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资料_第1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资料_第2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资料_第3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资料_第4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PAGE10PAGE29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矿山机电专业室2014年10月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面向煤矿生产一线培养矿山机电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基础上,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共赢点,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深化与实践“学训结合、预就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对接,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各类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按照国家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的标准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加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按照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准要求建设矿山机电专业教学团队,力争把矿山机电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对矿山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就业面向、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岗位能力和素质等进行调研和分析,探索并实践了“学训结合、预就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煤炭企业生产一线,服务于机电技术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能从事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检修、机电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煤炭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主要就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为煤炭生产企业和矿山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就业部门为机电科;生产技术部(科),采煤队,机电队,运输队,安装队,维修队,机电修理厂,机电设备生产车间等。主要职业岗位:与机电设备相关的各种操作岗位、维修岗位、施工安装岗位;机电技术主管、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服务、拓展岗位等。建成“学训结合、预就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一图一“学训结合、预就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学训结合”即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让课堂进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变课堂;“预就业顶岗实习”即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顶岗实习同预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煤炭企业子女,实行“捆绑式”的培养,即顶岗实习前煤炭企业子女到父母单位先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对其他学生实行“预约式”培养,即学生在毕业前双选会期间同就业单位提前约好顶岗实习事宜;对于没有预约到就业单位的少数学生由系部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1个共同、1条主线、2个并重、4个阶段、5个领域、2个结合”。“1个共同”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1条主线”即培养学生矿山机电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2个并重”即学历教育与煤矿特殊工作职业资格教育并重。“4个阶段”即实现矿山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能力培养段、岗位能力培养段、拓展能力培养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段。“5个学习领域”即公共学习领域、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拓展能力学习领域、综合能力学习领域。“2个结合”即学训结合、预就业与顶岗实习结合,通过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学训结合的教学,使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结合,通过在煤矿企业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教学,使预就业与顶岗实习结合。核心课程采取了任务驱动、学训结合的教学,安排了识岗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把实践教学贯穿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职业综合能力逐步提高。但“学训结合”中,由于部分核心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条件未能按现场生产环境建设,部分课程的学训结合没有很好的实现;虽然在毕业前双选会期间同就业单位协商了学生的顶岗实习事宜,但有的单位由于考虑安全因素未能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因此在下一步的建设中,须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更好的实施。按岗位要求选择学训内容——按照煤矿机电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选择所需的知识、能力重组课程内容,形成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学训内容。按能力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太原矿山机械集团公司、山西新富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按照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开发实训项目,为岗位能力培养提供训练平台。按专业特点开发虚拟实训系统——根据煤矿高危行业难于实施井下实习实训的特点,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维修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创新教学形态。按课程特点创新学训结合模式——在培养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实施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等教学模式。表1“学训结合、预就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教学过程表名称基本能力培养段岗位能力培养段拓展能力培养段综合能力培养段学期第一、二、三学期第三、四、五学期五学期六学期素质能力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岗位素质和专项能力可持续拓展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习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拓展能力学习领域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理实一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实践项目教学岗位综合实训教学训练途径电工电子实训、机电CAD实训、金工实训、识岗实习岗位技能训练跟岗实习拓展能力训练顶岗实习2.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转型发展后现代化煤炭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安装维修等技能的培养需求,与现代化煤炭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深入企业调研机电岗位任职要求,聘请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确定、提炼典型的矿山机电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要素,与企业专家共同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对培育期制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满足山西经济与煤炭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全面实施分段式教学模式。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实训教学比例。建设思路见图2。图2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表,见表2表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示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改革调研调研报告王红俭甄恩赐(合作企业)山西兰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2011.7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行业对人才数量、规格需求的调研调研报告校企共同分析现代化煤炭人才培养方案专家审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资料结合专家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稿现代化煤炭企业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调研资料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总结分析资料3.课程建设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以矿山机电岗位任务为载体建立学习情境,将学习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任务。课程开发流程如下:①现状分析。深入煤矿企业进行职业调查:了解企业典型的工作组织形式和煤矿机电的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责要求、工作过程及所需知识、能力、素质,为下一步工作分析奠定基础。②工作分析。邀请包括机电技师、机电区队长、机电总工程师等企业实践专家参加“实践专家”访谈会。向专家介绍课程设计的目的、方法和基本指导思想;明确职业发展阶段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特征;请专家举出从“初学者”、“能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进行工作任务汇总和分析,确③教学分析。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工作过程排序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成长阶段构建课程学习体系,即按照初学者典型工作任务、能者典型工作任务、专家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体系。按照认知规律排序每个阶段学习与工作任务,即将每个阶段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学习难度由简到难,按照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一般(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学习情境进行排序。按照工作过程对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进行排序,即按照:“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个工作过程设计单个项目的教学过程。④教学目标。根据完成学习情境所需的工作过程知识、职业发展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出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课程标准。在重点培育建设阶段,已与企业合作完成“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国家级精品课)、“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和“采掘设备安装维修”3门核心课程的建设计划、调研报告和建设方案,制订了课程标准,开发了学习情境和编写了项目化教材等。继续完成国家级精品课“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的建设,将“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建为省级精品课程,将“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①课程内容改革按照煤矿机电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双证融合特征,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衔接。根据煤矿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课程增加“综采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维修”;“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课程增加“提升机变频控制设备的安装维修”;“采掘设备安装维修”课程增加“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安装维修”、“电牵引采煤机的安装维修”;“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课程增加“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的安装维修”等内容。按照矿山机电各行动领域的岗位能力培养要求选取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采取三个阶段,即初学阶段、会学阶段和专学阶段组织和排序教学内容,为学生职业成长奠定基础。②课程标准制订“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采掘设备安装维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资金投入预算,见表3-4-7深入煤矿企业调研,引入煤炭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安全法规,与煤矿企业专家共同论证,进行课程定位、制定课程目标、选取与排序课程内容、创新符合能力培养和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采取符合课程目标的考核手段与考核标准。表3课程标准建设表课程标准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机械识图与绘制等20门课程的课程标准1.企业调研报告;2.课程标准初稿;3.专家审定材料;4.课程标准定稿。张红俊王红俭韩朴(合作企业)山西焦煤集团2012.12③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a、编写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有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电子资料库)、教学网站等。编写主教材: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按照工学结合要求完善与修订《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采掘设备安装维修》与《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教材;完成《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与《通排压设备安装维修》校本教材建设。编写辅教材:完成“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采掘设备安装维修”、“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与“通排压设备安装维修”课程的《工作流程及操作手册》实训教材。配套电子资料:建设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试题库及答案、学习指南、工程实例、事故案例、自测软件等教学资源。制作教学网站:将配套电子资料全部上网。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在线提问、在线讨论、在线做题、在线训练、在线阅读自学资料、在线观看电子课件及录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现校内网上共享。b、编写学生学习指导按照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题目”;按照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设计“学习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态目标);按照学习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包括工作对象、工作关系、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等描述“学习任务”;按照本任务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等设计“学习指南”;按照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设计“教学时间”;按照学习目标和工作要求,对学生的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设计“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分等级”。c、编写教师教学方案按照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态目标;按照工作情境设计“教学情境”:明确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工具与教学媒体;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明确教学流程中每个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相关的教学任务。按照完成学习任务所需时间设计“教学天数”;按照工作要求、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设计“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分等级”。④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5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实训、实操、跟岗实习的实践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与实施,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实践教学方式,即初学阶段实训、会学阶段实操、专学阶段实习,对应该阶段所需培养的能力设计实习实训项目。初学阶段以培养基本专业技能为目的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安排在相应的学习工作任务之后,实训地点安排在与基本工作环境相近的实训室进行;会学阶段按照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设计实操项目,安排在相应的会学阶段工作任务学习之后,实习地点安排在与职业工作环境相近的实训车间进行;专学阶段按照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设计实习项目,安排在煤矿企业真实环境下进行跟岗实习。⑤教学方法手段改革5门核心课程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手段。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建设计划,见表4表4核心课程的建设计划表序号课程名称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1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1.课程建设现场调研;2.课程标准制订;3.工程资料与案例收集;4.课程资源建设;5.网站建设;6.专家研讨、论证、评审。省级精品课程尹成迅郭梅梅(合作企业)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2012.122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院级精品课程袁杏芳祁国平(合作企业)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3采掘设备安装维修院级精品课程张红俊梁勇(合作企业)太原东山煤矿4通排压设备安装维修优质核心课程刘捷齐旺(合作企业)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5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1.教学录像;2.虚拟井下中央变电所实训项目开发。国家级精品课王红俭耿晋(合作企业)太原东山煤矿4.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院校园网“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网络教学,建设5门核心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发核心课程的电子教学方案,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专业技术规程,试题库,技能鉴定题库,工程案例库,事故案例库;收集录入矿山机电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建成教学软件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准备搭建互动平台。。(1)虚拟实训软件建设虚拟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见表5。表5虚拟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表教学资源名称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虚拟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维修实训虚拟高压真空配电箱安装维修实训虚拟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维修实训软件张红俊王红俭魏勇刚(合作企业)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2013.12虚拟高压塑料铠装电缆安装维修实训虚拟高压橡套屏蔽电缆安装维修训虚拟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安装维修实训虚拟低压真空馈电开关安装维修实训虚拟接地系统的安装维修实训(2)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见表6。表6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表序号教学资源名称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1电子教学方案核心课程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张红俊王红俭魏勇刚(合作企业)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2013.12多媒体课件核心课程电子课件电子课件专业技术规程机电专业技术规程专业技术规程习题库核心课程习题库习题库技能鉴定题库工种技能鉴定题库技能鉴定题库工程案例煤矿机电工程案例工程案例事故案例煤矿机电事故案例事故案例电子教材工作流程与操作手册工作流程与操作手册国家及行业标准国家及行业标准行业标准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见表7。表7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小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小组刘捷孙宽用(合作企业)西山煤电集团机电总厂2010.122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2010.123实施全程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监控2010.124开展多元教学质量评价评价体系的实施2012.12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思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师资培养工作小组依据专业规模和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需要,合理系统地规划教学团队的规模和结构比例,构建“五对象、五能力、三层次”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精心遴选“五对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按照各类培养对象对能力、层次的具体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实绩、科研能力和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科研津贴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逐步提升“五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达到“三层次”(院级、省级、国家级名师)。建立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专兼合理、“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1.专业带头人培养继续对3名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具体培养措施和途径为:(1)到国内职业院校学习培训或专业学术交流2次、每年企业实践锻炼2周、每年至少1次到企业进行教科研和企业技术服务,提高技术研发能力。(2)到国外职业院校学习培训1次,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建设成功经验,主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3)专业带头人每年到企业学习调研2周。学习机电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掌握现代化煤矿对矿山机电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掌握专业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企业横向课题。(4)通过专业建设、培养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增强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能力。主持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培训2周,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进行实践能力培训2周以上,并负责企业技术服务及职工培训。,主持实训室建设或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培养,全面提升专业带头人的教科研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使其成为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知名的教师和煤炭企业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见表8。表8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表序号培养项目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1国外学习培训1.国外先进职教经验;2.专业建设及管理理念;3.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4.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经验。1.提升专业建设及管理水平;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能力;3.了解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王红俭张红俊2国内学习交流1.国内先进职教理念及教改经验;2.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3.带专业建设课题考察。1.提升专业建设及管理水平;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能力;3.解决专业建设中难点问题。王红俭张红俊3专业建设主持专业建设;主持教学团队建设;主持教学管理。1.提升专业建设及管理水平;2.提升团队建设及管理水平。王红俭张红俊4企业学习调研1.学习机电行业新理论、新技术;2.调研现代企业对矿山机电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1.掌握机电行业新技术;2.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及教材。王红俭张红俊5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2.共同合作开发实训项目3.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培训;4.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实践能力培训;5.开展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1.提升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能力;2.提升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项目能力;3.提升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学能力;4.提升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实践教学能力;5.提升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能力。王红俭张红俊韩朴(兼职)2.骨干教师培养对原有4名骨干教师继续培养,再从企业选拔2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具体培养措施和途径为:(1)专任骨干教师到国内职业院校学习培训或专业学术交流1次以上,吸取先进的职教改革经验;到国外职业院校学习培训1次,吸取国外先进职教经验,提高骨干教师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主持1门核心课课程建设,提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能力。(2)专任骨干教师每年轮流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1个月以上,学习先进的机电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兼职骨干教师教育理论学习2周,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参与院级以上科研课题,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3)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共同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主持校内实训室建设。兼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培训,专任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通过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课程建设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教科研能力,成为专业建设骨干,获得院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见表9。表9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表序号培养项目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1国外学习培训1.国外先进职教经验;2.专业建设及管理理念;3.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4.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经验。1.提升专业建设及管理水平;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能力;3.了解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袁杏芳刘捷黄华李俊文2国内学习交流1.学习国内先进职教理念及教改经验;2.学习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3.交流与学习专业建设经验。1.提升专业建设及职教理论水平;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能力。袁杏芳刘捷黄华李俊文3企业锻炼调研1.学习机电行业新理论、新技术;2.调研企业对矿山机电人才需求;3.锻炼企业实际工作能力。1.掌握机电行业新技术;2.新技术融入教学建设;3.提升企业实际工作能力。袁杏芳刘捷黄华李俊文4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2.共同合作开发实训项目3.兼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培训;4.专任骨干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训;5.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1.提升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能力;2.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项目;3.提升兼职骨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4.提升专任骨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5.提升企业技术服务能力。袁杏芳刘捷黄华李俊文靳宇辉(兼职)梁勇(兼职)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继续对3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再选3名青年教师作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对象,具体培养措施和途径为:(1)到国家级示范院校进行职教理论学习1次、每年到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实践锻炼1个月,了解矿山机电设备、技术现状及行业新技术和发展新动态,掌握矿山机电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检修等生产实践专业技能,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理论水平,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2)根据教育部2005年评估指标体系中“双师”素质标准对新选拔的青年教师,进行煤炭行业专业资格、专业技能考评员及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及工程师证书,达到“双师”素质要求。(3)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共同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主持校内实训室建设。;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参与院级以上科研课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通过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使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见表10。表10“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表序号培养项目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1国家示范院校职教理论学习1.先进职教理念及教改经验;2.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1.提升业务水平;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参与能力。陆锡伟*罗昌绩*张文萍*兰建功张勤辉吴晓霞2双师资格培训培训机电技能。1.提升专业技能;2.提升课程体系开发参与能力。张勤辉吴晓霞3企业锻炼1.学习机电行业新理论、新技术;2.锻炼企业实际工作能力。1.掌握机电行业新技术;2.新技术融入教学;3.提升企业实际工作能力。陆锡伟*罗昌绩*张文萍*兰建功张勤辉吴晓霞4校企合作1.参与共同合作开发实训项目2.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1.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项目;2.提升企业技术服务能力。陆锡伟*罗昌绩*张文萍*兰建功张勤辉吴晓霞4.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在原有20名兼职教师基础上,从行业企业再选拔5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建设及教学项目的开发。通过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与实施,实现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学时比例达到50%。采取以下措施聘任、培养和管理兼职教师:(1)建立兼职教师选拔标准,制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形成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专业系部每学年末,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专业教学岗位需要提出兼职教师专业、数量及职称要求,由企业推荐兼职教师候选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考核、认定并签发聘书。兼职教师的薪金由基本工资部分和课时补助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和指导青年教师实践等工作均折换成课时。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对于不合格者解聘,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享受同等的科研奖励和评优评先评职,学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2)对兼职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教师职业规范培训1次,使兼职教师掌握高职教学规律,提升兼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使兼职教师能够承担专业课程的50%的教学任务,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设及教学项目的开发。(3)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制定兼职教师管制度和奖惩办法,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业务考核由机电工程系牵头,通过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4)严格执行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将兼职教师培养与管理落到实处。兼职教师培养计划见表11.表11兼职教师培养计划表序号姓名职称所在单位培养内容培养目标1韩朴高级工程师西山煤电集团1.先进职教理念学习;2.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学习。1.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2.提升兼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2梁勇高级工程师太原市东山煤矿3靳宇辉高级工程师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陈江华工程师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5魏勇刚研究员煤炭科技研究院太原分院6耿晋技师太原市东山煤矿7潘献全高级工程师西山煤电集团8陈汉英高级工程师晋城无烟煤业集团9张光斌高级工程师西山煤电集团西铭矿10孙恭工程师山西电机厂11路书泉技师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12孙宽用高级工程师西山煤电集团机电总厂13续利文高级工程师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4段红祥高级工程师霍州煤电集团白龙煤矿15郭梅梅高级工程师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16王焕文高级工太原市东山煤矿17齐旺高级工程师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18张林森高级工程师山西电机厂19王一名工程师晋城无烟煤业集团凤凰山矿20甄恩赐高级工程师山西兰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教学团队建设矿山机电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期内将按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标准继续建设,探索校企双带头人建设教学团队、校企双骨干教师建设课程、校企提供双向师资保证的“三双”模式。促进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引导与激励团队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依托教学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力争将矿山机电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支熟悉职业教育规律、专业水平较高、职业技能过硬、老中青搭配、“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发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将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成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发挥省级教学名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使矿山机电专业群教学团队成为骨干院校建设的生力军。建设措施如下:(1)国内外进修。选派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国内外职业院校组织的专业研讨会或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职教理念及业务水平。(2)校际交流。积极开展与省内外示范院校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参与活动,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3)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分析国内外最新行业动态和相关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更新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4)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5)举行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组织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评议指导。大赛按照专业课程设立比赛项目,获奖教师除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外,在评职、聘任、出国进修、外出研讨等方面予以优先。(6)教师引进培养。从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引进具有煤矿机电专业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1名,充实教师队伍,并进行培养。(7)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参加国内外培训及学术交流、参加企业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提高其教科研水平、产业融入度与影响力,力争培养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成为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知名的教师及团队领军人物。(8)加强对西部职业院校的支援力度,每年选派2~3名骨干教师到西部对口职业院校进行支援。提高西部院校的办学实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见表12。表1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合作企业11.先进职教理念及教改经验;2.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1.提升团队专业建设及管理水平;2.提升团队课程体系开发能力。山西焦煤集团21.学习矿山机电专业新技术、新设备;2.企业对矿山机电人才需求调研。1.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2.提升团队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能力。31.青年教师先进职教理念学习;2.青年教师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方法学习;3.青年教师企业专业实践锻炼。1.提高青年教师职教理论水平;2.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3.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4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5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矿山机电专业教师并培养1.成功引进;2.提升引进教师的教学水平。6“名师工程”建设:1.主持精品建设;2.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成为国家级名师及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知名教师;

2.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7支援西部院校专业建设。提升西部院校的办学实力。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在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的领导下,利用学院搭建的五个校企合作运行平台,结合本专业实际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健全系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1.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1)建立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合作办学理事会的下设机构,对接学院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符合本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特点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合作单位的煤矿机电矿长、机电总工程师、机电管理人员和学院矿山机电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合作办学理事会的领导下工作,主要职责是:,①根据煤炭企业需求的现状与变化,审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主要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内容改革规划。②根据矿山机电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指导和审定课程标准和实习实训项目开发;③按照行业标准,指导和审定工学结合专业立体化教材的建设;④审定教师到企业锻炼、新技术应用服务,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相关制度;指导“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的建设;⑤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⑥审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根据毕业生质量对教学质量教学评价;⑦交流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制定吸纳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分析、学生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进入课堂等相关办法和制度。⑧审定新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激励制度;提供煤矿机电专业及专业群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信息,指导对企业职工进行新技术培训;⑨解决煤炭高危行业学生顶岗实习困难的问题,指导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⑩每年召开2次会议及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重大事项须报请理事会批准方可执行。(2)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为加强与合作企业信息沟通,紧密合作,完成共建专业建设任务,在校企合作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小组长与副组长分别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合作单位的校友和兼职教师等担任。①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拟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计划,深入现代化煤炭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稿,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定稿。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工作小组,负责教学质量检查与控制。拟定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在制度的规范下实施教学督导与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教学反馈与调控。③实习实训基地工作小组,负责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后付诸实施,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与内涵建设,进行实践教学的管理。④师资队伍建设小组,负责“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制定教师管理制度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制度的规范下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进行培养、选拔和考核。⑤校外联络工作站,负责校企联络工作。联络站建在对口服务的厂矿。制定驻站教师管理条例,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⑥专业建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小组工作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制定专业建设工作运行制度,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制度的规范下按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安排、落实、汇报工作任务,组织协调、交流沟通、督查引导各小组工作。2.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实现有效的运行机制,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具体制度如下:(1)校企合作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条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例会,校企双方在每个职能中各自的职责、权利、义务、经费筹措做出明确的规定。(2)专业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安排制度、校企合作信息交流沟通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工作汇报制度、激励约束制度。(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制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制定程序、组织制定及修订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实(4)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对于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程序、开发的内容与相应的教学文件等制定出明确的规定。(5)教师管理制度对以下教师的培养、企业锻炼、职责与任务、考评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①专业带头人管理;②骨干教师管理;③“双师”素质教师管理;④外聘教师管理;⑤兼职教师管理;⑥驻站教师管理;⑦青年教师培养。(5)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实习、实训、校外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任务、内容、要求,实习的组织和指导方式,指导教师的职责,实习成绩的评定,安全注意事项,学生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险缴纳,出现意外事故时校矿双方的职责划分等内容。(6)校外联络工作站制度建立“校外联络工作站”制度。明确校外联络工作站职责与任务、评价指标与奖惩标准。设立校外联络工作站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厂矿技术创新、项目建设,为厂矿提供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7)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对毕业生的调查范围、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档案、调查报告做出明确规定。(8)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奖励和激励制度明确教师对企业服务的范围、应制定的新技术应用计划、经费管理、成果报告以及鼓励政策与奖励办法等。3.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建设(1)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例会年初召开委员会议,安排和布置学期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和落实工作任务、协调和处理出现的问题。年末总结学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质量考评指标进行评比,奖优罚劣,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的各小组分别落实和完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布置的任务,并定期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汇报。专业建设办公室负责管理、组织、协调、沟通、督导检查各小组工作。(2)探索互利双赢“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与企业密切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校内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建设中,与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引入企业技术及部分设备,共同完成实训基地设计、安装及实训项目开发,将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开发成技术先进、设备一流集教、研、培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新富升制造有限公司可以利用该基地职工培训、技术研发及产品试验;同时新富升制造有限公司又成为我院机电专业学生实习、教师实践锻炼、新技术项目研发与推广的基地,形成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过程共管的紧密型合办学作机制。实现“共建”“互利”“双赢”的“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3)借助校外联络工作站搭建信息平台在西山煤电集团、山西兰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城无烟煤集团、太重煤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联络工作站。充分发挥校外联络工作站的作用,与厂矿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厂矿生产任务安排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做到学院教学安排与煤矿生产周期无缝对接;跟踪调查厂矿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对教学工作改进建议,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每年进行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工作档案,记录毕业生的工作变化和成长历程,从中找出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的经验与不足,为专业改革奠定基础;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确保毕业生多渠道就业。(4)选择典型大型企业,开展紧密型互动式合作选择太重煤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兰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城无烟煤集团凤凰山煤矿、神华集团补连塔煤矿、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太原市东山煤矿作为紧密型合作企业。解决双师双挂、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企业职工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机制难题。通过以上运行机制、制度和运行模式建设,使人才培养走向校矿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计划见表13。表1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负责人合作企业完成时间1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刘捷孙宽用(合作企业)西山煤电集团机电总厂2010.122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建立6个工作小组3校企合作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4制度建设7个相关制度5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建设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例会;建立互利双赢“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校外联络工作站开展煤矿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选择典型大型企业,开展紧密型互动式合作。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建设思路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出发,按照矿山机电专业岗位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实训条件,加大岗位能力训练项目开发和实训室建设,为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和“学训结合”创造条件。经过专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生产一线,从事矿山机电设备操作、维修、安装、调试、机电管理等工作。按照从培养岗位能力——开发实训项目——设计实训室(基地)的程序和步骤,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现已建有13个主要实训室(基地),计划新建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液压设备维修实训室。增加校内实训室(基地)的软件、硬件,填补实训项目的空白,为专业核心课程提供支撑。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规模,为顶岗实习和校矿合作搭建资源平台。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建全校内实训教学资料库。使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要求及体验企业文化要求。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1)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①目标:与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新建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并建成“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该基地具有先进性、生产性、示范性的教学基地。建成后拥有50个工位,200m2②功能:满足矿山机电专业“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核心课程及“矿山电子控制设备安装维修”拓展课程的实训与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同时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矿山运输与提升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矿井提升安装维修”、“煤矿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安装维修”、“煤矿机械设备”等课程的实训与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建设方案完成后,能进行矿井提升机及其电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故障诊断及排除等实训,为企业职工培训、技术研发及其试验提供服务。③具体内容:与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根据职业技术领域要求,共同完成实训基地设计及实训项目开发,购置矿井提升机、电源柜、变频柜、动力柜、操作台等设备,形成一套完整的矿山提升设备。搭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④预期效果:建成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可同时满足50人理实一体课程教学;为企业职工培训、技术研发及试验提供服务,实现校企合作的“共建、互利、双赢”。(2)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①目标:与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合作,新建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建成后能进行嵌入式系统产品的设计和常用开发工具软件的应用、嵌入式产品集成和工艺组装的操作、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增强电子系统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建成后拥有50工位,100m2②功能:满足矿山机电专业“井上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核心课程及“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矿山电子控制设备安装维修”课程的实训与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同时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矿山运输与提升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等课程实训与教学需要,完成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图设计、电路板焊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电路调试等实验实训及技能培训的要求。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提供实践平台,为煤矿职工提供技能培训。③具体内容:与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合作,根据职业技术领域要求,共同完成实训室设计及实训项目开发,购置嵌入式技术应用设备10套,40MHz模拟示波器10台,成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仪器仪表等。④预期效果:建成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能够开展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可满足50人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同时满足技能大赛与企业职工技能培训。(3)液压设备维修实训室①目标:与太原矿山机械集团公司合作,新建液压设备维修实训室,建成后能完成液压系统学训结合的现场教学,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排查及液压元件拆装实训,满足液压传动技术应用类课程理实一体教学。建成后拥有50个工位,100m2②功能:满足矿山机电专业的“采掘设备安装维修”、“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核心课程及“液压元件及系统应用”等课程实训与教学需要,同时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运输与提升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采掘设备安装维修”、“矿井提升安装维修”、“煤矿机械设备”等课程实训与教学需要,能完成机械设备的液压元件拆装、液压系统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等实训。为煤矿职工提供技能培训。③具体内容:与太原矿山机械集团公司合作,根据职业技术领域要求,共同完成实训室设计及实训项目开发,购置解剖液压系统1套、齿轮泵、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内曲线低速马达、安全阀、双向液压锁、多路换向阀、冷却器各一台。④预期效果:能够开展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完成液压系统学训结合的模拟现场教学,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排查及液压元件拆装实训。可同时满足50人理实一体课程教学;为企业职工提供技能培训。校内实训设备购置见表14。表14校内实训设备资购置表序号实训室(基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完成时间1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基地(新建)主机JK-2套163632014.12液压站TH119台188制动器TH套177润滑站TH台11.51.5深度指示器台121电动机YR75KW台122低压电源柜DYG台133主PLC控制柜PCG台11212进口ABB变频柜BPG台11818制动柜ZDG套122三体操作台CZT台177上位机研华工控套133编码器套20.30.6压力变送器套20.20.4数字闸瓦间隙装置DL-9套4312散件套10.50.5安装调试费5小计1462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新建)实训台QSARM-1套100.343.42014.12实验箱及主板、附件QSARM-X1套101.3513.540MHz模拟示波器YB4340C台100.55.0直流稳压电源QJ3003sIII台100.11.0热风焊台AT852D台100.050.5台式放大镜LT-C8台100.040.4防静电焊台AT936B台100.020.2计算机P4四核/4G/500G/512M台100.454.5无线网卡TO-LINK块140.01780.25无线路由H3C个10.050.05探月车辆20.71.4笔记本电脑酷睿540M3G独显512台10.80.8多媒体教学设备3000流明以上酷睿2四核套133安装调试费1小计353液压设备维修实训室(新建)解剖液压系统EBJ-YJA套124242014.12齿轮泵CBK25台10.80.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A2F10台111内曲线低速马达DY-150台12.62.6安全阀YDF-42//200台10.30.3双向液压锁SYS台10.70.7多路换向阀ZL15台11.51冷却器LQ400台10.60.6多媒体教学设备3000流明以上酷睿2四核套133安装调试费2小计36合计217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1)建设思路完善原有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和质量监控体系。与山西现代化煤炭集团合作,每年新增10个校企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三年达到71个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进行实训基地条件建设、开发实训项目,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学生专项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和师资培训的要求。(2)建设措施①与山西现代化煤炭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协议,合作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完善实习实训条件。②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工作小组,制定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聘用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校外实习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