继电器的接通只需经过一对触头,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了。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在频繁操图4.9触头的连接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9触头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7)防止触头竞争现象。图4.10(a)为用时间继电器的反身关闭电路。当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头延时断开后,时间继电器KT线圈失电,又使经ts秒延时断开的常闭触头闭合,以及经t1秒瞬时动作的常开触头断开。若ts>t1,则电路能反身关闭;若ts<t1则继电器KT再次吸合,这种现象就是触头竞争。在此电路中,增加中间继电器KA便可以解决,如图4.10(b)所示。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7)防止触头竞争现象。图4.10(a)为用时间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0反身自停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0反身自停电
(8)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电网情况,如电网容量的大小,电压频率的波动范围,以及允许的冲击电流数值等。据此决定电动机的启动方式是直接启动还是间接(降压)启动。(9)防止寄生电路。控制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情况下,发生意外接通的电路叫寄生电路。若控制电路中存在寄生电路,将破坏电器和线路的工作顺序,造成误动作。图4.11所示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向启动,停止时信号指示,但当热继电器FR动作时,线路出现了寄生电路,如图4.11中虚线所示,使正向接触器KMl不能释放,起不了保护作用。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8)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电网情况,如电网容量的图4.11寄生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1寄生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控制线路工作的安全性电气控制线路应具有完善的保护环节,用以保护电网、电动机、控制电器以及其他电器元件,消除不正常工作时的有害影响,避免因误操作而发生事故。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过流、过载、过压、失压、弱磁、超限、极限等。这些内容已在第2章中作了介绍。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控制线路工作的安全5.保证操作、安装、调整、维修方便和安全为了使电器设备维修方便,使用安全,电器元件应留有备用触头,必要时应留有备用电器元件,以便检修调整改接线路;应设置隔离电器,以免带电检修。控制机构应操作简单,能迅速而方便地由一种控制形式转换到另一种控制形式,例如由手动控制转换到自动控制。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保证操作、安装、调整、维修方便和安全4.1电气控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避免带电维修,每台设备均应装有隔离开关。根据需要可设置手动控制及点动控制,以便于调整设备。必要时可设多点控制开关,使操作者可在几个位置均能控制设备。需要注意的是装有手动电器的控制线路和带行程开关的控制线路,一定要有零压保护环节,以避免由于断电时手动开关没扳到分断位置或行程开关恰好被压动,在恢复供电时造成意外事故。还要注意实际上总有误操作的可能性,在控制线路中应该加入必要的联锁保护。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为4.1.2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气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和编制出设备制造和使用维修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图纸、资料,其中包括电气系统的组件划分与元器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控制面板布置图等,编制设备清单、电气控制系统操作使用及维护说明书等资料。因此,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含原理设计与工艺设计两部分。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2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4.1电气控制系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和编制出电气设备制造和使用维修中必备的图样和资料等图样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系统组件划分图、元器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电气简图、控制面板图、元器件安装底板图和非标准件加工图等资料包括:外购件清单、材料消耗清单、设备说明书等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根据控制要求,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原理设计内容电气原理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它是工艺设计和制定其他技术资料的依据,电气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拟定设计任务书2.选择电气拖动方案和控制方式3.确定电动机类型、型号、容量、转速等4.设计电气控制原理框图,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拟定各部分技术指标与要求5.设计并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计算主要技术参数6.选择电器元件,制定元件清单7.编写设计说明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原理设计内容2.工艺设计内容工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组织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实现原理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为设备的调试、维护、使用提供必要的图样资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设计原理图及所选用的电器元件,设计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及总接线图。总装配图应能反映各电动机、执行电器、各种电器元件、操作台布置、电源及检测元件的分布状况;总接线图应能反映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各部分之间的接线关系与连接方式。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工艺设计内容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根据原理框图和划分的组件,对总原理图进行编号,绘制各组件原理电路图,列出各部分的元件目录表,并根据总图编号统计出各组件的进出线号。
(3)根据组件原理电路及选定的元件目录表,设计组件装配图(电器元件布置与安装图)、接线图,图中应反映各电器元件的安装方式与接线方式。这些资料是组件装配和生产管理的依据。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根据原理框图和划
(4)根据组件装配要求,绘制电器安装板和非标准的电器安装零件图,标明技术要求。这些图样是机械加工和外协作加工所必需的技术资料。(5)设计电气原理图。根据组件尺寸及安装要求确定电气柜结构与外形尺寸,设置安装支架,标明安装尺寸、面板安装方式、各组件的连接方式、通风散热以及开门方式。在电气原理图设计中,应注意操作维护方便与造型美观。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根据组件装配要求,绘制电器安装板和非标准的电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6)根据总原理图、总装配图及各组件原理图资料进行汇总,分别列出外购件清单,标准件清单以及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这些是生产管理(如采购、调度、配料等)和成本核算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资料。
(7)编写使用维护说明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6)根据总原理图、总4.1.3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根据电气设计的内容,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拟定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是整个电气设计的依据,任务书中除扼要说明所设计设备的型号、用途、加工工艺、动作要求、传动参数及工作条件外,还要说明以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①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②电气传动基本特性,如运动部件数量、用途、动作顺序、负载特性、调速指标、启动、制动方面的要求。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3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步骤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③稳定性及抗干扰要求。④联锁条件及保护要求。⑤电源种类、电压等级。⑥目标成本及经费限额。⑦验收标准及验收方式。⑧其他要求,如设备布局、安装要求、操作台布置、照明、信号指示、报警方式等。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③稳定性及抗干(2)确定拖动(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型号。根据零件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生产机械的结构、运动部件的数量、运动方式、负载性质和调速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投资额的大小,确定电动机的类型、数量、拖动方式,并拟定电动机的启动、运行、调速、转向、制动等控制方案。在这里,电动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电动机的基本原则如下。①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应满足生产机械提出的要求,要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以保证加工过程中运行稳定并具有一定的调速范围与良好的启动、制动性能。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确定拖动(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型号。根据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②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容量能得到充分利用。③电动机的结构形式应满足机械设计提出的安装要求,并能适应周围环境工作条件。④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采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和维护方便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如果生产设备的各部分之间不需要保证一定的内在联系,则可采用多台电动机分别拖动的方式,以缩短设备的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简化设备结构。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②工作过程中电
根据设备中主要电动机的负载情况、调速范围及对启动、反向、制动的要求确定拖动形式。一般设备采用交流拖动系统,利用齿轮箱变速,为了扩大调速范围、简化设备结构,也可采用双速或多速笼型异步电动机及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如果设备对启动、制动要求很高,需要无级调速,应该采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或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电动机调速的性质,应当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例如负载需要恒功率调速时,可采用定子绕组由三角形改为双星形连接的双速电动机或直流它励电动机的调磁调速。负载需要恒转矩调速时,可选用定子绕组由星形连接改成双星形的交流双速电机或直流它励电动机调压调速。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设备中主要电动机的负载情况、调速范围及对启动、反
(3)确定控制方案。为了保证设备协调准确动作,充分发挥其效能,在确定控制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确定控制方式。根据控制设备复杂程度及生产工艺精度要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控制方式。例如:继电接触控制、顺序控制、PLC控制、计算机联网控制等。②满足控制线路对电源种类、工作电压、频率等方面的要求。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确定控制方案。为了保证设备协调准确动作,充分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③构成自动循环。画出设备工作循环简图,确定行程开关的位置。如在电液控制时要确定电磁铁和电磁阀的通断状态,列出上述电器元件与执行动作的关系表。④确定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一台设备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例如自动循环、手动调整、动作程序转换及控制系统中的检测等,需逐个予以实现。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③构成自动循环⑤妥善考虑联锁关系及电气保护。联锁关系及电气保护是保证设备运行、操作相互协调及正常执行的条件,所以在制定控制方案时,必须全面考虑设备运动规律和各动作的制约关系,完善保护措施。(4)画出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⑤妥善考虑联锁关系及电气保护。联锁关系及电气保护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5)选择电器元件,制定电机和电器元件明细表。(6)设计电气柜、操作台、电气安装板,画出电机和电器元件的总体布置图。(7)绘制电气控制线路装配图及接线图。(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选择电器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电力拖动形式的选择是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各部件设计内容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电力拖动方案确定的依据:1.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2.工艺要求3.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条件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2.1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一)拖动方式的选择:单独拖动、集中拖动(二)调速方案的选择(三)电动机调速性质应与负载特性相适应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2.1电力拖动方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2.2拖动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包括:种类、结构型式、额定转速、额定功率(一)选择原则(二)容量选择:1.分析计算法2.统计类比法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2.2拖动电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1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1)根据选定的拖动方案和控制方式设计系统原理框图,拟出各部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2)根据各部分的要求,设计原理框图中各部分的具体电路;按主电路→控制电路→联锁与保护→总体检查的步骤进行3)绘制系统总原理图4)选择电器元件,列出元件清单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1电气控制原理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2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方法一、分析设计法步骤:1)设计各控制单元环节中拖动电动机的起动、正反转、制动、调速,停车等的主电路或执行元件的电路2)设计满足各电动机运转功能和工作状态相对应的控制电路,以及满足执行元件实现规定动作相适应的指令信号的控制电路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2电气控制原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连接各单元环节构成满足整机生产工艺要求,实现加工过程自动或半自动和调整的控制电路4)设计保护、联锁、检测、信号和照明等环节控制电路5)全面检查所设计电路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连接各单元环节构成满足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二、逻辑设计法定义:利用逻辑代数工具来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步骤:1)按工艺要求作出工作循环图2)确定执行元件与检测元件,并作出执行元件动作节拍表和检测元件状态表3)设置中间记忆元件4)画出电路结构图5)检查、化简和完善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二、逻辑设计法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3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中的一般要求1.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联锁与保护2.应尽量减少控制电路中电流、电压种类:电压一般为380V、220V、110V、24V3.确保电气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1)尽量减少电器元件的品种、规格和数量2)正常工作中,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量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3电气控制原理图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合理使用电器触头4)正确接线,主要注意以下几点:A、正确连接电器线圈,电压线圈不能串联使用,对于电感量较大的电磁阀、电磁铁等的线圈不能与相同电压等级的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接并联工作B、合理安排电器元件触头位置(见图4-1)C、避免出现寄生电路(见图4-2)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合理使用电器触头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尽量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缩短连接导线的长度6)尽可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4.应具有必要的保护5.应简捷方便,即考虑操作、使用、调试与维修的方便,力求简单经济4.3电气原理图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尽量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1接触器的选用选用原则:1)根据接触器所控制负载的工作任务来选择相应使用类别的接触器2)根据接触器控制对象的工作参数来确定接触器的容量等级3)根据控制回路电压决定接触器的线圈电压4)对于特殊环境条件下工作的接触器选用派生产品,如带TH的湿热型产品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1接触器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一、交流接触器的选用
交流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分为电动机负载和非电动机类负载(如电热设备、照明装置、电容器、电焊机等)两大类1.电动机负载时的选用:采用以使用类别为基础,并辅以选用数据的选用方法。分为一般任务、重任务、特重任务三类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一、交流接触器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1)一般任务的接触器主要运行于AC-3使用类别,其操作频率不高,用来控制笼型异步电动机或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常与热继电器组成电磁起动器来满足控制和保护要求典型机械:压缩机、泵、通风机、升降机、传送带、电梯、空调机、冲床、剪板机等选用原则:额定电压和电流稍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和电压
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1)一般任务的接触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重任务的接触器主要运行于90%AC-3和10%AC-4或50%AC-2的混合使用类别,平均操作频率可达100次/时或以上,用来起动笼型或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并常运行于点动、反接制动、反向和低速时断开。典型机械:车床、钻床、铣床、磨床、升降设备等选用原则:参见P139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重任务的接触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3)特重任务的接触器主要运行于近100%的AC-4或100%AC-2的使用类别,操作频率可达1000-1200次/时,个别达3000次/时,用于笼型或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频繁点动、反接制动和可逆运行典型设备:印刷机、拉丝机、镗床、港口起重设备、轧钢辅助设备等选用原则:必须保证其电寿命满足使用要求(参见P139)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3)特重任务的接触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非电动机负载时的选用非电动机负载:电阻炉、电容器、变压器、照明装置等选用非电动机负载的接触器时,除了考虑接通容量外,还要考虑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过电流1)电热设备:I0≥1.2IN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非电动机负载时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电容器:考虑合闸电流、持续电流和额定负载下的电寿命,见表4-3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2)电容器:考虑合闸电流、持续电流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3)变压器:见表4-44)照明装置:按照明装置类型、启动电流、长期工作电流来选择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3)变压器:见表4-4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二、直流接触器的选用直流接触器主要用于控制直流电动机和电磁铁1.控制直流电动机时的选用:接触器的额定发热电流不低于电动机实际运行的等效有效电流、操作频率也不低于电动机实际运行的操作频率2.控制直流电磁铁时的选用:根据额定电压、电流、通电持续率、时间常数等参数选择相应直流接触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二、直流接触器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2电磁式控制继电器的选用一、类型的选用见表4-5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2电磁式控制继电器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二、使用环境的选用(P141)考虑继电器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海拔高度、相对湿度、污染等级、振动、冲击等条件三、使用类别的选用:AC-11、DC-11四、额定电压、电流的选用五、工作制的选用:一般继电器适用于8小时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二、使用环境的选用(P141)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3热继电器的选用一、原则上按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取热继电器,0.95-1.05IN或0.6-0.8IN,参见P142二、对于长期工作或间断工作制电动机的热继电器:1.根据电动机的启动时间:6IN2.以电动机额定电流值作为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中间值:使用时将热继电器调至中间值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3热继电器的选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三、用热继电器做电动机断相保护时的选用:1.对星形连接的电动机,使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热继电器即可2.对三角形连接的电动机,应使用带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三、用热继电器做电动机断相保护时的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四、三相与两相热继电器的选用:一般故障下,两相与三相热继电器有相同的保护效果,但下列情况只能选用三相热继电器:1.电动机定子绕组一相断线2.多台电动机功率差别显著3.电源电压显著不平衡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四、三相与两相热继电器的选用:一般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4控制变压器的选用1)一、二次侧电压应与交流电源电压、控制电路电压与辅助电路电压要求相符2)保证二次侧的交流电磁器件在启动时能可靠吸合3)电路正常运行时,变压器温升不超过允许值4)容量计算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4.4控制变压器的选用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电气工艺设计必须在电气原理图设计完成之后进行,首先进行电气控制设备总体配置即总装配图、总接线图设计,然后进行各部分电气装配图与接线图的设计,列出各部分元件目录、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最后编写使用说明书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电气工艺设计必须在电气原理图设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1电气设备总体配置设计总体配置要求:1.整个系统集中、紧凑2.发热大、震动大、噪声大的电气部件应远离操作者3.急停按钮应放在方便操作、明显的位置,对于大型设备,应设置多个急停按钮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1电气设备总体配置设计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组件的划分:由于一个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必须划分组件,以解决组件之间、电气箱之间、电气箱与被控装置之间的连线问题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组件的划分: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组件划分的原则1.将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面板组件、电气控制盘组件、电源组件等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3.强弱电分开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组件划分的原则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整齐美观,外形尺寸相同、重量相近的元件组合在一起5.将需经常调节、维护及易损件组合在一起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整齐美观,外形尺寸相同、重量相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2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定义:多个电器元件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原则:1.体积大、重量大的元件放在配电板的下方,发热元件应放在上方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2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2.强弱电分开并屏蔽3.元件的安装高度应适宜4.元件布置整齐、美观、对称5.元件之间留有适当间距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2.强弱电分开并屏蔽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3电气部件接线图的绘制作用:表示成套装置的连接关系,是电气安装和查线的依据绘制原则:1.符合相应国家标准2.元件编号与导线线号应和原理图一致3.同一元件的各部分必须画在一起4.导线应标出型号、规格、截面积、颜色等5.除大截面积导线外,其余导线必须经过接线端子板,不得直接进出;端子板间导线不得有接头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3电气部件接线图的绘制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4电气箱及非标准件的设计根据控制面板及箱内电气部件的尺寸确定电气箱的总体尺寸及结构方式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与生产机械相匹配根据面板及箱内部件安装尺寸设计安装支架从方便安装、调试及维修方便要求设计开门方式利于箱内元件散热为利于电气箱的搬动,须设置起吊孔、钩等非标件的设计应根据元件尺寸及安装要求进行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4电气箱及非标准件的设计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5各类元器件及材料清单的汇总完成原理及工艺设计后,应根据各种图纸资料,对本设备需要的各种零件及材料进行汇总,列出外购件清单、标准件清单、非标准件清单、主要材料消耗定额等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5各类元器件及材料清单的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6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编写内容:拖动方案选择依据及本设计的主要特点主要参数的计算过程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核算与评价设备调试要求与方法使用、维护要求及注意事项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4.5.6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原理线路设计是原理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具体设计是从电气原理图开始的,如上所述,各项设计指标是通过控制原理图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工艺设计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的依据。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选定的拖动方案及控制方式设计系统的原理框图,拟订出各部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2)根据各部分要求设计出原理框图中各个部分的具体电路。设计的步骤为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联锁与保护→检查、修改与完善。(3)绘制总原理图。按系统框图结构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4)正确选用原理线路中每一个电器元件,并制订元器件目录清单。对于比较简单的控制线路,例如普通机械或非标设备的电气配套设计,可以省略前两步直接进行原理图设计和选用电器元件。但对于比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线路,生产机械或者采用微机或电子控制的专用检测与控制系统,要求有程序预选和一定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自动显示、各种保护、故障诊断、报警应按上述4步骤进行设计,以保证总装调试的顺利进行。电气原理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分析设计法(又称经验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两种,下面将分别介绍。4.6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原理线路设计所谓分析设计法指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单元电路)或将经过考验的成熟电路按各部分的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加以补充和修改,以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当找不到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将主令信号经过适当的组合与变换,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执行元件所需要的工作信号。设计过程中,要随时增减元器件和改变触头的组合方式,以满足拖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控制要求,经过反复修改得到理想的控制线路。分析设计法的特点是无固定的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简单,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电气人员来说,也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其缺点是设计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当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时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由于这种设计方法以熟练掌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经验为基础,所以又称为经验设计法。4.6.1分析设计法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所谓分析设计法指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经验设计法指根据控制任务经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控制环节,参考典型控制线路设计,然后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联锁关系,经过补充、修改、综合成完整的控制线路。以下主要介绍经验设计法的基本步骤及特点。1.经验设计法的基本步骤一般的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等的设计。1)主电路的设计主要考虑电动机的启动、点动、正反转、制动及多速电动机的调速。2)控制电路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满足电动机的各种运转功能及生产工艺要求,包括实现加工过程自动或半自动的控制等。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经验设计法指根据控制任务经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控制环节3)辅助电路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完善整个控制电路的设计,包括短路、过载、零压、联锁、照明、信号、充电测试等各种保护环节。4)反复审核电路是否满足设计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模拟试验,直至电路动作准确无误,并逐步完善整个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常有两种作法:(1)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适当选用现有的典型环节。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加以补充修改,综合成所需要的控制线路。(2)在找不到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工艺要求自行设计电器元件和触头,以满足给定的工作条件。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辅助电路的设计4.6电气控制系统的2.经验设计的基本特点(1)这种方法易于掌握,使用很广,但一般不易获得最佳设计方案。(2)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因考虑不周发生差错,影响电路的可靠性。(3)当线路达不到要求时,多用增加触头或电器数量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所以设计出的线路常常不是最简单经济的。(4)需要反复修改设计草图,设计速度较慢。(5)一般需要进行模拟试验。(6)设计程序不固定。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经验设计的基本特点4.6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用经验设计法来设计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对于同一个工艺要求往往会设计出各种不同结构的控制线路,并且较难获得最简单的线路结构。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工程技术人员发现,继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各种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通常只有两种状态:通电和断电。而早期的控制系统基本上是针对顺序动作而进行的设计,于是提出了逻辑设计的思想。
所谓逻辑设计法就是从系统的工艺过程出发,将控制线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触头的闭合与断开,以及主令元件的接通与断开等看成逻辑变量,并将这些逻辑变量关系表示为逻辑函数关系式,再运用逻辑函数基本公式和运算规律对逻辑函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按化简后的逻辑函数式画出相应的电路结构图,使之成为“与”、“或”、“非”的最简关系式,根据最简式画出相应的电路结构图,最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完善,得到所需的控制线路。4.6.2逻辑设计法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用经验设计法来设计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对于同一个工艺1.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逻辑变量的处理一般在控制线路中,电器的线圈或触头的工作存在着两个物理状态。对于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是通电与断电;对于触头是闭合与断开。在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每一个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线圈、触头以及控制按钮的触头都相当于一个逻辑变量,它们都具有两个对立的物理状态,故可采用“逻辑0”和“逻辑1”来表示。任何一个逻辑问题中,“0”状态和“1”状态所代表的意义必须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逻辑设计中规定如下。(1)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电磁阀、电磁离合器等元件的线圈,通常规定通电为“1”状态,失电则规定为“0”状态。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逻辑变量的处理4.6电(2)对于按钮、行程开关元件,规定压下时为“1”状态,复位时为“0”状态。(3)对于元件的触头,规定触头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头断开状态为“0”状态。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时,元件状态常以线圈通电或断电来判定。该元件线圈通电时,其本身的常开触头(动合触头)闭合,而其本身的常闭触头(动断触头)断开。因此,为了清楚地反映元件状态,元件的线圈和其常开触头的状态用同一字符来表示,而其常闭触头的状态用该字符的“非”来表示。例如对于接触器KM1来说,其常开触头的状态用KM1表示,其常闭触头的状态用则用表示。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对于按钮、行程开关元件,规定压下时为“1”状2.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的基本逻辑运算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的基本逻辑运算可以概括为3种:与、或、非。下面对这3种基本逻辑运算做详细分析。1)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的逻辑“与”如图4.12所示,用逻辑“与”来解释,只有当K1和K2两个触头全部闭合即都为“1”态时,接触器线圈KM才能通电为“1”态。如果K1和K2两个触头中有其中任一个触头断开,则线圈KM就断电。所以电路中触头串联形式是逻辑“与”的关系。逻辑“与”的逻辑函数式为式(4-1)。
(4-1)式(4-1)中,K1和K2均称为逻辑输入变量(自变量),而KM称为逻辑输出变量。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中的基本逻辑运算4.6电2)逻辑“或”如图4.13所示,用逻辑“或”来解释,当触头K1和K2任意一个闭合时,则线圈KM通电即为“1”态,只有当触头K1和K2都断开时,线圈KM断电即为“0”态。逻辑“或”的逻辑函数式为式(4-2)。
(4-2)图4.12逻辑“与”电路图4.13逻辑“或”电路
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逻辑“或”图4.12逻辑“与”电路3)逻辑“非”逻辑“非”也称逻辑“求反”。图4.14表示元件状态KA的常闭触头与触发器KM线圈状态的控制是逻辑非关系。其逻辑函数式为式(4-4)。
(4-3)图4.14逻辑“非”电路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逻辑“非”图4.14逻辑“非”电路4.6当开关K合上,常闭触头的状态为“0”,则KM=0,线圈不通电,KM为“0”状态;当K打开,=1,则KM=1,线圈通电,接触器闭合,KM为“1”状态。在任何控制线路中,控制对象与控制条件之间都可以用逻辑函数式来表达,所以逻辑法不仅用于线路设计,也可以用于线路简化和读图分析。3.逻辑设计法的一般步骤(1)按工艺要求作出工作循环图。(2)按工作循环图画出主令元件、检测元件和执行元件等的状态波形图。(3)根据状态波形图,列写执行元件(输出元件)的逻辑函数式。(4)根据逻辑函数式画出电路结构图。(5)进一步检查、化简和完善电路,增加必要的联锁、保护等辅助环节。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当开关K合上,常闭触头的状态为“0”,则KM4.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逻辑电路的设计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两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设计方法。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所谓组合逻辑电路是指执行元件的输出状态只与同一时刻控制元件的状态有关,输入、输出呈单方向关系,即只能由输入量影响输出量,而输出量对输入量无影响。以下以冲床的控制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冲床的控制要求。为了保护冲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采用在两地有两个人同时控制才能启动冲床的方案,如图4.15所示。线路中使用3个按钮,分别为SB1、SB2、SB3,控制冲床电机的接触器线圈为KM,同时按下SB1、SB2或同时按下SB2、SB3时,KM接通,其余情况下KM均不通电。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4.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6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①根据功能与要求列出元件状态表,见表4-1。表4-1冲床的元件状态表SB1SB2SB3f(KM)00001000010000101101011110101110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表4-1冲床的元件状态表②列出逻辑变量和输出变量的逻辑代数式并化简为式(4-4)。(4-4)③根据逻辑代数式绘制控制电路,如图4.15所示。④检查、完善所设计的线路。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寄生电路及触头竞争,然后绘制主电路并加入必要的保护环节。尽管逻辑设计法较复杂,但其化简电路的过程容易实现。例如要求化简图4.16(a)所示的控制电路,先列出图4.16(a)电路的逻辑代数式为式(4-5)。 (4-5)然后根据逻辑代数基本运算法则化简上面的代数式为式(4-6)。 (4-6)化简后的控制电路如图4.16(b)所示。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②列出逻辑变量和输出变量的逻辑代数式并化简为式(4-4)。图4.15冲床的控制电路4.16化简电路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图4.15冲床的控制电路4.16组合逻辑设计方法简单,所以作为经验设计法的辅助和补充,用于简单控制电路的设计,或对某些局部电路进行简化。2)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与同一时刻的输入状态有关,而且还与输出量的原有状态及其组合顺序有关,即输出量通过反馈作用,对输入状态产生影响。这种逻辑电路设计要设置中间记40元件(如中间继电器等)记忆输入信号的变化,以达到各程序两两区分的目的。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拖动要求,先设计主电路,明确各电动机及执行元件的控制要求,并选择产生控制信号(包括主令信号与检测信号)的主令元件(如按钮、控制开关、主令控制器等)和检测元件(如行程开关、压力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等)。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设计方法简单,所以作为经验设计法的辅助和补充(2)根据工艺要求作出工作循环图,并列出主令元件、检测元件及执行元件的状态表,写出各状态的特征码(一个以二进制数表示一组状态的代码)。(3)为区分所有状态(重复特征码)而增设必要的中间记忆元件(中间继电器)。(4)根据已区分的各种状态的特征码,写出各执行元件(输出)与中间继电器、主令元件及检测元件(逻辑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式。(5)化简逻辑式,据此绘出相应控制线路。(6)检查并完善设计线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难度较大,整个设计过程较复杂,还要涉及一些新概念,因此,在一般常规设计中,很少单独采用。采用逻辑设计法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所需元件数量少,各电器元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给定条件变化时,能找出电路变化的内在规律,尤其在复杂电路的设计中更能显示其优越性。4.6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根据工艺要求作出工作循环图,并列出主令元件、第4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返回总目录第4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返回总目录
任何生产机械电气的控制系统设计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的各种控制要求,另一个是满足电气控制系统本身的制造、使用及维修的需要。因此,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一台设备的使用效能和自动化程度,即决定生产机械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而后者决定电气控制设备生产可行性、经济性、外观和维修等方面的性能。本章将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生产机械,讨论如何完成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即完成一个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任何生产机械电气的控制系统设计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4.1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4.2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4.3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步骤与方法4.4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4.5电气控制工艺设计本章内容4.1电气控制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本章内容教学目的1.熟悉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2.掌握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3.掌握电气原理图设计的一般要求4.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和依据5.了解电气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教学目的(一)重点:1.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2.电气原理图设计的一般要求3.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和依据(二)难点:1.电气原理图和工艺图的设计2.常用电器元件的选择(一)重点: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生产的控制设备中,对机—电、液—电、气—电等设备的配合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生产机械的种类繁多,其电气控制设备也各不相同,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基本是相同的。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生产的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电气控制设计包括:1)电气原理图设计:为满足生产机械及其工艺要求而进行的电气控制设计2)电气工艺设计:为电气控制装置本身的制造、使用、运行及维修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工艺设计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电气控制设计包括:4.1.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在传动形式及控制方案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传动形式与控制方案的具体化。其设计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的功能结构,不同人员设计出来的线路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随时发现和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宽思路,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生产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线路要安全可靠,操作和维护方便,设备投资少等。因此,要求控制电路的设计必须正确,并能合理地选择电器元件。一般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要求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首先要对生产要求、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结构特点和实际加工情况有充分了解。生产工艺要求一般是由机械设计人员提供的,实际执行时有些地方可能会有些差异,这就需要电气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对同类或接近的产品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从而作为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控制方式,启动、反向、制动及调速的要求,设置各种联锁及保护装置。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线路简单、经济。(1)尽量选用标准的、成熟的环节和线路。(2)尽量缩短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控制线路时,应合理安排各电器的位置、考虑各个元件之间的实际接线。要注意电气柜、操作台和限位开关之间的连接线,如图4.1(a)和图4.1(b)所示,仅从控制线路上分析,没有什么不同,但若考虑实际接线,图4.1(a)就明显不合理,因为按钮在操作台上,而接触器在电气柜内,这样就需要由电气柜二次引出较长的连接线到操作台的按钮上。而图
4.1(b)的连接是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直接连接,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引出线,减少布线的麻烦和导线的使用数量。特别要注意,同一电器的不同触头在线路中应尽可能具有更多的公共接线,这样可以减少导线数和缩短导线的长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电器连接图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电器连接图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3)尽量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尽可能选用相同型号的电器元件,以减少备用量。(4)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头,简化控制线路以减小控制线路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此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①合并同类触头。如图4.2所示,在获得同样功能的情况下,图4.2(b)比图4.2(a)在电路中减少了一对触头。但是在合并触头时应注意触头对额定电流值的限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尽量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尽可能选用相同图4.2同类触头的合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2同类触头的合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②利用转换触头。利用具有转换触头的中间断电器,将两触头合并成一对转换触头,如图4.3所示。③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有效减少触头数,如图4.4所示。对于弱电电气控制电路,这样做既经济又可靠。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②利用转换触头。利用具有转换触头的中间断电器,将两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3转换触头的应用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3转换触头的应图4.4利用二极管等效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4利用二极管等效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
④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以便得到最简化的线路。(5)线路在工作时,除必要的电路必须通电外,其余的尽量不通电以节约电能,并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由图4.5(a)可知,接触器KM2得电后,接触器KM1和时间继电器KT就失去了作用,不必继续通电,但它们仍处于带电状态。图4.5(b)线路比较合理。在KM2得电后,就切断了KM1和KT的电源,节约了电能,并延长了该电器的寿命。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④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以便得到最简化图4.5减少电器通电时间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5减少电器通电时间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3.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1)选用的电器元件要可靠、抗干扰性能好。(2)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交流控制电路中不能串联接入两个电器的线圈,即使外加电压是两个线圈额定电压之和,也是不允许的,如图4.6(a)所示。因为每个线圈上所分配到的电压与线圈阻抗成正比,两个电器动作总是有先有后,不能同时吸合。若接触器KM1先吸合,线圈电感显著增加,其阻抗比未吸合的接触器KM2的阻抗大,因而在该线圈上的电压降增大,使KM2的电压达不到动作电压。因此,若需两个电器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该并联连接,如图
4.6(b)所示。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6线圈在交流控制线路中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6线圈在交流控制线路中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
在直流控制电路中,对于电感较大的电磁线圈,如电磁阀、电磁铁或直流电动机励磁线圈等,不宜与相同电压等级的继电器直接并联工作。如图
4.7(a)所示,当触头KM断开时,电磁铁YA线圈两端产生大的感应电动势,加在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上,造成KA的误动作。为此在YA线圈两端并联放电电阻R,并在KA支路中串入KM常开触头,如图4.7(b)所示,这样就能获得可靠工作。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直流控制电路中,对于电感较大的电磁线圈,如电磁阀、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7大电感线圈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7大电感线圈与(3)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设计时,应使分布在线路不同位置的同一电器触头尽量接到同一极或同一相上,以避免在电器触头上引起短路。如图4.8(a)所示,限位开关SQ的常开触头与常闭触头靠得很近,而在电路中分别接在不同相上,当触头断开产生电弧时,可能在两触头间形成电弧而造成电源短路,若改接成如图
4.8(b)所示的形式,因两触头电位相同,就不会造成电源短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设计时,应使分布在线路不同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8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8正确连接电器
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器的联锁触头接在线圈的左端,线圈的右端直接接电源,这样可以减少线路内产生虚假回路的可能性,还可以简化电气柜的出线。(4)在控制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的触头来断开或接通大容量接触器的线路时,要计算继电器触头断开或接通容量是否足够,不够时必须加小容量的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否则工作不可靠。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器的联锁触头接在线圈的左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应选加重型的接触器,同时应有电气和机械的联锁。(6)在线路中应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控制线路。图4.9(a)中的继电器K4需要在K1、K2、K3相继动作后才接通。改为如图4.9(b)所示的接线形式,每一继电器的接通只需经过一对触头,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了。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在频繁操图4.9触头的连接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9触头的连接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7)防止触头竞争现象。图4.10(a)为用时间继电器的反身关闭电路。当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头延时断开后,时间继电器KT线圈失电,又使经ts秒延时断开的常闭触头闭合,以及经t1秒瞬时动作的常开触头断开。若ts>t1,则电路能反身关闭;若ts<t1则继电器KT再次吸合,这种现象就是触头竞争。在此电路中,增加中间继电器KA便可以解决,如图4.10(b)所示。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7)防止触头竞争现象。图4.10(a)为用时间继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0反身自停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0反身自停电
(8)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电网情况,如电网容量的大小,电压频率的波动范围,以及允许的冲击电流数值等。据此决定电动机的启动方式是直接启动还是间接(降压)启动。(9)防止寄生电路。控制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情况下,发生意外接通的电路叫寄生电路。若控制电路中存在寄生电路,将破坏电器和线路的工作顺序,造成误动作。图4.11所示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向启动,停止时信号指示,但当热继电器FR动作时,线路出现了寄生电路,如图4.11中虚线所示,使正向接触器KMl不能释放,起不了保护作用。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8)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电网情况,如电网容量的图4.11寄生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图4.11寄生电路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控制线路工作的安全性电气控制线路应具有完善的保护环节,用以保护电网、电动机、控制电器以及其他电器元件,消除不正常工作时的有害影响,避免因误操作而发生事故。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过流、过载、过压、失压、弱磁、超限、极限等。这些内容已在第2章中作了介绍。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控制线路工作的安全5.保证操作、安装、调整、维修方便和安全为了使电器设备维修方便,使用安全,电器元件应留有备用触头,必要时应留有备用电器元件,以便检修调整改接线路;应设置隔离电器,以免带电检修。控制机构应操作简单,能迅速而方便地由一种控制形式转换到另一种控制形式,例如由手动控制转换到自动控制。
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5.保证操作、安装、调整、维修方便和安全4.1电气控制4.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避免带电维修,每台设备均应装有隔离开关。根据需要可设置手动控制及点动控制,以便于调整设备。必要时可设多点控制开关,使操作者可在几个位置均能控制设备。需要注意的是装有手动电器的控制线路和带行程开关的控制线路,一定要有零压保护环节,以避免由于断电时手动开关没扳到分断位置或行程开关恰好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能计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昭通学院《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传递过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市值管理中财务透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 DB2201T 64-2024 梅花鹿布鲁氏菌病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真题汇编1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押题密卷2
- 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 119消防安全月活动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废塑料编织袋回收与再生PE膜合同3篇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3.10)-心悸急诊医学急诊医学
-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解读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