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九中学2023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学2023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学2023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 B.牙膏是中性物质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药品 B.取用固体药品 C.滴加少量液体 D.加热液体3.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aX+2H2O,其中a和X分别为A.2、CO2 B.4、CO2 C.4、CO D.1、H2CO34.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溶液和乙物质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原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过量的CaCO3,过滤C.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过量的稀硫酸,过滤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和羊毛线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7.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mL溶液,用每次20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8.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颜色变化 B.放出气体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B.活性炭能够除去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可燃性D.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10.化学方程式可读作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氯化镁C.镁和氧气点燃后反应生成氧化镁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甲t1°C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2)t2°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硅钢合金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份是铁和硅。向8.4g硅钢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硅及其杂质不溶于水,且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硅钢合金属于____________材料(选填“金属”或“有机物”)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I:硝酸银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II:硝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I和II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与金属跟盐的反应相似,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关系: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1+Br2。由此可判断,非金属单质Br2、I2、Cl2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由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华同学无意将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对此他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以下探究。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NaHCO3在50℃开始分解。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现象Ⅰ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现象Ⅱ加入CaCl2稀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1)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发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盐分析: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是_____(填物质名称)。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有问题,其理由是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1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探究常温下KClO3在硫酸溶液中将KI氧化生成I2或者KIO3的影响因素。知识信息:I.碘单质(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水溶液呈黄色。II.KClO3、KI、KIO3、KCl溶液均为无色。实验一:硫酸用量对产物的影响试管编号①②③④某浓度的KI溶液/(mL)0.500.50V10.50某浓度的KClO3溶液(/mL)0.30V20.300.30某浓度的硫酸溶液/(mL)00.250.650.75水/(mL)1.200.950.550.45实验现象无色浅黄色黄色无色(1)在某浓度的硫酸中,KClO3可将KI氧化,生成I2、H2O、K2SO4和物质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2)表中V1=_______________、V2=_____________。(3)设计试管①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在试管③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_____________。(5)试管④中的KClO3可将KI氧化成含碘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实验二:KClO3用量对产物的影响试管编号⑤⑥⑦⑧某浓度的KI溶液/(mL)0.500.500.500.50某浓度的KClO3溶液(/mL)0.050.200.250.30某浓度的硫酸溶液/(mL)0.750.750.750.75水/(mL)0.700.550.500.45实验现象浅黄色黄色浅黄色?(6)对比实验一、二,上表“?”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7)若要继续探究,实验三的名称是_____。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答案解析】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皮蛋的PH大于7,显碱性,食醋和皮蛋能够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把皮蛋的涩味除去.故选项正确;B、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C、酱油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D、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葡萄.故选项错误.故选A2、B【答案解析】

A、试剂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B、用药匙将固体粉末药品送入试管中;故选项正确。C、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不能伸入试管中;故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3、B【答案解析】

反应前C、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4、4、10,反应后C、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0、4、2。C、O原子相差4、8个,对比选项,故选B。4、D【答案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A错误;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物质的溶液和乙物质的溶液状态、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B错误;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t3℃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故选D。5、C【答案解析】

A.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过量的CaCO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过滤,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和硫酸反应,而铜不反应,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固体只有铜,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和羊毛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基本没有气味的为涤纶,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与先减小,后达一定值,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B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溶液质量应减小,故C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先与AgNO3反应,再与Cu(NO3)2反应,故D正确。点睛∶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7、C【答案解析】

设稀释前的浓度为1,冲洗第一次后醋酸浓度为=1×,冲洗第二次后醋酸浓度为=,故选:C。8、C【答案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C。9、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0、C【答案解析】

A.镁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选项错误;B.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微粒个数比,每2个镁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氯化镁分子,选项错误;C.镁和氧气点燃后反应生成氧化镁,选项正确;D.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增加溶质甲或蒸发溶剂甲‹乙【答案解析】

由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可以使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甲t1°C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甲或蒸发溶剂。(2)t2°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由图可知,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金属83.3%17.9%【答案解析】

(1)硅钢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设8.4g硅钢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生了0.25g的氢气。x=7gy=19g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答: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3.3%。(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7.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放热2K+2H2O=2KOH+H2↑加水太多致棉花未达到着火点【答案解析】

(1)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2)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加水太多致棉花未达到着火点。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灭火原理。14、氧气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Fe(NO3)2Cu(NO3)2Cl2>Br2>I2(100-3a)%或1-3a%【答案解析】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故填氧气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和水,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铁比铜和银都活泼,能将它们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当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同时存在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铁已经将硝酸银完全反应,铁继续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是(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含有的溶质故填Fe(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没有铁,一定含有铜和银,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故填Cu(NO3)2;(3)根据“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可知,溴单质和氯气都能置换出碘化钠溶液中的碘,说明非金属活动性溴、氯>碘,根据“Cl2+2NaBr=2NaC1+Br2”可知,氯气能置换出溴化钠中的溴,说明非金属活动性氯>溴,得出氯、溴、碘三者的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故填Cl2>Br2>I2;(4)硫酸铁[Fe2(SO4)3]和硫酸亚铁(Fe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即1个硫原子对应4个氧原子,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4)=1∶2,“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2a%=1-3a%=(100-3a)%,故填(100-3a)%或1-3a%。【答案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离得越远越先置换。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产生气泡Ca(OH)2+Na2CO3=2NaOH+CaCO3↓碳酸钠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取少量反应物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碳酸钠生成,反之则没有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答案解析】

由表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加入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又由表知,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证明溶液中有生成的碳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有,否则无。【题目详解】(1)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表中的现象Ⅰ为产生气泡;现象Ⅱ是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故填:产生气泡;Ca(OH)2+Na2CO3=2NaOH+CaCO3↓。(2)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是碳酸钠;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氯化钙溶液。故填:碳酸钠;氯化钙溶液。(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有问题,其理由是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形成沉底沉淀;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物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